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聞言,頓時大為不滿。
“你們這些家夥,不要總覺得大漢這不行那不行的。”
“劉徹那小子要是真不行,他還能成為大漢的千古大帝嗎?”
劉邦這句話,直接讓所有人都閉嘴了。
劉恒倒是高興了起來,笑道:
“對對對,劉徹肯定能大獲全勝,消滅匈奴!”
熱兵器碾壓,當然也很舒服。
但多少有點以大欺小的感覺。
如果能在冷兵器時代就直接乾翻匈奴,那才是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的輝煌!
眾人的期待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作為一個年輕卻極有誌向的皇帝,劉徹剛剛登基,就已經開始為將來對匈奴的戰爭做準備了。】
【在登基當年,劉徹就下令讓李廣等人屯駐邊郡,積極練兵,鼓勵養馬,隨時做好對匈奴的開戰準備。】
【兩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徹得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
看著麵前由邊郡太守送來的情報,劉徹驚喜不已。
“大月氏?”
大月氏是一個原本在河西走廊遊牧的民族。
由於和匈奴遊牧地區相鄰,大月氏和匈奴之間時常爆發戰爭。
大月氏占據的祁連山河西走廊一帶資源更加豐富,所以在過往很多年時間裡,雙方互有勝負。
冒頓單於就曾經在大月氏作為質子,後來找到機會才逃回匈奴王庭。
等冒頓把父親殺掉,成為匈奴新任單於後,正好是秦末戰亂時期。
冒頓趁機大舉擴張,一統匈奴。
緊接著,就對大月氏開戰。
大月氏雖然儘力抵抗,但冒頓作為草原上的天驕之子,他的匈奴大軍可不是大月氏能抵擋的。
大月氏戰敗後,隻能狼狽西逃,離開了河西走廊。
在大秦乃至更早一些的春秋戰國時代,河西走廊的大月氏曾經和秦國、趙國有一定接觸。
等到大月氏西遷,匈奴人占據了河西走廊,這種接觸就斷開了。
如今大漢建立都差不多一百年時間,劉徹也沒想到,自己偶然在曆史上看到的大月氏竟然還在!
從邊郡這個太守送來的情報來看,大月氏雖然西遷,匈奴人也沒放過他們。
伴隨著大月氏西遷的,是匈奴不斷地追擊。
已經過去差不多百年了,大月氏在步步西遷的同時,還要不斷抵擋匈奴人的進攻。
劉徹目露奇光,自言自語。
“大月氏能抵擋匈奴近百年,想來也是一個頗有實力的國度。”
“若是朕能聯合大月氏,左右夾攻匈奴,大事可成!”
劉徹越想越是覺得可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但此時劉徹的頭頂還有太皇太後竇漪房以及太後王娡。
劉徹心中清楚,自己不可能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讓竇漪房和王娡同意對匈奴大規模用兵。
尤其是太皇太後竇漪房,這位非常喜歡黃老學派的老太太,天天說什麼戰爭不仁,讓劉徹學習漢文帝劉恒的清靜無為。
若是打仗,哪來的清靜?
在這種情況下,劉徹決定先派人去聯絡大月氏。
等使者帶回盟約之後,事情成了定局,想要說服朝中眾人出兵也就比較容易了。
這個使者要派誰去呢?
這個人得年輕,年輕人身體才好,經得起路上的各種折騰。
河西走廊是必經之路,那裡是匈奴右賢王本部大營所在,所以這個人還得有出色的武藝,足夠機警。
既然是使者,那麼口才還得好。
最後一點,這個人必須是值得信任的人,不能是什麼狗屁黃老學派,更不能跟功臣集團有一毛錢的關係。
思來想去,劉徹終於選定了一個人。
一名男子大步走進禦書房之中,對著劉徹恭敬行禮:
“張騫見過陛下!”
【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人,時任中郎,二十六歲。】
張騫身材高大挺拔,雙目有神,臉龐剛毅,線條硬朗,渾身上下彰顯著一股年輕人特有的英武之氣。
劉徹看著張騫,笑嗬嗬地開口道:
“張騫,有一個任務交給你,但可能會九死一生,你可願意?”
張騫不假思索地回答:
“臣萬死不辭!”
很快,張騫就帶著一批護衛,在匈奴人向導唐邑父的率領下出發了。
離開大漢國境,進入匈奴控製地區後,張騫等人就小心翼翼,夜行曉宿,打算儘可能避開匈奴右賢王所部騎兵。
結果沒避開。
匈奴人很快發現並俘獲了張騫一行,送到了右賢王處。
右賢王眯起眼睛,注視著張騫。
“漢人為什麼會來到本王的土地上,難道你們想要違背冒頓單於和你們大漢開國皇帝的和約嗎?”
張騫挺直胸膛,傲然道:
“大漢和匈奴之間的和約依舊生效,我此次是奉大漢皇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大月氏國!”
右賢王哈哈大笑,露出嘲諷表情。
“大月氏?那個弱小的部族早就被大匈奴給滅族了。”
“你去找他們有什麼用?”
“行了,既然你是漢朝的使者,我也不管你,有什麼話你就對單於說去吧。”
右賢王派人將張騫等人押送到了漠南的匈奴王庭之中。
王庭之中,一名頭戴王冠的匈奴男子大馬金刀的坐著。
他兩鬢斑白,手中拿著一個酒杯,正在不緊不慢地喝著酒。
【匈奴遊牧帝國第三代單於,冒頓之孫,軍臣單於】。
在軍臣單於的身邊,是一名有些坐立不安的小閼氏。
這位小閼氏從麵容來看乃是純正的漢人長相,顯然就是和親過來的大漢公主。
軍臣單於平靜道:
“你想去找大月氏?”
張騫點了點頭,道:
“沒錯,我奉大漢陛下之命,前去尋找大月氏。”
軍臣單於道:
“所為何事?”
張騫道:
“無可奉告。”
“大漢和匈奴之間素有盟約,單於為何無故扣留我這個大漢使者?還請放我離開,派人護送我前往大月氏。”
軍臣單於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劉徹那個小子想什麼,本單於還不知道嗎?無非就是想要聯係大月氏來夾擊本單於嘛。”
“本單於問你,如果本單於派人南下去聯係南越國一起夾擊你們大漢,你們會讓本單於的使者過境嗎?”
張騫表情平靜地開口道:
“我此行大月氏,並無任何危害大漢跟匈奴和約的意圖,單於多慮了。”
軍臣單於嘖嘖有聲:
“我當了幾十年的單於,你是第一個能在本單於麵前說謊話還如此自若的人。”
“你想要見大月氏的王,對吧?”
“來,你們見一麵。”
說著,軍臣單於平靜地將手中的酒杯放在了桌子上,指了指這個酒杯。
“此酒杯乃是以上一代,或者上上代大月氏王的頭骨所製,是我父親老上單於遺留給本單於的。”
“你可以跪下來對它行禮了。”
張騫臉色微微一變,看著這個頭骨酒杯,沒有開口說話。
軍臣單於哈哈大笑,對著張騫道:
“劉徹不守盟約,但本單於是個言而有信之人。”
“張騫,我看你也是一表人才,不如你就留下來,我給你封個王,如何?”
軍臣單於話音落下,在場的匈奴首領們都露出驚訝表情。
按照匈奴內部製度,最大的就是單於,接下來就是左賢王(太子)和右賢王。
左賢王掌管漠南草原東部直到大海的遼闊區域,右賢王則掌管從河西走廊到西域的地區。
除了左右賢王之外,
這些王,就相當於是周天子時候的大小諸侯國。
張騫區區一名大漢郎官出身的使者,居然能被任命為匈奴體製下的諸侯,這提升不可謂不大。
匈奴的“王”,除了要聽從單於的命令出兵打仗之外,其他時間可都是部落至高無上的主宰!
但張騫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我乃大漢臣子,此生不會背棄大漢,更不可能當叛徒。”
“單於要殺便殺,何須多言!”
看著一臉堅定的張騫,軍臣單於沉默片刻,哈哈地笑了起來。
“好,很好。本單於倒要看看,你能硬氣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