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南宋第二次杯酒釋兵權,隋文帝給嶽飛找到的一線生機(1 / 2)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淮西的失敗,張俊無疑是最大的罪人。】

【但對於張俊而言,他自然是不想背鍋的。】

畫麵中,張俊飛速書寫著一份奏折。

“……濠州之敗,一為劉琦瞻前顧後,作戰不力;二為嶽飛逗留舒州,拒不支援。”

寫完之後,張俊長出一口氣,交給了一旁的心腹。

“立刻送往臨安。”

心腹自然也看到了整個奏折的書寫過程,有些疑惑地開口道:

“大帥,您寫的這麼直接,陛下能相信嗎?”

在心腹看來,這種攀誣實在是太低級了一點。

嶽飛那邊可是有張俊的親筆信能證明,是張俊極力要求嶽飛停留在舒州的。

張俊哈哈一笑,露出自得表情。

“你懂什麼?陛下啊,正盼著我這份奏折的到來呢。”

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臨安府政事堂,秦檜的手上。

秦檜一看完這份奏折,頓時樂了。

“看來這個張俊還真是有幾分腦子的,竟然都會配合朝廷了。”

秦檜立刻拿著這份奏折來見趙構。

趙構看完之後,頓時皺眉道:

“這個張俊,說嶽飛什麼不好,偏偏說嶽飛救援來遲?簡直胡說八道!”

彆人不了解嶽飛,趙構難道還不了解嶽飛麼?

整個南宋,誰都可能會延誤戰機,但嶽飛絕對不會!

所以趙構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張俊搞出了什麼幺蛾子,特地來攀誣嶽飛。

秦檜嗬嗬一笑,低聲道:

“陛下,這件事情是不是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可以用這個作為理由,對嶽飛等人下手了!”

“不然,和大金議和就無法繼續推進下去了。”

彆看這段時間宋金雙方在淮西打得熱火朝天,事實上兩邊暗中來往的信使可是一天都沒停止過活動。

經過再三談判,主要的事項基本都已經敲定完畢。

其中,金國(主要是兀術)提出來的必須事項裡包含了一條——嶽飛必須死!

趙構呼出一口氣,緩緩道:

“朕明白了。”

“那就開始去做吧。”

“告訴兀術那邊,讓他立刻退兵,朕這邊也會立馬進行的!”

秦檜等的就是趙構的這句話,聞言立刻道:

“臣這就去和兀術溝通!”

【這場淮西之戰,最終以濠州宋國的慘痛失敗而收尾。】

【兀術也因此而掙回了不少顏麵,暫時停止了進攻,開始等待趙構和秦檜履行“誠意”。】

嶽飛怏怏不樂地從濠州回到了自己的駐地舒州。

前腳剛剛得到兀術從兩淮退軍的消息,後腳朝廷的使者就來了。

“……嶽飛可先次遣發兵馬回歸鄂州,本人量帶親兵,於舒州權暫駐紮,十日後出發前往臨安覲見!”

嶽飛平靜地接過了旨意。

才剛剛送走使者,站在嶽飛身後的謀士孫革立刻就表情凝重地開口了。

“大帥,這次的覲見明顯有陰謀的味道,恐怕是朝廷要對你下手啊!”

嶽飛愣了一下,灑然笑道:

“孫先生,你恐怕是多慮了吧?”

“我對朝廷和陛下忠心耿耿,又給大宋保家衛國從無二心,陛下怎麼可能對我下手呢?”

孫革憂心忡忡地開口道:

“我聽說近來張俊已經秘密向朝廷上奏章,想要將濠州之敗的責任甩到大帥身上。”

“如今朝廷又不按往常規矩突然讓大帥覲見,這背後肯定有問題!”

聽孫革這麼一說,其他的嶽家軍將領也不免變得緊張起來,看向嶽飛。

嶽飛默然片刻,搖了搖頭,道:

“朝廷還能怎麼對付我?無非就是將我罷官免職而已。”

“反正我也早就不想任職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孫先生,你不必多說了。”

隨後,嶽飛轉向一旁的兩名副將王貴、張憲。

“你們二人領大軍回歸鄂州吧,這一次雲兒和我一起去臨安見陛下就行。”

【事實證明,孫革的提醒是正確的,嶽飛的確錯過了最後一次能扳回局麵的機會。】

【由於風寒尚未完全痊愈,嶽飛出發的時間比韓世忠和張俊都晚了幾天。】

臨安府行宮之中,秦檜和已經從禦史中丞升任參知政事的心腹王次翁竊竊私語。

“嶽飛怎麼還沒來?他不會是發現了我們的圖謀吧?”

“不可能!此事無比機密,除了你我之外就隻有陛下才知道,誰會泄露?”

“那他遲遲未至,難道是有所感覺?”

“誰知道!”

“若是鬨出第二次苗劉兵變……”

“好了,彆說了,你趕緊回去看住韓世忠和張俊!”

行宮之中,趙構得到稟報後也是惶恐不安。

“嶽飛怎麼還不來?他不會看破了朕的打算吧?”

秦檜隻能儘量安慰,但實際上秦檜自己也緊張得不得了。

嶽飛可不是苗劉那兩個廢物,無論是作戰能力還是個人聲望都遠超苗劉。

一旦嶽飛當真鐵了心要發動兵變的話,趙構和秦檜的腦袋能不能保住就是兩說了。

【諷刺的是,嶽飛從始至終對南宋和趙構這個皇帝都是忠心耿耿的,趙構、秦檜的想法,是真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終於,在焦急等待了好幾天後,秦檜得到了嶽飛即將抵達臨安的消息。

秦檜心中大定,立刻去到了行宮中的某座宮殿裡。

這些天,王次翁都在這裡代表朝廷,宴請張俊和韓世忠兩人。

很快,一臉酒意的張俊就獨自出現在了秦檜的麵前。

“秦相公怎麼走了?來來來,咱們回去再喝三杯!”

看著說話顛三倒四的張俊,秦檜的表情突然變得無比嚴肅。

“張俊,你想當樞密使否?”

張俊臉上的酒意瞬間退去,整個人變得無比清醒。

“秦相公的意思是……”

秦檜陰冷一笑,道:

“我的意思很簡單,隻要你肯配合朝廷拿掉嶽飛和韓世忠的兵權,朝廷就會委任你為樞密使。”

“而且,你麾下的所有軍隊依舊歸你節製,朝廷不動你的一兵一卒,如何?”

張俊頓時露出笑容,嗬嗬笑著開口道:

“放心吧秦相公,此事我一定配合朝廷!”

鏡頭一轉,嶽飛和嶽雲兩父子帶著一群親衛,進入了臨安城中。

嶽雲看著麵前的臨安城,忍不住感慨道:

“父帥,這裡可比咱們第一次來的時候繁華多了。”

嶽飛嗯了一聲,對此並不意外。

嶽飛第一次來臨安的時候,正好是兀術“搜山檢海”追殺趙構的行動剛剛結束,從黃天蕩狼狽北逃之後。

那時候的臨安府剛剛被金軍荼毒過一番,到處都是百廢待興的景象。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臨安府幾經變遷還是成為了南宋實際上的京師,恢複和發展的程度自然早就不是當年可比。

嶽飛很快收回心中諸多念頭,對著嶽雲道:

“先回家,明天我要入宮麵聖了。”

作為大宋太尉,嶽飛當然在臨安城中擁有一座非常堂皇大氣的禦賜太尉府。

隻不過嶽飛對此並不感冒,這些年嶽家的家屬也基本居住在鄂州,並不在臨安。

鏡頭一轉,已經是第二天。

嶽飛和韓世忠、張俊兩人一同進宮,覲見大宋皇帝趙構。

趙構笑嗬嗬地勉勵了三人一番,然後對著秦檜道:

“秦愛卿,宣旨吧。”

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秦檜立刻走上前來,拿出一份旨意高聲誦讀起來。

“……張俊、韓世忠、嶽飛三人為國征戰,勞苦功高。”

“著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留行在任用!”

聽到這個消息,三人表情各異。

早有準備的張俊第一個開口大聲道:

“臣領旨!”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韓世忠和嶽飛身上。

韓世忠臉上明顯露出了憤怒的表情。

韓世忠固然對大宋朝廷和趙構足夠忠心,但趙構這種一個招呼不打就解除了韓世忠對麾下軍隊的指揮權,明顯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

但這位畢竟是多年混跡政壇的老將,一時間並未開口,而是下意識地看了一旁的嶽飛一眼。

嶽飛先是有些意外,隨後露出釋然表情。

孫革說的沒錯,陛下果然還是動手了。

這就是第二次的“杯酒釋兵權”!

但……

嶽飛微微一笑,道:

“臣領旨。”

釋兵權,那就釋吧。

反正北伐無望,我嶽飛也早就不想繼續領兵了。

當個樞密副使,也不錯。

韓世忠聽到嶽飛的回答之後,明顯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在韓世忠看來,嶽飛一心北伐卻屢次不成,絕對不願意放棄兵權才對。

可偏偏,嶽飛卻放棄了!

就在韓世忠心中無數念頭百轉千回的時候,秦檜已經笑嗬嗬地開口了。

“韓將軍莫非還想要繼續和兀術沙場爭鋒不成?真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裡,廉頗雖老尚能戰鬥啊!”

韓世忠身體一震。

廉頗老矣這個典故,韓世忠當然是知道的。

在典故中,廉頗雖然能力挽強弓,還能一頓飯吃三斤肉,可最後的結果卻是被君王冷落,至死也沒有再獲得啟用。

這是秦檜在警告韓世忠,如果不交出兵權,就是廉頗的下場!

韓世忠深吸一口氣,無可奈何地開口道:

“臣,領旨。”

韓世忠話音落下,趙構和秦檜如釋重負,都露出笑容。

杯酒釋兵權第二次,成了!

張俊同樣也露出了笑容。

嶽飛和韓世忠被解除兵權,吳玠死後巴蜀軍隊一分為三。

楊沂中和劉琦都是小輩,無論職位還是資曆都無法和張俊相比擬。

從這一刻起,張俊就是南宋朝廷真正的頭號大將了!

嶽飛平靜地回到了自己的太尉府,召集了跟隨自己而來的親兵們,告知了情況。

“我已經不再是統領大軍的統帥了,你們也回歸鄂州去吧。”

“趁王貴和張憲還沒有被朝廷解職,我給他們寫一封信,他們會妥善安排你們的。”

親兵們都十分愕然,但也隻能灑淚告彆嶽飛,離開臨安府。

【趙構在解除了嶽飛和韓世忠的兵權之後,很快就露出了猜忌功臣的真麵目。】

【韓世忠僅僅因為保留了三十多名親兵在府上,竟然也驚動趙構親自下旨,要求韓世忠即刻將這三十多名親隨發回楚州。】

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畫麵中,趙構、秦檜還針對嶽飛做了諸多準備。

將韓世忠、張俊、嶽飛的三大宣撫司全部撤銷,原本“行營前護軍”“行營中護軍”和“行營後護軍”的軍號也一並撤銷,改為“禦前諸軍”。

為避免引起嶽家軍的過度反彈,王貴和張憲兩名嶽家軍副將依舊被任命為“鄂州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和“鄂州駐紮禦前諸軍副都統製”。

但實際上,趙構先是任命秦檜黨羽林大聲前往鄂州,作為“湖廣總領”,負責湖廣一帶的所有錢糧,並且掌管鄂州諸軍所有和朝廷往來文字,事實上作為監軍和掐斷嶽家軍後勤之用。

此外,又特地將劉琦外任為鄂州附近的荊南府知府,並給劉琦密旨“或遇緩急,旁郡之兵許之調發”。

一旦鄂州嶽家軍高層有變,劉琦就可以憑借這份密旨掌控整個嶽家軍,清理掉那些可能會對南宋朝廷造成威脅的將領(包括但不限於王貴、張憲等人)。

除此之外,在樞密使張俊的配合下,嶽家軍的大量統製、統領等將軍被密集調動前往其他戰區,也是為了分散嶽家軍的力量。

韓世忠的韓家軍也獲得了同樣的待遇。

總之,幾個月下來,嶽飛、韓世忠的軍隊已經被各種手段嚴密地監視和控製起來了。

這同樣也引發了許多有識之士的不滿,紛紛上奏,認為:

“近日罷宣府三司,罷各路援兵,頓馳武備,罔意邊防,嗚呼其為國!”

對於這些有識之士來說,趙構、秦檜的行為無疑是非常令人不解的。

要知道戰爭才剛剛結束,兀術才從淮西撤軍沒多久。

而且金軍眼下隻是和南宋軍隊脫離接觸,並沒有解散回朝,隨時都可能會再度南下。

麵臨如此嚴峻的軍事威脅,趙構秦檜卻迫不及待地罷免兵權,削弱邊軍,簡直不要太奇怪!

鏡頭中,秦檜前來覲見趙構。

“陛下,這是兀術都元帥剛剛寫來的信,他催促我們儘快弄死嶽飛,否則就要繼續南下了!”

趙構一聽,頓時慌了。

“可不能讓兀術南下啊,愛卿,你要不直接隨便找個罪名,把嶽飛下獄處死吧!”

秦檜聞言,心中頓時暗罵不止。

二度為相也已經好幾年了,秦檜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朝廷中的主戰派是怎麼也殺不絕的,隻能儘量的去打壓。

嶽飛作為大宋屢次北伐的英雄大功臣,如果秦檜當真毫無理由就將嶽飛下獄處死,一定會迎來堪比滔天海嘯一般的反彈。

到那個時候,趙構這個皇帝最有可能的選擇就是順勢把秦檜丟出去當擋箭牌,罷相免職,成為人人痛罵的漢奸和千古罪人。

都已經被罷免過一次的秦檜早就看透了趙構,怎麼可能傻到這種程度,給趙構背這種黑鍋?

秦檜咳嗽一聲,正色道:

“陛下,嶽飛在民間的威望還是有的,若是輕易處置他,反而會導致民意反彈。”

“臣倒是有一計,不但可以徹底斷掉韓世忠對軍隊的控製,還能引發嶽飛和韓世忠的內訌!”

趙構一聽,不由大喜過望。

“還有這種妙計?愛卿快快道來!”

秦檜笑了笑,正色道:

“讓嶽飛和張俊兩人去負責拆散韓世忠的兵馬!”

三位大將中,張俊眼下和朝廷合作,動不得。

嶽家軍實力最強,第一個拿嶽家軍開刀可能會引發巨大動蕩。

那麼僅剩的韓世忠就是最好選擇。

秦檜還和韓世忠有私人恩怨。

之前趙構秦檜對著金國使者下跪,把韓世忠氣壞了,兩次策劃在路上截殺金國使者。

若不是韓世忠麾下有個叫做胡紡的敗類向秦檜等人告密,金國使者必死無疑。

金國使者一死,宋金之間必然開戰,秦檜這個極力求和但卻未能保護使者的宰相自然也就隻能滾蛋。

這件事情發生後,秦檜心中恨透了韓世忠。

隻是當時沒有機會,如今機會來了,他當然不可能放過。

按照秦檜的計劃,韓世忠麾下最為精銳的“背嵬軍”將會被調到臨安府。

表麵上這是一種信任,但彆忘了臨安府的實際軍權掌控在楊沂中手裡。

楊沂中作為最高長官,擁有皇帝的旨意,隨隨便便就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些背嵬軍拆散,徹底融入到臨安數萬禦營軍中,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沒有了背嵬軍,韓世忠剩下的其他龍套部隊就非常容易處理了。

趙構聽完秦檜的機會之後,一邊讚同,一邊又有些不忍心,道:

“韓世忠對朕還是忠心耿耿的,這樣做恐怕會讓人寒心吧?”

當年的“苗劉兵變”,就是韓世忠率領大軍回返,將苗、劉兩個叛徒給殺掉的。

韓世忠對趙構有救命之恩!

而且後來每次對金國作戰,韓世忠也非常拚命。

重要的是,韓世忠還很聽話,朝廷說北伐就北伐,說班師就班師。

諸多因素結合起來,趙構雖然不喜歡韓世忠主戰派的觀點,但對韓世忠的忠誠是相信的。

秦檜顯然早就已經料到了這一點,立刻又拿出了一份奏章。

“陛下請看,這是韓世忠麾下官員胡紡的奏折!”

趙構接過這份奏折一看,發現上麵主要說了一件事情。

韓世忠有一個心腹名叫耿著。

耿著在得知韓世忠被剝奪兵權之後大為不滿,於韓家軍中煽動人心意圖謀反,打算將兵權奪回交給韓世忠,對大宋朝廷不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