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朱翊鈞征收礦稅,秦始皇嗤之以鼻(2 / 2)

“啊?”李知府傻眼了,過了好幾秒才回過神來,對著王太監道:

“王公公,這陳家可是三十年內出了三位進士,小陳大人如今可是在都察院出任禦史呀。”

“而且陳家向來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這怎麼能隨隨便便就抄家呢?”

“會被禦史們彈劾到死的。”

王太監大怒,指著李知府道:

“宮裡下的指標是今年必須要上交五萬兩,現在還有一個月就年底了,咱家還差了一萬五千兩,你讓咱家去哪裡湊?”

“咱家告訴你吧,要是咱家吃了陛下和大公公們的責罵,你這個知府也就當到頭了,等著發配瓊州府吧。”

李知府聞言,身體不由一顫,過了好一會才為難地開口。

“王公公,就算抄家,也得有個罪名,不然都察院那邊真的會給咱們帶來很大麻煩的。”

王太監嗤笑一聲。

“你看你那個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和咱家一樣,胯下都少了根東西呢。”

“理由有什麼不好找的?這陳家暗中攛掇礦工造反,想要和朝廷爭利,這就是死罪!”

“好了,現在立刻抄家,再從裡麵找點證據坐實了,彆說是什麼區區禦史,就是內閣首輔也奈何不了咱們!”

很快,官兵們就衝了進去,開始大肆抄家。

李知府擦著汗水,拿著幾份書信來到王姓太監的麵前。

“王公公您看,這是按照您的意思弄出來的,陳家暗中攛掇礦工造反的書信。”

王太監看了一眼墨痕都還沒有完全乾透的信紙,非常滿意地點頭。

“這就對了,往京城一送,誰還能說什麼?”

“放心吧,大明各地其他礦稅監都是這麼乾的,沒人能說我們什麼。”

“對了,抄家抄了多少?”

李知府忙道:

“請王公公放心,宮裡那邊要求的數量已經全部都湊齊了,對了……”

李知府一揮手,讓人把兩個大箱子搬了進來,隨後打開。

裡麵各種金銀、飾物,散發著各式各樣的光芒。

“王公公,小小禮物,不成心意。”

“對了,另外還有一馬車各種瓷器、金銀碗之類的,您等會找地方收一下?”

王太監看著李知府,露出了笑容。

“李大人,像你這種為大明兢兢業業辦事的好官,若是不能升官,實在是大明的損失啊。”

兩人相視而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鏡頭又是一轉,依舊還是這兩人。

王太監表情冷淡地開口。

“李大人,剛剛宮裡攤派的任務下來了,蘇州府今年的任務是上繳八萬兩。”

“什麼?”李知府傻眼了。

“王公公,這也太多了吧?咱們去年的五萬兩可是好不容易才完成的啊。”

王太監大為不滿,開口道:

“怎麼,難道要和陛下、大公公們說咱們完成不了任務?”

“李知府,你還想不想進步了?”

李知府苦笑道:

“下官當然是想進步的,可是上個月咱們抄了三戶人家,現在城裡的其他大家族都已經把各種值錢的玩意偷偷藏起來了。”

王太監哼了一聲,開口道:

“藏起來,無非就是藏在家裡或者老家村子裡,隻要肯抄,有什麼抄不出來的?”

“你大膽的乾,司禮監那些大公公們隻要收到足夠的好處,將來還能少得了你一個布政司使的位置嗎?”

於是,抄家的景象再度出現。

鏡頭又是一轉,另外一名太監和地方官出現了。

“陳公公,咱們揚州府這邊哪裡有什麼礦啊,早幾百上千年前都被挖完了。”

聽著地方官的訴苦,這個名叫陳曾的太監大怒,道:

“好啊,姓周的,你讓咱家就這麼上報司禮監和陛下?”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去年收了五萬兩,咱們這邊呢?”

“咱家了不起就是挨一頓打,你這個揚州知府那是肯定當到頭了!”

“發配都是輕的,說不定你這一支從此就會被列入賤籍,永世不得翻身!”

周知府顫抖了一下,房間中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陳曾若有所思地開口。

“其實,礦稅這種東西,也不一定要落在礦上。”

“啊?”周知府聞言,一時間頗為疑惑。

礦稅不在礦上收,還能在哪裡收?

陳曾哼了一聲,開口道:

“宮裡為什麼要收礦稅,是為了礦嗎?當然是為了稅!”

“隻要咱們把稅收上來了,陛下自然就滿意了。”

“嗯,揚州最發達的不就是商業嗎,咱們就向店鋪收稅!”

“每家每戶收個幾十一百兩,嗯,大一點的店鋪來個八百一千兩的,這錢不就來了?”

“啊?”周知府完全傻眼了。

他咽了一口口水,道:

“陳公公,可這礦稅怎麼能收到商業上去呢?”

陳曾大手一揮,道:

“揚州沒有礦,所以咱們要派人去找礦。”

“找礦得有錢,這錢不可能讓宮裡出,那麼揚州城裡的商家們為了體現對陛下的孝心,自然就出了這筆錢。”

“你自己說,有什麼不合理的?”

周知府無言以對。

陳曾見周知府不答話,臉色頓時變得陰沉。

“周知府,你要是不配合咱家,咱家隻能去請宮裡發話,換一個願意配合的人來乾這個揚州知府了。”

周知府身體顫抖了一下,立刻連聲開口。

“公公說的這是什麼話?下官自然是竭儘全力配合的。”

畫麵一轉,大量衙役出現在揚州城的店鋪中。

“收稅了,你家店鋪今年需要上交一百兩,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立刻上交!”

店鋪的掌櫃苦著臉,朝著衙役求情。

“大人,我這小店本小利微,一年都賺不到一百兩銀子,您要讓我一下子拿出一百兩,這哪做得到呢?”

“還請大人高抬貴手,我這有四十兩,您就行行好吧。”

為首的衙役聞言頓時大怒,一腳踹翻了這掌櫃,怒罵道:

“你這蠢材,還缺六十兩,難道讓我給你補上?”

“來人啊,給我搜,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

過了片刻,衙役們心滿意足地離開。

隻留下掌櫃一個人坐在地上,看著一片狼藉的店鋪,欲哭無淚。

“蒼天啊,這大明怎麼變成了這種樣子!”

皇宮之中。

朱翊鈞看著麵前的奏折,滿意點頭。

“蘇州府去年送上來五萬兩,嗬嗬,朕就知道這些江南人有錢。”

“咦,揚州府上個月竟然送來了一萬五千兩,怎麼做到的?”

朱翊鈞很快讓人找來了負責揚州府的礦稅監陳曾的奏折,仔細閱讀。

看著這份奏折,朱翊鈞恍然大悟。

“原來礦稅不需要隻在有礦的地方收?”

“妙啊,朕怎麼就沒想到呢?”

內閣首輔趙誌皋一臉苦笑地開口。

“陛下,礦稅監們在各地到處收稅,連沒有礦的地方都巧立名目,地方上民怨沸騰……”

朱翊鈞非常不高興地打斷了趙誌皋的話。

“這是什麼話?”

“那些個商人,每年賺那麼多錢,朕從他們身上收點稅怎麼了?”

“朕又沒有搜刮老百姓!”

“不收礦稅,朝鮮那邊的抗倭軍費你趙誌皋來出?”

“行了,反正朕做什麼,那些該死的文官都不會同意的。”

“以後這些廢話就不用再提了,朕不想聽!”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扶蘇連連搖頭。

“完了,這大明確實是要完了。”

秦始皇麵無表情地點頭。

“那是自然。哪裡有像他這樣征稅的?”

扶蘇聞言不由愕然。

“父皇難道是同意朱翊鈞征稅?”

秦始皇嗬嗬一笑,道:

“不征稅就沒有軍費,這是事實。”

“既然有這個事實在,那麼征稅也是理所當然。”

“但朱翊鈞的這種做法,確實是大錯特錯!”

扶蘇淩亂了。

他本以為自家父皇也會嚴厲反對征稅。

可現在秦始皇這口氣……

扶蘇定了定神,試探性地開口道:

“那父皇覺得,怎麼樣的征稅才是對的?”

秦始皇看了一眼旁邊的蒙毅。

“你來說。”

蒙毅不假思索地開口。

“首先,要摸清楚當地的產業情況。”

“以邯鄲而論,邯鄲的商業和青樓業最為發達,那麼就對這兩個行業進行摸底測算,大致弄清楚這兩個行業一年的總收入,以及稅後大致的總利潤。”

“等弄清楚了之後,再按照朝廷下發的目標製定計劃。”

“比如說,邯鄲大致總利潤是一百萬兩,朝廷下發的目標是十萬兩。”

“那麼,隻需要加一成的稅就足夠,負擔不算重。”

“若是朝廷下發的目標是三十萬兩,三成的稅就太重了,這個時候可以對更多的行業進行征收,比如邯鄲發達的冶煉行業。”

“在征收的過程中,也要有的放矢。那些大的店鋪、青樓,平日裡賺錢多,對他們征收的時候就可以定為兩成,甚至三成。”

“小的店鋪,賺錢少,一次性征收可能導致它們倒閉,那就征收半成,甚至三分、兩分。實在經營困難的,可以視情況免征。”

“如此一來,在實施的過程中,既能夠收到稅,又能儘可能地避免大量店鋪、青樓倒閉,讓朝廷將來稅收減少。”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調查核實,所以即便朝廷隻給了十萬兩的目標,也應該把征收額定在十五萬兩,多出來的五萬兩就可以作為整個征稅的經費和獎勵……”

聽著蒙毅的侃侃而談,扶蘇完全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扶蘇才忍不住道:

“征稅還有這麼多門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