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漢城朝鮮王宮之中,李昖不敢置信地看著麵前的楊鎬。
“楊大人,你說真的?”
“倭寇真的退兵了?”
這個消息對李昖來說,確實非常離譜。
明明倭軍距離漢城不過幾天路程,怎麼就突然撤退了呢?
楊鎬得意洋洋,傲然開口道:
“大王之前還埋怨我,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不知大王覺得如何?”
李昖身體激動得顫抖起來。
下一秒,李昖跳起來,直接抱住了楊鎬。
“楊大人,你就是朝鮮的大救星啊!”
“予要在朝鮮給你立生祠!”
楊鎬看到李昖這般模樣,心中得意不必多說。
什麼朝鮮國王,楊某人在這裡,還不是把他拿捏?
哼,楊某將來可是要進入大明內閣,出將入相的人物。
小小朝鮮、倭國,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楊鎬總算還是沒有徹底被李昖的吹捧失去理智,婉拒了李昖立生祠的做法。
開什麼玩笑,要是讓朱翊鈞知道楊鎬的生祠在朝鮮立起來了,這位年輕叛逆小心眼的皇帝,不是分分鐘把楊鎬拉進黑名單?
大明文官集團對朱翊鈞是非常了解的。
朱翊鈞畢竟隻是一個人。
大明文官集團,可是從科舉之中殺出來的,千百個智慧站在世間頂峰的人。
千百人當世最聰明的人,一心一意去研究一個從小在深宮長大,一言一行都活在所有人注視下的年輕皇帝。
這有什麼難的?
反之,讓朱翊鈞去了解這千百個文官,那就千難萬難了。
楊鎬對著李昖笑道:
“請大王放心,我這就去和麻貴將軍說一下,讓他派兵追擊倭寇!”
“哼,可不能讓倭寇就這麼跑了。”
【明軍在得知倭軍撤退的消息後,很快派兵追擊,並先後在錦江、青山、文義等地爆發了戰鬥,斬殺了數百名倭軍。】
【但由於明軍數量畢竟有限,倭軍也並非敗退,故而大部分倭軍在離開時還是頗為從容。】
【而且由於自知此番撤離恐怕再有歸來日,倭軍在南撤的路上越發殘暴,割取了上萬顆鼻子以充作軍功。】
【由於連續的大雪,倭軍第二次征討朝鮮的陸地戰爭暫時陷入停滯,海洋又一次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在元均領著朝鮮水師於漆川梁慘敗後,李昖不得已之下,隻能再度將李舜臣啟用為三道水軍統製使,掌管整個朝鮮海軍。】
畫麵一轉,已經是朝鮮海軍的營地。
【珍島。】
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金幕中。
他便是朝鮮在上一次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的名將李舜臣。
李舜臣看著麵前營地碼頭上的船隻,也不由呆滯了一下。
“隻有這些了?”
前來迎接李舜臣的慶尚道右水使裴楔和全羅道右水使金億秋表情都有些尷尬。
裴楔乾笑道:
“大人有所不知,元均那個混賬東西,在漆川梁把咱們朝鮮的戰船都敗光了!”
金億秋苦笑道:
“現在,咱們整個朝鮮國,就隻剩這十二艘戰船了。”
李舜臣默然片刻,緩緩點頭。
走進營地中,數百名水手、士兵聞訊而來,接受李舜臣的檢閱訓話。
李舜臣緩緩道:
“諸位,辛苦了。”
“接下來,我們將會擊敗倭寇,保衛家鄉。”
【李舜臣並沒有因為殘酷的現實而絕望,他積極振作起來,招募和訓練水手,希望能抵擋倭寇的進攻。】
鏡頭切換到了釜山港。
藤堂高虎表情嚴肅地開口。
“大軍雖然已經從陸地回撤,但海洋可是我們大倭國的天下!”
“這一次,我們要沿著朝鮮半島的西邊一路北上,直接打到漢江去。”
“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們就從漢江逆流而上,攻克漢城!”
在場的倭國海軍將領們聞言,不由躍躍欲試。
對他們來說,朝鮮主力艦隊已經在漆川梁被徹底打爛了。
現在整個海洋都是倭國的地盤,想橫著走豎著走甚至躺著走都行。
白撈功勞又不會有任何風險的事情,誰不願意?
倭國數百艘大小船隻浩浩蕩蕩地從釜山港出發,在風雪中一路沿著海岸附近行駛,朝著漢江口而去。
正在操練水師將士們的李舜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大人,有八艘倭國戰船在島東邊的於蘭浦海麵出現!”
在場的所有朝鮮將士聞言,頓時臉色大變。
許多人都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裴楔忍不住開口道:
“大人,這肯定是敵人的斥候船,倭寇水師主力恐怕就在後麵,我們快撤退吧!”
李舜臣大怒,喝道:
“我奉大王之命鎮守此地,就是為了防止倭國戰艦從這裡侵入漢江。”
“眼下倭寇已至,怎麼能撤退?”
“傳令下去,所有船隻出擊!”
在李舜臣的嚴令之下,十二艘朝鮮戰船很快出動,抵達於蘭浦。
李舜臣舉著單筒望遠鏡四處遠眺,果然很快就發現了倭軍八艘戰船的蹤跡。
“迎上去,擊潰他們!”
聽著李舜臣的命令,在場的朝鮮水師將士們卻畏畏縮縮。
很顯然,他們已經在漆川梁海戰的慘敗中留下了過於濃重的心理陰影。
李舜臣看到麵前這些部下的模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厲聲道:
“你們是想要讓我把你們軍法處置嗎?”
“才八艘船,你們有什麼好怕的?”
“立刻迎上去,開炮!”
在李舜臣的嚴厲訓斥下,十二艘朝鮮戰船戰戰兢兢,非常緩慢而遲疑地靠近了倭軍的八艘戰船。
倭軍明顯從行動中察覺到了朝鮮軍的膽怯,所以即便數量更少,依舊毫不示弱地靠了上來。
“開炮!”
見倭軍已經進入射程,李舜臣立刻下令。
然而,等了幾秒鐘後,依舊沒有人開炮。
負責開炮的幾名水手,身體甚至抖得連炮彈都拿不起來!
李舜臣一腳就把拿炮彈的那名水手踹開,自己吃力地扛起炮彈塞入炮筒之中,然後又親自點燃了引信。
“轟!”
甲板一陣震動,炮彈從炮筒之中飛了出去,落在了一艘倭寇戰艦的附近,打起了一片浪花。
這一炮雖然沒有命中,但也讓其他船隻上的朝鮮人回過神來,紛紛開炮。
“轟轟轟!”
此時,倭軍戰船也開始開炮。
雙方激烈地轟擊了一通,但大部分炮彈都沒有命中,落入海中。
終於,一艘倭軍戰船被炮彈命中。
幾名倭軍水手直接被炮彈和激起的木屑等砸死砸傷,慘叫連連。
倭軍終於害怕了,八艘戰船紛紛朝著南方撤去,離開戰場。
李舜臣本想下令繼續追擊,但看了一眼身旁的這些部下,開口道:
“好了,我們贏了,凱旋回營!”
回到營地之中,不少朝鮮人的臉上終於多出了笑容。
“我們贏了。”
“把倭寇打跑了!”
李舜臣卻並沒有什麼笑容,對著兩名部將裴楔和金億秋吩咐道:
“按照倭寇的性格,今晚一定會有倭寇船隻來襲營。”
“等會早一點做飯,落日之前就要全部睡覺,隨時等待命令起身迎擊倭軍!”
“什麼?”裴楔這一嚇非同小可,甚至連說話都結結巴巴。
“大人,倭軍襲營,恐怕得上百艘吧?這這這,我們怎麼擋得住啊。”
李舜臣冷然看了一眼裴楔。
“整個朝鮮隻有咱們這十二艘戰船了,擋不住,也得擋!”
裴楔呆若木雞,看著李舜臣背影消失,突然一頓腳。
“娘的,本官才不要在這裡送死呢。”
很快,裴楔就帶著幾名部下,劃著一艘碼頭上停泊的漁民小船,悄悄地離開了。
【裴楔臨陣脫逃的行為引來了朝鮮朝廷的震怒,很快他就被逮捕並處死。】
【但裴楔作為地位僅次於李舜臣的將軍,他的逃亡依舊給大營之中的所有朝鮮將士帶來了巨大的士氣打擊。】
當天夜晚。
幾十艘倭國船隻,趁著夜色,朝著珍島上的碧波亭而來。
李舜臣站在島上的燈塔上,將海麵上倭寇船隻星星點點的火把光芒看得清清楚楚。
“嗬嗬,果然來了。”
“立刻叫醒所有人,上船迎戰!”
很快,朝鮮所有十二艘船隻悄然駛出碼頭,等待在海麵上。
由於對珍島碼頭極為熟悉,李舜臣特地下令讓所有船隻都不能有燈火出現。
在這個黑漆漆的晚上,沒有月亮,倭軍就不可能發現朝鮮戰船的埋伏。
一切就如同李舜臣所料,慢慢的,他視線中開始出現倭軍一點點火光。
每一點火光,就代表著一艘倭軍的戰船!
李舜臣粗略一數,發現這一次襲來的倭軍戰船至少在三十艘以上。
然而他卻沒有任何慌亂,沉聲道:
“開炮!”
“轟轟轟!”
倭軍戰船剛剛進入射程,朝鮮方麵的大炮就開始瘋狂轟擊起來。
由於夜色對視線的阻礙,這些大炮幾乎九成九都沒有命中目標。
但這依舊讓倭軍戰船嚇了一大跳,也胡亂放炮,朝著聲音的來源轟擊過去。
然而,朝鮮人的戰船上沒有燈火,隻有發射大炮時候才會有火光出現。
而倭軍的戰船上卻是燈火通明,這給朝鮮人非常清晰的發射方向。
故而,在一番炮轟後,倭軍三艘戰船被命中,緩緩沉入海底。
領頭的倭軍將領驚慌失措,大叫道:
“朝鮮人已經有準備了,我們這一仗打不了,撤退,給我全部撤退!”
剩餘的倭軍戰船都開始撤退。
通過火光的距離發現倭軍撤退之後,李舜臣沉聲道:
“快,追上去!”
在場正在歡呼雀躍的朝鮮水師將士們直接傻眼了。
追,追上去?
就這十二艘戰船,還要去追人家幾十艘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