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金國皇帝完顏亮,在帥帳之中陷入了長久的沉吟。
究竟是要先北伐完顏雍這個發動叛亂的混賬東西,還是繼續維持之前南方的方針呢?
對此,完顏亮麾下的將領和大臣們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最終,完顏亮下定了決心。
“完顏雍隻不過乃是癬疥之疾,若是為了這個家夥而終止朕攻伐江南的大計,乃得不償失也!”
“至於完顏雍,中都的駐軍足以對付他了。”
【完顏亮在麵對南下還是北上這兩個方向,他選擇了——全都要。】
於是,完顏亮一方麵向中都方向派出兩萬偏師增員,自己繼續領兵南下。
這個時候,宋朝內部也正在進行著非常激烈的政治鬥爭。
首當其衝的,就是主戰派們對於那些前線主和派大將們的清洗。
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這一點主戰派的大臣們不是不知曉。
可問題在於,過去的十幾年裡,南宋的軍隊實際上已經被這些主和派的大臣們給搞爛掉了。
陳康伯在出任左相之後,雖然一時間還沒有辦法對前線的大將們動手,但也奏請趙構派出了官員們巡視各路邊軍戰備情況。
這些官員們巡視各地之後,傳回來的奏折中,各種文字觸目驚心。
“中外解馳,無戰守備。將驕卒惰,軍政不肅。”
“為將帥者,不治兵而治財,納賂買官,人稱‘債帥’。”
“軍士疲於私使,困於回易,大率以奉主將之私,而所得衣糧,隨後克儘。士卒羸瘦單薄,有可憐之色,而主將恬不知恤。”
如此種種奏章上來,自然引爆了整個朝廷的輿論。
為何會如此,趙構心中一清二楚。
在過去的那麼多年裡,邊軍的大將們都是靠著巴結趙構和秦檜上位。
這些個大將們,每年單單是送往臨安的禮物那都是按照一百輛馬車的水平來算的。
這樣的將領怎麼可能會有心思去善待士卒,操練軍隊,保持戰鬥力?
若是在和平時期,趙構其實是無所謂這種事情的,甚至巴不得邊軍的大將們都是這樣的廢物。
廢物是絕對不可能擁兵自重的!
可如今戰事已經迫在眉睫,趙構自然也必須要更換能打仗的將領。
不然就這些個原來的將領來繼續領兵的話,怕是都還沒有和金人作戰呢,士卒們先跑了一大半,那還打個屁?
首當其衝的,就是以昏庸著稱,曾經的五大將之一張俊麾下的心腹田師中。
田師中負責掌管的是中部戰區,也就是曾經的嶽家軍。
自從嶽飛死後不久,田師中就受命接任了該地防務,至今已經整整二十年的時間。
在這二十年裡,田師中把嶽飛當年留下的底子徹底弄得亂七八糟。
諸多嶽飛麾下的猛將、名將要麼就被田師中瘋狂打壓,要麼就被迫和田師中同流合汙。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當年駐紮在鄂州的嶽家軍已經沒了,如今在鄂州的,隻不過是一群田師中治下廝混度日的廢物士卒。
南宋主戰派的大臣們在開戰之前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嶽家軍,等到官員們巡視發現嶽家軍竟然已經被搞成這種樣子,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在諸多禦史言官的瘋狂彈劾下,田師中很快就被罷免兵權,召回了臨安朝廷。
但趙構並沒有因此而怪罪田師中。
事實上,就是因為知道田師中是一個貪得無厭,才德低劣的人,所以趙構和秦檜才會讓田師中掌管曾經的嶽家軍這麼長時間。
如果是一個英勇善戰,善待士卒的名將去掌管因為嶽飛之死而仇恨南宋朝廷的嶽家軍,那趙構和秦檜能睡得著覺?
田師中這一次回朝,甚至還獲得了趙構的召見。
顯然在趙構心中,田師中是圓滿完成任務的。
在田師中被彈劾之後,主戰派們隨即又把目標對準了另外一名長久掌控兵權的老將——楊沂中。
楊沂中作為趙構最信任的領兵大將,在趙構被秦檜架空的那些年裡,出色地完成了保護趙構人身安全的任務。
秦檜死後,楊沂中升任少師,同時還掌管著臨安府周圍的十萬大軍。
按照正常慣例,無論是資曆還是官職,楊沂中都是最適合擔任南宋所有兵馬主帥,統領全局的人。
但楊沂中的外號是啥?
“髯閹”!
這個被天下人鄙夷為有胡須的閹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必定是沒有這種才能去統領全局的。
主戰派的大臣們為了不讓楊沂中獲得提督各路兵馬的權力,同樣也順勢對楊沂中發起了彈劾。
這其中,就包括了大詩人陸遊。
陸遊在進獻給趙構的奏章上清楚寫明,楊沂中“久握兵權,內結閹寺。恩寵特異,待之過,非其福。”
久握兵權內結閹寺這件事情,趙構自然是心知肚明,也無所謂。
但陸遊後麵這句話,才是打動趙構的關鍵。
“待之過,非其福……”
趙構仔細地咀嚼著這句話,心中覺得很有道理。
楊沂中多年以來忠心耿耿護衛趙構,又幫助趙構鬥垮了秦檜,在朝堂之中的聲望其實是非常高的。
若是再讓楊沂中出任提督,總管各路兵馬,這萬一楊沂中的黨羽們在建康府來個黃袍加身……
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官職是北周殿前都點檢,負責的也是皇宮兵權,和楊沂中一模一樣!
趙構心中立刻下定決心,找來了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趙密。
“爾明日前往楊沂中軍營……”
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翌日。
殿前司軍大營之中。
楊沂中誌得意滿,對著麵前的幾名部下道:
“嗬嗬,這一次的提督之位,非我莫屬。”
“等老夫打退了完顏亮那個狼子野心的歹徒,說不得就要升任樞密使乃至宰相了。”
“嗯,爾等也要好好努力,待老夫上位,自然少不得爾等的好處。”
楊沂中的心腹黨羽們聞言,自然是諛詞如潮,把楊沂中拍得舒舒服服,撫須大笑。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突然傳來稟報。
“大帥,陛下的使者來了!”
楊沂中不驚反喜,一臉期待地站了起來。
“終於來了!”
很快,一名朝廷使者就站在了楊沂中的麵前,高聲宣讀旨意。
“……著楊沂中交出殿前司虎符,移交軍權於趙密,並即入宮謝恩!”
“啊?”楊沂中這下子傻眼了。
交出軍權、虎符……
這劇本,不對啊!
還沒等楊沂中回過神來,一陣馬蹄聲突然響起。
趙密帶著大批士兵,來到了楊沂中的麵前。
“楊大帥,把虎符交給下官罷。”
楊沂中看著麵前的趙密,哪裡還不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默然半晌,長歎一聲。
“不想我楊某人為陛下儘忠一生,竟然還是這般結局。”
“罷罷罷!”
楊沂中不再開口爭辯,將所有的權力移交給了趙密,入宮去了。
趙構見到楊沂中,自然是好生安撫一番,賞賜了一大筆財物,讓楊沂中安享晚年去了。
緊接著,在東部防區的另外一位統兵官,鎮江府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劉寶也被免除了官職。
劉寶同樣也是一個貪婪成性的家夥,他拍起秦檜父子的馬屁在所有邊軍大將中可謂最不遺餘力。
當年秦熺北上拜祭祖宗,就是劉寶帶著兩萬士兵揮舞彩旗在路邊給秦熺大造聲勢。
“債帥”這個名詞,就是劉寶的綽號。
眼下趙構既然連楊沂中這種心腹都給免去軍權,自然更不可能留劉寶這個廢物。
一番整頓過後,南宋方麵的新將官們陸續到位。
此時的南宋正規軍總計有九支“禦前諸軍”,另外還有三支衙門軍,總計是十二支。
在和陳康伯等人商議過後,趙構將這十二支兵力分散在整個宋金邊境上三大戰區上。
西部的川陝戰區,以四川宣撫使、領興州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兼陝西、河東招討使吳璘作為主將,同時兼領興元府、金州、房州兩支禦前諸軍。
中部荊襄戰區,以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成閔率領本部兵馬前往,兼湖北、京西製置使,京西、河北西路招討使,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兼統鄂州、荊南府兩支禦前諸軍。
在最東部的兩淮戰區,由曾經和嶽飛在北伐路上打過配合,擊退過兀術十萬大軍,深得趙構信任的劉錡出任鎮江府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兼江、淮、浙西製置使,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兼統建康府、池州和江州三支禦前諸軍。
對了,還有一支水軍。
趙構在聽說了金國人這一次有一支水軍之後,趕忙胡亂地在江南地區組織了一支水師,由曾經在嶽飛、韓世忠麾下效力,經常被誤認為“債帥”劉寶的李寶,出任這支水師的主將。
這支水軍的“戰船”不過上百條,最大的船隻甚至都還沒有阿拉伯人開到廣州的商船大,全軍上下所有水手、士兵加起來也隻不過幾千人,屬於被所有人都忽略的小蝦米。
這個布置,其實和過往的多次宋金戰爭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彆,就是一個攤大餅的防禦。
宋朝君臣對此也是惴惴不安。
以前的西部戰區是誰?打得兀術兩次抱頭鼠竄的吳玠!
以前的中部戰區是誰?大宋第一名將嶽飛!
以前的東部戰區是誰?在黃天蕩差點就困死兀術的韓世忠!
這三個人哪個拿出來不是威震天下的名將?
現在嘛……
西部戰區的吳璘,是大將吳玠的弟弟,能力是有的,但西部戰區地理位置問題,名聲並不夠響亮。
中部戰區的成閔,隻能說,守住就算大功。
東部戰區的劉錡,以名聲來說,是眼下南宋最大的名將了。
隻是這都已經過去二十年時間了,劉錡到底還行不行?也沒人敢打包票啊。
而且除了西部戰區因為吳璘這些年一直鎮守的緣故還保持著一定戰鬥力之外,中部和東部兩個戰區早就因為秦檜的胡搞瞎搞垮掉了。
將領們老的老嫩的嫩,士兵們士氣低落一盤散沙。
就連趙構在搞明白了前線軍隊的實際情況之後都不由發出了感慨。
“秦檜誤國甚矣!”
對此,群臣自然是齊聲讚同。
至於趙構才是那個真正誤國皇帝的事情,早就已經被過去二十年的黑暗政壇調教得身段十分柔軟的南宋群臣,自然是非常識趣的不會提起。
就在這種忐忑不安的氛圍中,南宋迎來了金國的主力。
楚州,金國皇帝完顏亮臨時大營。
完顏亮信心滿滿,做出了部署。
這一次,完顏亮號稱“朕親將五百萬兵”,吹牛皮的程度可以說超過了當年的苻堅還有曹操。
但實際上,完顏亮的兵力是真不少的,足足三十一萬。
這個數字,是從金國建立以來,對南宋發動戰爭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
在西部戰場,由金國西蜀道行營兵馬都統製,外戚徒單合喜率領五萬兵力,進攻吳璘所部。
中部戰場,由漢南道行營兵馬都統製劉萼率領兩萬兵力負責牽製成閔。
完顏亮本人則親自率領十七萬騎兵、步卒,正麵南下直指劉錡的兩淮防線,作為主力部隊直撲建康、臨安等南宋的核心地帶。
還有浙東道都統製蘇保衡率領金國這些年精心打造的海軍南下。
這支海軍可不得了,總兵力竟然高達七萬多人,是金國中部、西部兩個戰場兵力加起來的總和!
為啥要有這麼一支海軍,當然是吸取了當年兀術“搜山檢海”,卻對逃到海上的趙構無計可施的教訓。
完顏亮環視一眼在場的金國諸多將軍,笑嗬嗬地開口道:
“諸位,今年我們要在臨安過年。”
“屆時,朕以趙構頭骨製成的酒杯,敬各位有功將士!”
金國眾將聞言,自然也是信心滿滿,大聲道:
“陛下放心,此次滅江南,一統天下,馬到功成!”
金國各路大軍開始大舉南下,具體的情報也陸續被南宋方麵偵查得知。
“什麼,金軍的聲勢竟然如此浩大?”
趙構在聽到了陳康伯等人的回報之後,頓時感覺褲襠涼颼颼的,似乎隨時都有水漬滴落。
“這這這,能擋得住嗎?”
聽著趙構的詢問,在場雖是以主戰派大臣為主,也不由陷入沉默。
從戰略安排來看,完顏亮的布局顯然是更有針對性的。
十七萬陸軍和七萬海軍,總計二十四萬金軍主力水路並進,帶給南宋方麵的壓力實在是過於巨大了。
陳康伯心中此刻也是有些懊悔。
早知道金國人是這麼排兵布陣,就應該讓川陝、荊襄兩個戰區至少調五萬兵馬過來協防兩淮地區才對!
但事已至此,再想要調兵,時間上肯定是完全來不及了。
陳康伯隻能勉強振作起來,寬慰趙構道:
“陛下放心吧,劉錡也是當年的抗金名將,有他坐鎮兩淮,必能保江南萬無一失!”
趙構也是無可奈何,隻能希望陳康伯所言不虛。
等退朝之後,趙構立刻秘密喚來左右心腹宦官。
“快,立刻做好準備,隨時伴朕南下!”
宦官們聽完之後,也是有些遲疑。
“陛下,咱們這一次往哪逃?金國可是有水軍的啊。”
趙構聞言,頓時又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無論趙構再怎麼擔心也好,戰爭終究還是如期爆發了。】
鏡頭一轉,已經是關中大地。
來自巴蜀、漢中的宋軍,氣勢如虹,揮舞著旗幟,馳騁在這片宋人已經暌違二十年的土地上。
在他們的麵前,是無數正在狼狽奔逃的金軍。
在所有金軍的最前方,負責西部戰區的金國最高將領徒單合喜瘋狂逃跑,胯下駿馬四蹄翻飛,很快就跑得不見蹤影。
吳璘見狀,也是忍不住放聲大笑。
“金國所謂精銳,不過如此!”
“兒郎們,隨我殺到長安去!”
宋軍呼聲震天,一路朝著東方、北方席卷而去。
【吳璘作為吳玠繼承人,長期坐鎮巴蜀操練兵卒,在此戰中完全體現出了威力。】
【僅僅是偏師的徒單合喜所部不但沒有能力進攻吳璘,反而還被吳璘殺入關中,連戰連捷,收複了大量土地,奪回了當年在紹興議和之中割讓給金國的和尚原、仙人關。】
【然而,趙構或許是因為忌憚嶽家軍的威名,堅持否決了主戰派大臣們的建議,而是派了成閔這個草包前往鄂州統領中部戰區。】
【成閔充分地發揮了草包本色,在統帥三支禦營軍和一支衙門軍,兵力高達十萬的情況下,竟然不敢對該戰區隻有兩萬金軍的劉萼所部發動進攻。】
【此時的汴京乃是金國皇帝完顏亮的“行在”,若是成閔能主動北上直搗汴京,就能完美重現“圍魏救趙”的計策,徹底改變整個戰局。】
【然而成閔自始至終僅僅死守不出,也導致南宋方麵錯失能一舉獲勝的絕佳良機。】
【西部戰區無關大局,中部戰區龜縮不出,看起來所有的壓力和關鍵點似乎都已經集中在了東部兩淮戰區的完顏亮、劉錡兩位統帥身上。】
【但,當真就是如此嗎?】
鏡頭切換,已經到了海上。
上百艘南宋的艦船,正迎風破浪,朝著北方駛去。
在最前方的那艘戰船上,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中年武將穩穩地站在甲板上,任憑風浪怎麼起伏,他身形始終沒有任何動搖。
【南宋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水軍都統製李寶。】
李寶可不是普通人。
他是山東乘氏(菏澤)人,在靖康之變後,於山東拉起了一支聲勢浩大的抗金義軍。
這支義軍一度連戰連捷,打得山東方麵的金軍狼狽不堪。
當時的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得知山東敗訊,一怒之下調來了兀術所率領的金軍精銳征討李寶。
那時的金軍可是真正橫掃天下的精銳,李寶的義軍自然是打不過兀術的。
被兀術擊敗後,李寶無奈之下隻能率領殘部南下,先投奔了韓世忠,後來又轉歸嶽飛麾下。
在嶽飛的幾次北伐中,李寶同樣也屢立戰功,一度升為副統製。
後來嶽飛遇害,李寶作為嶽家軍將領也理所當然的受到波及和打壓。
好在李寶畢竟屬於半路加入嶽家軍的,也不是嶽飛的心腹,被針對的力度並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