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決戰序幕開啟,朱元璋向李世民求教怎麼翻盤(1 / 2)

朱棣被朱元璋罵得啞口無言瑟瑟發抖,都不敢說出哪怕一個字了。

但朱元璋依舊還是餘怒未消,非常生氣地開口著。

“朕當年就是靠著猥瑣發育最終才能奪取天下的,難道你們覺得建立了大明就萬事大吉了?”

“大明確實是一個統一的王朝不假,但是大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對手了?”

“瓦剌韃靼,還有現在的女真,和當年朕麵對的北元、張士誠、陳友諒有什麼本質的區彆?”

“當年朕能對那些家夥暫時忍耐,難道大明的後世子孫們就一定要為了什麼可憐巴巴的自尊心,去打一場必敗無疑的戰爭,把大明的國運全部都輸掉?”

朱棣額頭的汗水越來越多了。

他隱隱約約,不,不是隱隱約約。

朱棣明顯覺得,朱元璋這就是在噴自己!

朱元璋怒其不爭地看著朱棣。

“你小子是喜歡剛正麵啊,是喜歡猛打猛衝啊。那朕問你,你的五征蒙古,把瓦剌打沒了,還是把韃靼征服了?”

朱棣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乾巴巴地開口道:

“父皇,這件事情您已經罵過兒臣很多次了。”

“而且,現在大明不是已經滅亡蒙古了嘛。”

現在的大明,不但滅掉了漠南的韃靼,而且也滅掉了漠北的瓦剌!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

“那也是朕的功勞,金幕的功勞,和你朱棣有什麼關係?”

“你不會以為換一個統帥去打瓦剌韃靼,以現在大明的實力就打不下來了吧?”

朱棣啞口無言。

確實,以得到金幕加持的大明實力,隻要是不是一頭蠢豬……

不,哪怕朱元璋真的讓一頭豬坐在主帥的位置上,

朱元璋足足痛罵了朱棣一刻鐘的時間,這才冷冷道:

“從今往後,朕可不想再聽到什麼狗屁天子鎮國門的話。”

“明白了嗎?”

朱棣的身體猛然顫抖了一下,高聲回答道:

“兒臣明白了!”

朱棣的內心之中這叫一個苦啊。

朱翊鈞啊朱翊鈞,你這個混賬東西。

朕怎麼每次都給你背鍋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朱翊鈞摟著鄭貴妃,一臉的得意洋洋。

“愛妃啊,朕的大兵即將出發,很快啊,那個努爾哈赤就會被朕給滅掉了。”

“嗬嗬,當年成化先祖的犁庭掃穴,馬上就要在東北上演第二次啦。”

鄭貴妃聞言,趕忙嬌聲道:

“陛下之前說的三大征,這回可是又要增添一件變成四大征了。”

“當年成祖皇帝五征蒙古才三次勝利,陛下這四次勝利,絕對是大明曆代皇帝之中最強悍的了。”

朱翊鈞聞言,心情頓時變得無比愉快,笑嗬嗬地開口道:

“不不不,還不能算是大明最強悍的皇帝,畢竟朕也不能超越太祖皇帝啊。”

鄭貴妃正色道:

“陛下這話就說得不對了。那漢武帝和唐太宗也不是開國皇帝啊,他們難道就不是漢朝和唐朝最厲害的皇帝啦?”

“在妾身心裡,陛下您就是大明最厲害的皇帝!”

朱翊鈞被鄭貴妃這一番話說得心裡那叫一個暢快啊。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朕最喜歡的愛妃,沒白疼你,哈哈哈。”

鏡頭漸漸拉遠,朱翊鈞的笑聲也隨之越來越遠。

畫麵一轉,到了沈陽城中。

楊鎬表情嚴肅,沉聲開口道:

“這一次,咱們的戰略很簡單,就是分進合擊!”

“四路兵馬,第一路,由劉綎率兵會合朝鮮軍,自朝鮮進攻。”

“第二路,由杜鬆率軍自撫順進攻。”

“第三路,由李如柏領兵自清河進攻。”

“第四路,由馬林會合海西女真葉赫部,自開原南下。”

“四路兵馬,在赫圖阿拉城下會合,隨後一舉克之,此戰可成!”

聽到楊鎬的命令之後,在場的眾人無論心中對於這場戰爭是什麼樣的態度,表麵上都是非常嚴肅地開口。

“下官領命!”

楊鎬嗯了一聲,道:

“好了,各自都回去好好準備一下,二月二十一日,四路兵馬一起出擊!”

等眾人散去,楊鎬回到自己書房之中。

此時,書房裡放著一封信,乃是來自徐光啟。

楊鎬皺了皺眉頭,哼了一聲。

“這個信奉西洋邪教的家夥……”

徐光啟乃是萬曆朝的進士,他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但卻信奉了來自西方的基督教。

這一切是因為徐光啟有一個老師——傳教士利瑪竇。

在信奉基督教之後,徐光啟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西洋名字——保祿。

在利瑪竇的教導下,徐光啟結合西方經驗,撰寫了許多書籍。

天文、曆法、數學、測量、水利……

徐光啟是一位真正的大學者。

但這位學者並沒有因為著作而放棄仕途,他如今是大明的讚善。

在這封信之中,徐光啟直截了當地寫道:

“……下官聞大人希望四路分進合擊,此乃下下策也。”

“建奴首領努爾哈赤常年征戰,難道不知各個擊破的道理?”

“當會師一路,自沈陽直發大兵,十二萬兵馬一同朝赫圖阿拉前進,使建奴無機可乘,不得不在赫圖阿拉與我軍決戰,方是上策!”

楊鎬皺著眉頭看完了徐光啟的這封信,隨後發出了一聲冷笑。

“書生之言,不堪一用!”

在楊鎬看來,徐光啟的這個策略同樣有著很大的問題。

如果把兵馬都集中在沈陽,難道努爾哈赤就不會各個擊破了?

軍隊可以移動,但城池可不會移動!

楊鎬幾乎可以斷定,隻要開原的兵馬南下,那麼努爾哈赤一定會立刻領兵直撲開原。

若是開原城破,那麼大明在女真之中唯一的盟友葉赫部也就完蛋了。

以開原城葉赫部的那點兵力,在沒有明軍的情況下,怕是連兩天都支撐不了。

開原一旦丟失,努爾哈赤就可以南下直撲沈陽。

有人就說了,那跟努爾哈赤換家不行?

當然不行。

沈陽,是大明在遼東建立起來的最大城池,城裡的人口達到六萬多人,是大明在遼東的命根子。

赫圖阿拉是什麼地方?就是一個大一點的木頭寨子而已!

明軍若是當真直撲赫圖阿拉,那裡麵努爾哈赤的妻子老婆等人隻要往到處都是密林的長白山一躲……

明軍就找吧,使勁找,一找一個不吱聲。

更何況,沈陽一旦沒了,十二萬明軍的後路也斷了。

到時候咋辦?

好,那又有人說了,開原的兵馬不動可以了吧,把其他兩路集結到沈陽了。

沒用!

其他兩路,分彆是從寬甸堡(朝鮮邊境)和威寧營(本溪市)一帶出發。

寬甸堡這一路位置最偏,但卻偏偏是會合朝鮮的地方,而且交通比較便利,一路沿著長白山腳過來,是非常好的攻擊路線。

放棄了寬甸堡,就等於明軍主動放棄一條非常順暢的進攻路線,以及和盟友朝鮮的呼應。

那又有人說了,讓寬甸堡的劉綎、朝鮮軍,去和威寧營的李如柏會合呢?

同樣不行。

為啥?

因為威寧營這條路線,是四條路線之中最難走的!

除了密林,就是深山。

劉綎、朝鮮軍再加上李如鬆,幾萬人走這條路?

要麼被努爾哈赤直接伏擊,要麼就是因為崎嶇難行,拖拖拉拉半個月才到。

問題又雙叒叕來了。

不走寬甸堡,就隻分兵兩路,一路走沈陽,一路走開原,行不行?

還是不行。

因為明軍不走威寧營,那清軍就得走了!

把威寧營的軍隊調到沈陽,兵力空虛的威寧營就極有可能麵對後金軍的突襲。

後金軍和明軍有一個很大的區彆。

後金人,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啊。

對明軍來說很難走的路,對後金軍來說,難度會小很多很多!

換言之,楊鎬麵臨的局麵是。

不守開原——後金突襲開原,繞路沈陽,換家。

不守威寧營——後金突襲威寧營,繞路沈陽,換家。

不守寬甸堡——朝鮮軍出動困難,明軍平白少了一條攻擊便利,對赫圖阿拉威脅巨大的路線。

按照徐光啟的意見,三個地方(開原、威寧營、寬甸堡)都不守,全軍從沈陽出發——後金想打哪就打哪,想怎麼換家就怎麼換家。

就問你咋辦?

楊鎬想到這裡,長歎一聲。

“唉,若是還有三萬遼東鐵騎,何至於此。”

女真人無敵嗎?

當然不。

要是女真人有那麼無敵,大明成化皇帝怎麼犁庭掃穴,把女真三部殺得將近一百年都服服帖帖的?

成化皇帝,或者說在萬曆二十年之前,大明能把女真按在地上磕頭兩百年的秘方其實很簡單。

遼東鐵騎!

你說東北是女真人的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