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且看臣來和這大蟲一博!”
就在李敢剛剛衝出去之時,劉徹身旁的霍去病微微一笑,從背後取下長弓。
“陛下,臣來獻醜了。”
緊接著,霍去病彎弓搭箭。
弓如滿月。
嗖!
箭似流星,在空中飛射而過,準確無誤地命中了李敢,穿透他的後心,箭尖從胸口處露出來。
李敢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整個人從馬背上墜地,當場氣絕。
人群最後方的霍光看著這一幕,隻感覺腦子轟一下,一陣空白。
大隊奔馳的人群瞬間停下。
就連皇帝劉徹也是一臉的意外和震驚。
“去病兒,你……”
眾人鴉雀無聲,隻有馬兒在不停打著響鼻,似乎是疑惑剛剛跑了沒幾步,背上的主人為何會突然停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霍去病的身上。
關內侯李敢,竟然被冠軍侯霍去病當眾一箭射殺?!
霍去病臉上露出了一個很不明顯的意外表情,下馬朝著劉徹請罪。
“陛下,臣殺了李敢。”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聲和驚訝聲。
本以為是個誤會。
但從霍去病的語氣神態來看,分明就是有備而來!
霍去病為什麼要殺李敢?眾人心中無比疑惑。
隻有在隊伍最後方的霍光,渾身發抖。
霍光當然知道霍去病為何會殺掉李敢。
因為衛青!
在漠北之戰歸來後,衛青因為戰功明顯不如霍去病,受追捧的程度大不如前。
許多衛青之前的家臣門客,都紛紛改投到了風頭最盛的霍去病麾下。
許多人甚至覺得,衛青和霍去病這對舅侄因為爭權奪利基本上已經鬨翻了。
隻有霍光知道,自家兄長一直以來心中對舅舅衛青都是無比敬重。
甚至表麵上兩人的疏遠,都是在衛青的極力要求下而為之。
霍光能理解衛青。
兩位大漢軍方最高領袖竟然親密如一家人,當皇帝的還能睡得好覺嗎?
霍去病殺李敢,隻有一個原因,就是給衛青報仇!
劉徹臉色鐵青,死死地盯著霍去病。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李敢並不僅僅是關內侯而已。
在李廣死後,李敢還接任了李廣的光祿勳(郎中令)之職,是大漢九卿之一,國之重臣。
霍去病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一箭殺了這樣的人,劉徹心中震怒可想而知。
霍去病並未解釋,而是垂首道:
“臣願領罪。”
鏡頭一轉,衛青、霍去病、霍光三人跪在了劉徹麵前。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劉徹臉色雖然依舊陰沉,但語氣卻和緩了不少。
衛青誠懇道:
“此事因臣而起,還請陛下恩準臣辭去所有官職,歸還爵位封地給朝廷,回家養老。”
霍去病急了,忙道:
“陛下,此事是臣自作主張,事先並未告知舅舅,臣願意獨自領受所有責罰,還請陛下不要責罰舅舅!”
劉徹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混賬東西,還給朕上演舅侄情深來了?”
劉徹將衛青和霍去病罵得狗血淋頭。
一旁的霍光倒沒有被波及,但霍光心中分外惶恐不安。
這件事情可是直接關係到親大哥霍去病的未來,甚至是性命!
也不對,大漢是可以允許贖買死罪的,大哥最多也就是贖買罪名後被廢為庶人吧。
大秦世界,皇宮大殿裡已經是一片嘩然。
蒙恬忍不住道:
“這冠軍侯,簡直是目無王法啊。”
王離也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竟然將私仇淩駕於國事之上,實在是太過分了。”
群臣紛紛開口,對霍去病的行為進行了抨擊。
大秦,可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法治國家。
負責變法的商鞅,當年在和大秦守舊派大臣辯論的時候就說過。
“老秦人勇於私鬥,怯於公戰。”
意思就是,大秦的老百姓“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時候特彆猛,二話不說拿刀就砍。
但真正上戰場為國家打仗的時候,往往會被晉國、魏國的軍隊嚇到,磚頭就跑。
這也是為什麼秦國在春秋和前半個戰國時代一直被晉國、魏國兩代中原霸主壓製的原因。
為此,商鞅在變法中禁止私鬥,對私下械鬥的人處以極為嚴厲的打擊。
變法成果斐然,在大秦嚴密的法律遏製下,大秦內部私鬥基本絕跡
對外戰爭中,由於有了“二十級軍功爵製度”這個所有人都看得見摸得著的獎勵,老秦人士兵也一個個在戰場上也是豁出命去搏殺。
最終才有了大秦六代君王繼往開來,秦始皇嬴政滅亡六國的輝煌事跡。
有這麼一段曆史在,大秦人對李敢、霍去病這種明顯屬於私鬥的行為是完全無法容忍的。
扶蘇歎了一口氣,道:
“霍去病也算是情有可原吧,畢竟是李敢主動找的事。”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那可不是這麼說。”
“國家最基本的就是法律,若一個個大臣都像李敢、霍去病這樣因為私人恩怨隨意刺殺屠戮大臣,這個國家不是亂套了!”
“還有這個衛青,既然李敢犯法,就應該立刻稟報朝廷,讓皇帝來秉公處置。”
“他卻執意隱瞞想要息事寧人,搞的事情最後越來越大。”
秦始皇越說越是無語,最後終於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這個所謂的大漢朝廷,壓根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什麼狗屁的漢承秦製,但凡這大漢繼承了大秦哪怕一半的嚴密製度,也搞不出這種破事來!”
漢初世界,劉邦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這個衛青,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蠢材,真是蠢材!”
劉恒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父皇,此事不是霍去病殺了李敢嗎?”
劉邦翻了一個白眼,道:
“你以為朕糊塗到連基本事實都不清楚?”
“若是衛青當時就把李敢一劍殺了,接下來哪裡還有這麼多事?”
劉恒啞然。
合著搞了半天,父皇您對衛青不滿,就是因為衛青當時沒有一劍殺掉李敢?
劉恒哭笑不得,道:
“衛青應該也是對李廣心懷愧疚,所以無法下手吧。”
且不說衛青武藝能不能打得過更加年輕的李敢。
就算打不過,事後衛青隻要稟報給劉徹,知曉李廣之死來龍去脈的劉徹肯定是會傾向於衛青的。
衛青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是吃了虧,還差點送了命,最後還默默地幫皇帝劉徹背了鍋。
現在還要被劉邦臭罵。
隻能說,慘,太慘了。
蕭何咳嗽一聲,道:
“李敢之死,罪有應得。”
“隻不過霍去病這般做法,也確實不智。”
曹參陳平周勃等人紛紛讚同蕭何的看法。
事情的經過其實很明顯,衛青隻不過是按照皇帝的命令行事,從頭到尾都是無辜的。
都已經給了李廣能給的最好機會了,李廣自己迷路……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還要怪罪給你機會的人,沒有這種道理。
一直很沉默的儒家大臣叔孫通突然開口笑道:
“霍去病此舉,倒是附和孔聖人所言。”
說著,叔孫通抑揚頓挫地念起了一段孔夫子的名言: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衛青以德報怨,自身反受其害。”
“霍去病以直報怨,事情一了百了,豈非快哉!”
在場的儒家大臣們也紛紛表示讚同。
孔夫子說的話,沒毛病!
受後世隻會給皇帝舔靴子的軟蛋儒生們影響,現代很多人都覺得儒家就是純純的慫貨思想。
這其實完全誤解了儒家先賢。
孔夫子可是身高一米八,人高馬大,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拿著武器帶著弟子去和攔路土匪對砍的猛人!
後世畫像上那個慈眉善目的孔夫子,怎麼說呢,夫子本人看到畫像都要笑出聲。
孔夫子當年有個政敵。
按照後世儒生的做法,那肯定就是想辦法把政敵批倒批臭,然後栽贓陷害各種陰私手段,最後讓政敵全家被皇帝誅殺。
孔夫子怎麼做的?
直接上去一劍,把這個叫做少正卯的政敵給砍了。
對,就這麼簡單。
肉身抹除!
孔夫子的弟子們呢,對此也非常樂見。
還給這件事情起了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孔子誅少正卯”。
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後來的荀子。
這些春秋戰國時代,最早的一批儒家先賢,那就沒有一個慫的。
孟子多次大罵齊國國君魚肉百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震古爍今,閃耀華夏五千年的名言就是出自孟子之口。
荀子更不必說,身為大儒居然培養出了李斯、韓非這兩個法家巨頭,搞得後來多次被儒家後代弟子將其開除出儒家文廟。
和這些極具個人風格的犀利儒家先賢相比,後來的儒家嘛……
正合了孟子說過的一句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