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漢王宮。
劉備坐在皇位上,表情非常的輕鬆。
無論是大明還是倭國,和蜀漢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所以在一次戰役結束的間隙,蜀漢君臣都能保持著非常輕鬆的神態,進行閒聊。
關羽笑嗬嗬地開口道:
“皇兄,聽說前段時間曹魏和東吳展開了一場海戰,竟然以曹魏的勝利而告終,簡直讓人大跌眼鏡啊。”
張飛甕聲甕氣地開口道:
“曹阿瞞那個老小子什麼都不多,就是錢多資源多。恐怕再給他一段時間,東吳艦隊就不是曹魏對手了。”
魏蜀吳如果單單是按照疆域麵積來算,其實大家都差不多,不然也不會叫做三分天下。
但曹操的最大本錢就是,河北、中原、關中這三個當代人口最多的地區都在它的治下。
蜀漢雖然在上一次評分中反超了曹魏,但蜀漢君臣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輕視曹魏。
黃忠哼了一聲,甕聲甕氣地開口道:
“就是那東吳孫權不識趣,不願意和陛下一起北伐,不然曹魏現在應該都滅亡了!”
劉備聞言,不由失笑。
“孫仲謀確實是一個腦子很清晰的人,他知道曹魏滅亡後,他守不住河北和中原。”
諸葛亮羽扇輕揮,點頭笑道:
“那是自然,誰讓主公才是大漢真正的皇族呢。”
孫權的劣勢,並不在於權術或者其他方麵,而是在於血脈!
中原,是東漢政權長期定都所在。
河北,更是劉秀賴以起家建立東漢的根據地。
在這兩個地方中,民意民心始終是站在漢室這邊的。
孫權再怎麼爭,也不可能在這方麵爭奪過劉備。
所以,如果孫權真的跟劉備一起北伐並滅掉了曹魏,接下來的結局也隻能是劉備從關中東出,中原河北一片倒戈。
這樣一來,豈不是等於孫權白白出兵出力,最後眼睜睜看著劉備奪得魏國全部領土?
以孫權的智慧,自然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劉備歎了一口氣,道:
“可惜朕當年逐鹿中原的時候,勢力還是過於弱小,中原世家的實力也過於強大了。”
劉備當年也在徐州一帶混過。
隻是那時候的劉備,充其量就是曹操、袁紹兩人的附庸勢力,一枚用來爭奪天下的棋子,根本算不上棋手。
連棋手都算不上,談什麼爭取民心?
等到劉備真正成為棋手,那得是奪得巴蜀之後了。
可這個時候,曹操已然滅了袁紹,牢牢地掌控了中原、河北。
在曹操號稱百萬的大軍麵前,啥民心你也得抓瞎啊。
諸葛亮正打算說些什麼,眼皮子突然一跳,看向了一位正在急匆匆走入大殿之中的人,驚訝地開口。
“劉封殿下?”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
這個身份諸葛亮當然不是不知道,讓諸葛亮驚訝的原因在於,劉封現在的官職。
劉封現在可是負責輔佐蜀國太子劉禪坐鎮緬甸的!
沒有什麼事情,劉封不應該出現在千裡之外的成都。
難道緬甸出大事了?
劉備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驚訝地看著劉封。
“封兒,你怎麼回來了?”
劉封行禮完畢,起身喜氣洋洋地開口道:
“父皇,兒臣這一次前來,是有幾個好消息要稟報。”
一聽到是好消息,在場的蜀國君臣都鬆了一口氣。
關羽笑罵道:
“你小子還真是,回來也不提前稟報,嚇二叔一跳!”
跟隨劉禪坐鎮緬甸的不僅僅是劉封。
還有張飛的兒子張苞,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除了黃忠因為唯一的兒子黃敘早死,三年前剛生了一個黃述,確實沒辦法去之外。
剩餘蜀國高層,要麼像趙雲一樣親自去,要麼派了接班的兒子去輔佐劉禪,要麼派親兄弟去輔佐……
老中青三代,濟濟一堂。
這要是緬甸那邊真被一鍋端了,整個蜀國高層心態直接炸穿。
劉封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隨後興奮地稟報道:
“父皇,咱們大漢現在也是有海軍的了!”
“什麼?”在場的蜀國君臣聞言,齊齊動容。
劉備不敢置信地追問了一句。
“海軍?你說的應該是水師吧?”
緬甸也是有河流湖泊的,有河流就可以擁有水師。
但海軍這個詞,明顯就是特指在海洋上的軍隊!
劉封笑著搖頭。
“父皇,兒臣怎麼會犯這麼低級的用詞錯誤?就是海軍!”
“咳咳,不過現在咱們大漢海軍隻有一艘戰艦。”
“但請您放心,更多的戰艦已經在建造之中了!”
眾人聞言,不由又驚又喜。
關羽嗬嗬大笑。
“剛剛還在討論魏國和吳國海軍作戰的事情呢,沒想到一轉眼,咱們大漢也有海軍了!”
三國之中,蜀漢是唯一一個沒有海岸線的。
當然,那是之前。
後來征服了緬甸,海岸線是有了。
但蜀國高層也沒想過海軍的事情。
畢竟緬甸和中原,不,哪怕是和雲貴孟獲那一批人相比,都屬於是落後的地方。
孟獲這些人至少還是和華夏文明有接觸的,多多少少會染上一些文明。
緬甸,那就真真是一個茹毛飲血,不開化之地了。
現在,劉封竟然說,就是這麼一個地方,誕生了蜀漢的海軍!
誰能不意外,不激動?
劉備忙道:
“封兒,你仔細些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劉封這才娓娓道來。
蜀漢當然是湊不齊兌換《工業革命》那幾千萬兩的。
沒有《工業革命》,一切就隻能自己想辦法。
好巧不巧,劉禪坐鎮緬甸,四處征服的時候,拿下了一座港口。
這座港口之中,竟然有好幾艘像模像樣的戰船!
劉禪大喜之下,讓當地的翻譯對港口俘虜進行審問。
原來這座港口,竟然是西邊某個小王國最大的海港。
劉禪一不做二不休,揮師滅亡了這個小王國,並俘獲了大批工匠,以及這個小王國的造船技術。
有了造船技術之後,跟隨劉禪抵達緬甸的那些蜀漢工匠們迅速就學會了,用了三年時間從上手到精通。
終於,造出了第一批蜀漢的戰艦!
劉備聽得又驚又喜,忍不住埋怨道:
“你和阿鬥真是瞞得朕好苦啊,這麼大的事情怎麼不早說?”
劉封嘿嘿一笑,道:
“父皇,太子殿下也是擔心過早稟報,一旦事情不成反而不美。”
“如今真的做出了戰艦,殿下這不立刻就讓兒臣回來報喜了嗎?”
“對了,太子殿下還說了,現在咱們大漢的造船廠嚴重缺乏熟練工匠、工人,還請陛下從巴蜀這邊儘快抽調一批工匠工人前往緬甸,加快大漢海軍的建設速度。”
劉備立刻看了一眼諸葛亮。
諸葛亮點頭道:
“這個沒有問題,臣會立刻安排,儘可能多的抽調工匠!”
劉備長出一口氣,點頭道:
“好,非常好。”
劉備這一刻的心情是相當愉快的。
海軍對蜀漢的意義,可不一般。
這意味著,隻要繼續發展海軍,再過幾年或者十幾年,蜀漢也擁有了能威脅曹魏、東吳萬裡海岸線的能力!
這叫什麼?
這就叫戰略威懾力啊!
有了海軍,蜀漢也能更快地在東南亞半島,南亞次大陸上進行擴張。
而且,還能憑借緬甸的地利,封堵曹魏和東吳通過馬六甲海峽繼續向西擴張的可能性!
毫不誇張地說,海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蜀漢海洋戰略上的巨大劣勢。
眼下三國都在不約而同地搞內部改革,搞對異族的擴張。
說白了,就是拚發展,拚潛力!
蜀漢有了海軍,這發展的潛力何止增加了十倍?
劉備越想越是高興,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好個阿鬥,總算是沒有辜負子龍當年拚死救他的恩情!”
之後劉封又陸續稟報了其他幾件事情,比如蜀國的疆域在西邊已經擴展到了南亞次大陸,也就是印度的東部一個當地人叫做“孟加拉”的地區;在南邊也擴張到了一個叫做“克拉”的半島狹長地帶;還在東南亞半島的中部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黃金礦等等。
但很顯然,在聽到了海軍成立的消息之後,蜀漢君臣的心思完全不在這些“其他事項”上麵了。
劉備沉吟片刻,對著諸葛亮開口道:
“丞相啊,朕覺得當務之急應該是修建一條從緬甸通往成都的道路,你說呢?”
諸葛亮立刻會意點頭。
“主公說得太對了,必須要把緬甸和成都有力的結合起來。”
“隻不過要完成這樣的工程,恐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啊。”
劉備也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諸葛亮羽扇輕搖,也沒有開口說話。
就在這一陣沉默中,關羽突然沉聲道:
“皇兄,巴蜀這邊儘量隻出工匠和監督之人,有個幾千一萬人也就差不多了。”
“具體負責修建工程的,就讓那些被大漢征服的土著去做。”
“這樣一來,人力是肯定足夠的。”
蜀國在對緬甸的征服之中,可是獲得了至少上百人的人口。
這些人口大部分都是東南亞的當地土著。
關羽的提議非常直接,就是用這些土著的性命,來給巴蜀和緬甸之間修出一條能長期通行的官道!
劉備聞言不由皺眉。
“這樣不好吧?會死很多人的。”
巴蜀的地形之惡劣,已經是華夏罕見。
從巴蜀再通向緬甸,那就要穿越橫斷山脈。
這工程的險惡,幾乎等於修建第二條蜀道了。
這麼難的工程,在如今這個時代,不死一大堆人才怪了。
關羽見劉備心慈手軟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看了一眼張飛。
張飛立刻會意,甕聲甕氣地開口道:
“皇兄,那些個土著留著性命說不定還要叛亂呢,讓他們消耗在給大漢貢獻力量的工程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彆看張飛以武力著稱,性子也是頗為直爽。
但實際上,張飛可也是讀過書的,是正兒八經的文化人,真正的文武雙全!
要不然,單單一個莽夫,也配和劉備、關羽這種當世豪傑義結金蘭,還能一直穩穩保持在蜀漢核心層?
隻不過大部分時候,張飛確實也更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了。
劉備聽完張飛的話之後,依舊有些遲疑。
“可是,真的會死很多人的。”
後世有人說,劉備屬於假仁假義。
但無論是正史、野史、還是當時之人的各種記載都能表明,劉備的仁德,確實是從起家直到死去,一輩子都一以貫之。
一個人,如果做了一輩子的君子,那他難道不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嗎?
劉備的對手們,曹操罵過劉備朝秦暮楚,一會投靠袁紹一會投靠曹操自己,一會又跑去投靠劉表。
孫權罵過劉備背信棄義,答應好的歸還荊州卻不還。
但這兩個人,偏偏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關於劉備假仁假義的質疑。
這隻能說明,曹操和孫權確實很清楚,在這方麵攻擊劉備沒有任何意義。
能被對手認可的品德,和後世敲鍵盤的質疑,誰更可信?
答案不言而喻。
劉備在很多方麵確實不如曆朝曆代的明君,但在“仁”這個字上,卻可被稱之為當世翹楚了。
無奈之下,眾人又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眼下,諸葛亮是唯一一個能說服劉備的人了。
諸葛亮何等聰明,自然能領會到眾人的意思,當即羽扇一搖,笑嗬嗬地開口。
“其實這件事情,臣隻需要說一些數字,陛下就能明白了。”
見劉備的目光投過來,諸葛亮慢悠悠地開口。
“去年統計,巴蜀全國之中人口剛好是一百五十萬。除去五成的女子之外,還有五成是男子。”
“五成男子之中,又有兩成是尚未長大的孩童以及年紀衰老的老人,真正能用作勞動力的隻有三成,也就是四十五萬人。”
劉備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
“丞相說得對。”
事實上,諸葛亮說的數字可能還誇大了一些。
畢竟如今可是剛剛經曆了東漢末年的戰亂。
眾所周知,戰亂時期最容易死的是什麼人?當然是負責上戰場的男人。
而女人主要負責的是後勤,就算是國土被敵國占領之後依舊具備生育價值,死亡率是肯定不如男人高的。
所以在戰亂時期,女人的數量往往超過五成,多的甚至能達到六七成。
諸葛亮繼續道:
“但這四十五萬人之中,至少要有二十萬人來給大漢鎮守巴蜀、荊州、緬甸,對吧?”
劉備眉頭開始皺了起來。
諸葛亮再道:
“那就隻剩下二十五萬人了。但這二十五萬人還是不能完全投入修建緬甸通道的工程之中,要不然誰來種田呢?”
“我們用二十萬人來種田,不多吧?”
劉備嘴巴張了一下,沒有開口說話。
諸葛亮羽扇一搖,繼續道:
“這樣一來,真正能用來修建官道工程的也就五萬人了。”
“陛下,這五萬人來修建通往緬甸的官道,要修到何年何月呢?”
“更何況,難道曹魏和東吳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發展?”
“若是曹魏東吳來犯,我們手中剩餘的這五萬人全部都在修建工程,誰來上前線增加兵力,抵抗強敵呢?”
劉備徹底說不出話了。
諸葛亮看著劉備,正色開口。
“陛下,您要麼就不修這條路,要麼就隻能動用那些被咱們征服的土著。”
“除此之外,我們已經彆無選擇了。”
“還是說,您真的打算什麼也不做,就這麼眼睜睜地等著曹魏和東吳飛速強大,最終把咱們大漢徹底滅亡?”
“到那時,您如何去麵對金幕另外一頭的諸多大漢先祖,如何在死後去麵對九泉之下的大漢列祖列宗?”
劉備聽著諸葛亮的這一連串問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終於,這位蜀漢開國皇帝歎息一聲。
“朕明白了,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去辦吧。”
頓了頓,劉備又開口道:
“無論如何,朕還是希望能少死一些人。”
“將來,這些土著也可能會成為大漢的一份子,也能為大漢滅亡曹魏和東吳貢獻一份力量!”
諸葛亮輕快地笑了起來,羽扇搖動。
“這是自然,還請陛下放心吧!”
在場的所有蜀國大臣也都鬆了一口氣。
果然,還是隻有丞相能說服陛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明軍和倭軍於陸地激戰的同時,另外一處戰場上,也同樣爆發著非常激烈的戰鬥。】
【萬曆二十年,七月初六。】
海麵上,數十艘朝鮮的戰船正滿帆而行,朝著東麵駛去。
一名朝鮮將軍站在甲板上,注視著遠處的海岸,表情堅毅。
【朝鮮嘉善大夫,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
在不遠處,還有另外一艘大船,和李舜臣所在的這艘船並駕齊驅。
在這第二艘大船的甲板上同樣也站著一位朝鮮將軍。
【朝鮮全羅道右水使,李億祺。】
李舜臣的雙目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燒。
他沉聲對著周圍的部將們開口。
“這一次,我軍定要讓倭寇知道我們的厲害!”
【萬曆二十年六七月份,正是朝鮮被倭寇大舉進攻,占領大量土地的時候。】
【偏偏也就在此時,大明副總兵祖承訓第一次兵敗朝鮮,明軍暫時撤出了於朝鮮中的所有力量,正處於集結大軍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