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行長見沒人開口,便繼續說道:
“我的意見還是和之前一樣,蔚山、順天乃至梁山現在都已經不再安全了。”
“如果我們不撤退,明國的攻勢很快就會再度到來。”
“大家若是覺得我們能在一場決戰中戰勝明國,我小西行長衝鋒在前,絕無二話。”
“但如果各位都覺得贏不了,我們必須要讓關白,還有在倭國的大人們知道我們的意圖。”
小西行長說完,眾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過了好一會,左軍主將宇喜多秀家歎了一口氣,道:
“我同意小西君的意見。”
有了宇喜多秀家的讚成,其他將領也紛紛開口表示同意。
小西行長看了一眼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沒有說話,甚至連表情都沒有。
友軍主將毛利秀元沉默了很長時間,緩緩開口。
“我也同意。”
眾人聞言,不由頗為驚訝。
上一次,毛利秀元可是反對的。
小西行長看了一眼毛利秀元,心中隱約明白是什麼原因。
和大明江南通商家族之中,毛利家可是收益頗豐,絕對的第一梯隊!
加藤嘉明冷著臉,道:
“我還是反對!關白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我隻聽關白的話,其他人誰來也沒用!”
小西行長沒有理會加藤嘉明,對著眾人開口道:
“關白很堅持,我們恐怕要換一種方式。”
【在明軍陸續增兵朝鮮的強大壓力下,倭軍前線將領們以左軍、右軍兩位主將宇喜多秀家和毛利秀元為首,總計十三位軍團級指揮官聯名致信朝中倭國重臣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增田長盛、前田玄以等人,希望通過他們將收縮戰線的意見轉告給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看著麵前的石田三成等人,以及手中剛剛獲得的聯署奏折。
鏡頭放大,露出了奏折上的內容:
“一、蔚山者,慮地麵逼敵,且隔江而險道也,以後可危焉……”
“二、順天者,山水隔遠,道路艱難,且城外海淺,不可行舟。臨事救援,海陸共不便……”
“三、順天、蔚山,今所議如此,共為無要之所,因待命而暫止修繕焉……”
“四、梁山者,地形惡,與釜山通,路險難。臨事大兵不利往來,因移鎮於熊川……”
“……今作諸寨地理之一圖以獻之,願賜熟覽,謹俟其命。”
豐臣秀吉看完,氣得臉都紅了,當場破口大罵。
“我說了多少次了,不能撤軍不能撤軍!”
“這些混賬東西,就一點也不把我的話當回事是吧?”
“你們是不是以為我老了,掌控不住大倭國了?”
聽著豐臣秀吉的訓斥,在場的幾名大臣驚慌失措,趕忙跪在地上。
怒罵了一通之後,豐臣秀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滾,都給我滾出去!”
等到眾人倉皇離開,豐臣秀吉心緒難平,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血沫隨之飛出,在桌子上星星點點,極為醒目。
【豐臣秀吉最終還是做出了妥協,同意撤離了三座城池之中最小的梁山城。】
【於此同時,豐臣秀吉同樣也采取了報複,將毛利秀元等幾名力主撤軍的諸侯封地進行了剝奪,甚至連加藤清正也不例外。】
【就在倭軍內部爭吵不休的時候,大明方麵也同樣爆發了內訌。】
漢城之中,明軍大將麻貴坐在屬於自己的臨時府邸書房中,和一個看起來頗為儒雅的中年男子見麵。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對著麻貴道:
“將軍在蔚山城做得很好,沒有讓楊鎬那個家夥小人得誌。”
麻貴沉默片刻,道:
“我本來是不想惹楊鎬的。”
中年男子笑容越發濃鬱,道:
“寧夏邊鎮明年將會有更多的蒙古部前來互市,麻貴將軍會對數字滿意的。”
“我們也會調撥一批最新的兵甲武器給寧夏方麵,數量至少在五千套以上。”
麻貴呼出一口氣,道:
“你們打算怎麼對付楊鎬?”
中年男子笑嗬嗬地開口。
“我們已經讓人彈劾楊鎬了,大明不是文官比武將地位更高嘛。”
“隻要承認了這個規矩,楊鎬就是蔚山之戰的主將,而你隻不過是副將。”
“戰敗了,就是主將全責,跟副將有什麼關係?”
“好了將軍,今天來就是給你通一下氣。你就放心吧,楊鎬將來也沒辦法對你怎麼樣的。”
說完,這名中年男子施施然地離開了。
等中年男子離開後,麻貴才微不可察地歎了一口氣。
“如果能專心打仗,不攪和這些破事,那該多好……”
這句話,正好被推門而入的麻貴長子麻承勳聽到了。
麻承勳遲疑片刻,忍不住道:
“父親,兒子也不能理解,為何您一定要阻止李如梅呢?”
麻貴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
“你以為爹不想打下蔚山?但,上麵的人不同意!”
“上麵的人?”麻承勳疑惑道:“是邢階尚書大人嗎?”
麻貴冷笑一聲,道:
“邢階也隻不過是一個推到台前的傀儡罷了,真正不願意看到楊鎬崛起的,是晉黨。”
“晉黨?”麻承勳身體一震。
【晉黨,是以山西在朝官員為主體形成的大明黨派之一。】
【這個黨派和大明出名的晉商相互勾結,壟斷山西、寧夏、陝西三省的邊境互市,又利用金錢收買、資助族中子弟考科舉等諸多方式,近十年來在大明朝堂中發展極其迅速。】
麻貴淡淡道:
“剛才那個家夥,就是晉黨的人。”
“如今朝廷財政困難,幾乎所有邊軍都需要自籌糧草。”
“沒有晉黨的支持,我們在寧夏的根基馬上就會被敗掉。”
“到時候,整個麻家就全完了,懂嗎?”
“為父本不想惹楊鎬,但晉黨的人來了,為父也彆無選擇。”
麻承勳立刻明白了個中細節。
養兵是要錢的,越是精銳的士兵就越需要錢。
張居正在的時候,國庫有的是錢。
所以無論是戚繼光還是李成梁,都能威震邊疆,吊打各種異族。
等到張居正死後,各地邊軍獲得的國庫撥款就每況愈下。
但異族可不會因為大明邊軍沒錢沒物資就放棄對大明邊境的襲擾!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邊軍將領不得不和各種朝中勢力進行合作,以儘可能地獲得金錢物資的補給。
拿人手短,收了晉黨的錢,就得給晉黨辦事。
麻承勳有些憂懼地開口。
“爹,楊鎬是內閣首輔趙誌皋的人啊,趙誌皋不是浙江人嗎?”
麻貴笑了笑,表情複雜。
“為父當然知道楊鎬的背後是誰,更知道趙誌皋的背後是誰。”
“但江南人沒辦法把糧食運到寧夏,隻有晉商才可以。”
“孩子,你要記住,隻要你選了邊站,就一定會得罪人。”
“不用害怕得罪人,晉黨在朝中同樣也是有人的,你就看著吧。”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皇宮中。
朱翊鈞皺眉看著麵前的奏折。
“……楊鎬指揮作戰不利,導致大明天兵在蔚山之戰損失四千八百餘人。”
“此等無能之臣,焉能為將?”
“還請陛下罷楊鎬,另選賢能!”
朱翊鈞沉默片刻,對著麵前的司禮監大太監張鯨道:
“彈劾楊鎬的奏折有多少?”
張鯨忙道:
“共一十八封。”
朱翊鈞重重地哼了一聲。
“全部留中。”
“告訴邢階和楊鎬、麻貴,讓他們好好打,朕不想再聽到類似蔚山之戰的消息!”
【無論出於何種考慮,總之朱翊鈞最終也並沒有撤換前線邢階、楊鎬和麻貴三名最高官員。】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失望的表情。
“這仗能打成這種樣子,唉。”
朱棣臉色鐵青,惡狠狠地開口道:
“要是換做我去領兵,早在萬曆二十一年就把所有倭寇都趕下海了!”
看著老爹和祖父心情都這麼差,朱高熾這下子也不敢打圓場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對朱棣道:
“你小子雖然是莽了一點,但以你的能力來說,這件事情確實早就該解決了。”
朱棣聞言,臉頰不由一抽。
父皇您誇獎彆人的時候,能不能彆順帶著罵人呢?
無奈的朱棣隻能主動把話題轉回去。
“父皇,您覺得接下來的仗會怎麼打?”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若是朕的話,自然是督促諸軍前進,一鼓作氣全殲朝鮮半島上的倭軍。”
“但朱翊鈞這個臭小子,看來是沒這種本事了。”
“混賬東西,怎麼能讓朝中的黨派如此明目張膽的影響大將,讓本來好好的戰局變成這種樣子!”
朱棣歎了一口氣,道:
“倭軍明顯已經被蔚山城之戰擊垮了士氣。”
“這種時候,正是發動決戰一舉驅逐倭軍的絕佳良機啊。”
“娘的,這邢階、楊鎬和麻貴都是蠢材,怎麼就把握不住呢?”
說到後來,朱棣氣憤之下,臉又紅了。
趁你病,要你命,這是朱棣指揮作戰的宗旨。
就好像靖難之役第四年,朱棣敏銳地察覺到南軍布置空虛,立即選擇孤軍深入直搗黃龍。
這個選擇是極度冒險的,畢竟那時候朱棣真正的控製區在黃河以北,卻要一路跨越千裡打到長江以南的大明京師。
可朱棣還是這麼做了,最終還成功了!
這就是因為他很清楚,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就應該沒有任何顧慮,放手一搏!
但,朱翊鈞沒做到。
邢階、楊鎬和麻貴都沒有做到。
朱棣很失望。
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