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劉徹又雙叒叕開戰,桑弘羊被罵慘了,既生長平何生李隆基(1 / 2)

武則天很不滿意地對著長平道:

“做事速度太慢了!”

“早知道讓隆基那小子來負責了。”

“他雖然是個男的,但做事可比你這女子靠譜多了!”

長平:“……”

不是,怎麼好好地又提到李隆基了?

長平忍不住道:

“陛下,李隆基可是金幕盤點的敗家子啊!”

武則天冷笑道:

“漢武帝劉徹都是金幕盤點的敗家子,妨礙人家成為千古大帝了?”

長平陷入呆滯。

這一刻,她發自內心地後悔。

既生長平,何生李隆基?

當初真不該留著李隆基的性命!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涉何的死,正中原本就打算滅掉朝鮮的劉徹下懷。】

【當年秋天,劉徹發兵五萬,分兩路攻打衛右渠。】

【一路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領,從齊地渡過渤海,水上進攻朝鮮。】

【另一路由左將軍荀彘率領,從陸路出遼東。】

【按照劉徹的計劃,兩路大軍分進合擊,最後於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會師,再畢其功於。】

畫麵中,荀彘率領漢軍騎兵、步兵組成的混合部隊浩浩蕩蕩離開了長安。

衛青站在劉徹的身旁,目送著這支大軍離開。

劉徹心情不錯,對著一旁的衛青笑道:

“平陽侯,有沒有想過要親自出征?”

衛青年紀其實並不大,今年剛過四十歲。

在任何一個華夏王朝,四十歲當主將出征都絕對不老,甚至可以說是年輕有為。

都不用說後世,就說大漢之前的名將吧。

白起打贏長平之戰時已經將近六十歲,對麵被趙括接替的趙國名將廉頗也基本是這個年齡。

王翦滅掉楚國時,據說已經要七十歲了。

和這些名將相比,四十多歲的衛青甚至能稱得上一句“年輕有為”,哪裡老了?

但事實是,在漠北之戰後,衛青已經十年沒有領兵出征了。

霍去病死後,衛青更是基本不對大漢戰爭發表什麼具體的看法,除非是劉徹親自開口詢問。

功高震主這四個字和霍去病沒有任何一點關係,在衛青身上卻表現得淋漓儘致。

衛青聽到劉徹的話之後笑了笑,道:

“陛下,臣現在對戰場並無眷戀,隻想著好好和公主殿下過日子。”

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樣的衛青,才是劉徹最喜歡的大將軍、大司馬。

遠處的霍光安靜地看著這一幕,歎了一口氣。

堂堂一代名將,卻不得出征機會。

明珠暗藏啊。

“他不是你的舅舅。”

金日磾的聲音突然在霍光耳邊響起。

對於神出鬼沒的金日磾,霍光明顯已經習慣了,臉上的表情沒有一點變化。

“他是我大哥的舅舅,嚴格說起來,也算我半個舅舅。”

“而且,平日裡他也讓我叫他舅舅。”

金日磾麵無表情地說道:

“他不是你的舅舅。”

霍光無語地看著金日磾:

“告訴我一個我早就知道的事實,對你有什麼好處?”

金日磾淡淡道:

“我說這句話是希望你明白,彆和衛青走得太近。”

“那將來可能會害了你。”

霍光一愣,忍不住道:

“你這是什麼意思?”

金日磾卻沒有回答,轉身離開。

霍光忍不住提高了一點聲調。

“說清楚!”

金日磾停下腳步,卻沒回頭,隻丟下一句話。

“我認識的,能說話的人不多,你算一個。”

說完,金日磾快步離開。

鏡頭一轉,已經是大海。

海麵上,浩浩蕩蕩的大漢戰船抵達了衛氏朝鮮疆域內的列口(今大同江入海口附近)。

在這裡,朝鮮人的水師和陸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衛氏朝鮮的都城王險城就位於大同江沿岸,如果漢軍順利通過此地並沿大同江逆流而上,很快就能抵達王險城碼頭。

對衛氏朝鮮而言,位於入海口處的列口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樓船將軍楊仆去年以副帥的身份領大漢水師滅亡了南越國,自然是信心滿滿,大手一揮。

“大漢兒郎們,給本侯上,讓這些朝鮮蠻子知曉大漢的厲害!”

另外一邊,荀彘率領的大漢陸軍也進入朝鮮邊境,和朝鮮在此地的駐守兵馬相遇。

“給本將軍上,今日擊潰他們,爭取十天內和楊仆將軍會師王險城!”

畫麵突然切成兩半,左半邊是楊仆水軍,右半邊是荀彘陸軍。

這種體驗對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來說還是相當新奇的,他們一會看看左邊一會看看右邊,有種目不暇接之感。

各種彈幕也接連不斷地發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