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劉邦驚訝了,霍去病這小子還挺狂啊?(1 / 2)

當霍去病出現的時候,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雙目都是一亮。

【光武帝劉秀:冠軍侯終於來了!】

【宋太祖趙匡胤:冠軍侯!若大宋有一個冠軍侯,也不會被契丹和女真人各種壓迫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大宋是沒冠軍侯,但有嶽飛,然後呢?】

趙匡胤直接被乾沉默了。

【昭烈帝劉備:大漢冠軍侯,出擊匈奴!】

【魏武帝曹操:劉大耳,你都多大年紀了,彆用這種沒羞沒臊的語氣說話行麼?】

【吳大帝孫權:若是朕麾下有一個冠軍侯,何至於被曹阿瞞欺辱至此!】

【魏武帝曹操:嗬嗬,你這江東鼠輩,和朕裝什麼呢?】

一時間,三國皇帝罵聲滾滾,在群臣的加持下,各種罵人不吐臟字的彈幕飄來飄去。

【係統提示:魏武帝曹操,昭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三名用戶因多次辱罵其他用戶被禁言一天,請大家注意彈幕禮儀,文明發言。】

一番沉默之後,又一條新的彈幕跳了出來。

【漢高祖劉邦:@昭烈帝劉備,小備啊,你這罵人的本事還是不太夠,晚點朕給你上傳一本罵人寶典,你記得通過金幕購買,保證讓你在罵戰中無往不利!】

【秦始皇嬴政:嗬嗬,劉備是能買,但曹操和孫權也能買啊,你搞這種有用嗎?】

劉邦這下子也被乾沉默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霍去病信心滿滿,追隨著衛青大軍踏上了征程。

霍去病雖然很年輕,但他的身份放在這裡,自然沒有人會不尊重他。

營地之中,霍去病笑嗬嗬地看著不遠處的李敢,大聲道:

“這不是在宮裡被我打得屁滾尿流的李敢嗎?怎麼連你這樣的人也上戰場了?”

李敢氣得臉色通紅,冷笑道:

“我不和你一個小毛孩子一般見識。”

霍去病喲了一聲,道:

“那被小毛孩子打得屁滾尿流的成年男子,又該是什麼說法?”

李敢直接轉身就走。

正好路過的蘇建聞言,忍不住笑道:

“霍校尉,你好像和李家父子很不對付?”

霍去病哼了一聲,道:

“這個李廣,自己沒本事封侯,天天就來怪我舅舅。”

“也就是我舅舅心善,換了我,李廣那個沒用的老小子彆說是將軍,連校尉都沒得當!”

在衛青崛起之前,李廣才是大漢邊疆最負盛名的將軍。

衛青的崛起伴隨的是李廣的失敗。

雖然後來李廣又被皇帝劉徹啟用,但看著公孫敖公孫賀這些後輩,甚至是蘇建張次公這些當年的小角色都已經封侯,李廣卻還隻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將軍,心情可想而知。

人是不可能怪自己的,李廣的兒子李敢就對衛青很不滿,總覺得是衛青的出現妨礙了自家老爹李廣,不然李廣早就封侯了。

霍去病又是個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還能慣著李敢?

一來二去,雙方之間的關係自然就好不到哪裡去。

蘇建笑著搖頭道:

“霍校尉,你們還是年輕。到我這個年紀,每一個戰友都是彌足珍貴啊,哪裡還會把這些意氣之爭放在心上。”

霍去病笑了起來,轉而和蘇建攀談:

“平陵侯,你家的二兒子蘇武最近不是剛進宮嗎?是一個很機靈的小夥子。”

霍去病今年十八歲,說彆人“小夥子”好像有點怪怪的。

但他口中的這個蘇武,今年才剛剛十三歲!

蘇建聽到霍去病的話之後,笑得眯起了眼睛。

“說真的,老夫這個次子的確是比其他兄弟要聰明一些,但他的性子也是很執拗的,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

“唉,老夫總擔心他將來會因為這個性格吃大虧啊。”

霍去病豪氣乾雲地一揮手,笑道:

“怕什麼?咱們大漢的好男兒就應該這麼直來直去,誰要是不服氣,直接弄死他就是了!”

說話間,霍去病隨便瞟了一眼李敢身影消失的方向。

蘇建笑著點頭,又寒暄了幾句,轉身離開。

帥帳之中,衛青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一份文書。

“……去歲秋,伊稚斜派麾下萬餘騎兵入寇代郡,代郡都尉朱英奮起抵抗,不幸遇難。”

“千餘邊民被擄走,十一座村莊被焚毀。”

衛青靜靜地看著這些,微不可察地歎了一口氣。

其實在過去的很多很多年裡,大漢邊疆一直都是如此。

由於匈奴入寇過於頻繁,很多時候僅僅是記載了一句“歲秋,匈奴寇邊。”

但這短短的六個字背後,卻是無數大漢邊疆將士和子民的血淚!

以前的大漢壓根無力抵抗,從劉邦到呂後,然後是漢文帝和漢景帝,都隻能在匈奴大舉入寇時被動出兵防禦。

“時代不同了。”

衛青心中默念了一句,站了起來。

大漢的勝利越來越多,也該是時候解決匈奴了。

鏡頭一轉,衛青率領的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長城,挺進北方草原。

春天到了,萬物複蘇,許多地方還殘留著冬天的餘雪,但青草們已經受到天空的召喚,爭先恐後地冒出了頭。

衛青一路向北行進了大約兩百裡地,抵達了去年冬天伊稚斜駐蹕的王帳。

在這裡還殘留著匈奴人生活過的大量痕跡。

但在仔細的觀察過後,漢軍非常遺憾的確認了一個事實,匈奴人離開這裡至少已經有半個月了。

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大軍抵達定襄郡的時候,伊稚斜就動身離開。

這麼長的時間,除非匈奴人繼續長期駐紮在某個地方,不然順著痕跡尋找匈奴單於本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衛青的眉頭一點點地皺了起來。

“伊稚斜居然不敢和我們決戰?”

這真的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過去的那麼多年裡,匈奴王庭單於本部可從來都是不慫的。

在出兵之前的漢朝內部推演裡,衛青隻要出了長城,伊稚斜就會直接率領王庭本部前來迎戰。

接著雙方麵對麵大戰一場,誰贏誰輸也就定了。

可現在,伊稚斜慫了,跑了!

衛青這才有些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如今占據心理優勢的不再是匈奴人,而是大漢。

原來,現在匈奴人已經怕大漢到這種地步,甚至連貴為單於的伊稚斜都不敢正麵迎戰漢軍主力了!

這對大漢整體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對衛青來說就比較麻煩了。

該怎麼去尋找匈奴人的主力呢?

思考了一天後,衛青召集了眾將。

“諸位,我們兵分六路,以此地作為圓心,方圓一百裡作為邊界,對匈奴主力進行搜尋。”

“記住,任何人不得離開距離此地一百裡的範圍,違令者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衛青懷疑,伊稚斜可能就帶著匈奴王庭本部主力隱藏在附近的某個地方。

這裡畢竟是匈奴人生活了幾百上千年的草原,匈奴人對草原的熟悉遠在漢朝之上。

客場作戰,想要找到匈奴主力,也隻能采取這種笨辦法了。

至於為何距離嚴格限製在一百裡,這是因為騎兵正常行軍,速度正好是一百裡出頭。

一旦其中某個將軍遭遇了匈奴主力,隻要能抵擋一天時間,衛青就能率領留守在此地的主帥親軍趕到支援。

三天時間內,所有友軍都能趕到。

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戰法。

但衛青不得不保守。

劉徹可是將整個大漢所有的騎兵主力都交到衛青手裡。

若是這支大軍全軍覆沒,至少十年內,漢朝再無任何對匈奴還手的能力。

聽著衛青的話,眾將凜然受命,各自離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