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龍城之戰,漢軍四路進軍兩路慘敗,衛青創造奇跡!(2 / 2)

從大漢建國開始,匈奴就一直在極力招攬漢朝的降將降臣。

如今許多匈奴的大小王,甚至就是趙國、燕國乃至大秦的亡國貴族逃奔草原之後,被匈奴單於所冊封的後代。

李廣很清楚,以自己在邊郡的名聲和地位,隻要願意投降匈奴,撈個大一點的部落封王,難度不大。

但在短暫的遲疑後,李廣又狠狠地搖頭。

“不行,老子可是堂堂大漢飛將軍,怎麼可能去跪那茹毛飲血的匈奴鳥人?”

“娘的,還拿骨頭當酒杯,惡心死了。”

“罷了罷了,全家都在大漢,總不可能為了我自己,讓整個李氏被株連吧。”

“回去就回去好了,陛下看在我多年給大漢鎮守邊疆的份上,說不定還能留我一條命了。”

李廣下定決心,驅使著胯下坐騎,在夜色中飛速朝著南方而去。

鏡頭一轉,到了大漢四位將軍中,唯一一個還沒出場過的公孫賀。

“什麼,還是沒有匈奴軍隊的身影?”

公孫賀聽著斥候的彙報,徹底懵逼了。

按照開戰前的情報,公孫賀早就應該碰上匈奴右賢王所部了!

可現在,公孫賀足足多走了十天時間,已經向北多前進了一千裡地,竟然還是沒有發現右賢王所部。

這到底怎麼回事?

匈奴右賢王死哪去了?

無數疑惑在公孫賀腦海中浮現,他很想知道答案,但麵前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除了綠色還是綠色,壓根就沒有哪怕是一個匈奴人的身影。

一名部下怯生生地開口道:

“將軍,右賢王不會是得知咱們北上的消息,跑到南邊去包抄我們退路了吧?”

公孫賀表情頓時一滯。

“包抄我們的退路?”

“他娘的,這些匈奴人果然卑鄙,都被軍臣那個老狐狸帶壞了!”

又一名部下道:

“將軍,咱們這一次就帶了一個月的補給,還有五天時間就得返回了,真的還要繼續北上嗎?”

公孫賀聞言,心中也是打鼓。

騎兵作戰,又是深入草原,自然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

漢軍雖然是一人雙馬的配置,但攜帶一個月的補給也已經是極限了。

再考慮到來去雙程,公孫賀進軍的時間最多隻有十五天就必須返回,否則補給就不足以支撐返程了。

沉吟片刻,公孫賀終於下定決心。

“他娘的,這一仗打得實在是太奇怪了,說不定匈奴人真有什麼陰謀,我們不能再繼續北上了。”

“傳令下去,全軍南撤班師吧!”

下達這個命令之後,公孫賀不由鬆了一口氣。

雖然沒碰到敵人,但最起碼也沒有戰損。

嗯,陛下應該不會太過苛責……

等會回去的時候再找找個有沒有匈奴部落,弄個幾十一百顆人頭回去,也能交差了。

就是負責記載軍功的那個主簿可能不太好打發……

帶著各種念頭,公孫賀領兵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又過一天時間,一支匈奴斥候發現了公孫賀所部在這裡停留的足跡。

很快,匈奴右賢王率領本部兵馬趕到。

“撤退了?”

作為草原上的子民,右賢王非常輕易地就判斷出了公孫賀所部的動向,也鬆了一口氣。

“嗯,這樣的話,我們攔截公孫賀的行動就圓滿完成了。”

“派人去向單於報喜,然後我們慢慢回歸王庭就是了。”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大殿中,氣氛已經完全凝固。

劉邦揉了揉太陽穴,歎了一口氣。

“好嘛,所以就隻剩下衛青了。”

“接下來的故事,總不可能是衛青創造奇跡了吧?”

曹參遲疑了一下,開口道:

“臣倒也不是懷疑衛青,但衛青麾下就一萬人,想要擊敗匈奴的主力部隊,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

陳平嘿地笑了一聲,道:

“一萬火槍兵倒是有可能,但一萬古典騎兵……”

眾人不約而同地搖頭。

那是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啊。

劉恒呼出一口氣。

衛青,你真的能創造奇跡嗎?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右賢王傳回的消息,很快就抵達了軍臣單於處。

這位匈奴單於徹底放心了,哈哈大笑。

“劉徹,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怎麼可能是我的對手?”

“四路出兵,兩路潰敗,兩路無功而返。”

“我倒要看看,你接下來還能有多硬氣,還敢不敢繼續和大匈奴鬥!”

軍臣單於的笑聲,遠遠回蕩在草原上。

突然,一匹快馬疾馳而至,馬上匈奴騎士臉色煞白,魂不附體地稟報了一個消息。

“單於,王庭遇襲!”

“什麼?”軍臣單於表情瞬間凍結。

鏡頭再度發生變化,衛青出現在了畫麵中。

他抬頭看了一眼太陽,判斷了一下時辰和方位。

“嗯,匈奴王庭應該就在此地正西邊三百裡之外。”

“斥候們還沒有回報嗎?”

聽著衛青的詢問,一旁的某個偏將點了點頭,一臉憂慮地開口。

“將軍,咱們這也太深入了吧?”

“朝廷給咱們戰前定的目標,也不是匈奴王庭啊!”

按照戰前的部屬,衛青隻需要擊退或者拖住匈奴左賢王所部,等待公孫敖、李廣兩路合力擊敗軍臣單於率領的王庭主力,就是大功一件。

可這一路過來,衛青這一支兵馬壓根就沒有碰到什麼左賢王的軍隊,甚至連大一點的匈奴部落都沒碰到,僅僅是拿下了幾個小的部落。

衛青笑了笑,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左賢王所部,恐怕已經去和他們的單於會合了。”

“啊?”這位偏將吃了一驚,隨後明白了什麼,愕然道:

“那李廣和公孫敖將軍他們豈不是危險了?”

衛青歎了一口氣,道:

“隻能希望他們吉人自有天相了。”

偏將越發疑惑,道:

“將軍,那我們為什麼不去援救李廣將軍他們呢?”

衛青搖了搖頭,道:

“來不及的。我確定左賢王所部不在我們正麵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軍臣單於,不愧是統治匈奴數十年的英武之君,竟然能如此冒險,強行集中兵力對付李廣和公孫敖兩位將軍。”

“唉,若是我能事先想到就好了。”

說著,衛青露出了懊悔的表情。

偏將突然有些心驚膽戰,顫聲道:

“將軍,如果李廣和公孫敖將軍都失敗了,咱們為什麼還要往匈奴王庭的方向去?”

匈奴王庭,那可是整個匈奴帝國的老巢啊!

就衛青這區區一萬人,去了那裡,不是穩穩的送貨上門?

衛青嗬嗬一笑,正打算說些什麼,突然定住。

斥候們回來了。

“將軍,正西方五十裡內發現兩個匈奴部族,估算騎兵不過千人,大多都是老幼婦孺。”

“將軍,正南方五十裡沒有任何匈奴騎兵活動的痕跡!”

衛青嗯了一聲,抬頭看了一眼天色,表情突然變得淩厲起來。

“是時候了。”

“傳令下去,全軍以最快速度出擊,直指匈奴王庭!”

“啊?”偏將這下子是真的嚇尿了。

“將軍,那可是匈奴王庭啊!”

在這位偏將看來,衛青的這種做法,簡直等同於一支匈奴騎兵長驅直入,直撲大漢江南一樣。

簡直就是送死!

衛青看著這位偏將,笑著說了一句。

“放心吧,王庭這時候應該沒人。”

“走了!”

衛青說完,直接策馬狂奔而去。

“沒人?”

偏將又驚又疑,本能就懷疑起這種說法。

但事到如今,無論他願不願意相信,都隻能硬著頭皮跟上了。

鏡頭一轉,一座高大巍峨,但形製和中原完全不同的城池,出現在了畫麵中。

【龍城,匈奴王庭。】

這座龍城,坐在了一處大山之旁。

山腳下,由無數巨石和柱子,刻畫出了一個看似淩亂,但內裡卻隱隱蘊含著某些卦象的城池。

說是城池,但它又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城牆。

許多帳篷就這麼遍布在這座“城池”的外圍,巨石和柱子之間有著非常多的道路和空隙,可以讓匈奴人隨意策馬奔馳。

在這座龍城的最中央,是一座極其高大的台子。

這裡,就是曆代匈奴單於的祭天所在。

以這座祭天台為中心,無數匈奴人的帳篷星羅棋布,到處都是牲畜,還有騎著馬匹的匈奴幼童相互追逐。

龍城王庭。

所有匈奴人的祖地,匈奴帝國的榮耀之所。

此刻,這裡的場景看起來極為歡樂,祥和。

在距離祭天台不遠處的地方,有一處同樣極為高大的王帳。

這是軍臣單於駐蹕所在,眼下軍臣單於出征在外,這裡便由他的大閼氏(皇後)負責主持。

這位大閼氏正冷冷地看著麵前一名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麵容明顯是華夏人的女子。

“小閼氏,你們漢朝竟然敢和強大的匈奴帝國對抗,究竟誰給你們的膽量?”

被稱為小閼氏的劉姓宗室女一臉驚懼地回答:

“大閼氏,我、我真的不知道,真的不是我傳遞情報給大漢的。”

大閼氏冷笑一聲,突然站起來,狠狠地甩了小閼氏一巴掌。

“卑賤的漢婢!”

“若不是單於對你還有幾分感情,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來人,帶她下去抽二十鞭子,脫光了,讓所有人都看看。”

“這些漢朝的賤種敢於反抗大匈奴,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很快,慘叫聲就從帳外響起。

大閼氏心情暢快,信手拿出了一個玉盒打開。

玉盒中,是一種紅色的膏狀固體,帶著淡淡的香味。

大閼氏的臉上露出陶醉的表情,輕聲道:

“閼氏山的極品胭脂,嗬嗬,果然隻有大閼氏我,才配擁有這樣的寶物和美麗!”

說著,她仔仔細細,將紅色的胭脂塗抹到了手上。

順便,欣賞著外麵傳來的慘叫聲。

這個賤婢,不就是年輕一點,不就是長了一張漢人的臉,被單於喜歡麼?

不如乾脆直接把她打死算了。

不行,會得罪單於的。

嗯,單於應該也活不了多久,到時候左賢王娶了我這個老母親,肯定是看不上的。

那個賤婢年輕,萬一在左賢王那邊得寵,把她封做大閼氏,我可就麻煩大了。

要不還是乾脆打死吧?

聽著她的慘叫聲倒也不錯,她還挺能叫的……

等等!

大閼氏突然回過神來。

二十鞭,怎麼可能這麼久?

而且,這個聲音……

不對!

大閼氏猛然衝出了王帳之外。

此刻,慘叫聲從四麵八方傳來,遍布整個龍城。

一支萬人漢軍騎兵呼嘯而至,見人就殺。

整座龍城內,陷入了一片混亂。

“漢軍?”

大閼氏老臉上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裡可是龍城啊!

大單於都已經率領大匈奴的主力出動了,怎麼可能會有漢軍抵達這裡?

但眼在眼前的殺戮清楚地告訴了大閼氏,這一切都是事實!

衛青策馬狂奔,手中長槍用力一刺,將一名迎上來的匈奴騎士當胸貫穿。

在他身後,那名偏將拔出馬刀,大殺四方,忍不住驚喜地大叫。

“大將軍,這龍城真的沒有匈奴主力!”

雖然不知道衛青是怎麼判斷出來的,但這一路過來,他們當真就沒有遇到過任何一支超過千人的匈奴軍隊。

即便是到了王庭,到了這座龍城!

龍城中,是匈奴單於的本部,攣鞮氏部落所在。

此刻,攣鞮氏部落的成年男子都已經隨軍臣單於出征。

這也是匈奴軍隊的特點,所有成年男子都是軍隊的一員!

剩餘的老弱病殘,壓根就不是衛青這一支萬人漢軍的對手。

衛青哈哈一笑,高聲回答。

“記住了,多搶牲畜,多搶俘虜,少殺人!”

“啊?”偏將又一次愣住。

但馬上,他立刻做出回答。

“末將遵命!”

大閼氏終於回過神來,大叫道:

“逃,都逃!”

“快派人去找大單於,讓他趕緊回援!”

“要快!!!”

話音落下,大閼氏縱身一躍,直接跳上了旁邊的一匹馬,隨後飛一般地策馬逃離。

在騎馬這項技術上,匈奴人從老到小都練成了本能,壓根就不需要彆人教的!

短短幾秒鐘,大閼氏就逃進了祭天台。

在那裡,有著重重疊疊,迷宮一般的道路,以及隻有她才知道的秘密出口。

不可能有人在那裡抓住她!

但大閼氏明顯想多了。

衛青壓根也沒有想過抓她!

戰鬥持續了僅僅一個時辰就結束了。

龍城中,數千具屍體橫七豎八地倒著。

這些屍體絕大部分都是軍臣單於用來留守龍城的騎兵。

但軍臣單於壓根也沒想過會有漢軍能殺到龍城,所以這支騎兵分散在城中各地,為的是幫助大閼氏掌控局麵。

當衛青殺到,留守的匈奴騎兵們各自為戰,結局自然就是被擁有絕對數量優勢的漢軍各個擊破。

衛青停下馬,看著麵前的收獲。

基本上絕大部分戰死的匈奴人都少了一隻左耳。

這是大漢將士們軍功的證明。

腦袋可比耳朵要重多了,腦子正常的皇帝都不會選擇用腦袋來作為計算軍功的方式。

至於那些沒有被割下耳朵的,則是在戰鬥中死亡的匈奴兒童、女子。

兒童和女子的耳朵,在那些老辣苛刻的主簿麵前可是會被一眼認出來的。

隻有成年匈奴男子才算軍功,用其他人的耳朵冒領軍功是大罪!

衛青繼續轉移視線。

匈奴守軍的拚死奮戰並不是沒有結果。

大部分的老弱婦孺,都趁著這個機會逃離龍城。

衛青隻抓到了大約一千名俘虜,以及大量、巨量、超量,一眼望不到頭的牲畜。

“大將軍,這一次咱們可是賺翻了呀!”

偏將喜滋滋地出現在衛青麵前,手中拿著一顆藤條,上麵串著十二個血跡未乾的耳朵。

衛青笑了笑,道:

“帶上所有能帶走的東西,一個時辰後,我們立刻撤退。”

“啊?”偏將露出了不舍的表情。

“將軍,這裡可是龍城啊!”

“肯定有很多寶貝的,一個時辰哪夠啊!”

或許是這偏將的表情過於逗樂,又或許是打了勝仗之後衛青心情極好,他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你也知道這是匈奴人的王庭龍城啊?”

“再不走,難道你要留在這裡,和軍臣單於拿著頭骨酒杯,一起把酒言歡?”

偏將呆滯片刻,斬釘截鐵地開口道:

“將軍說得對,咱們馬上就走!”

很快,衛青帶著麾下軍隊,驅趕著上萬匹繳獲的戰馬,帶著上千名俘虜,浩浩蕩蕩離開了龍城。

“走了?”

祭天台某根柱子後麵,大閼氏的老臉探了出來,滿是疑惑。

漢人才剛來,怎麼就走了呢?

又過兩天多的時間。

南邊煙塵滾滾,十多萬匈奴騎兵主力趕回了龍城。

“什麼,衛青把龍城大殺一通,搶走了幾萬匹戰馬,跑了?”

饒是軍臣單於統治匈奴帝國這麼多年,見識了無數大陣仗,此刻臉頰也不由抽搐,露出了無比憤怒的表情。

明明已經在前線大破李廣公孫敖兩路,明明這場戰爭勝局已定。

竟然卻被衛青偷了家!

片刻後,一聲憤怒之極的長嘯自軍臣單於口中發出。

“衛青!!!!!”

聲音在龍城回蕩不休,畫麵漸漸暗淡下來。

【此戰被稱為“龍城之戰”。】

【劉徹派出的四路大軍中,李廣全軍覆沒被俘,獨自逃生。】

【公孫敖遭遇匈奴擊潰,大敗逃亡。】

【公孫賀搜尋未果,無功而返。】

【唯有衛青一路趁機疾進,掃蕩匈奴龍城,殺敵數千,俘虜人口、牲畜過萬,凱旋而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