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接連的試探失敗後,倭軍並沒有退縮。】
【九月十七日,倭軍派出以來島通總、脅板安治、藤堂高虎、菅達長,再加上監軍毛利高政等,率領總計一百三十多艘戰船,氣勢洶洶地朝著朝鮮水師扼守的珍島而去。】
來島通總站在甲板上,信心滿滿地開口。
“這一次,我們要先攻克珍島,然後再從漢江攻入漢城,活捉李昖那小子。”
“讓陸軍那些馬鹿知道,大倭國水師才是關白麾下最強悍的力量!”
倭軍來襲的消息,很快就被李舜臣得知。
李舜臣立刻召集了營地之中的所有人。
“各位,倭軍這一次一共來了一百多艘戰船,數量非常多。”
“但請大家放心,我李舜臣隻要還有一口氣,就絕對死戰到底,不會讓倭國人侵擾到漢江和王京!”
聽著李舜臣的話,眾人也是不由麵麵相覷。
從這些朝鮮海軍將士們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的鬥誌,隻有畏縮和恐懼。
金億秋抖抖索索地開口道:
“大人,敵人的數量是我們的十倍啊,這怎麼打?”
金億秋的話立刻就得到了眾人的一片附和。
“是啊大人,敵軍十倍於我,我們不應該主動出擊,而是固守珍島才對。”
“大人,主動出擊我們都會死的,還是先看看再說,讓敵人過去我們再從背後偷襲也行啊。”
聽著這些部下的話之後,李舜臣不由勃然大怒。
“豈有此理,敵人都已經打到我們麵前來了,我們怎麼能做那貪生怕死的膽小鬼呢?”
“這樣我們怎麼對得起大王和所有朝鮮人民的信任?”
李舜臣的這番話大義凜然,讓在場所有人都鴉雀無聲。
但幾秒鐘後,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一個低低的聲音。
“我不想死,我隻想活著啊……”
李舜臣氣得朝著聲音來源看去。
但幾百個水師將士站在這裡,聲音又是從人群後方傳過來的,李舜臣也根本看不清楚是誰。
無奈之下,李舜臣隻能拔出腰間李昖禦賜的尚方寶劍。
“大王給我先斬後奏之權,誰要是敢畏戰不前,說什麼擾亂軍心的話,我現在就砍掉他的腦袋!”
“好了,全軍集合,出擊!”
【士氣低迷的朝鮮將士們,在李舜臣的強行命令下,抵達了珍島外的鳴梁海域準備迎戰。】
【前幾日剛剛有一艘來自朝鮮國內的新戰船抵達,李舜臣麾下的戰船數量也就達到了十三艘。】
看到這裡,劉邦也是忍不住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十三艘船打一百三十艘,這怎麼打?】
【秦始皇嬴政:朕確實也沒見識過海戰,但總感覺,朝鮮人這一次應該是完蛋了。】
許多皇帝紛紛開口,態度基本都是一致的。
這應該就是朝鮮海軍的最後一戰了。
但,有人不同意。
【魏武帝曹操:這你們就不懂了吧?誰說少打多就一定會輸的?你問問孫權,他的優勢艦隊不也一樣給朕的大魏海軍打得屁滾尿流!】
【吳大帝孫權:曹阿瞞,你就僥幸打贏了一場,居然也有臉在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麵前吹牛皮!】
【吳大帝孫權:朕告訴你,你的魏國艦隊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
【魏武帝曹操:哈哈哈,就你?朕的大魏艦隊馬上就會讓你知道,數量的優勢永遠都不是萬能的!】
兩人一番爭吵,倒是讓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對這一戰的期待提升了不少。
對大部分朝代的皇帝們來說,朝鮮和倭國艦隊之間的戰爭,他們是純純的中立態度。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笑嗬嗬地開口。
“原本還以為朝鮮會毫無懸念的失敗呢,現在看來,倭寇怕是要吃虧嘍!”
忽必烈和倭國之間的恩怨,那可是在金幕出現之前就已經結下的。
兩次討伐倭國失敗,對忽必烈來說,是一生之中非常少見的恥辱。
劉秉忠聞言,不由笑道:
“陛下莫非覺得,這個李舜臣還能創造奇跡?”
忽必烈笑著點頭。
“俗話說得好,有一就有二。”
“既然李舜臣都已經打贏了倭軍這麼多次,那再贏一次,又有何不可呢?”
在場的大元臣子們聞言,紛紛笑了起來。
心中都頗為不以為然。
十三艘船,還是敗軍之將。
去打一百三十艘船。
想贏?
根本就沒有任何贏的可能性好吧。
在眾人的注視下,金幕中的鳴梁海戰還在繼續著。
李舜臣作為主將,本該是在後方指揮的。
但朝鮮其他戰船一個兩個都拖拖拉拉的。
於是不知不覺,李舜臣的船就衝到了最前方。
李舜臣見狀,心中也是頗為無奈。
“諸位,我們在這裡等著倭寇來自投羅網。”
倭軍的船隊,很快出現。
負責指揮這場海戰的倭軍將領來島通總看到前方的十三艘朝鮮船隻,忍不住捧腹大笑。
“這些朝鮮人怕不是失心瘋了吧,竟然想要靠區區十三艘船就阻擋我們?”
“來人啊,傳令下去,全部一字排開!”
在來島通總的命令下,倭軍一百三十艘船,直接在海麵上排出了一條巨大的橫線。
這種陣型顯然是非常不符合戰術要求的。
但來島通總和諸多倭軍將士完全都無所謂。
十三艘船而已!
我們一百三十艘,一艘船一炮,都能把這些朝鮮人送進海底去。
有什麼好怕的?
倭軍這種排開一字的方式,頓時就讓朝鮮軍方麵壓力山大。
李舜臣站在戰船上,環視一圈身邊的部下,發現大部分人的臉都白了,甚至有人身體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這讓李舜臣極為無語。
幾年前,朝鮮水師可是縱橫大海,把倭國人打得隻能躲在釜山港裡,不敢冒頭的。
都是元均這個混賬東西,把那些朝鮮水師真正的精銳全部都葬送了。
想起那一張張熟悉卻再也見不到的麵孔,李舜臣不由有些黯然。
但倭軍的船隻就在眼前,李舜臣心知情況緊急,立刻下達命令。
“傳令全軍,給我開……”
李舜臣的話戛然而止。
他突然發現,不知何時,其他的十二艘朝鮮戰船已經退出了至少一裡地(500米)之外。
其中,又以如今朝鮮水師二號人物金億秋的戰船最誇張,足足退出了兩裡地(1000米)之外,拖在了全軍的最後麵!
李舜臣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兵法有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今日,就讓我們見證這個奇跡吧!”
鏡頭開始拉遠。
海麵上,一百三十艘倭軍戰船,一字排開,鋪天蓋地,如海嘯般洶湧而來。
而在他們的對麵,一艘朝鮮戰船昂然揚帆,一往無前。
李舜臣站在船頭,看著百倍於己的敵軍,麵無懼色,大聲開口。
“開炮!”
轟!
李舜臣的戰船率先開炮,命中了一艘距離最近的倭軍戰船。
這一幕頓時讓李舜臣大喜過望。
“開炮,開炮!”
一時間,李舜臣的戰船炮火連連,接連擊中倭軍戰船。
距離李舜臣最近的幾艘倭軍戰船被嚇壞了,立刻開始四散躲避。
來島通總看到這一幕,氣得哇哇大叫。
“就一艘船你們怕什麼?包圍上去,圍也給我圍死他!”
在來島通總的嚴令下,倭軍諸多戰船開始包圍李舜臣這艘船隻。
這艘船上,都是李舜臣的親衛們。
他們一開始的確頗為恐懼,但打起來之後發現倭軍也不過如此,故而人人奮勇。
炮兵不斷地打炮,其他人則拿出了弓、弩,朝著逼近的倭軍瘋狂射擊。
不少倭軍被弓箭射中,直接從船上栽進海中,成了魚蝦的養料。
鏡頭再度拉遠。
在大海上,似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渦。
上百艘倭軍的船隻就是旋渦的外圍,圍繞著最中心的那艘李舜臣戰船不斷打轉。
藤堂高虎乘船逼近,看到對麵船上正在親自彎弓搭箭的李舜臣,身體不由劇震。
“是他,是李舜臣,李舜臣居然又出現在大海上了!”
藤堂高虎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渾身是汗。
藤堂高虎可沒有忘記,那一次的海戰,自己是怎麼被李舜臣的鶴翼陣打得屁滾尿流,顯然就喪命當場的!
李舜臣出現的消息,立刻就傳遍了整個倭軍船隊。
許多倭軍將士臉上都露出了恐懼的表情。
李舜臣這個名字,對倭軍水師而言,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心理陰影。
一時間,倭軍戰船的行動也開始遲緩起來。
來島通總見狀暴怒,大叫道:
“給老子上,弄死李舜臣的,官升三級!”
“李舜臣就一艘船,你們怕什麼,一群蠢材!”
聽到這番怒罵之後,倭軍也紛紛回過神來。
對啊,李舜臣就一艘船而已,怕他乾什麼?
倭軍再度包圍了李舜臣,激烈地圍攻。
時間稍長,李舜臣這邊一艘船,明顯就抵擋不住了。
李舜臣深吸一口氣,大叫道:
“中軍何在!”
按照李舜臣之前的命令,在他作為前鋒衝入敵軍陣中後,後麵由金應誠所指揮的中軍六艘船隻應該立刻跟進接應!
結果都打了半天了,中軍金應誠人呢?
李舜臣回頭一看。
金應誠還躲得遠遠的,壓根就不在戰場之中!
這一下,李舜臣氣得七竅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