李如鬆隻感覺自己的手臂酸軟無比,體力漸漸不支。
在李如鬆的身邊,諸多明軍將士都是疲憊不堪,甚至已經有不少人因為脫力而被倭軍殺死。
“難道老子今天就要死在這裡?”一個念頭從李如鬆腦海中閃過。
隨後,這位大明主將的表情變得猙獰。
“老子就算死在這裡,也要拖多幾個倭寇墊背!”
不僅僅是李如鬆。
在場幾乎所有大明將士的心中,都浮現出死誌。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能殺多幾個倭寇,死了也他娘的賺了!
轟隆,轟隆!
眾多炮彈突然從北方急射而來。
倭軍猝不及防,頓時就被這些炮彈轟得東倒西歪。
一支明軍騎兵轟然而至,重重撞在了倭軍包圍圈的北側。
倭軍完全被這突襲打蒙了,以至於這支明軍數量不過千人左右,竟然在短短幾分鐘內殺穿了倭軍整條包圍圈,來到了李如鬆的麵前!
一位大明將軍高聲道:
“大帥,左協大將副總兵楊元奉命前來救援!”
看到楊元的到來,李如鬆頓時大喜過望。
“好,太好了。”
“你們終於來了!”
楊元的到來,直接讓倭軍正在指揮的小早川隆景心神劇震。
他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北方。
數裡之外,無數明軍旌旗招展,正在急速而來!
黑田長政猛然開口。
“該撤了!”
小早川隆景驀然轉頭,死死地盯著黑田長政。
黑田長政毫不示弱,冷冷道:
“我們第三軍團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傷亡,也對得起關白的信任。”
“敵人援軍已至,再打下去你覺得我們還能贏?”
“要是你不走,一刻鐘後,第三軍團全部退出戰場!”
兩名主將的對峙,讓倭軍本陣的氣氛瞬間凝固。
過了不知道多久,小早川隆景突然笑了。
“好,就如你所言!”
楊元率領生力軍抵達,立刻讓剩餘的明軍全部振奮起來。
李如鬆當機立斷,下達命令。
“全軍都有,向北突圍!”
來自明軍的炮彈還在接連不斷地落下。
楊元領兵作為先鋒,再度發動突擊。
此時倭軍方麵,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長政兩名主將也達成撤兵決定,故而並未派兵進行攔截追擊。
很快,所有明軍都衝出了包圍圈,朝著北方而去。
李如鬆帶領著自己的幾個弟弟和親衛,在最後麵斷後。
夕陽餘暉照耀下來,灑在李如鬆的身上。
這位浴血奮戰一天的大明主帥,鎧甲反射著光芒,紅燦燦的,猶如一尊立於夕陽中的血色神人!
諸多倭軍將官看著李如鬆,心情極為複雜。
敬佩、恐懼,甚至是不敢直視!
小早川隆景心情複雜,緩緩道:
“此人,究竟是誰?”
突然,井上景貞如夢初醒,叫了起來。
“我知道他是誰了,我見過他的畫像,他是明軍主帥李如鬆!”
“什麼?”倭軍諸多將官聞言,臉色都是大變。
尤其是兩名主將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長政,心中更是被無儘的悔意所包圍。
大明主帥李如鬆!
若是早一點知道李如鬆的身份,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長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放李如鬆活著離開!
能殺死李如鬆,彆說是一萬人,就是三五萬人也值得!
就在諸多倭國將官沉默無言時,突然一名倭國年輕將軍策馬殺出,朝著李如鬆疾馳而去,口中大叫。
“李如鬆,殺你者,大倭國小野成幸!”
李如鬆聞言一聲冷笑,竟然不走了,直接停下馬蹄。
小野成幸見狀,心中戰意沸騰,越衝越快。
嗖!
一支箭矢突然淩空而至,正中小野成幸喉嚨。
這位倭國將軍甚至都沒來得及說出哪怕一個字,就砰一聲落馬栽倒,成為一具屍體。
在李如鬆身後一丈處,李如梅緩緩收起長弓,哼了一聲。
“對我大哥大喊大叫?”
黑暗襲來,徹底吞沒了整個戰場。
字幕隨之而出。
【碧蹄館之戰,是繼第二次平壤之戰後,兩軍所爆發的又一次大戰。】
【雙方在這一次大戰中都承受了不小損失。】
【明軍方麵,三千將士隻有不到一千人最終得以撤離戰場。】
【倭軍方麵則付出了超過三千的死傷,黑田長政第三軍團中的立花家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參與接下來的戰爭。此外,還有超過十名倭國將軍戰死,上百名武士陣亡。】
【由於戰鬥的結局是以明軍撤離而告終,故而這一仗確實是倭軍取得了一場慘勝。】
【但無論是對於明軍還是倭軍而言,碧蹄館這場遭遇戰都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
【戰爭,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也是頗為感慨。
秦始皇點了點頭,道:
“明軍雖然和大秦的軍隊製度上有根本不同,但戰鬥力上確實是相差無幾,李成梁是個名將。”
扶蘇聞言不覺疑惑道:
“製度不同?父皇,您這是怎麼看出來的?”
金幕中一直播放的都是戰鬥,也沒有字幕介紹過什麼大明的軍隊製度啊。
秦始皇笑了笑,道:
“扶蘇啊,你的觀察力還是要再深入一些。”
“你沒注意到李如鬆他們身邊的那些親衛嗎?”
“嗯,應該不能說是親衛,而是家將!”
扶蘇道:
“兒臣注意到了,家將不是很普遍的嗎?”
就算是大秦的軍隊製度中,擁有家將的將軍也是很多的。
秦始皇淡淡道:
“家將很正常,但是朕觀察到的情況是,這些家將直接指揮軍隊!”
“你還覺得這正常嗎?”
扶蘇頓時愣住了。
“家將指揮軍隊?”
在大秦,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從大秦的定義來說,家將既然有個“家”字,就意味著和“國”有了區彆。
家將隻效忠自己的主公,屬於私人武裝。
家將能指揮的,隻有自己家主公的家丁。
而大秦的軍隊,是秦“國”的軍隊。
既然是國家之軍,就隻能由國家任命的將領來統帥,而非私家的家將!
秦始皇點了點頭,平靜道:
“這就是三千明軍竟然能在十倍敵軍包圍下堅持整整一天的原因了。”
“他們並非是明國的軍隊,而是李如鬆等人的……”
頓了頓,秦始皇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措辭。
“家丁。”
扶蘇瞪大了眼睛,心中頓時亂糟糟的。
“父皇,您的意思是說,李如鬆其實是帶著自家的三千家將、家丁,和倭軍拚了一整天?”
“對。”秦始皇再度點頭,“所以整場碧蹄館之戰,沒有任何一個明軍投降、畏戰、逃跑。”
家丁家將保護家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跑?
怎麼可能呢?
為國家打仗,見勢不妙跑了,很正常。
可為了家主打仗,誰要是不出死力,這個家還能回得去嗎?
說白了,國這種東西,有沒有無所謂,大不了換一個。
但家這種東西,那是真換不了啊!
扶蘇強忍住心中的驚駭,開口道:
“可這樣真的不會有隱患嗎?”
“如此強悍的軍隊,竟然是邊疆將領的私軍,這實在是……”
秦始皇嗯了一聲,意味深長地開口:
“這就是之前李隆基盤點視頻中,唐朝節度使的翻版啊……”
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嗬嗬一笑。
“這李如鬆的家丁,還真是夠勇猛的。”
“哼,難怪朱翊鈞那小子會把李成梁死死按在京城,就是不用了。”
漢武帝和秦始皇一般,同樣一眼看穿了背後的關鍵。
太子劉據聞言,頓時頗感好奇。
“父皇,既然朱翊鈞明知道李成梁已經要把東北邊軍家丁化了,為何還要把其子李如鬆任命為朝鮮方麵的主帥呢?”
漢武帝嗬嗬一笑,皇冠麵前的冕旒一陣顫動,淡淡道:
“朱翊鈞還有其他人選嗎?”
“之前盤點視頻裡倒是說過一個戚繼光,那個人不是因為和張居正關係莫逆,被免官落魄而死了麼。”
劉據頓時恍然,道:
“對了,之前寧夏平定哱拜叛亂,朱翊鈞一開始用的是魏學曾這個文官,後麵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把李如鬆調去救場的。”
漢武帝嗯了一聲,道:
“所以啊,李成梁是萬萬不能用的,可文官又打不贏,用其他的武將也怕會輸,怎麼辦?”
“朱翊鈞也就隻能退而求其次,用李成梁的兒子李如鬆了。”
劉據思路越發清晰,道:
“若是這樣,李如鬆就算打贏了這場仗,恐怕將來李家的前途也不好說啊。”
漢武帝笑道:
“誰說不是呢?如果朱翊鈞能聰明一點,應該就是把李家慢慢邊緣化。”
“要是他還是那麼蠢,李家很快就會被卸磨殺驢。”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大明居然搞到用家丁私軍來鎮守邊疆,那它的邊疆遲早都是要出大問題,甚至可能會因此而讓大明完蛋!”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麵沉似水。
“朱翊鈞這個小子,他的軍隊製度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