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信心滿滿的劉啟,目瞪口呆的劉邦(2 / 2)

“錯兒,聽說你和陛下商定,打算對藩王們動手?”

晁錯點了點頭,正色道:

“爹,孩兒眼下就在寫削藩的奏疏。”

晁父聞言,臉色頓時變了,下意識伸手搶過奏疏,想要燒掉。

晁錯大吃一驚,趕忙將奏疏拿回手中。

“爹,您這是在做什麼?”

晁父怒氣衝衝地看著晁錯。

“錯兒,你瘋了嗎?”

“這削藩奏疏一上,天下諸侯都會視你為死敵!”

“諸侯都是皇帝自家人,你一個臣子參與到這種事情裡,不但會害死你,還會害死我們晁家!”

晁錯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對著晁父開口:

“爹,孩兒這是在儘臣子的責任。”

“先帝和陛下賞識孩兒,孩兒怎麼能在這種時候退縮?”

晁父破口大罵。

“他們是賞識你嗎?先帝和陛下,還有那些儒家、法家的大人物為何不站出來,讓你一個晁錯出頭?”

“他們知道這背後是多大的阻力,他們是讓你去當這個試探的棋子,是讓你去送死!”

“你怎麼如此糊塗啊!”

晁錯默然片刻,非常堅定地搖頭道:

“爹,您無需多說,孩兒已經決定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緩緩搖頭。

“這個晁錯,還真是有法家人的性格啊。”

李治聞言先是有些費解,隨後回過神來。

“商鞅?”

李世民笑嗬嗬的點頭。

“對,商鞅。”

“法家人就是這樣,總是願意為了給君王集權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也是為何古往今來,酷吏多出自法家的原因。”

說到這裡,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治,告誡道:

“治兒,你要記住。法家是一把鋒利的刀,可以用,但必須謹慎用之。”

“如若不然,定會傷及自身!”

李治鄭重點頭。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晁錯的《削藩疏》送上來之後,漢景帝劉啟立刻召集了在長安中的公卿、列候和皇族重要成員進行集體討論。】

一名宦官手舉《削藩疏》,一板一眼地念道:

“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

“(吳王)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煑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

聽著這份削藩疏誦讀完畢,皇位上的劉啟咳嗽一聲,環顧眾人,道:

“諸位若有意見,儘可暢所欲言!”

群臣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暢所欲言?

這兩年,漢景帝對晁錯可以說是偏聽偏信。

三公九卿加起來十二個人,漢景帝國家大事隻和晁錯商議。

前任丞相申屠嘉覺得這不行啊,想搞一波晁錯。

然後,申屠嘉就下台了。

有申屠嘉的前車之鑒,現在讓我們暢所欲言,我們怎麼個暢所欲言法?

現任丞相陶青眼觀鼻鼻觀心。

所有大臣一片靜默。

劉啟見狀,非常滿意地點頭。

“好,就這麼辦!”

【劉啟在明知群臣反對的情況下,一意孤行,依舊強行通過了削藩旨意,並公布天下。】

【在這份旨意中,西漢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被削的四大諸侯王,都是對朝廷極為不滿的類型。】

【被削的封地,全都是這些諸侯王最為精華的封地。】

吳國,王宮。

已經頭發花白的大漢吳王劉濞,露出一聲冷笑。

“劉啟小兒,果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聯係其他諸侯王,準備出兵!”

一名幕僚道:

“大王,若是以反對劉啟的名義出兵,恐怕會讓天下人不滿。”

劉濞嗬嗬一笑,淡然道:

“那是自然。這一次咱們不造反,咱們的口號是——”

“誅晁錯,清君側!”

西漢世界中,劉邦目瞪口呆。

“不是,就這樣下旨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