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大明沒開打就要輸?朱元璋痛罵朱棣,低調都不會?(1 / 2)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蒼老的朱翊鈞怒氣衝衝地開口。

“這個楊鎬在搞什麼東西?”

“他要錢,朕給他了。”

“他要兵,朕也給他了。”

“現在他倒好,竟然不願意出兵,上奏折給朕各種找理由?”

“這個混賬東西,是不是老了,被嚇破膽了,連仗都不敢打了!”

聽著朱翊鈞的怒吼,在場的諸多大明官員們一個個也是噤若寒蟬,不敢開口說話。

朱翊鈞怒氣衝衝地說道:

“告訴楊鎬,今年冬天之前,朕要看到努爾哈赤的腦袋被送到京師。”

“不然,他這個遼東經略就彆當了!”

【在朱翊鈞的強硬壓迫下,兵部開始不斷下發出征的旨意。】

沈陽城中,楊鎬默默抬頭注視著天空。

“來吧,快來。”

“快點來啊!”

似乎是聽到了楊鎬的呼喚,原本陰沉的天空中,開始緩緩飄起了雪花。

雪花落地,讓楊鎬欣喜若狂。

他立刻回到了書房之中,奮筆疾書。

“……遼東大雪已至,冬季持續近半年,各種補給援軍尚未完全抵達。”

“還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待明年一定攻破赫圖阿拉!”

安排五百裡加急將這一份奏折送走之後,楊鎬也是鬆了一口氣,無聲自語。

“又能拖延半年時間,希望能創造奇跡吧。”

畫麵一轉,已經是明軍駐紮的開原大營。

冰天雪地中,幾名明軍士兵偷偷摸摸地背著包袱,離開這座大營,頭也不回地朝著南方而去。

寒冷的天氣讓這幾名明軍士兵凍得抖抖嗦嗦的。

其中一名看起來大約二十歲左右,最為年輕的明軍士兵終於受不了,開口道:

“冷,好冷啊。劉大哥,要不咱們還是回營吧?”

最為年長的那名士兵聞言啐了一口,怒道:

“小六子你是瘋了,要回去和建州韃子作戰?”

韃子原先是被用來稱呼漠南蒙古(韃靼)的,但這麼多年下來,大明已經習慣將北方包括女真在內的異族也都全部稱為“韃子”了。

“你自己想想,韃子有多勇猛。咱們五個人一起上,你覺得能打得過一個韃子?”

小六子聞言,不由打了一個冷顫。

“打,打得過個屁!”

說著,小六子陷入回憶。

就在大約半個月之前,開原城城外某座塢堡被後金人劫掠。

在場的幾個人,奉命隨上官去營救。

那是一場敵我懸殊的戰爭。

明軍超過一千人,對戰大約三百人左右的後金士兵。

結果,明軍大敗!

明軍並不是沒有火器,事實上當時明軍帶了五十支火槍,還有兩門大炮。

然而,明軍的火槍依舊還是朝鮮時代的火槍。

而後金士兵身上穿著的盔甲……

小六子心有餘悸地開口。

“那些韃子難道真的是刀槍不入?”

小六子就是當時五十名火槍兵之一。

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名後金士兵明明都已經被自己的火槍擊中了,卻依舊活蹦亂跳地衝上來,一刀砍掉了自己麵前小旗的腦袋!

那一場戰鬥,一千明軍對三百後金軍,結果卻是明軍慘敗,死傷超過三百而結束。

至於那座被救援的塢堡,自然也被後金軍攻克,裡麵所有人都被後金人劫掠走,當了奴隸。

這種事情,隔三差五就在遼東上演。

距離後金越近的地方,就上演得越頻繁。

小六子等人也正是在那一戰之後徹底喪失了膽氣,最終選擇做了逃兵。

被稱為劉大哥的老兵哼了一聲,道:

“韃子也是人,是人就有血肉之軀,怎麼可能刀槍不入?”

“是韃子身上的盔甲!”

“他娘的,努爾哈赤那個老韃子,在咱們大明內部當了幾十年的遊擊將軍,早就把咱們的火銃研究透了。”

另外一名士兵聞言接話道:

“誰說不是呢?咱們的火銃可是二十年前朝鮮戰爭到現在都沒更新過了,聽說韃子那邊都找紅毛番人買了不少的新火銃火炮,威力比咱們的大多了。”

又一名士兵開口道:

“還想要新式火銃?這幾年朝廷有撥下來一個銅板的軍餉麼?連飯都吃不飽,還想要武器,這還沒到睡覺時間呢。”

幾人一邊吐槽,一邊歎息著往南。

天氣實在太冷,幾人終於忍不住了,想要找個地方取暖。

剛剛拐過一處彎,幾人進入一處能擋風的山坳,猛然撞見了正在此地取暖的其他幾名明軍士兵。

氣氛頓時僵硬。

隔了好幾秒,劉大哥掃了一眼對方身邊放著的幾個包袱,若有所思。

“你們也是從營地逃出來的?”

對方聞言,也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你們也是逃出來的。”

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劉大哥和小六子一行人受到邀請,在火堆旁邊坐下,一起烤火。

“沒想到啊,我還以為隻有我們想逃呢。”

“嗬嗬,彆提了,那些個總兵將軍們,哪個把兄弟們當人了?”

“平時兄弟們壓根就是他們的家奴,還是沒有工錢的那種。”

“現在打仗了,想起我們了?”

“軍餉拖欠了好幾年也不發,還想要讓兄弟們賣命?”

就在眾人熱火朝天地吐槽上官,並大有知己相逢之感的時候,又一隊明軍士兵走了進來。

劉大哥輕車熟路地站了起來,笑道:

“不要緊張,大家都是逃出來的!”

對方也是一怔,隨後哈哈地笑了起來。

“兄弟,都是兄弟!”

開原城裡,此地明軍最高將領馬林的表情極其難看。

“混賬,平均每天有五十個逃兵,再這麼繼續下去,多少萬兵馬都要跑完了!”

“必須要好好看住營帳,絕對不能讓逃兵再出現了,加派人手巡邏!”

馬林的諸多心腹站在他麵前,聞言不由露出尷尬表情。

“將軍,不是我們不加派人手,而是加派用來巡邏的那些家夥,他們也會立刻就當了逃兵!”

馬林:“……”

無可奈何之下,馬林隻能捏著鼻子道:

“好好好,今天立刻下發一個月的軍餉吧。”

又一名心腹遲疑道:

“大將軍,要不直接發一年軍餉吧?”

作為馬林的心腹,他們可是很清楚,自家上官是有這個錢的。

朝廷這一次可是直接撥了兩百萬兩,馬林一個人就拿了三十萬兩。

三十萬兩,按照之前的發放規律,彆說是一年,五年都夠了。

馬林大怒,吼道:

“那是老子的錢!”

“老子每年養著你們這些家將家丁不要錢的嗎,錢都發下去了,就該你們餓死了!”

心腹們被罵得唯唯諾諾,隻能離開。

【在這個冬天,大明內部也並不平靜。】

【大量本地熟知敵我情況的明軍士兵紛紛選擇逃亡,剩餘留下來的士兵們也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軍餉、糧食以及裝備支持,士氣極其低落。】

【不僅如此,朱翊鈞依舊維持著之前的“製衡”原則,不但不允許明軍集中在沈陽,反而下令明軍主力分兵駐守四座城池,就連駐守這四座城池的守將都出自四個不同的黨派。】

【四路明軍將領還沒開戰,就因為資源的爭奪而相互指責,彈劾的奏章猶如流水一般抵達朱翊鈞的桌案麵前,朝堂上四派大臣同樣也爭執不休,甚至已經在商討究竟由哪一路先進入赫圖阿拉(後金首都)之中,讓大明朝廷之中烏煙瘴氣。】

沈陽城裡,楊鎬看著麵前諸多將領們的相互彈劾,大為頭疼。

“劉綎馬林也就算了,李總兵你這又是何苦呢?”

剛剛一身風雪抵達沈陽的李如柏笑嗬嗬地開口。

“楊大人你誤會了,下官並不是想要給你添亂。”

“但眼下的形勢,坦白說,若是能讓陛下察覺不對,暫時放棄出兵,下官是真不介意火上澆油的。”

楊鎬愣了一下,然後恍然大悟。

“你是希望用前線的內訌,讓陛下放棄進軍的打算?”

李如柏歎了一口氣,道:

“雖然成功的概率不高,但總比出兵更好吧。”

楊鎬默然不語,過了好一會才有些不甘心地開口道:

“難道就真的沒有其他可能了?”

楊鎬的意思也很簡單。

搞這麼多手段,難道就不能大家精誠合作,乾掉努爾哈赤?

李如柏停下正準備離開的腳步,沉默了一會,對著楊鎬道:

“如果張居正大人能活到現在,如果我父親和兄長還在,哪裡還需要耍這些上不得台麵的伎倆?”

“隻可惜,沒有如果。”

說完,李如柏就轉身離開了。

楊鎬一個人呆坐在原地,良久之後,發出了一聲深長的歎息。

過了良久,楊鎬沉聲自語。

“不行,還是得想想辦法。”

【楊鎬在沒有通知朝廷的情況下,悄悄地派出了使者前往赫圖阿拉,希望能和後金議和。】

明朝使者走進了赫圖阿拉的“皇宮”之中。

努爾哈赤大馬金刀地坐在皇位上,注視著明朝使者。

“有話就說!”

努爾哈赤是會大明官話的,但他卻特地用了女真話。

好在,大明的使者也聽得懂女真話,賠笑開口。

“大王,楊大人讓我來告訴您,大金國和大明之間存在一些誤會,他希望能把誤會全部解開,大家和和氣氣的相處,豈不是很好嗎?”

努爾哈赤麵不改色地開口。

“和氣相處?那你說說,要怎麼個和氣相處法?”

使者忙道:

“隻要大王願意議和,大明可以開放和你們之間的互市,也不會讓二十萬大軍前來進攻。”

努爾哈赤嗬嗬地笑了起來。

“就這?你回去告訴朱翊鈞,我要的很簡單。”

“第一,大明皇帝要下聖旨,為當年害死我父祖之事道歉,還要冊封我父祖為國王。”

“第二,大明和大金結為兄弟之國,大明為兄長。”

“第三,大明要每年向大金輸送五十萬兩白銀,一千匹馬,一萬匹絹布,作為兄弟之好的見證。”

“第四,朝鮮要向大明和大金同時進貢。”

“第五,大明要把公主嫁到大金。”

“第六,大明割讓沈陽給大金,雙方以錦州為邊界,錦州可以歸大明治下。”

聽著努爾哈赤的話,使者愣住了。

“大王,這……這未免有些太不合理了。”

“我以為,其中有些條件還需要商榷一二,不如……”

努爾哈赤直接打斷了使者的話。

“我不是在和你商量,我是在通知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