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話,響徹大殿。
在場的大漢群臣,也不意外。
前幾年的朝局,本就是劉恒挑戰劉盈。
如今諸侯王全部都被召回長安,但其他皇子皇孫除了逢年過節之外連入宮一次都難。
劉恒卻能以協助丞相蕭何理事的名義天天坐在大殿中觀看金幕。
這種待遇,傻子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劉盈既然被廢,劉恒上位理所當然。
道理是這個道理,劉邦一天不開口,那此事就還有變數。
如今,塵埃落定!
劉恒跪在地上,心情激動。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真正冊封皇太子的儀式自然不可能如此草率的進行。
那是需要更衣沐浴,告祭天地祖宗,昭告天下等一係列儀式後,才算是徹底大功告成。
但眼下的劉恒已確然無疑,成為了大漢的新一任皇太子!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與其父親相比,漢景帝劉啟的權術手腕就要差一些,性格也更加急躁一些。】
【同時,西漢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因為時間的推移,漸漸浮現出來。】
【首先是漢景帝本人,他乃是漢文帝劉恒的第二任正妻竇漪房所生,是劉恒的第五個兒子。】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中的劉邦不由咦了一聲。
“第五個兒子?”
“怎麼搞的,嫡長子繼承製又不遵守了?”
說到這裡,劉邦非常不滿意地瞪了一眼劉恒。
劉恒也傻眼了。
啥情況?
劉恒自認為是絕對遵守嫡長子繼承製的。
怎麼會讓老五當上兒子呢?
金幕中的聲音還在繼續傳出。
【漢文帝的第一任妻子,姓名不詳。有人認為是呂氏女,也有人認為是其他高門大族之女。】
【就在呂雉死前一段時間,漢文帝的第一任妻子死去,史書並未記載原因。】
【更加奇怪的是,在第一任妻子死去後不久,漢文帝劉恒和她生下的四個兒子也先後死去。】
【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猜測,漢文帝劉恒的第一任妻子是呂氏女,這便是劉恒能逃脫呂雉毒手的關鍵。】
【陳平和周勃等功臣集團既然鏟除了呂氏,那麼劉恒和呂氏女生的四個兒子就不可能存活於世。】
【這便是漢文帝劉恒的前四個兒子死去的原因。】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眾人目光齊刷刷落在劉恒身上,表情怪異。
天家無親情不假。
但,為了當皇帝殺了四個兒子?
是個狠人啊。
劉邦同樣也頗為不滿,本想發作,卻又硬生生地忍了下來。
劉恒趕忙辯解:
“父皇,兒臣不覺得自己會做出這種事情!”
這倒是實話。
劉恒捫心自問,讓自己殺掉四個兒子。
真不行。
太毒了!
突然,陳平開口道:
“不對,這種猜測有問題。”
周勃也道:
“不可能!”
如果金幕中的說法成立,陳平和周勃等於逼死了劉恒的四個兒子。
這種罪名,他兩人是肯定承擔不起的。
劉邦表情平靜地看著陳平。
“老陳,說說你的看法。”
事關重大,陳平深吸一口氣,表情凝重地開口:
“首先臣要指出的是,金幕已經明確說了,這隻是一種猜測,並非曆史事實。”
劉邦淡淡道:
“猜測的確不是事實,但猜測也可能就是事實。”
無風不起浪!
陳平點頭道:
“那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何不能證實?”
“如果曆史上的太子……嗯,文帝陛下真的因為登基殺了四個兒子,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瞞得過天底下所有人。”
“當時代王府裡的諸多幕僚,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還有史家直筆。”
“這麼多渠道,竟然都無隻言片語流傳下來。”
劉邦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曆史是可以被更改的,早在晉國時,曆史就被改過了。”
接連被反駁的陳平並未沮喪,而是正色道:
“是,曆史可以被更改,但這種為了皇位殺掉四個兒子,堪稱驚世駭俗的事情,不可能毫無流傳。”
“陛下,李唐是咱們大漢之後幾百年的朝代,李世民都改不了玄武門事變的真相!”
“這是皇位啊,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關心的事情。臣不相信,殺了四個兒子隻為皇位這種大事,居然會毫無痕跡,會被抹殺在當時!”
聽著陳平懇切的話,劉邦摸著白須,若有所思。
蕭何旁觀片刻,終於開口道:
“陛下,臣也覺得不對。”
“首先,劉恒殿下的仁慈是眾所周知的,就連金幕也說,劉恒殿下,嗯,那位曆史上的文帝廢除了諸多苛政法律,奉行黃老,與民修養生息。”
“陛下還記得劉恒殿下的死後名號吧?諡號文帝,廟號太宗!”
“一個能為了皇位殺死四個兒子的人,後代真的敢給他上‘文帝’這樣的諡號嗎?”
聽著蕭何另外一個角度的解釋,劉邦又怔住了。
是啊,諡號、廟號這種東西,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是要告祭九泉之下祖宗的!
彆的朝代,劉邦不懂。
但在大漢,以及大漢之前的朝代,諡號是一定要體現出一個君主平生經曆、特點,而且必須儘量中肯的。
“文”,是一個非常高的諡號。
它代表著“經緯天地,道德博聞,慈惠愛民,湣民惠禮……”
一個“道德博聞,慈惠愛民”的君主,居然是殺掉四個兒子的人?
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更何況,漢文帝還有廟號!
諡號,是每個皇帝死後都有的。
廟號,則必須是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皇帝才有。
通俗的說,有廟號的,就是公認的明君!
就比如說劉恒之前的漢惠帝劉盈,隻有諡號沒有廟號。
劉恒,有諡號,也有廟號。
諡號是“文”,廟號是“太宗”。
太宗!
這個稱號,是公認的“第二代明君”。
如此之多的因素疊加,實在是很難想象。
這樣的劉恒,是一個能為了皇位殺掉四個兒子的人。
幾乎不可能!
再說一次,大漢的諡號、廟號是非常非常嚴謹的。
不像大清那樣,什麼太祖、世祖、高祖各種批發,是個皇帝就一定有廟號。
尤其是,這個時間段,大漢奉行的是黃老學派。
黃老,那是道家思想。
道,是人道,也是天道!
黃老學派的大臣們,敢違背人道,天道,去給一個已死的皇帝洗白?
不可能的。
更何況,西漢的皇帝也不像大清皇帝一樣能用軍機處一言九鼎。
漢初講的是垂拱而治,是給丞相為首的大臣讓渡權力。
大臣們有思想支持,也有權力支撐來給一個殺害四個兒子隻為登基的皇帝一個不好的諡號。
而不是給劉恒“道德博聞,慈惠愛民”這種幾乎是道德聖人一樣的評價。
這就是為什麼華夏的曆史如此真實,而其他文明的曆史卻亂七八糟,被各種質疑為野史的原因。
華夏人,是真的尊重曆史,敬畏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