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為跟金國苟和,趙構秦檜謀害嶽飛,李世民破防大罵(1 / 2)

過了好一會,楊勇才開口道:

“兒臣覺得,嶽飛恐怕是不會按照父皇您的這種方式去做的。”

隋文帝嗬嗬一笑,點頭道:

“那是自然。朕和嶽飛原本就是兩種人。”

“坦白說,如果朕穿越到了嶽飛身上,那麼朕就不可能撤軍,而是繼續北伐,渡過黃河追擊兀術。”

“啊?”楊勇大為震驚,不敢置信地看著隋文帝。

“父皇,您剛剛還說要忍耐的。”

隋文帝笑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傻孩子。”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嶽飛當時不理睬趙構的十二道金牌繼續北伐,會發生什麼事情?”

說著,隋文帝看了麵前的群臣一眼。

“諸位卿家也可以參與討論,幫助勇兒集思廣益。”

於是,諸多隋朝大臣們自然也加入了熱火朝天的討論中。

經過激烈的相互反駁和分析,大致的思路基本成型。

嶽飛執意拒絕朝廷的命令北伐,肯定會在知情的嶽家軍高層內部引發一定程度的動蕩。

以嶽飛平日的威望,這種動蕩不太可能會對嶽家軍造成太大的困擾,嶽家軍的整體實力和聽命程度都不會下降。

那麼接著就是嶽飛占領汴京,渡河追擊兀術。

抵達河北之後,有多路義軍的幫助和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嶽家軍定然能勢如破竹地收複河北大片地區,直指金國中都。

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國兩淮、關中地區的兵馬肯定是要進行撤退收縮的。

中路都被打穿,馬上嶽家軍都要捅到老家去了,兩翼不收縮,難道等死?

伴隨著兩翼金軍的收縮,無論是東邊的韓世忠、張俊、劉琦,又或者是西邊的吳璘等人,必然都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功勞。

就算他們不願意和金軍交戰,也一定會順勢北上,收複那些被金軍放棄的城池。

那麼,整個黃河以南就有很大可能性,不費吹灰之力落入宋朝的手中。

此時,嶽飛就必然成為宋朝的大功臣。

但也會成為趙構和秦檜的眼中釘肉中刺!

趙構和秦檜一方麵會捏著鼻子承認嶽飛北伐的功績,另外一方麵也必然會想方設法把停止戰爭,把嶽飛調回臨安進行處置。

有十萬嶽家軍護身的嶽飛,肯定是誰也處置不了的。

但到這裡,嶽飛的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他一方麵是功高震主的大英雄,另外一方麵因為違背命令是趙構秦檜的必殺目標。

該怎麼辦?

眾人討論半天,提出許多種可能性,都被相互否定掉了。

隋文帝笑嗬嗬地聽著眾人討論,突然開口提示了一句:

“各位,彆忘了在金國那邊,還有一個大宋皇帝活著呢!”

眾人聞言,先是身體一震,隨後頓時都明白了過來。

宋欽宗還活著!

楊勇思緒前所未有地活躍,腦海中一個計劃立刻成型。

“嶽飛收複河北之後,應該馬不停蹄繼續追擊,直接殺到金國中都。”

“要麼滅掉金國,要麼就逼迫金國交出宋欽宗然後講和。”

“在獲得宋欽宗之後,嶽飛可以立刻率領十萬嶽家軍護送宋欽宗南下前往臨安府。”

“有宋欽宗這個正牌皇帝在手,嶽飛就擁有了和趙構、秦檜等人博弈的籌碼。”

“最簡單的情況就是,嶽飛直接護送宋欽宗抵達汴京重登皇位,讓趙構秦檜前來覲見。”

“一旦趙構秦檜不願意承認宋欽宗重登帝位,嶽飛立刻領兵南下臨安征討趙構、秦檜兩個逆賊!”

“宋欽宗的正統加上嶽飛民族英雄的身份,還有嶽家軍天下無雙的戰鬥力,絕對能輕鬆拿下趙構、秦檜!”

“在那之後,嶽飛就是大宋的曹操,想忠於大宋就忠,不想就能改朝換代!”

隋文帝聽著楊勇這一連串的話,臉上露出了微笑。

“不錯,勇兒,你終於誤了。”

旋即,隋文帝又感慨道:

“嶽飛還是被精忠報國這四個字給迷了眼睛啊。”

“趙構這種皇帝,有什麼效忠的必要?”

“該換就換,這樣才是真正對得起大宋,對得起華夏老百姓的大好事!”

說到這裡,隋文帝又搖了搖頭。

在這種時代,大部分人的心中還都是“忠君報國”的理念。

事實上,忠君是必須的嗎?

沒必要。

隻要忠於華夏,隻要能讓華夏文明繼續發展,繼續強盛。

改朝換代,又有何不可?

皇帝什麼時候沒有?

華夏文明,才是真正的唯一!

可惜,可惜。

這就是嶽飛的局限性啊。

隋文帝一邊感慨,一邊繼續注視著金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嶽飛雖然阻止了韓世忠的死亡,但有些事情他依舊是無法阻止的。】

海州城外。

嶽飛震驚地看著麵前的張俊。

“張大人,你為何要拆毀海州城?”

張俊看了一眼嶽飛,麵無表情地開口道:

“這是陛下的旨意!”

海州、楚州這些地方,都位於淮河以北。

由於杜充決黃河導致黃河奪淮,現在應該說是黃河以北。

明麵上的理由,是這些城池在黃河以北屬於孤城,不利於防守。

但張俊知道趙構和秦檜的真正意思。

那對君臣已經打算完全放棄淮河以北的所有地區,就以淮河為界,和金國苟和。

嶽飛非常憤怒,據理力爭。

“區區一條大河,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大宋的防守屏障。”

“金軍連長江都能南渡,這大河又算什麼?”

“在大河以北建立諸多據點,才是最有效的防守方式。”

“況且棄守楚州,拆毀海州,將來大宋還怎麼北伐?”

然而嶽飛的這些話並沒有讓張俊有任何退縮。

張俊斜了一眼嶽飛,平淡地說道:

“朝廷讓本官主事,這就是本官的最終決定。”

“嶽大人,你隻需要看著就好。”

嶽飛無可奈何,隻能沉默地看著麵前的海州變成廢墟,看著諸多海州民眾在張俊的強令下,哭聲震天地離開居住了千百年的家鄉,朝著淮南而去。

【親眼目睹了種種倒行逆施卻無力阻止的嶽飛極為憤慨,回到臨安府之後立刻就向趙構遞交辭呈。】

趙構看著麵前的辭呈,忍不住重重地哼了一聲,極為不滿。

“都這種時候了,這個嶽飛還給朕臉色看,還想要用辭職來要挾朕?”

秦檜在一旁趕忙趁機上眼藥,道:

“陛下,嶽飛就是這種目中無人的樣子,否則當初也不可能一連十二道金牌才勉強召回。”

“經過這些事情,他非但沒有悔改,還屢次上奏章威脅陛下。”

“此人若是繼續留著,將來必成大患啊!”

趙構臉色陰沉,良久之後終於下定決心,看向秦檜。

“好,那件事情你可以開始去辦了。”

秦檜聞言大喜過望,立刻道:

“臣遵命!”

【表麵上,趙構不但沒有批準嶽飛的辭呈,還下詔情真意切地安撫了一番嶽飛。】

【但實際上,在解除了韓世忠兵權之後,下一個遭受大難的自然就是嶽飛!】

【就在嶽飛提交辭呈不久,對金軍而言最不適合用兵的夏天也過去了。】

【於是在兀術的率領下,金國再度大舉對南宋用兵,以繼續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的籌碼。】

兀術領兵浩浩蕩蕩地進軍兩淮。

此時韓世忠的兵權已經被完全剝奪,淮東、淮西兩支大軍儘在張俊的掌控中。

張俊在趙構、秦檜的授意下,將本部張家軍撤到長江以南的建康府,剛剛接手的韓家軍則在建康以南的鎮江府。

整個長江以北,竟然隻有張俊侄子張子蓋所率領的三千騎兵“伺敵進止”。

不但淮河以北所有地區被放棄,事實上連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也不要了。

於是兀術自然勢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泗州、楚州、淮陰、六合、招信等兩淮城池。

鏡頭中,無數南宋百姓被金軍殘害、屠戮、汙辱。

反而是在西部戰場上,吳璘等人由於天高皇帝遠,加之大將吳玠已死,巴蜀宋軍本就已經被拆分,反而保持了戰鬥力。

吳璘等人連戰連捷,接連擊潰金軍,甚至還反攻占領了幾個州郡。

這也足以證明,此刻宋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在金軍之下。

若是能正麵抗衡,南宋已經擁有足夠實力反攻金國,甚至滅亡金國。

然而趙構、秦檜、張俊這三個無恥的君臣組合,隻想著苟安和爭權奪利,將嶽飛、韓世忠等忠心耿耿的將軍奪權閒置,自毀長城,最終帶來了這樣的惡果。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趙構不但不以為恥,反而公開宣布要跟金國方麵議和。

議和苟安的策略,雖然依舊受到諸多南宋有識愛國之士的極力反對,嶽飛也在其列。

但趙構、秦檜、張俊三人已經完全把持了皇權、政權和軍權,任何的反對聲都無法掀起什麼波瀾了。

秦檜又來覲見趙構,並帶來了一大堆的奏折。

“陛下,這些都是朝中官員彈劾嶽飛的奏章,還請陛下過目!”

既然趙構、秦檜君臣已經決定再次向金國屈膝議和,那麼就必須要滿足兀術的最大要求——除掉嶽飛!

早在幾年前,秦檜就已經完全把持了禦史台,讓所謂的言官們成為了投降派的走狗。

此刻想要構陷嶽飛,這些秦檜走狗們自然是瘋狂出力,各種彈劾奏章應有儘有。

趙構滿意點頭,粗略地瀏覽了一下上麵的罪名。

第一條是“自登樞院,鬱鬱不樂,日謀引去,以安舊閒”。

指責嶽飛不願意給國家效力。

第二條是嶽飛在淮西之戰中,“堅拒明詔,不可出師,導致濠州之敗”。

說的是嶽飛在濠州之戰中拒絕救援張俊,導致失敗。

第三條是:“宣言於眾,以楚(州)為不可守,退兵江南,致有兩淮之禍。”

說的是剛剛發生的金軍荼毒兩淮事件。

這三條罪名當然都是扯淡。

尤其是後兩條,濠州之敗是張俊剛愎自用強行要求嶽飛不得支援,退兵江南更是張俊以樞密使的身份強行要求。

但張俊為了加官進爵,和趙構、秦檜沆瀣一氣,秦檜自然也就投桃報李,把張俊的過錯全部都推到嶽飛身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彈劾奏章也是實在找不出嶽飛的毛病了。

隻能讓嶽飛給張俊背黑鍋,才能實現對嶽飛的彈劾打壓。

趙構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這些彈劾奏章原本就是趙構想要的結果,他自然不會反對,而是非常滿意地對著秦檜說道:

“朕早知嶽飛言行如此,實在是讓朕憤慨啊!”

秦檜聞言忙道:

“嶽飛此人素來狼心狗肺,陛下能識破嶽飛真麵目,善莫大焉!”

在猶如潮水一般的彈劾麵前,嶽飛自然不可能不為所動。

臨安,嶽府書房。

嶽雲極為憤慨地對著嶽飛開口道:

“爹,秦檜張俊等人如此無恥,竟然用這種根本站不住腳的理由來誣陷您。”

“咱們必須要聯合朝中有誌之士,上奏章反駁,打倒秦檜張俊,還朝廷一個朗朗乾坤!”

嶽飛看著麵前憤怒的長子,沒有說什麼,隻是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雲兒,不必多言,為父已有打算。”

等嶽雲離開之後,嶽飛再度提筆,寫下奏折:

“……臣請辭去所有官職,歸隱山林,冀保全於始終,不負效忠陛下半生之念。”

【宋朝素來有“刑不上士大夫”的傳統,嶽飛已經做到了太尉、樞密副使的高官,無疑已是士大夫的頂層。】

【但即便是這樣的嶽飛,也在奏折中說出“冀保全於始終”的話,明顯已經意識到了趙構、秦檜等人的殺機。】

【隻是此時的嶽飛已經喪失兵權,又在臨安城中被無數監視,想要保全活命,已經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事情了。】

鄂州。

嶽家軍副帥,禦營軍都統製王貴按照朝廷的詔令,前往鎮江府麵見如今南宋朝廷真正的掌兵者張俊。

張俊態度倨傲,敷衍了幾句之後直入正題。

“王貴啊,聽說你之前在軍中因為兩次違背軍令,受到嶽飛的懲罰?”

王貴愣了一下,點頭道:

“確有此事,不過末將當時也的確犯錯,罪有應得。”

王貴的兩次犯錯,其中一次就包括上次北伐,在潁昌府外怯戰。

若非嶽雲極力要求出戰,那一戰的結局尚未可知。

嶽飛事後並沒有因為王貴是發小、副帥而手下留情,依舊責罰了王貴。

王貴也心服口服。

張俊聞言,頓時不喜,冷笑道:

“怎麼叫罪有應得?分明就是嶽飛對部下過於嚴苛,多方打壓!”

沒等王貴反應過來,張俊就又繼續開口道:

“眼下陛下和秦相公已經準備查辦嶽飛,你本是嶽飛心腹黨羽,自然也在查辦之列。”

“若你能配合朝廷揭發嶽飛的不法事跡,朝廷自然會對你寬大為懷。”

王貴大吃一驚,身體顫抖。

“這,張大人,嶽帥對陛下和朝廷向來是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有什麼不法事跡呢?”

“還請張大人稟明朝廷,讓陛下和秦相公明鑒啊!”

王貴極力給嶽飛喊冤申辯,希望能讓張俊改變主意。

但張俊既然都和趙構秦檜狼狽為奸,又怎麼可能會同意給嶽飛洗清冤屈?

張俊再三威脅王貴,揚言若王貴不揭發嶽飛就將王貴罷免將職,外放當一嶺南戍邊小兵。

王貴依舊還是不為所動,各種給嶽飛求情。

終於,張俊忍無可忍,拿出了殺招。

“王貴,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外麵有兩個私生子嗎?”

“若是你不同意,我立刻就能讓你那兩個在臨安的私生子死於非命!”

“不僅如此,除你之外,你全家也通通都得死!”

王貴聞言,頓時如遭雷擊。

“張大人,你……”

張俊冷冷地看著王貴,道:

“少說廢話,你到底是揭發嶽飛,還是不揭發!”

王貴渾身顫抖,各種念頭在腦海中碰撞。

最終,他無可奈何地開口道:

“我,我願意揭發嶽飛的不法事跡!”

張俊聞言,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不由放聲大笑起來。

“王貴,算你還是一個識時務的人!”

畫麵一轉,王貴已經離開,取而代之的是嶽家軍的另外一位副將張憲。

張俊將之前對王貴說的那番話又對張憲說了一通,同樣也要求張憲揭發嶽飛。

嶽家軍的兩大副帥如果同時揭發嶽飛的不法事跡,那麼全天下的南宋子民肯定都會信服,覺得之前被嶽飛蒙蔽,痛罵嶽飛是個偽君子。

如此一來,南宋朝廷自然就能順理成章地殺掉嶽飛,也不用擔心引發大規模的國內動蕩了。

在張俊想來,王貴這個嶽飛的發小都屈服了,張憲隻不過是半路加入嶽家軍的,自然是更容易屈服。

但張俊想錯了。

任憑張俊怎麼威逼利誘,張憲隻是冷著臉,平靜地開口。

“嶽帥一心為國,全無任何私心。”

“完全就不存在的事情,大人讓末將怎麼揭發?”

張俊惱羞成怒,又拿出了之前對付王貴的終極殺招,拍桌對著張憲喝道:

“張憲,你若是執迷不悟,你的家人也會被你牽連而死!”

聽到這句話之後,張憲的臉上沒有任何恐懼,反而笑出了聲,道:

“張大人,我一生抗金,我家人也早就知道這是一條不能容於朝廷諸公的不歸路。”

“我們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

張憲盯著張俊,一字一頓地開口道:

“我張憲就算是死,也絕對不會出賣嶽帥!”

“你!”張俊氣得不行,直接拍桌。

“來人,把這個執迷不悟的蠢材給本帥鎖拿,押入大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