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封信中,竟然完整地將加藤清正所在第一軍團的信息全部都寫了出來。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明軍獲得了這樣一份情報,對付加藤清正的難度就會下降非常多。
小西飛似乎明白了什麼,看向小西行長。
“父親,您是想要弄死加藤清正?”
或許,自家父親並不甘於屈居豐臣秀吉之下,而是想要取而代之。
加藤清正作為豐臣秀吉麾下最能打的將領,必然是父親要消滅的對象。
要是父親將來成為了大倭國關白,那我小西飛豈不是關白繼承人?
就在小西飛展開暢想的時候,小西行長看出了這個兒子的想法,笑了一聲。
“我確實想要弄死加藤清正,但並不是我對關白有什麼不臣之心。”
“啊?”關白繼承人之夢竟然這麼快就被打破了,讓小西飛一時間有些茫然。
小西行長淡淡道:
“這一場大戰,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贏不了的,大部分軍團指揮官應該也和我是同樣想法。”
“但加藤清正不同,那個家夥就是一個戰狂瘋子,他隻會不折不扣地執行關白的命令。”
“你忘了關白給我們的命令是什麼嗎?是屠殺整個朝鮮!”
【在華夏曆史上,許多原本是明君的皇帝到了晚年都會做出種種極其昏庸的舉動。】
【豐臣秀吉雖然並非華夏人,但也同樣如此。】
【在倭國大軍第二次登陸後,豐臣秀吉就向各個軍團長秘密發布了一道命令。】
小西行長麵前的桌案上,一封文書被漸漸放大,顯露出了上麵的字跡。
“朝鮮蕞爾小國,竟敢忤逆大倭國天威。”
“此番進軍,當儘屠其民,無論男女老幼,僧侶道士。”
就這兩句話,直接讓金幕麵前的曆代華夏皇帝們震驚了。
【漢高祖劉邦:這個豐臣秀吉怕是真的失心瘋了吧?朝鮮也沒有得罪他,他居然要把人家亡國滅種?】
【漢武帝劉徹:朕也算是殺了足夠多人的皇帝了,但即便是匈奴子民,隻要投降大漢,朕也會給他們一條活路。】
在漢武帝的身邊,金日磾表情平靜地看著這條彈幕飄過。
【隋文帝楊堅:這種滅族用來對死敵還是可以理解的,咱們曆朝曆代不也都滅了女真、高句麗嘛,但朝鮮也算不上倭國死敵啊。】
【明太祖朱元璋:嗬嗬,豐臣秀吉但凡把這個屠殺令用在大明身上,朕還看得起他一點呢,竟然用來對付比倭國弱那麼多的朝鮮,臉都不要了。】
金幕中,小西行長父子的對話還在繼續。
小西行長深吸一口氣,道: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我們都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了。”
“我也並不是想要背叛關白,但我覺得……”
頓了頓,小西行長緩緩開口。
“關白這種樣子,恐怕是沒有多少時間了。”
“我們需要儘可能地保留自己的力量,用來應對接下來幾年裡隨時都可能發生的變局。”
小西飛心中一震,立刻就想到了一個名字。
“父親,您是在說……德川家康?”
小西行長點了點頭,突然狡黠一笑。
“孩子,或許,將來你還真有可能會成為大倭國關白呢。”
小西飛頓時精神大振,沉聲道:
“請父親放心,我這就派人把這封信送到王京去!”
……
【和小西行長一般看法的倭國中高層將領,還有許多。】
【倭軍主力剛剛出動,隸屬於鍋島直茂軍團,駐紮在竹島的豐茂守,就秘密和朝鮮王國的官員鄭承憲見麵。】
畫麵中,豐茂守嚴厲地開口。
“我和你直說了吧,我們大倭國天兵已經陸續從港口登船了,到時候將會先進攻慶尚道和全羅道,然後還兵沿海奪取濟州島,最後再北上直指明朝邊疆。”
“你們朝鮮人最好立刻議和,不然到時候三國百姓都會因為你們的愚蠢而遭受兵災!”
鄭承憲聽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識以為豐茂守是在逼迫己方求和。
理所當然地,鄭承憲就把朝鮮的宗主國大明抬了出來。
“閣下恐怕有所不知,大明二十多萬天兵已經進入我們朝鮮境內,如果你們倭國當真來犯,那隻能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兩人一番唇槍舌劍,心中都是震驚懼怕。
鄭承憲知道進入朝鮮的明軍才四萬,害怕頂不住倭軍。
豐茂守知道進入朝鮮的倭軍士氣和戰鬥力今非昔比,害怕自己會因為倭軍的失敗死在這場戰爭裡。
豐茂守下定決心,緩緩道:
“我和你直說了吧,在出發前,關白為了防止我們作戰不力,已經把我們的妻兒全部扣起來當人質了。”
“關白還下令,要以宜寧、慶州這兩座城池作為進攻最核心的地點,隻要攻破這兩地,你們防線上的其他城池都會潰敗。”
“我們的將軍們討論的時候也說了,先用厚防牌、載有大銃(火炮)的炮車前進,厚防牌可以擋住你們的弓箭和石塊。等到逼近城池後,立刻在城外設置木柵欄,然後大銃連續不斷射擊,幾天就可以攻破你們的城池了。”
“最後,你們朝鮮人守城隻是簡單地圍一圈,這太蠢了。任何一個角被攻破,整座城市都沒了。”
“你們應該把老弱病殘集中在偏僻的地方,在城內設置四五圈的防線。外城被攻破還能守中城,中城被攻破還能守內城。隻要老弱病殘不死,那些為了妻兒作戰的士兵軍心就一定不會渙散,便能堅持到最後一刻迎來轉機。”
鄭承憲越聽越是不對,忍不住開口道:
“豐茂守將軍,你為什麼要和我說這些?我們可是敵國啊!”
豐茂守這番話,簡直就是把倭國從戰略到戰術,方方麵麵都透了個乾乾淨淨。
難道豐茂守其實是朝鮮王國在倭國內部的間諜?
豐茂守冷笑一聲,道:
“我們當然是敵國,但我已經不想把我和我部下的熱血拋灑在你們朝鮮貧瘠無用的土地上了。”
“回去把這些話告訴你的上司金應瑞,讓他轉告你們朝鮮的國王和明國的主帥,好好組織防守,讓我們無功而返。”
“隻要你們固守不敗,關白一定會改變主意撤軍,懂了嗎?”
鄭承憲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
“我明白了,我這就回去把所有情報都稟報給金大人。”
……
【小西行長、豐茂守等人,都透露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然而,此時無論是朝鮮還是大明,都對倭國完全失去信任,這些被透露出來的情報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
【六月二十三日,首批倭軍渡過大海,抵達釜山、竹島。】
【此後,六月二十九日,七月七日、八日,又有三批倭軍陸續抵達。】
【第二階段的倭國入侵朝鮮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倭國史料上,將第二階段稱為“慶長之役”。】
【朝鮮王國方麵,由於第一階段戰役中海軍連戰連捷,朝鮮君臣心態極為自信,貿然發動了海上決戰。】
【然而,由於朝鮮名將李舜臣此時已經不再掌控指揮權,取而代之的是元均。元均指揮無能,在七月十六日的漆川梁海戰中,朝鮮海軍主力被倭國海軍主力打得全軍覆沒,元均本人也被倭軍殺死。】
【至此,朝鮮海軍徹底失去和了倭國海軍抗衡的能力,再也無力威脅倭國的海洋補給線。】
金幕中,諸多倭軍將領在釜山大營,彙聚一堂。
這一次負責征討朝鮮的總大將小早川秀秋坐在最上首,臉上帶著得意的表情。
“此次勝利,乃是我們對關白最好的獻禮!”
“接下來,我們要分兵兩路。”
“左軍大將,宇喜多秀家。先鋒將,小西行長。其他將領,島津義弘、藤堂高虎、長宗我部元親……”
“你們的任務是,從慶尚道出發,先拿下全羅道的雲峰,再從雲峰直取南元。南原是明軍副總兵楊元駐守,你們務必要小心。”
“右軍大將,毛利秀元。先鋒將,加藤清正。其他將領,黑田長政、淺野幸長、鍋島直茂、中川秀成……”
“你們從慶州出發,沿路給我拿下密陽、大邱、玄風,一路打到忠清道的全義館。”
“要密切監視漢城明軍的動向,如果漢城明軍出發救援南元,那麼你們就攔住明軍主力,和他們決一勝負!”
“此外,我還會派出八千預備隊,跟隨在右軍後方,作為你們和明軍主力決戰時的奇兵。”
“無論是左軍還是右軍,各自的兵力都有十萬。明軍如今在朝鮮境內的部隊數量不超過五萬人。”
“隻要能一舉殲滅南原和漢城之中的明軍,那麼接下來的戰爭我們將無往不利。”
“就這麼去做吧!”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一聲輕笑。
“看起來兩邊似乎都頗有準備啊,諸位卿家覺得哪邊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衛青非常沉穩地開口:
“從戰略而言,雙方其實都比較明確,看不出誰優誰劣。”
“具體的勝負,還得在戰場上分出高下。”
“但臣私以為,明軍勝率應該在八成以上。”
霍去病嗬嗬地笑著,道:
“這個朱翊鈞和豐臣秀吉,看起來都是半斤八兩,說不好是誰更昏庸一些。”
“也算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了。”
漢武帝搖頭失笑,看了一眼金日磾。
異族入侵……
金日磾,如今可是大漢王朝之中官職最高的異族。
漢武帝想了想,開口道:
“金日磾,朕最近讓你準備的那件事情如何了?”
眾人聞言,頓時將目光投來。
金日磾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靜,低頭道:
“回陛下的話,臣確實是難以抉擇。”
漢武帝交給金日磾的任務是,培養一批忠於大漢的匈奴人。
長期目標是,讓整個匈奴族逐漸融入漢族,最終成為真正的漢族人。
短期目標是,選拔三十名可堪一用的匈奴貴族來到長安進行學習鍛煉,然後再回去草原上傳播漢文化的光輝。
漢武帝聞言,頓時頗為不滿。
“不就是三十個人嗎,這都選不出來?”
金日磾微微彎腰,畢恭畢敬地開口道:
“回陛下的話,臣雖然也是匈奴出身,但早就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了。”
“那些匈奴人和臣確實是同族,但彼此之間根本無法溝通了解,臣實在是沒有辦法從中挑選出能入眼的人。”
漢武帝一聲冷笑。
“好你個金日磾,這是數典忘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