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突然這麼一聲喊,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在貞觀朝的朝堂上,有人喊叫並不稀奇,程咬金尉遲敬德的嗓門比這聲音可是大多了。
大家震驚的並不是大喊大叫這件事情,震驚的點在於——喊的人居然是李治?!
李世民非常驚訝地看著李治,道:
“為善,你怎麼如此激動?”
李治激動地開口道:
“父皇難道不激動嗎?”
“嶽飛終於成為大宋最強的將軍了!”
“嶽飛啊!”
李世民啞然片刻,笑著點頭道:
“你說的沒錯,朕其實也是有些激動的。”
“嶽飛和韓世忠,嗯,再加上一個吳玠,是朕能看得上的三個人。”
李靖笑嗬嗬地開口道:
“韓世忠和吳玠,終究還是少了一些熱血。”
“嶽飛的經曆,臣看到現在,覺得實在是非常艱難曲折啊。”
“如今看到他否極泰來成為大宋最強戰將,臣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
李治連連點頭: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兒臣真的很高興!”
“父皇,嶽飛真的很難!”
李世民一下子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輕輕點頭。
“是啊,嶽飛真的很難。”
從軍的時候,就已經是靖康之變。
天下大亂,自己一腔熱血,想要救出宋徽宗和宋欽宗,卻反而連累了七千同袍的性命。
來到汴京奮勇作戰,被宗澤慧眼識珠授予兵法悉心教導,卻又在短暫的相處之後天人永隔。
跟隨杜充南下,馬家渡之戰明明能贏,最終結果卻還是大敗虧輸。
黃天蕩之戰,明明兀術死到臨頭,卻因為兩個漢奸而功敗垂成。
多少次,嶽飛距離最後的勝利是如此之近,卻又無法觸及。
從河北到中原,從中原到江南。
他無數次地奮勇作戰,拚死搏殺。
但大宋的疆域卻越來越少,國土麵積越來越少,老百姓越來越慘。
嶽飛沒有怨天尤人。
麵對一次次的困境和逆境,嶽飛一直在抗爭。
他脫離了杜充,自己建立起一支軍隊。
他剿滅流寇,逐步發展壯大。
他終於能以一軍主將的身份,在瀘州正麵擊潰金軍!
如今,他是大宋最年輕的節度使,最閃耀的將星。
他是大宋行營後護軍主帥——嶽飛,嶽鵬舉!
李世民感慨道:
“嶽飛和朕,還真是兩個極端。”
“坦白說,朕如果麵對他那樣的人生逆境,朕也沒辦法確定自己的表現究竟會不會比他好。”
李世民,出生就是唐國公的嫡子。
曾祖李虎,是和宇文泰並稱八柱國,平起平坐的存在!
姨爺爺楊堅,是大隋的開國皇帝!
李世民出生時,他的起點就已經是這個世界99.99%人終生無法觸及的夢想終點。
十八歲,李世民追隨父皇起兵。
二十五歲,幫助父皇一統天下。
二十八歲,玄武門事變登基為皇。
三十二歲,俘虜頡利可汗,掃平東突厥,征服漠北。
同樣是在三十二歲這一年,萬國(族)來朝,尊奉李世民為“天可汗”。
僅僅三十二歲,李世民就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站在了華夏五千年所有皇帝們的巔峰!
什麼叫逆天,什麼叫開掛般的人生?
李世民的人生就是!
嶽飛呢?
之前種種事跡磨難不必贅述,隻說年齡。
金幕中正在播放的這一次北伐,也就是嶽飛的第二次北伐。
此時,嶽飛三十三歲。
在這個年紀,李世民已經登上華夏曆史的巔峰整整一年。
而嶽飛,還在為了光複大宋河山而奮鬥。
嶽飛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擊敗金國達成目標。
但嶽飛依舊一往無前,依舊為了心中的目標而傾儘全力。
這就是嶽飛。
一個滿腔熱血,出身於小縣城的愛國男兒。
他懵懂,無知,熱血,衝動。
他犯過許許多多的錯誤,付出過極為慘痛的代價。
他沒有被慘烈的人生所擊垮。
他一次次地站了起來,對抗著命運的不公。
現在,他成長了。
成熟了。
也變強了。
他已經是自己人生的強者。
更是大宋最強的戰將,是大宋千千萬萬百姓的守護者。
是大宋關中、中原、淮北、山東、河北所有淪陷區百姓的希望!
金幕上,一行彈幕飄過。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南宋雖是朕親自滅亡,但朕必須要說,嶽飛嶽武穆,真英雄也!】
【清聖祖愛新覺羅·康熙:若大明也有嶽飛,朕的大清不過也就是第二個前金罷了。可惜,大明隻有吳三桂!】
【魏武帝曹操: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若能和嶽飛把酒暢飲,必乃人生一大快事!】
【昭烈帝劉備:行了曹阿瞞,你無非就是再說一句‘天下英才唯鵬舉與操耳’,沒點創意。】
【吳大帝孫權:那可不?曹阿瞞你也不照照鏡子,你一個篡位獨夫,憑什麼和嶽飛這種民族英雄相提並論啊?】
【昭烈帝劉備:大舅哥說得對,這曹阿瞞真是臉都不要了!】
【魏武帝曹操:我#¥@¥#¥%@】
【係統提示:用戶“魏武帝曹操”因違反彈幕文明規定被禁言三天,請各位引以為戒。】
【昭烈帝劉備:哈哈哈哈哈。】
【吳大帝孫權:哈哈哈哈哈哈哈。@昭烈帝劉備,妹夫啊,最近朕這邊戰事有點緊,你看看要不要支援朕一下?】
【昭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咳咳,這裡曹阿瞞也看著呢,大舅哥不要在這裡商量,趕緊派你的使者來成都!】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嶽飛的第二次北伐,也是大宋的第二次北伐。】
【考慮到嶽飛坐鎮的襄漢地區無比重要,同時在北伐時又直指汴京舊都,趙構在北伐前特地召嶽飛來到臨時行在見麵。】
“臣嶽飛見過陛下!”
看著麵前的嶽飛,趙構嗬嗬大笑,直接站起來扶起了嶽飛,語氣和態度都極其親熱。
“嶽愛卿何須如此多禮!”
“來人,給嶽愛卿賜座!”
嶽飛頓時受寵若驚。
這回比起上回第一次見麵,趙構的態度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嶽飛謝恩過後,這才坐下。
趙構也順勢坐了下來。
此時趙構對嶽飛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像劉光世、張俊這種大將,如今事實上已經尾大不掉,有形成唐朝時節度使的趨勢。
大宋朝廷為什麼不讓這兩人北伐。
一方麵是趙構擔心全部北伐如果都失敗了,那大宋就沒有兵力防守江南了。
另外一方麵,現在的大宋朝廷的確也有點指揮不動劉光世和張俊了!
嶽飛就不一樣了。
嶽飛到江南的時候,隻不過是一個統製而已。
當時大宋在江南的統製,沒有一千也有幾百!
嶽飛是趙構一步步提拔上來的(至少趙構是這麼認為的)新生代將領。
也是趙構用來控製劉光世和張俊的力量。
沒有趙構這個皇帝的首肯和授意,嶽飛的嶽家軍怎麼可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從三萬膨脹到十萬?
仔細看就能發現,南邊四支大軍,嶽飛在最西邊,韓世忠在最東邊。
正好把劉光世和張俊夾在中間!
這種戰略布防,其實也是對劉光世和張俊的一種無聲警告。
沒有嶽飛和韓世忠的存在,劉光世和張俊未必會這麼老實。
當然趙構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也開始和趙鼎、張浚兩位宰相商議,采取措施逐步削減劉光世、張俊對各自軍隊的控製力。
但那需要時間,沒有個三年五載是辦不來的。
在這之前,嶽飛和韓世忠就是趙構最倚仗的力量。
尤其是大宋戰將中年紀最輕的嶽飛,最被趙構看重。
年輕就意味著沒根基,就意味著能感恩,就意味著能效忠很長時間!
而且嶽飛還會打仗!
趙構當然是不想打到中都去迎回老爹和皇兄的,但趙構也的確需要一個勇猛的戰將來保衛自己的安全。
趙構是真不想再體驗一次在海上漂泊五個月,在大海上吹著冰涼海風,大過年的隻能去寺院找炊餅和青菜吃這種事情了。
各種意義上來說,此刻的趙構都很喜歡嶽飛,非常的喜歡!
所以趙構也打算向這名心腹好好地交代一番事情。
趙構咳嗽一聲,開口道:
“嶽飛啊,你可知道朕這一次找你來是要交代什麼事情?”
嶽飛忙道:
“臣請陛下示下。”
趙構佯怒道:
“叫什麼陛下!生疏得緊,叫朕官家!”
嶽飛道:
“是是,還請官家示下。”
說話時,嶽飛心中還是很激動的。
官家這個稱呼,可不是尋常人能在趙構麵前提及的。
有人說,那老百姓不是都叫大宋皇帝“官家”嗎?
老百姓怎麼叫,大宋皇帝們是不在意的,甚至很歡迎老百姓這麼叫。
因為這種叫法會天然讓老百姓對大宋皇帝感覺到親近,對皇帝拉攏民心是很有好處的。
但大臣們可就不能隨意在皇帝麵前這麼叫了。
就好比大唐,底下的百姓私底下交流時叫李世民“老李”,李世民肯定是一笑置之。
換做朝中大臣當麵叫李世民一聲“老李”試試?
腦袋瓜都給你打開花!
趙構和顏悅色地對著嶽飛開口道:
“這一次呢,你的任務最重要的,就是獲勝。”
嶽飛連連點頭。
“官家說的是,臣一定竭儘全力為之。”
趙構聞言臉色直接變了。
“不對不對,誰讓你竭儘全力了?”
“啊?”嶽飛傻眼了。
雖然偽齊隻是個傀儡政權,但背後是有金國支持的啊。
不竭儘全力,怎麼可能確保勝利?
金國隻是被大宋擊敗了幾次,並不代表現在大宋就比金國強了。
按雙方之間的交手戰績來說,金國依舊占據絕對優勢。
趙構咳嗽一聲,耐心地開口道:
“你隻需要小勝即可,占領北方幾個郡,逼近一下中原,這就行啦。”
“重要的是,你得保全自己的軍隊,不能出現大的損失!”
趙構這一次北伐,本來就是迫於朝堂壓力做做樣子。
拿幾個郡,搞個象征性的勝利,既能對朝中群臣交代,也不用太擔心觸怒金國。
這不就非常完美了嘛。
嶽飛:“……”
嶽飛當然不可能知道趙構腦子裡想的啥,所以這一刻的嶽飛是要多疑惑有多疑惑。
“官家,臣……臣不太明白。”
“朝廷下給臣的旨意不是擇機收複汴京嗎?”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趙構頓時尬住。
作為大宋皇帝,趙構還真沒辦法當麵和臣子說“朕壓根就沒想過要收複汴京,北伐隻是做做戲”這種話。
這話要是傳出去了,趙構的威望就要碎一地了。
趙構乾咳一聲,正色道:
“此事內情複雜,你也不需要過問太多。”
“總之,你就按照朕的口諭行事便是。”
“將來若是有什麼問題,趙鼎張浚他們想找你麻煩,朕也全部給你擋下來!”
“好了,你趕緊回鄂州去準備吧。”
見趙構已經下了逐客令,嶽飛自然也不敢繼續停留,隻能滿腹疑惑地離開了皇宮。
才剛剛回到自己的居所,嶽飛又聽到了一個消息。
“韓世忠北伐吃了敗仗!”
“啊?”嶽飛傻眼了。
東西兩路北伐,我西路軍嶽飛都還在覲見陛下呢,你東路軍韓世忠就吃了敗仗了?
這啥情況啊?
嶽飛趕忙跑去兵部打聽。
他現在的地位基本上和兵部尚書侍郎是平起平坐的級彆,所以很快就得知了詳細情況。
原來是韓世忠心急了。
嶽飛駐軍是在湖北的鄂州,這個地方在大宋時代並不算特彆發達,而且嶽家軍足足十萬人是所有兵馬之中數量最多的,需要的補給也是天量數字。
所以按照計劃,嶽家軍需要三月份才能獲得足夠出征的資源,屆時方可出征。
但韓世忠就不一樣了。
本身韓世忠駐紮的淮東地區就是大片平原,而且又距離大宋如今核心區江南最近,兵馬數量也少於嶽飛,獲得補給的速度自然遠比嶽飛更快。
正月初剛開完,正月底韓世忠就補給完畢了。
這下子老韓心中自然就蠢蠢欲動了。
然後韓世忠一想,嶽家軍聲勢最大,偽齊和金軍肯定大部分防守兵力都在荊州襄漢方向。
我老韓這邊早點出兵晚點出兵其實也無所謂的,反正都是麵對少量敵軍。
於是二月初,韓世忠就急不可耐地出兵了。
剛開始的時候非常順利,韓世忠在宿遷附近旗開得勝,擊敗了一支大約五千人的偽齊軍。
隨後韓世忠乘勝追擊,進軍附近偽齊最大的軍事要塞——淮陽。
但偽齊在這裡早就已經布置兩萬重兵防守,韓世忠急切之間難以攻克。
更讓韓世忠沒想到的是,偽齊軍和金軍竟然並沒有把襄漢方向當成主力防禦,而是依舊把主力放在了金軍更喜歡的南下路線,也就是兩淮這邊!
韓世忠才包圍淮陽十天左右,數萬金、偽齊聯軍就趕到了。
韓世忠手底下才四萬人,淮陽城裡城外的敵軍加起來將近八萬。
這怎麼打?
無奈之下,韓世忠隻能選擇撤軍。
由於敵軍勢眾,宋軍撤退的時候不免有些急切和狼狽。
金、偽齊聯軍趁機追擊,斬殺和俘虜了韓世忠殿後部隊大約一千人出頭。
韓世忠隻能暫時駐紮於宿遷,等待局勢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韓世忠北伐失敗”真相了。
嶽飛聽完之後長出一口氣。
還好還好,隻不過是一次主動撤退。
本來就隻有兩路北伐,如果嶽家軍還沒出動韓世忠就已經大敗而歸,那這第二次北伐嶽家軍就要麵對偽齊和金軍在中部、東部戰場的所有兵力。
那就真的很難打了。
嶽飛離開兵部,回想著早些時間和趙構的對話,心中不免有些沉甸甸的,蒙上了幾分陰影。
但很快,他就重新振作了起來,輕聲自語。
“當年不過兩千人,如今麾下十萬兵。”
“再難,能難得過當年?”
“且儘人事,聽天命便是。”
【在覲見完趙構後,嶽飛火速趕回鄂州,便有了之前的那一幕誓師北伐。】
【然而嶽家軍才剛剛從鄂州出動不久,抵達襄陽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
一名少年臉色蒼白,踉踉蹌蹌地衝到了嶽飛的麵前。
“爹,祖母她、她……去了!”
聽著此子嶽雷的哭訴,嶽飛如遭雷擊,整張臉都失去了血色。
幾秒鐘後,這位大宋名將雙膝一軟,跪在地上痛哭失聲。
“娘!!!”
畫麵一轉,嶽飛身著孝服,帶著身後的幾個孩子一同跪在母親的麵前,泣不成聲。
良久,嶽飛緩緩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向了姚氏之墓旁不遠處的一座寺廟。
東林寺。
【姚氏,這位在嶽飛參軍前特地於嶽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的老夫人,在嶽飛第二次北伐剛剛出兵沒多久時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