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信正色道:
“所以臣認為,大單於不妨考慮將單於王庭遷回漠北龍城。”
“龍城之前被衛青偷襲導致破敗,如今正好也可以重建。”
重建龍城?
伊稚斜對這個其實沒啥興趣。
作為一個遊牧帝國,匈奴人要不要城池都無所謂。
趙信繼續道:
“最關鍵的是,隻要單於遷徙到龍城,漢軍想要找單於決戰就得穿越戈壁大漠。”
“屆時,單於坐鎮漠北龍城以逸待勞,難道還有打不贏衛青的道理嗎?”
所有人都明白了趙信的意思。
以退為進!
但……
一名匈奴大王立刻跳出來反對。
“單於回了漠北,那漠南怎麼辦?”
趙信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單於都跑了,肯定就隻能放棄漠南了!
可這種話,不好明說。
伊稚斜也很糾結。
漠南大草原比漠北更加宜居,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不然匈奴單於為什麼沒事就待在漠南?
漠北又冷,牧場也更少,而且還不能隨時南下搶劫漢朝,缺點多多。
不是沒辦法,誰願意回去?
但沒辦法啊。
如果繼續居住在漠南,衛青年年都跑來大草原上打一波,更難受。
今年就有兩萬匈奴人和二十萬頭牲畜被漢軍搶回去了。
衛青要是再多來幾次,伊稚斜堂堂匈奴大單於,總不可能次次都躲起來吧?
伊稚斜終於下定決心,開口道:
“自次王的話很有道理,本單於決定了,單於庭幾年就遷回漠北!”
【在衛青巨大的威懾力和霍去病異軍突起的情況,麵臨著巨大威脅和國力衰退現實的伊稚斜,不得不將單於庭從漠南草原遷回了漠北龍城。】
【匈奴帝國在漠南草原上的勢力隨之大減,漢朝建國百年以來一直壓力極為巨大的北方邊疆,局麵隨之大為好轉。】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喜出望外,笑容滿麵。
“好,很好,非常好。”
“這個劉徹做的很不錯,不愧是大漢的千古大帝。”
在場的大漢群臣同樣也都是一臉的高興。
金幕出現之前,大漢北方邊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大家都再清楚不過了。
劉徹能在沒有金幕幫忙的情況下就把匈奴單於趕回漠北,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蕭何感慨道:
“難怪武帝陛下能成為金幕公認的千古大帝,他的文治武功的確都非常出色!”
陳平同樣讚揚道:
“武帝陛下對內能削藩,對外能擊敗匈奴,確實不愧是大漢的明君!”
劉恒看了陳平一眼。
對內說了削藩,沒說集權。
顯然作為臣子,陳平還是不太願意看到皇帝集權這種事情的。
劉恒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
在曆史上,劉恒自己的集權嘗試顯然是失敗了。
不然軍功集團也不會一直盤踞在朝堂上,直到被劉徹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陳平和周勃是曆史上擁立劉恒為皇帝的兩大功臣。
周勃是個武將,按照常理來說,陳平應該才是那個功臣集團真正的主導者。
劉恒在曆史上失敗的集權,恐怕和陳平有很大關係吧?
劉恒想著想著,看向陳平的視線越來越不對。
陳平察覺到了什麼,看了劉恒一眼。
兩人同時露出微笑。
另外一個西漢世界之中,皇位上的漢武帝劉徹嗬嗬一笑。
“原來伊稚斜那個家夥突然跑回漠北去,是趙信這個叛徒出的主意啊。”
霍去病冷笑一聲,毫不在意地開口道:
“跑回漠北又有什麼用?”
“寇可往,我亦可往!”
彆人來說這句話,多多少少都會讓人覺得在吹牛。
但霍去病不會。
畢竟這位大漢冠軍侯,那是真正去過漠北,封狼居胥的存在。
衛青笑道:
“其實趙信這個主意,隻能說好壞參半。”
“單於庭縮回漠北,的確不利於大漢直接打擊伊稚斜,可大漢也能有機會做其他更多的事情了。”
皇位上的漢武帝點了點頭,笑道:
“誰說不是呢?伊稚斜這種人就是不懂凡事有利必然有弊的道理。”
“匈奴人得罪了大漢這麼多年,是他想跑就能跑的?”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也笑了起來。
“在這方麵,朕也算是吸取曆史上的教訓了。”
李治看了李世民一眼,非常好奇地開口道:
“父皇吸取的教訓是什麼?”
李治可沒記得李世民在對突厥的戰爭中有什麼失敗的教訓。
渭水之盟不算,那時候李世民剛剛通過玄武門之變繼位,被動一些也是無可奈何。
李世民笑嗬嗬地開口道:
“朕吸取的教訓就是,不能讓突厥人跑回漠北去。”
“所以朕直接把頡利按死在漠南了。”
李治不由啞然。
可仔細一想吧,也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頡利可汗剛剛搞了渭水之盟,誌得意滿。
誰能想到,第二年李世民就派李靖殺過來,直接把頡利可汗的東突厥王庭乾碎在了漠南草原?
頡利可汗的東突厥王庭土崩瓦解,後果就是漠北諸部群龍無首,很輕易地被唐軍所征服了。
還是那句話,草原人隻服強者。
大唐既然俘虜了頡利,大唐來統治草原就沒有任何毛病!
李靖聽到這裡也來了興致,笑著開口道:
“頡利其實還是弱了一些,或者說草原遊牧民都挺弱的。”
“臣其實有些時候也想不明白,怎麼其他華夏朝代搞定草原遊牧民就這麼艱難呢?”
李世民摸著胡須,嗯了一聲。
“對啊,簡簡單單的事情而已嘛。”
君臣兩人相視而笑。
李治:“……”
這兩個人,明顯就是在裝x吧!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伊稚斜以為自己遷移單於庭到漠北就能高枕無憂,事實證明,他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