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全州陷落朱翊鈞大怒,江南和朝廷準備決裂(1 / 2)

扶蘇在說話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是有點慌的。

這可是在質疑自己的父皇!

然而秦始皇在聽到扶蘇的話之後並沒有憤怒,反而笑了起來。

“你說得沒錯,扶蘇。王賁水淹大梁城,確實是得到朕的同意。”

扶蘇頗為不解。

“父皇為什麼會同意呢?您應該不是那種喜歡屠殺的君主。”

秦始皇悠然開口。

“你知道大梁城建立到被淹沒,一共多少年嗎?”

扶蘇很快給出一個答案。

“應該差不多兩百年的時間。”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在這兩百年的時間裡,大梁城被圍攻過很多次,單單是咱們大秦就圍攻過不下四次,卻始終無法攻克。”

扶蘇終於明白了過來,道:

“父皇您的意思是,水淹大梁城是為了攻克這座城池,唯一的辦法?”

秦始皇笑道:

“倒也不能算是唯一,比如說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長期圍困,一年半載之後城中缺糧,自然不戰而敗。”

“不過那樣的話,花費時間更久,當時的情況也會讓其他諸侯援軍趕到增添變數。”

“所以水淹大梁城是最現實,也是最快能達到滅亡魏國目標的辦法。”

無數念頭立刻就在扶蘇的內心之中沸騰起來。

他已經完全明白了秦始皇的意思。

長期圍困,大梁城裡的人絕大部分同樣也難逃一死。

那麼,同樣結果之下,水淹大梁城就是秦國更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想要避免大梁城絕大部分人會死亡的下場,要麼魏國選擇投降,要麼秦國放棄滅亡魏國。

這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秦始皇看著扶蘇,淡淡道:

“真正的君王,並不是不殺人,也不是濫殺人。”

“該殺的時候,就算是殺一百萬人,朕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不該殺的時候,哪怕隻是某個小兵劫掠了一戶人家殺了一個民婦,朕也會將其法辦。”

“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

“見機行事!”

扶蘇默然片刻,緩緩點頭。

這位大秦太子殿下能感覺到,帝王之道的大門又向他敞開了一點。

但裡麵並不是什麼溫情脈脈,君臣相得。

而是殷紅如血,殺氣衝天!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哼了一聲,頗為不滿。

“這些朝鮮人,大明出兵給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竟然在暗中投靠倭國?”

“簡直就是臭不要臉的東西,還好在這個世界線,朝鮮已經被咱們大明滅掉了!”

說著,朱棣不覺有些得意。

畢竟滅亡朝鮮的戰爭,他也是參與其中的。

朱元璋嗬嗬一笑,道:

“老四啊,這就是你不知道小國的難處了。”

“這些小國,他們從立國開始就一直是依附大國存在的,他們的文化底層就是要效忠強者。”

“所以倭國一打來,他們覺得倭國很強,就會效忠倭國。反之,大明把倭國打跑了,他們覺得大明還是那個了不得的大明,那又會回來當大明的狗了。”

朱棣有些無語,過了好一會才吐槽了一句。

“就這種反複無常的小國,能當大明的狗,都已經是他們的福氣了!”

現在這條世界線中的朝鮮就沒這種福氣,被大明乾淨利落地滅國。

這也是朱棣看視頻到現在並沒有那麼鬱悶的點。

朝鮮和倭國,都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曆史名詞。

朱元璋也並不是很在意,他看了一眼朱棣,淡淡道:

“你之前交上來的那份大明帝範,當中的謬誤實在是太多了。”

啊?

朱棣聞言,頓時怒視朱高熾。

肯定是你這臭小子到處瞎寫,所以才會被父皇挑毛病的。

朱高熾表情呐呐,低頭不敢開口說話。

下一秒鐘,朱元璋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有關治國、治民的方麵,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到了關於戰爭的方麵,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了。”

“什麼‘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雖萬裡之遙必興百萬之師’。你自己聽聽,這都是什麼混賬話?”

“全世界那麼多小國,若是某個小國罵咱們大明一句,就要派百萬大軍過去,大明不用幾年就會被你們這些敗家子搞到滅亡了!”

“王不可怒而興師,這是周朝時候先祖們都明白的道理,現在你們倒不明白了?”

聽著朱元璋的一番訓斥,朱棣和朱高熾的表情同時變化。

朱高熾那已經瘦了很多的胖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

皇祖父認可了我關於治國和治民的看法!

至於戰爭……

本著對朱棣這個老爹的尊重,以及給朱棣一些參與感的原因,這部分朱高熾是完全空出來,給朱棣去編寫的。

巧合的是,朱元璋全程吐槽的部分,也正好就是朱棣編寫的這個部分!

朱棣的臉頓時漲紅,有些尷尬地開口道:

“這個,大明畢竟已經是當世第一強國了,肯定要有第一強國的威嚴吧,父皇。”

“難道彆的國家挑釁大明,咱們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蠢貨!”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打仗打的是什麼,是國力!”

“打仗是要算成本的,如果要興師動眾對付萬裡之外的一個小國,收益最終小於付出,那還不如不做。”

“反正它罵幾句大明,也對大明的威嚴沒有任何影響。”

朱棣哦哦作聲,但內心之中還是頗為不服氣。

朱元璋一看到這逆子的模樣,心中的火頓時就噌噌地冒了起來。

“蠢材,你也不想想你曆史上的五征蒙古,三次無功而返!”

“這裡麵耗費了多少國力物力,你心裡沒點數?”

“若不是你五征蒙古花錢太多,高熾和朱瞻基需要收縮邊防?”

“就是被你朱棣這個老敗家子搞怕了,後代的皇帝們才矯枉過正,搞得大明邊防都爛掉了!”

一滴滴冷汗,不由從朱棣腦門冒出來。

不是,這怎麼啥都能怪俺呢?

父皇,您再這麼罵下去,大明滅亡都得俺朱棣來背這個黑鍋了吧?

朱元璋越罵越生氣,怒道:

“還有你搞出來的這個不倫不類的內閣製度,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分明就是大明滅亡的源頭和罪魁禍首!”

朱棣:“……”

好吧,父皇您是爹,你說啥都對!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摸著胡須,若有所思。

“朝鮮和倭國,這可是大清將來的隱患啊。”

觀看曆史的絕大部分朝代都已經把朝鮮滅掉了,還有一部分朝代也把倭國給滅了。

大清呢,偏偏就是那個朝鮮和倭國都還同時存在的朝代!

胤禛連連點頭,對於康熙的想法頗為認同,開口道:

“父皇,朝鮮倒還好,倭國將來若是發展成大清家門口的英國,那對大清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壞事!”

經過這兩年的打交道,尤其是八皇子胤禩從倫敦不停傳回各種情報之後,大清君臣對於英國的發家史和強大已經有了越來越直觀的了解。

如今的英國,可是一手把歐洲大陸攪得天翻地覆。

一路拉著法國暴打奧地利,一會又拉攏普魯士對付俄羅斯東進,時不時還要摻和一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亞半島事務。

順便還要和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在海外爭奪殖民地。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地球從歐洲到亞洲,就沒有英國佬摻和不了的事情!

如果大清眼皮子底下的倭國也變成了這種事兒逼的性格,那大清還能好過嗎?

到時候,什麼朝鮮、越南、泰國、緬甸等藩屬國,怕是就要四處起火了。

康熙嗯了一聲,緩緩道:

“大清現在的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沉迷於征服華夏的洋洋得意之中了。”

“必須要迅速地發展起來,趁著歐洲那些國家還沒有能力把觸角伸過來,先把所有的隱患統統消除!”

對於康熙的話,所有在場的大清之人都沒有任何意見。

大家的心思,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準噶爾方麵。

也不知道,鄂爾泰他們去征討準噶爾,究竟結果如何了!

同一時間,伊犁城。

一場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

大批清軍昂首挺胸,進入了伊犁城中。

主帥鄂爾泰看著麵前的伊犁城,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這一次能順利攻破伊犁,消息傳回去,陛下一定非常滿意。”

在鄂爾泰身邊的嶽鐘琪等人聞言,臉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可是一次滅國之戰!

等到凱旋回歸之日,大家的好處還能少了麼?

這一次大清征討準噶爾的戰爭,總體的過程異常順利。

畢竟大清各種各樣的失敗,早就已經在乾隆篇金幕中預演了一次又一次。

不僅如此,之前大清也已經對準噶爾發動過多次試探性的大小進攻。

若非俄羅斯帝國一直在暗中支持,準噶爾汗國早在幾年前就應該滅亡了。

鄂爾泰等人正是憑借著金幕的經驗,還有從英國購買來的,比準噶爾從俄羅斯買到的威力還要更強大的火器,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就突破了整個北疆,一路殺到了伊犁城下。

並且,隻用了五天時間就攻破了這座策妄阿拉布坦統治下的核心城池。

一路上,鄂爾泰率領的清軍斬殺和俘虜了超過十萬準噶爾軍隊,征服了大小四十幾座準噶爾城鎮。

準噶爾在北疆的所有統治都已經土崩瓦解,雖然還有南疆一部分地區的存在,但那也隻不過是再派出一支兵馬南征就能迅速解決的事情。

嶽鐘琪有些惋惜地開口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