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大明黨派之爭,福王就藩,努爾哈赤建立後金(2 / 2)

葉向高深吸一口氣,平靜開口:

“諸位,太後死了,皇宮裡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庇護太子殿下了。”

另外一名大明重臣微微冷笑。

“若是福王繼續留在皇宮裡,梃擊案的重演是遲早的事情。”

又有一名大明重臣緩緩道:

“沒了太後,太子身邊又都是鄭貴妃的人,恐怕都不需要什麼梃擊,隻要一碗毒藥就能讓太子死得悄無聲息,毫無破綻。”

葉向高沉聲道:

“不能再忍讓了,諸位。福王是絕對不能繼續留在京師的,必須要即刻就藩!”

“這一次,我們要讓鄭貴妃知道,我們是拿她沒有辦法,但如果福王不走,我們就毀了她的娘家鄭家,讓朝廷之中每一個敢阿附鄭氏的臣子永無出頭之日!”

“今天,我們就要聯手警告鄭家。但凡太子傷了一根汗毛,鄭家第二天就得舉族陪葬!”

又一名大明重臣冷冷一笑。

“鄭家?讓鄭家轉告鄭氏,到時候死的不止是他們,福王也得死!”

“鄭氏要是不相信我們的話,那就讓她走著瞧!”

所有的黨派領袖不約而同地點頭。

“就這麼辦!”

【內鬥多年,相互之間不知道結下多少仇怨的大明朝廷各個黨派,在“第二個朱翊鈞”即將出現的威脅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聯手。】

【李太後死後,雪片一般的奏折飛入宮中,數量甚至遠超當年國本之爭。】

【於此同時,鄭貴妃的勢力開始被各大黨派聯合起來,瘋狂打壓。】

【鄭家的諸多罪狀被一一翻出,都察院的禦史不停彈劾。】

【大量為了權勢而阿附鄭貴妃的官員一夜之間被孤立,遭遇了強力打擊。】

【許多原先屬於鄭貴妃一黨的官員非常迅速地改變了立場,同樣言辭激烈地上書皇帝,要求福王朱常洵立刻就藩!】

鄭貴妃臉色蒼白,跑來找朱翊鈞哭訴。

“陛下,那些人這一次是要整死常洵和妾身啊,你得為妾身做主啊。”

這一次,鄭貴妃終於害怕了。

她本以為,大明朝堂內鬥不休,不可能擰成一股繩來反對兒子朱常洵。

過去的十多年不都這樣嗎?

但這個恃寵而驕、目光短淺的女人並不明白,她的兒子越像朱翊鈞,大臣們就越不可能讓朱常洵登上這個皇位!

朱翊鈞歎了一口氣,看著鄭貴妃,目光也有些奇特。

“愛妃,你知不知道,這一次,是所有大臣都在反對你?”

鄭貴妃愣住了。

“陛下,您說什麼?”

朱翊鈞表情平靜地開口。

“愛妃,天下所有的臣民都反對你,都要求朕讓常洵立刻出京就封。”

“所有人,你明白嗎?”

“出了這座皇宮,就沒有任何人會支持常洵了。”

“朕問你,就算朕現在立刻下旨讓常洵當太子,你覺得他當得上嗎?”

“朕現在就可以告訴你答案,若是常洵當了太子,等朕死去之後,他第二天就會被天下所有人推翻,成為大明的亡國之君了。”

鄭貴妃的瞳孔徹底失去了焦距。

【萬曆四十二年二月,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下,福王朱常洵終於離開京師,前往洛陽就藩。】

【這位福王顯然並不願意,他和他愚蠢的母妃一樣覺得自己還有爭奪皇位的機會。】

【從京師到洛陽這段距離,朱常洵用了整整三個多月,幾乎是龜爬一樣的速度抵達。】

【但任憑他再怎麼拖延,在整個文官士大夫集團的嚴防死守下,他沒有找到任何機會。】

【此後,直到太子朱常洛登基為止,文官集團各個黨派雖然依舊惡鬥不休,卻在保護朱常洛這件事情上取得了驚人的統一。】

畫麵中,一名又一名的大臣,借助各種機會接觸朱常洛,給朱常洛加油打氣。

“太子殿下放心,天下臣民都在掛念著您的安危。”

“這些狗奴才,誰若是敢為難您,您說一個名字,臣讓他在宮外的親族死絕!”

“殿下不必驚慌,天下人心在您這邊,就算是陛下也改變不了!”

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份來自不同黨派官員的奏章送到朱翊鈞的禦案上。

內容出奇的一致,給陛下和皇太子問安!

這並非暗示,而是對朱翊鈞的明示。

陛下,我們可以讓你安安穩穩的當一輩子的皇帝。

但下一位皇帝,必須是太子朱常洛,不能是其他人!

【正是在這種全天下文官的強大壓力下,太子朱常洛雖然先後失去了母親恭妃和奶奶李太後的庇護,鄭貴妃和鄭家卻依舊不敢對朱常洛下手,最終讓朱常洛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繼位之時。】

【朱常洛也是繼朱標之後,大明第二個獲得了整個文官集團全力支持的臣子。】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大多哭笑不得。

劉邦忍不住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不是,這個朱翊鈞也太離譜了,這人怎麼能離譜到這種程度?】

【光武帝劉秀:說實話,被天下臣民厭惡的皇帝,王莽就算一個。但朕覺得,朱翊鈞和王莽也是不分伯仲啊。】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也彆說朕的大宋怎麼怎麼樣了,至少宋徽宗和宋欽宗可沒有被整個官員集團厭惡到這種地步吧?】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朕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們,直到朕這個時候,朱翊鈞也應該是華夏五千年唯一一個失去所有臣子信任的皇帝,彆無他人。】

大明世界之中,一片鴉雀無聲。

朱元璋揉著太陽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朱允炆是離譜了點,敗家了點,但歸根結底,還是爭霸天下輸了。

朱祁鎮嘛,土木堡事變之前確實也是蠢材一個,但第二次登基後也改邪歸正迷途知返了,給朱元璋的觀感甚至比朱允炆還要好一點。

但這個朱翊鈞,就真的讓朱元璋無言以對了。

朱元璋無奈地開口。

“你們說說,這小子究竟怎麼做到的?”

一直以來慣用大嗓門的朱棣也說不出話了。

對啊,怎麼做到的?

皇帝掌控著一個國家的至高權力,有權力,就一定會有臣子願意跪舔。

朱翊鈞是怎麼能做到明明是皇帝,卻讓臣子們恨不得他馬上去死的?

朱高熾歎了一口氣,道:

“所以朱翊鈞叛逆了一輩子,最後卻發現,大明的所有臣子們都被他弄的叛逆了?”

眾人啞口無言,都覺得這簡直是一個絕妙的反諷。

叛逆了一輩子,最後的結果是發現身邊的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

朱元璋默然片刻,緩緩說出了兩個字。

“蠢材。”

“三個皇帝裡,朱翊鈞是唯一一個沒有打過敗仗的,卻是朕覺得最蠢的那一個。”

朱棣乾咳一聲,道:

“父皇,您也彆急著下結論。”

朱元璋怒視朱棣。

“你什麼意思,莫非覺得朕說得不對?”

朱棣趕忙乾笑道:

“兒臣想說的是,朱翊鈞這小子都把國家折騰成這種樣子了,那接下來若是再爆發戰爭,大明恐怕就真打不贏了。”

朱元璋默然片刻,一腳踹了出去。

“烏鴉嘴!”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正當朱翊鈞的昏庸統治讓大明這個曾經的巨人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千瘡百孔之時,在大明的東北邊疆,一個雄心勃勃的挑戰者終於崛起了。】

畫麵中出現了一個對觀眾們來說也算比較熟悉的身影。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此時的努爾哈赤頭頂,戴著閃耀的王冠,身上穿著同樣閃耀的龍袍。

他一揮袖子,昂然就座,腦袋後麵的金錢鼠尾隨之飄揚。

在努爾哈赤的麵前,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恭敬侍立。

在四大貝勒的後方,是女真八旗諸貝勒、大臣。

再後麵,則是臣服於努爾哈赤的諸多臣子、部落酋長。

所有人分成整齊的八個陣營,在各自對應的旗下站立。

等努爾哈赤坐下之後,眾人整齊下跪。

“臣等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曆四十三年,已經基本統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時年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正式稱汗,重建對女真人來說代表著曾經夢想和榮光的“金”國,史稱“後金”。】

【非常諷刺的是,由於努爾哈赤的收買以及大明內部混亂的政治鬥爭,明朝在抗倭戰爭之後的十多年裡對努爾哈赤的擴張行為視而不見。】

【直到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前一年,薊遼總督在稟報朱翊鈞的奏折上依舊口稱“努爾哈赤對大明極為恭順,毫無不敬之心”。】

畫麵中,朱翊鈞在得到了努哈爾赤建立後金的奏報之後大為憤怒。

“混賬東西,不是之前還說努爾哈赤對朕很恭順嗎?”

“連金國這個國號都弄出來了,你們還敢說他對朕恭順?”

“來人啊,立刻給朕集結大軍,朕要滅了努爾哈赤這個混賬東西,給遼東來第二次犁庭掃穴!”

在大明曆史上,成化皇帝朱見深曾經對女真發動過一次“犁庭掃穴”,史稱“成化犁庭”。

看到這裡,大清世界之中,弘曆忍不住嘴角翹起,露出一絲嘲諷笑意。

這一幕恰好被康熙看見。

康熙皺了皺眉頭,開口道:

“弘曆,你似乎有些不以為然?”

弘曆忙道:

“回皇祖的話,孫臣看過明史,那個所謂的成化犁庭,明軍不過斬首六百三十餘人,俘虜二百四十餘人。”

“唯一值得稱道的,或許就是迫害了咱們愛新覺羅的先祖董山大人。”

“就這點戰績,朱翊鈞居然還有臉吹噓,說什麼第二次犁庭掃穴,怕不是要笑死人了!”

弘曆剛說完,胤禛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一聲怒吼。

“無知小兒,給我閉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