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朱翊鈞征收礦稅,秦始皇嗤之以鼻(1 / 2)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朝鮮戰事第二階段緊鑼密鼓的展開時,大明內部,另外一場涉及到全國,從皇帝、大臣直至老百姓的動亂,也正式進入了高潮部分。】

【事情還要從萬曆二十四年開始說起。】

內閣首輔趙誌皋站在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麵前,對著萬曆皇帝恭敬道:

“陛下,國庫支出已經不足,內閣的意見是請陛下暫時削減明年的宮中用度二十萬兩,如此可以緩解明年國庫的危機。”

“還有,陛下您的定陵修建進度也是否暫緩一下?”

朱翊鈞聞言,頓時大為不滿。

“搞什麼東西,朕又不是那種奢靡無道的人,宮中去年不也才用了五十三萬兩嗎?”

趙誌皋沉默了一下,輕聲開口道:

“先帝在位時,隆慶六年宮中一年的用度是十三萬兩。”

朱翊鈞頓時有些尷尬。

整整多了四十萬兩,雖然趙誌皋沒有明說,但這確實是足以稱之為奢靡了。

萬曆皇帝哼了一聲,頗為不滿地開口道:

“此事容後再議!”

【國庫缺錢,皇帝又不願意削減宮裡開支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

【絕大部分的大臣們想法都很一致,希望朱翊鈞能削減一些用度,畢竟他的奢靡程度不但遠超先皇隆慶,就連喜歡煉丹、斂財的祖父嘉靖皇帝在這方麵也是望塵莫及。】

【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官員認為,財政擴展可以從開源、節流兩個方向去走。節流既然會讓皇帝不開心,那便想辦法開源即可。】

【在這種背景下,一份奏折送到了朱翊鈞的麵前。】

朱翊鈞看著麵前的這份奏折,若有所思。

“開征礦稅……”

奏折上寫得非常的明白。

全麵放開對民間采礦的限製,並從中收稅。

按照嘉靖年間的估算,如果朝廷收兩成的稅,那麼每年至少能進賬五十萬兩。

要是收四成,每年能進賬一百萬兩!

看著這個數字,朱翊鈞頓時怦然心動。

采礦是暴利行業,但由於容易引發各種社會動亂,早在嘉靖皇帝時代就已經全麵禁止采礦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靖皇帝禁止采礦之後,一批失業的礦工便離開礦山被一位將軍招募,變成了一支從江南打到塞北,橫掃倭寇、韃子、女真無敵手的軍隊。

戚家軍!

朱翊鈞沉吟片刻,看了一眼奏折上的票擬。

“……嘉靖朝時,為爭奪開采礦脈,常產生千人以上械鬥,浙江一年因礦脈械鬥而死之人少則數十多則數百。”

“臣以為,此例斷不可開。”

朱翊鈞哼了一聲。

“無知!”

【對於正缺錢的朱翊鈞來說,每年一百萬兩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他很快和內閣商議此事,卻遭到了內閣的強烈反對。】

【不僅如此,都察院的禦史們和六科給事中們也同樣激烈上書反對,甚至有人在奏折中大罵朱翊鈞這是要讓大明回到嘉靖朝的黑暗之中。】

砰的一聲,朱翊鈞勃然大怒,將奏折拍到了桌子上。

“把這個不會說話的混賬東西,讓錦衣衛帶去詔獄裡好好招呼一下!”

司禮監大太監張鯨在一旁察言觀色,心中突然一動,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陛下,老奴倒是有一個想法。”

朱翊鈞斜了一眼張鯨,淡然道:

“說。”

如果說之前的馮保屬於朱翊鈞害怕到有心理陰影的級彆,那麼現在張鯨這些太監在朱翊鈞眼中就是一條條搖尾乞憐的狗。

張鯨賠笑道:

“陛下,大明在江南負責監督製造、鹽運的,很多都是太監。”

“既然那些大臣們不願意給陛下辦這個事,陛下何不也把此事交給奴婢們去辦呢?”

朱翊鈞聞言,不由笑罵一聲。

“朕看你這個老小子,就是想要撈點好處吧。”

張鯨趕忙賠笑道:

“陛下,您的錢奴婢們怎麼敢拿?”

“該是陛下的,奴婢們一分也不會少,請陛下放心。”

朱翊鈞聞言,陷入沉吟之中。

張鯨的這個意見,確實讓朱翊鈞心動了。

既然大明都能讓太監的機構司禮監參與政務,那太監幫皇帝收個稅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那些該死的文官大臣,什麼事情都喜歡和朕對著乾。

朕現在就要讓他們知道,沒有他們的配合,朕一樣也能乾得成事!

朱翊鈞終於下定決心,對著張鯨道:

“你去挑一些可靠的,會辦事的,準備出發。”

【在遭遇了文官集團的激烈反對之後,朱翊鈞的叛逆性格再度激發,他選擇了用宦官來作為自己斂財的工具。】

【很快,朱翊鈞下旨正式宣布廢除了“禁止采礦”的政策,並派出大量太監作為“礦稅監”,前往全國各地有礦的地方。】

畫麵中,一名太監趾高氣昂,從轎子上走了下來。

在轎子的後麵,一輛馬車隨之停下。

馬車上走下一名大明官員。

了解大明官場服飾的人能一下子看出來,這是一位知府。

但就是這樣一位知府,此刻臉上卻帶著諂媚的表情,小步快跑來到了那太監的身邊。

“王公公,這裡就是下官之前和您說過的,有銀礦的地方了。”

太監有些不太適應地舒展了一下身體,隨後露出了倨傲的表情,看向麵前的山村。

“就這麼一個破地方,也能有礦?”

“哎呀,真是累死咱家了。”

知府在心中腹誹了幾句,繼續賠笑道:

“王公公,這裡在嘉靖年間可是咱們這邊最大的銀礦呢,您看到的這座村子和附近的其他幾座,基本都是因為這座銀礦才建立起來的,他們……”

姓王的太監沒好氣地打斷了知府的話。

“好了,咱家不是來聽你說這些廢話的,你立刻從村子裡招募礦工吧。”

“嗯,三天內要給咱家招募到兩千人,然後進山開礦。”

“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咱家要看到足夠的產出。”

知府愣了一下,道:

“王公公,現在正是秋收時間,村民都忙於收割,要不緩一個月,等收割完了?”

“下官保證到時候會有足夠的礦工。”

王姓太監聞言頓時大怒,喝道:

“就這山裡能有幾畝田?那一點糧食和陛下的旨意比起來算個屁。”

“要是陛下不高興,你負責還是我負責?”

知府被罵得唯唯諾諾,隻能連聲應是。

一個月後。

王姓太監看著麵前一籮筐一籮筐的銀錠,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這還差不多。這裡有多少?”

知府賠笑道:

“五千三百多兩,不過請王公公放心,等下個月開始,每個月至少有八千兩的產出。”

“才八千兩?”王姓太監頓時大為不滿,道:

“這怎麼行?這樣每個月隻能給朝廷上交三千多兩,你是想要咱家被陛下責罰嗎?”

知府愣了一下,道:

“可是,現在的人力就隻能開采這麼多了呀,王公公。”

王姓太監怒道:

“你就不會多招募一些人手嗎?”

“去更遠一點的村鎮,或者隔壁縣找不就行了?這種小事也要我教你?”

“烏紗帽還想不想戴了?”

知府額頭沁出汗水,乾巴巴地解釋道:

“招募人多了,這工錢也會增多,實在是……”

王姓太監大怒,道:

“給陛下辦事,那是這些泥腿子們的祖墳冒青煙了,他們怎麼還敢要錢?”

“從今天開始,整個礦山所有人隻給吃喝,一分錢不許給!”

知府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乾活不給錢?

這誰會跟你乾啊。

遲疑片刻之後,這位知府還是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王公公,這些山民可都是非常彪悍的,如果不給他們工錢,恐怕他們會生出亂子來。”

王姓太監重重哼了一聲。

“亂子?這是大明的地盤,能有什麼亂子?”

“有亂子,你就把他們都解決了!”

鏡頭一轉,大量礦工聚集起來,憤怒地聲討著。

“憑什麼不發工錢?”

“沒有工錢,我們拿什麼養家?”

“現在田地也不讓我們種,工錢也不發,是要把我們活活餓死嗎?”

不遠處,王公公和知府站在一起,注視著這一幕。

知府滿頭大汗,道:

“王公公,還是給他們發一點吧?”

王姓太監冷笑一聲。

“蠢材,朝廷怎麼可能被這些泥腿子們要挾?”

“這些泥腿子們分明就是想要造反。”

“李知府,你還不下令,立刻調兵鎮壓這些造反的叛逆!”

很快,一隊官兵衝了過來。

礦工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早就對械鬥這種事情習以為常,立刻拿著各種鐵鍬、刀劍開始了激烈的反抗。

但礦工們的武器當然不可能和朝廷方麵相提並論。

一陣弓箭落地,礦工們就被殺得潰散。

隨後官兵們衝過來,將這些礦工們全部按倒在地。

王太監露出滿意表情,道:

“好了,這些叛賊他們接下來的下場就是一輩子給大明朝廷挖礦,再也不用想什麼工錢了!”

李知府冷汗連連,無言以對。

又過一段時間,王太監和李知府站在了城裡一座大宅子的麵前。

王太監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座宅子的大門,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看來你說的確實沒錯,此地應該就是城裡最豪富的人家了。”

“嗯,讓官兵進去把這戶人家全部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