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常遇春,絕對能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大清世界。
雍正對著康熙稟報道:
“父皇,咱們已經讓喀爾喀蒙古和布裡亞特蒙古諸部進入了西伯利亞之中,拔掉了大概三十多個沙俄的定居點。”
“眼下,沙俄東西伯利亞和其他地方之間聯係的道路已經被大清切斷了。”
西伯利亞是一塊非常巨大的平原不假,但這塊地區是天寒地凍,大部分的地區是無法讓人類生存的。
沙俄並不沒有那個能力在西伯利亞北部建立起諸多城鎮,就連在西伯利亞南部也就是一連串的定居點。
這些定居點大部分都非常靠近大清和沙俄的邊境。
所以,大清才能如此迅速地在進入沙俄境內後,就能切斷沙俄和東西伯利亞的聯係。
康熙嗬嗬大笑,點頭道:
“很好,接下來我們要聯絡土爾扈特蒙古,還有哈薩克汗國,要更多的支持他們,給沙俄東進創造更大的阻力。”
“哼,西伯利亞是鮮卑人和我們女真人共同的祖地,我們的祖先就是從那裡逐漸南下,最終創建了大清。”
“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一定要把這些祖地給拿回來!”
老邁的康熙皇帝身上,此刻湧現的是驚人的大氣魄!
這種氣魄甚至連胤禛都有些震驚了,忍不住提醒道:
“父皇,兒臣現在有點擔心咱們的速度太快,會引起英國和法國等其他歐洲強國的警惕。”
“警惕?”康熙皇帝大笑了起來。
“放心吧,英法之間的相互爭鬥,還有歐洲的內鬥才是他們更加看重的事情。”
“他們或許會一定程度改變態度,對沙俄進行支援。”
“但這裡是亞洲,是大清的主場。”
“大清,有何懼之?”
胤禛看著神采飛揚的父皇,不由被感染,心中也充滿鬥誌。
“父皇所言極是!”
“大清,必將會成為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主宰!”
弘曆在一旁聽著,心情同樣激蕩不已,看著金幕中的衛青。
衛青,你的確是當年的名將。
但如今大清的將軍們,已經深入到了你當年無法觸及的地方。
長江後浪推前浪。
大清會把華夏的光輝傳播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實現對你和霍去病的超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龍城之戰,是真正意義上西漢和匈奴繼白登之圍後爆發的第一次戰爭。】
【這次戰爭中,匈奴軍隊全殲李廣所部,擊潰公孫敖所部,讓四萬漢軍損失了四成。】
【但漢軍也同樣憑借著衛青奇襲龍城的戰績扳回一城。】
【故而,雙方都堅定地認為是自己獲勝,對方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都不服氣的西漢和匈奴兩大帝國繼續開戰,也就成為了必然。】
金幕中,一名宦官正在高聲宣讀旨意:
“……封衛青為關內侯!”
衛青心中歡喜不已,大聲道:
“臣謝陛下皇恩浩蕩!”
在場的大漢群臣注視著衛青,有羨慕、有嫉妒,當然還有佩服。
一個馬奴,在大漢整個社會體係中最低級的存在。
本以為他無非就是靠著姐姐衛子夫意外得寵,一步登天。
但現在,衛青用實力擊碎了所有質疑。
天下皆知,大漢出了一位名將衛青!
衛青回到府中,自然要擺酒慶賀。
一名十二歲的少年激動地來到衛青麵前。
“舅舅,托您的福,我馬上就要被選入宮中為郎官了。”
“將來侄兒也要隨您從軍,一直殺匈奴,讓大漢華夏之威傳遍天下!”
心情大好的衛青看著麵前的侄子,少見的大笑起來。
“好好好,你是個有誌氣的,舅舅等著和你一起殺匈奴的好日子!”
畫麵上,緩緩浮現出這個少年的名字。
【霍去病。】
龍城之戰結束後不久,一個嬰兒在皇宮中呱呱墜地。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這是一位皇子殿下!”
聽到這句話之後,劉徹欣喜若狂。
“朕的兒子,朕的長子出世了!”
衛青的勝利,以及皇長子劉據的出生,讓年輕的皇帝劉徹獲得了繼位以來的最大快樂。
劉據出生不久,劉徹就迫不及待地廢掉了陳阿嬌的皇後之位。
衛子夫隨之被立為新的皇後。
有了衛青龍城之戰的輝煌勝利,再加上劉據這位皇長子的出生,這一次的廢後雖然也引起了一番爭議,但最終還是順利完成。
劉據出生不久,在匈奴左賢王的率領下,兩萬多匈奴騎兵大舉進入漢朝境內,對上穀、漁陽、雁門郡進行騷擾。
畫麵中,匈奴騎兵們縱馬奔馳,揮舞著手中的兵器,瘋狂屠戮西漢子民。
還有一些匈奴士兵淫笑著,將奮力掙紮抵抗的西漢女子拖入房屋之中。
大火熊熊燃起,一個個村落被焚燒。
許多漢朝民眾在匈奴人的押解下,哭聲震天朝著北方而去。
若是沒有人來營救他們,他們將會被匈奴人帶回草原,成為匈奴人的奴隸,被世世代代奴役。
劉徹在得知消息後,震怒不已。
“這些該死的匈奴人,之前還沒有被朕打痛嗎?”
“竟然還敢來襲擾朕的大漢,劫掠朕的子民!”
“韓安國,你立刻前往北方諸郡,組織、整合當地兵馬,抵抗匈奴人的進犯。”
“衛青,朕命你為車騎將軍,用最快的速度集結大漢精銳,馳援邊郡!”
很快,韓安國帶著隨從抵達了雁門郡,憑借著印信和虎符接管了上穀、漁陽、雁門三個郡總共一萬多郡兵。
緊接著,韓安國立刻領兵出發,前往匈奴人肆虐最為嚴重的上穀郡。
有人對韓安國提出了建議。
“大人,匈奴人來勢洶洶,我等似乎不宜主動出擊。”
韓安國聞言一聲冷笑。
“衛青不過是一個馬奴,都能擊破龍城。”
“本官乃是戰國時代韓國王族後裔,真正的貴族出身,難道連他一個馬奴也不如?”
“無需多言,本官此次定要獨立擊退左賢王部,讓天下人知道,大漢的名將是我,不是衛青那個馬奴!”
帶著這種自信,韓安國領兵出發。
一路上,韓安國接連消滅了幾支匈奴人的小股部隊。
這也讓韓安國信心更增,接連催促麾下士卒前進。
鏡頭一轉,一名匈奴貴族出現。
【匈奴左賢王,於單。】
於單是軍臣單於最喜歡的兒子,身為左賢王的他,也是將來匈奴帝國無可爭議的單於。
此刻,於單正在聽取部下們的彙報。
“大王,韓安國率領的那支漢軍正在快速前往我們預設的戰場。”
於單聞言,頓時露出笑容。
“很好,就等著他來呢!”
在過往的戰爭中,匈奴人一般南下襲擾也就一個月左右。
這個時間是匈奴人在幾十年的襲擾中得出的經驗。
襲擾搶掠的時間自然是越久越好,但漢朝也不是死人,肯定是會調遣軍隊反抗的。
一個月的時間,對匈奴人來說能搶到足夠多的物資錢財和人口。
同時,這個時間也不夠讓漢朝朝廷調集的中央軍抵達。
但於單這一次並不想要這麼做。
隨著軍臣單於的老去,於單作為左賢王當然是最有希望接替的。
可匈奴人不像華夏一樣,有一套機製能確保皇位平穩順利的傳承。
草原上的子民隻認強者。
誰強,就誰當下一任單於!
於單心中清楚,很多人都在覬覦著下一任單於的位置。
這一次於單自行南下,就是為了要用戰績向所有人證明,他有這個資格和能力!
於單的計劃很簡單。
先消滅韓安國的這支郡兵,然後再擊潰漢朝前來支援的軍隊。
獲勝之後,於單的名聲將會傳遍整個草原。
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挑戰他將來的單於之位了!
於單躊躇滿誌,等待著韓安國的到來。
鏡頭又轉回了韓安國這邊。
“大人,前方發現了大量匈奴騎兵,可能是敵人的大隊兵馬!”
“是否需要暫時停下來?”
韓安國在之前一直都主張議和。
但馬邑之圍的失敗,以及衛青的勝利,使他的心態發生巨大轉變。
衛青一個馬奴都行,我憑什麼不行?
韓安國大手一揮。
“匈奴主力?本官打的就是匈奴主力!”
“傳令下去,全軍擺開戰鬥陣型,緩緩前進,隨時準備迎敵!”
很快,兩支兵馬就在一處平原相遇。
這是於單精心選擇的戰場,為的就是要把匈奴騎兵的優勢最大化。
誰都知道,平原是最適合騎兵發揮的!
“進攻!”
“出擊!”
於單和韓安國兩名主將,幾乎是同時發動了命令。
鳴鏑響徹天空。
鼓聲震動大地。
匈奴騎兵和漢軍開始交戰。
才剛剛開打不久,韓安國就大吃一驚。
“這些匈奴人,好強!”
匈奴騎兵並不像韓安國所想象的那樣,亂糟糟的,上來就是放箭然後亂砍。
事實上,匈奴騎兵看似淩亂,可相互之間的交替接應卻井然有序。
漢軍剛剛應付完一波箭雨,來自另外一個方向的箭雨也已經落下來了。
整個戰場上,匈奴人的戰馬四蹄翻飛,憑借著機動性上的絕對優勢,將以步兵為主的漢軍牽扯得進退兩難。
匈奴人能打敗月氏,能將漢高祖劉邦包圍在白登,能征服和奴役了西域諸國幾十年。
他們的征服和統治是無比蠻橫的,他們也沒有什麼文明可言。
但戰場,這是匈奴人賴以生存和強大的地方。
在戰場上,匈奴人的強悍是毋庸置疑的!
韓安國突然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非常離譜的錯誤,那就是低估了敵人,高估了己方的戰鬥力。
就連李廣、公孫敖所率領的漢軍精銳,都在戰鬥中被匈奴騎兵擊敗。
韓安國這些戰鬥力更加差勁的邊境郡兵,自然也很難是匈奴人的對手。
“收縮撤退,準備防守!”
不得已之下,韓安國主動撤退到了附近的山腳下,開始進行防守。
匈奴左賢王於單見狀,不由笑得更加開心了。
“這就是所謂的漢朝軍隊,根本就不敢和大匈奴正麵作戰,隻會玩偷襲!”
“哼,本王不給你們偷襲的機會,你們又拿什麼來和大匈奴對抗!”
“攻上去!”
於單信心滿滿,指揮著匈奴軍隊將山腳下的韓安國軍包圍,隨後發動了不斷地衝鋒。
好在,韓安國倒也並非徹底的草包一個。
在這個生死關頭,韓安國也是豁出去了,直接衝到了第一線督戰。
“都和匈奴人拚了,難道爾等忘記了腳下就是你們的家鄉嗎?”
“難道爾等要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劫掠你們的家鄉,殺害你們的父老,擄走你們的妻兒嗎?”
聽著韓安國的怒吼,這些當地的郡兵們也是紅了眼睛。
“絕不!”
“和匈奴人拚了!”
在郡兵們的爆發下,匈奴騎兵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被擊退。
匈奴雖強,但畢竟是以輕騎兵為主。
當戰場從平原轉變為山腳,當戰局變成匈奴進攻漢軍防守,漢軍就能儘可能地揚長避短,發揮出步兵的威力。
幾波進攻下來,匈奴人丟下了幾百具屍體,依舊無法寸進。
於單大為不滿,將麾下的將領們臭罵一通。
“一群廢物,竟然連近在咫尺的勝利都拿不到嗎?”
罵完之後,於單無可奈何,隻能選擇暫時停戰。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於單多次進攻。
但韓安國也穩住了陣腳,死死地守住了。
於單一怒之下,也不進攻了,就圍住韓安國,想要把韓安國活活圍死。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於單麾下的許多匈奴將士們都有意見了。
大家跟著你左賢王來進攻漢朝,那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搶奪物資,為了搶更多的漢人當奴隸的。
現在倒好,都已經來到漢朝境內了,你居然不讓我們去搶奪物資,反而天天在這裡無所事事?
匈奴作為遊牧帝國,它的存在形式就是一個個大中小部落組成。
於單的左賢王本部固然是最大的,但其他的中小部落不滿意,抗議起來,也讓於單非常頭疼。
他可還想著依靠這些中小部落的支持,將來去接替匈奴單於的大位呢。
於單經過一番思考,終於決定撤軍。
當然,為了麵子,於單還是得有一番豪言壯語。
“這支漢軍已經被我們打殘了,對我們構不成什麼威脅了。”
“接下來大家各自散去,繼續劫掠。”
“本王會帶著本部給你們壓陣。”
“等漢軍朝廷主力抵達,我們再集合起來消滅他們,凱旋北歸!”
說完這番話之後,於單就主動撤圍,去其他地方劫掠了。
於單雖然是迫不得已撤軍,但他有一句話的確說對了。
在這場將近一個月的圍攻後,韓安國所率領的這支郡兵的確已經是筋疲力儘,無力繼續作戰。
正當韓安國陷入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
“將軍,朝廷派來的援軍已經在路上,最多十天就可抵達!”
大馬路上,無數騎兵飛馳,駿馬四蹄翻飛。
為首的,正是不久前在一鼓作氣襲破龍城的大漢名將——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