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金國兵變完顏亮被殺,趙匡胤盼著趙構早點死!(1 / 2)

“弑君?”

在聽到了完顏元宜的這個疑惑之後,完顏如繇等人齊齊發出冷笑。

完顏如繇冷冷道:

“完顏亮這個狗東西,當年是我們支持他當上的大金皇帝。”

“如今戰事不利,他就拿我們來撒氣。完顏政、完顏枸和完顏忠都已經被他處死了。”

“我們若是不動手,接下來就隻能和完顏政他們一個下場!”

另外一名金國將軍不耐煩地開口道:

“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我們就問你一句,你入夥還是不入夥?”

完顏元宜心中一緊,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但凡他說一聲不入夥,接下來死的就是他!

完顏元宜嗬嗬一笑,有意將傷痕累累的背部展露在幾人麵前。

“你們看看這些,就是陛……完顏亮那個狗東西給我的。”

“你覺得呢?”

“我入夥了!”

聽到完顏元宜的保證,完顏如繇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完顏如繇道:

“你常年護衛在完顏亮的身邊,對他的侍衛們最為了解。”

“我們的軍隊都集結起來了,你立刻帶我們殺進去,弄死那個昏君!”

鏡頭一轉,到了完顏亮的皇帝帥帳中。

伴隨著一聲酣暢淋漓的低吼,滿身大汗的完顏亮心滿意足地從他的龍床上起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自得地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宋女的滋味還真不錯啊,也不知道江南女子的風情又該是多麼的美妙……”

“哼,朕馬上就要踏平臨安,到時候再試試趙構皇後的滋味!”

完顏亮是不可能退兵的。

這一次他可是發動了整個金國的資源,準備了這麼多年的時間,為的就是要一舉滅宋。

蘇保衡打造的七萬金國海上艦隊,隻是完顏亮這些年投入資源的一個縮影。

此次戰爭,完顏亮還命令金國境內契丹族、奚族所有二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從軍。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引發了契丹的大叛亂,以及完顏雍在遼陽的造反。

若就這麼灰頭土臉的班師,那麼金國內部立刻就會爆發巨大的動亂,埋葬完顏亮這個皇帝。

眼下,完顏亮隻有一條路走到黑,打過長江滅了南宋,才有一線生機!

這是一場以自己皇位、性命作為賭注的豪賭,但完顏亮堅信自己能贏。

十二年前,完顏亮也賭過一場,最終政變成功,殺死了完顏亶並登基。

這一次,他也一樣會贏!

就在完顏亮思緒飄飛的時候,外麵突然傳來了激烈的喊殺聲和兵刃相交聲。

“怎麼回事?”完顏亮心中一緊,猛然站了起來,呼喚自己的侍衛長。

侍衛長的身影很快出現在了帳篷中。

完顏亮忙問道:

“外麵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有人想要嘩變?立刻召集……”

完顏亮的話戛然而止。

他此刻才發現,一把長劍已經貫穿了自己侍衛長的胸膛。

砰的一聲,侍衛長倒在了地上。

緊接著,完顏元宜、完顏如繇等人殺氣衝天地走了進來。

完顏亮大吃一驚,連連後退。

“你、你們,究竟想要乾什麼?”

完顏如繇一聲冷笑,舉起了手中染血的長劍。

“完顏亮,爾這個廢物,篡位為皇,兵敗無能,令大金威嚴受辱!”

“今日,也該到你受死之時了!”

完顏亮還待再說,眾人已經一擁而上,將他亂劍砍死。

【十一月二十七日清晨,完顏元宜發動兵變,將金國皇帝完顏亮斬殺於營中。】

【隨後,完顏元宜接管兵權,並下令班師。】

看到這裡,武周世界之中,武則天忍不住發出一聲嘲諷的冷笑。

“這個完顏亮,簡直就是蠢材中的蠢材。”

“竟然就這麼簡單直接的被兵變殺死了?”

一旁的長平聞言忙道:

“陛下所言極是,這個兵變但凡是個人都能簡單粉碎掉。”

“完顏亮此人的權術手腕,也不過爾爾了。”

狄仁傑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若有所思。

上官婉兒安靜地站著,俏臉上並沒有太多表情。

和其他在場之人相比,上官婉兒這個宮廷女官的存在感一直很弱。

狄仁傑咳嗽了一聲,道:

“完顏亮窮兵黷武,和當年的隋煬帝一般無二,被反噬也是情理之中。”

“為人君者,還是需要珍惜國力才是啊。”

這句話正好搔到了武則天的癢處。

武則天在位時期,放棄了大量的領土。

珍惜國力這四個字,便是武則天的理由。

在武則天看來,每年消耗大筆金錢維持那麼多的領土,壓根起不到什麼作用。

還不如放棄那些領土,將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到其他更有用的方麵。

比如說——滅掉吐蕃。

當然,有了金幕的幫助之後,武則天之前所放棄的那些領土又重新被武周拿回來了。

就連吐蕃也在幾年前被滅掉了。

現在高仙芝都打到阿拉伯去了,武周的疆域已經不遜色於任何一個擁有金幕的朝代,甚至還超越了其中的不少朝代。

作為一個女人,精打細算是必須的,證明巾幗不讓須眉也是必須的!

想到這裡,武則天忍不住看了一眼旁邊的長平,心中有些鬱悶。

這個女兒,沒有遺傳武則天的美貌也就算了,畢竟女兒像爹很正常。

但怎麼也沒有遺傳父母的腦子呢?

無論李治還是武則天,那都是一等一的聰明智慧。

這種智慧在長平身上,卻並未體現出多少。

武則天想到這裡,心中突然有些後悔。

“當年可能真的不該殺了弘兒和賢兒……”

武則天和李治生了四兒一女,其中長子李弘和次子李賢都是非常聰敏智慧的人。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聰敏讓他們威脅到了武則天這個母親的權勢,最終被武則天無情誅殺。

天家固然是無親情,但任何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足夠聰明,好讓自己的王朝基業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讓自己死後也能世世代代享受香火血食,被天下人傳頌。

簡單的說,武則天需要一個當太子的時候毫無威脅,但接任皇帝後就得立馬變身無雙明君的繼承人。

這種要求其實和現代父母讓孩子在上學的時候不準談戀愛,但畢業之後要立刻結婚生子是一樣的。

武則天歎了一口氣,決定晚一點把李隆基找過來。

雖然是上過盤點的敗家子,但開元盛世也是實打實的!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這一天早晨,楊沂中早早起床。

到了他這個年紀,已經很難有能連睡四五個時辰的時間了。

草草用過早餐之後,心情頗好的楊沂中來到了江邊,例行公事般地等待著今日金軍的繼續進攻。

隻是一直等到了中午,金軍的戰船卻遲遲都沒有出現。

“唔,看來金軍失敗之後,想來是能安分幾日了。”

但很快,斥候們就傳來了情報。

“大帥,偵查到大量金軍正在拆除營地離開!”

“咦?”楊沂中先是一愣,隨後露出笑容。

“難道金軍又要換一個地方進攻,那倒也不錯。”

金軍這一撤退,楊沂中擊敗金人的功勞也就完全鎖定了,不需要再擔心這一次京口之戰的結果會被金人翻盤。

楊沂中心情越發好了,隨口叮囑道:

“讓斥候繼續緊盯金軍,看看他們是往西還是往東去。”

“嗯,順便通報一下采石那邊的李顯忠。”

等到傍晚時分,楊沂中又一次接到了斥候的彙報。

“大帥,金軍直接往北走了,並沒有往東或者往西!”

“什麼?”楊沂中這一下是真的驚訝了。

往北走,難道是要撤退?

楊沂中摸著胡須,遲疑起來。

要不要追擊呢?

不行,這萬一是金國人的誘敵之計怎麼辦?

楊沂中很快就想出了主意。

他一邊派出一支兩千人的小股軍隊渡江去追蹤金軍,另外一邊則飛速用八百裡加急,向正在北上建康府的趙構傳去大捷的情報。

到了深夜時分,剛剛準備入睡的楊沂中又接到了最新的斥候彙報。

“剛剛抓住了幾名金人傷兵、民夫,根據他們的說法,完顏亮已經在兵變之中被殺,金軍新主帥完顏元宜宣布撤退了!”

楊沂中目瞪口呆。

完顏亮,大金皇帝,竟然死在了一場兵變之中?

這也未免太過荒謬了一點吧?

但馬上,楊沂中就一蹦三尺高,狂笑不止。

“好啊,好啊!”

“本帥接連擊敗金軍,讓金軍內訌兵變,殺死了完顏亮!”

“哈哈哈哈,這潑天的功勞富貴,終於是輪到本帥身上了!”

“快,立刻把這個好消息稟報給陛下!”

鏡頭一轉,到了趙構這邊。

趙構雖然已經出發好些天了,但他磨磨蹭蹭,一天走了十裡地就要停留下來。

以至於從臨安到鎮江、建康的這點距離,走了半個月都還沒到一半路程。

直到前幾天,他接到了膠西海戰大捷的消息,這才鬆了一口氣。

然後趙構就趕緊喚來了心腹宦官。

“爾等立刻回臨安去,讓錢塘江口那些船隻做好準備,隨時北上接應朕出海。”

既然金國海軍都已經被李寶全殲,那麼趙構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出海逃亡,不需要穿越地形艱險的浙江南部山區前往福州乃至嶺南了。

緊接著,趙構又得知了采石大勝的消息。

於是趙構越發歡喜,終於肯把自己前進的速度提升到了一天十五裡地。

這一天清晨,剛剛起床的趙構先是接到了昨晚上到的金軍北撤消息,緊接著又馬上接到了楊沂中關於完顏亮死在兵變之中的最新情報。

“完顏亮死了,金軍北撤了?”

趙構聞言,簡直喜出望外。

這可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啊!

一旁的陳康伯等文武百官聞言,一個個也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建王趙伯琮趕忙連拍馬屁。

“父皇英明神武,禦駕親征,彈指間滅完顏亮小兒,實乃大宋中興之主也!”

自從上一次亂說話差點被廢之後,趙伯琮明顯吸取了教訓,拍起馬屁來那是一套一套的。

在眾人猶如潮水一般的奉承中,趙構放聲大笑,誌得意滿。

他乾脆拿出了一張之前放在宮中用來供奉的完顏亮畫像,直接在上麵題詞:

“金虜曰亮,獨夫自大。弑君殺母,叛盟犯塞。殘虐兩國,屢遷必敗。皇天降罰,為戎狄戒!”

眾人趕忙圍攏上來,連聲讚歎。

“陛下好書法!”

“好字,真是絕世好字!”

不過這一次,眾人所言倒是發自內心。

趙構這個皇帝當的是不咋地,但他的書法,確實一絕。

也就比他那死鬼老爹宋徽宗略遜一籌而已。

宋徽宗的書法,那可是能在華夏排到最頂級的存在。

這對父子治國的本事若是能有他們書法上的造詣那麼高,金國不被滅掉十次也得被滅掉八次了。

【這一場完顏亮準備多年,傾國之力發動的南征之戰,就在接連出乎意料的戰爭結果中,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結束了。】

【完顏元宜領兵北撤之後,唯恐宋軍趁勢追擊,便以“征淮南都督府”的名義,派人向趙構送來了求和文書。】

圍繞著這份求和文書,南宋朝廷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趙構在看到這份求和文書之後自然是喜出望外,當場就給了批示並傳閱前方諸將:

“大酋既已隕斃,餘皆南北之民,驅迫而來,彼複何罪?”

“諸將緩緩進兵,會京畿,收複故疆,撫定吾人,足矣。”

建康府中,依舊沒有率領主力北上的楊沂中第一個接到了這份批示,隨後便吩咐諸將。

“再加三千人,共五千兵馬尾隨金軍北上,沿路收複淮南諸郡縣,至戰前疆土便可止步。”

對此,自然引來了一些將軍的不滿。

“大帥,為何不直接領兵北上,會同李顯忠大帥一起全殲金人?”

“大帥,此乃天賜良機,切不可錯過啊!”

楊沂中畢竟是年紀老了,再加上剛剛立下了大功,脾氣自然好了不少。

他笑嗬嗬地環視一圈眾人,就問了一句話。

“爾等是想要讓本帥步嶽飛後塵?”

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楊沂中又說了第二句話:

“還是說,爾等誰想當第二個嶽飛?”

於是,再無任何人提起出兵追擊,全殲金軍的事情了。

另外一邊的李顯忠,顯然也是和楊沂中一般想法。

故而,明明金軍倉皇敗退而去,建康府和鎮江府的兩支宋軍卻按兵不動,坐視金軍遠去。

對此,剛剛回到行在麵見趙構的虞允文極為不滿,便力陳趙構。

“陛下,如今是天賜良機啊!”

“金軍主力已然喪膽,隻需大軍齊至,金人必然潰散。”

“若能將金軍主力殲於淮南,則中原、山東、河北、關中、山西諸地,自然回歸大宋!”

聽完虞允文的話,趙構也心動了。

還能有這種好事?

於是趙構趕忙又發出了第二道詔令。

“諸軍但收納降款,若隻是通好文字,不得接收。”

“楊、李兩部,可擇機圍金虜於淮南,或可殲之。”

楊沂中收到這第二份詔書之後,乾脆連眾將都懶得召集了。

有心腹疑惑,便問道:

“大帥,陛下有令,為何不追擊?”

楊沂中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道:

“陛下的這種命令,二十年前老夫見多了。”

“隻要再等兩天,金人全部撤出淮南,陛下自然就會忘記此事,專心和談了。”

事實證明,保護了趙構幾十年的楊沂中,對趙構的秉性確實了解的一清二楚。

幾天後,還沒抵擋建康府不久的趙構就頒布旨意。

“比者視師江上,虜騎遁去,兩淮無警。”

“朕當暫還臨安,委重臣統護諸將,一麵經畫進討,光複中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