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此刻位於寢宮之中,旁邊就是薄姬。
薄姬一邊輕柔地按壓著劉邦的肩膀,一邊笑著開口。
“陛下,妾身聽說倭國在咱們這條世界線之中似乎還是茹毛飲血之輩呢。”
金幕已經出現好些年了,像薄姬這種宮中的嬪妃,自然能了解到其中的許多知識。
更何況,薄姬還有劉恒這個天天去看金幕的兒子呢。
劉邦哈哈一笑,點頭道:
“那可不?倭人在咱們這條世界線上甚至連一個像樣點的文化都沒有呢。”
文化,通常指的是一個地域、國家或者朝代。
比如秦文化,漢文化,明文化等。
文明,則是更高的階段。
比如,華夏文明!
薄姬點了點頭,道:
“陛下可是華夏文明之中大漢的創始人呢,區區倭人比之陛下,那就是螢火比皓月。”
劉邦心中大喜,越看薄姬越是順眼。
以前怎麼沒發現,這個女人竟然這般貼心呢?
嗯,她好像也才三十五六的樣子,都還沒有四十歲呢。
說不定,還能給朕再生個兒子女兒什麼的。
想到這裡,劉邦嘿嘿一笑,非常熟練地攬住了薄姬的腰肢。
“來人啊,滅燈,朕要就寢了!”
……
長安,代王府。
劉恒坐在上首的主人位置,對著蕭何舉起手中青銅酒爵。
“蕭相國,本王敬你一杯。”
蕭何微微一笑,同樣也舉起酒爵。
“臣謝大王賜酒。”
放下酒杯,劉恒開口道:
“今日邀請您前來,其實是有一事相求。”
蕭何雖然不是皇子,但可是大漢實打實的二號人物,大漢開國頭號功臣。
彆說是劉恒,就算是太子劉盈坐在這裡,也得對蕭何恭恭敬敬的,不敢失了一點禮節。
蕭何雙眼微微閃動了一下,表情不變地開口。
“臣願聞其詳。”
劉恒正色道:
“本王不想重蹈劉如意的覆轍,還請蕭相國助我!”
蕭何怔了一下,露出意外的表情。
過了好幾秒鐘,蕭何緩緩開口。
“這並不是大王平日的風格。”
劉恒灑然一笑,表情依舊嚴肅而誠懇。
“不瞞蕭相國,本王原先的想法是,先好好和蕭相國閒聊一番,酒過三巡後再委婉試探。”
“等今日酒宴過後,多邀請您幾次,逐步交心。”
“最後,再表露自己的想法,懇請您的幫助。”
蕭何嗯了一聲,緩緩點頭。
“這確實是常用的辦法,也足夠穩妥。不知大王為何不用?”
劉恒看著蕭何,認真道:
“蕭丞相是當世最頂級的聰明人,若是我在您的麵前依舊還玩弄這套無聊的小把戲,豈非貽笑大方。”
蕭何笑了笑,臉上露出一絲認可的表情。
“大王說得沒錯。陛下趕走了劉如意,卻召大王進京,還特地讓大王觀看金幕。”
“對我們這些跟隨了陛下一輩子的老頭子來說,當然不難猜出陛下的心意。”
“但是……”
蕭何頓了頓,平靜地問了劉恒一個問題。
“老臣無論是爵位還是官職,都是真正的位極人臣,再無升遷可能。”
“既如此,大王憑什麼覺得老臣會投入到奪嫡這種一言不合就會被殺全家的天大麻煩事之中呢?”
劉恒顯然對此早有準備,立刻就做出了回答。
“坦白說,我確實沒有任何條件可以打動您。”
“但我可以做出承諾,迎娶您的女兒或者孫女作為大漢將來的皇後。”
“我還可以像朱棣一樣,將你們蕭氏一族冊封為世襲罔替的大漢國公,和我劉恒的子孫,世世代代休戚與共!”
正如蕭何所言,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任何好處能打動這位官職、爵位都是頂級的大漢丞相了。
所以劉恒給出的籌碼,是蕭何的後代!
蕭何表情變得深邃了幾分,過了一會才慢吞吞地開口道:
“若是老夫拒絕了呢?”
劉恒不假思索地開口。
“那我會去找曹參、陳平、周勃……總之,我相信,他們之中會有人願意支持我的。”
蕭何有些好奇地看著劉恒。
“難道殿下就沒有想過放棄嗎?”
劉恒緩緩搖頭。
“我不是劉如意那麼天真的人。”
“以皇後的性格,若是皇兄真的登基了,劉如意和戚夫人必死無疑。”
“我和娘親,作為第二個劉如意和戚夫人,同樣不可能僥幸活命。”
“無論父皇是因為什麼把我放在那個位置上,隻要我入局了,那我就隻能一步步地走下去,走到皇位,才能活命!”
說話時,劉恒眼神極為堅定。
他站了起來,朝著蕭何恭敬行禮。
“蕭相國,請——助我一臂之力!”
蕭何看著劉恒,片刻後,微微一笑。
“大王手中的這枚玉扳指不錯,能否給老臣看看?”
劉恒有些疑惑,不知蕭何為何會突然提到這個。
這枚玉扳指,其實是薄姬從某個方術士那裡花了錢“請”來的,據說有延年益壽等各種神奇功效。
但劉恒還是伸手將這枚其實象征意義大於財富價值的玉扳指取了下來,遞給蕭何。
蕭何打量了一下玉扳指,手掌合攏,收回袖子之中,對著劉恒笑道:
“老臣不才,就替我那十二歲的幼女收下這份聘禮了。”
劉恒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心中不由又驚又喜。
“蕭丞相,你真的答應了?”
說實在的,雖然心中早就已經預演過很多遍今日的場景,但劉恒確實沒有太多信心。
還是那個原因,作為一個甚至還不是太子的普通皇子,劉恒真的沒有什麼足夠的籌碼來打動蕭何。
即便已經確認事情十有八九是成了,劉恒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遍。
蕭何哈哈一笑。
“大王,何不坐下慢慢說?”
等驚喜交加的劉恒坐了下來,蕭何一邊用掌心緩緩摩挲著玉扳指,一邊輕笑著開口。
“其實老臣很早就看出來了,太子殿下的心性過於軟弱。”
“若是將來太子殿下繼位,十有八九朝政會落入皇後之手。”
“政出女子之門,嗬嗬……”
“至於殿下你,心性看似隨和謙虛,實則無比堅定,認定了目標就會百折不撓地前進。”
“老臣也不敢斷言殿下將來會成為怎麼樣的皇帝,但殿下的這種心性,確實符合了明君的基本要求。”
誇獎了劉恒一通後,蕭何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繼續道:
“但讓老臣真正願意幫助殿下的原因,其實還是陛下。”
劉恒心中一動,道:
“莫非是父皇給過您什麼暗示?”
蕭何笑道:
“也不是暗示,而是一件事。”
“陛下至今,依舊不願意設立軍機處。”
“嗯?”劉恒有些疑惑,“然後呢?”
蕭何又是一笑,卻沒有說出答案,而是站了起來。
“等殿下迎娶老臣幼女之時,老臣再說出答案吧。”
“不過嘛,老臣更希望的是,殿下能自己領悟出這個答案。”
說完,蕭何朝著劉恒行禮,轉身飄然而去。
劉恒默默地看著蕭何離去,突然發現蕭何給自己留下的並不是一道考題,而是兩道。
另外一道考題就是:
怎麼樣讓父皇同意我迎娶蕭何的幼女?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對於倭軍來說,進軍路線的公布,並沒有起到真正能打垮明軍、朝鮮軍心的作用。】
【一切還是需要在戰場上見真章。】
南原城中。
楊元平靜地注視著麵前被五花大綁的沈惟敬,淡淡道:
“沈惟敬,你勾結小西行長,蒙騙陛下的事情已經被發現了。”
“你還有何話說?”
沈惟敬的表情出乎意料地平靜,笑嗬嗬地開口道:
“楊總兵,我其實早就已經是一個死人了,能活到現在,我已經知足。”
楊元皺起眉頭,敏銳地感覺到其中似乎另有隱情。
但他並不打算深究這些事情,而是直接揮手。
“立刻把他押送回大明,交給有司進行審訊。”
【沈惟敬被押回大明之後,很快就被處死了。】
另外一邊,正在領兵北上的小西行長迎來了一個客人。
“在下牛千刃,為沈惟敬大人麾下把總,奉大人遺命前來。”
聽到這句話之後,小西行長的表情頓時變得複雜,歎了一口氣。
“沈桑……說吧,他要你對我說什麼?”
牛千刃道:
“沈大人想說,兩國相爭,隻會讓漁翁得利。”
“還請小西大人為兩國貿易故,停止進兵,雙方議和才是正道。”
小西行長沉默片刻,搖頭道:
“現在的關白和以前不一樣了,他聽不進任何議和的話語。”
“如果剔除議和,宇喜多秀家第一個殺的就是我。”
“牛把總,趁著宇喜多秀家還不知道你在我這裡,你速速回去吧。”
頓了頓,小西行長又讓小西飛拿來了一個盒子。
“這是我用來吊唁沈桑的禮物,你拿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