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劉據闖出的彌天大禍,衛青弟弟長大了(1 / 2)

在場的東漢群臣看著,也是心驚肉跳。

宋弘忍不住道:

“若直接從此處看起,說不得還以為是某個王朝末年亂世開啟的征兆呢。”

“沒想到在這之後,大漢竟然又延續近百年,才被王莽這個野心家暫時篡奪。”

鄧禹感慨道:

“漢武大帝對大漢的掌控之深,當真是出人意料啊。”

“方才那喚作阿郎的男子,家徒四壁卻依舊願意服徭役,實在是難以想象。”

在新朝,也是差不多同樣的情況,甚至可能還比金幕中的情況好一點。

就這樣,綠林軍和赤眉軍都如熊熊烈火,成了大氣候。

劉秀聽到群臣的話,撫須而笑,卻不言語。

太子劉莊看出了什麼,開口道:

“父皇可否賜教?”

劉秀看了一眼劉莊,微笑開口:

“這就是皇帝的個人魅力。”

“剛才諸位卿家說的沒錯,但凡在位的是其他皇帝,大漢此時就應該亂起來了。”

“但彆忘了,在位的可是漢武大帝劉徹!”

劉徹,驅逐匈奴,吞並河西,威服西域,平定南越,開疆朝鮮。

單單是其中任何一樁拿出來,都值得在史籍上大書特書。

更何況是這麼多件?

對內,劉徹嚴厲打擊豪強,固然是為了集權,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幫助地方老百姓減輕壓迫的作用。

看郭解就知道了,所謂豪強,其實就是x社會。

這種人,無法無天,想殺人就殺人。

是,他們講義氣不假,但講義氣的前提是“自己人”。

不是這些豪強的自己人,那受到的壓迫遠比朝廷的徭役、稅賦更酷烈,真正和牛馬無異。

還是說郭解,在郭解老家,就連當眾說郭解一句壞話都會被殺掉。

如果有人覺得讓郭解這樣的豪強“本地人”代替大漢朝廷來統治當地會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好過,這個人要麼是腦子拎不清的愚蠢,要麼就是趨炎附勢的純粹壞蛋。

劉徹窮兵黷武不假,但劉徹在百姓心中聲望卓著,同樣不假。

人無完人這個詞,在劉徹身上體現得淋漓儘致。

劉莊吃驚地開口道:

“僅僅是因為漢武大帝的個人威望,就能讓本該造反的大漢百姓安分下來嗎?”

劉秀點頭。

劉莊依舊不解,開口道:

“那為何之前金幕中播放過的隋煬帝做不到這一點呢?”

隋煬帝同樣也是窮兵黷武啊。

打突厥,打吐穀渾,還有最出名的三征高句麗。

打仗的次數是不多,但三征高句麗每次百萬大軍出動的大場麵,這可是連漢武帝劉徹都要甘拜下風的。

為啥隋煬帝就玩崩了,劉徹就威望卓著?

劉秀摸著發白的胡須,笑道:

“因為漢武帝打贏了,隋煬帝打輸了啊。”

劉莊瞬間啞然。

他本以為自己會聽到父皇一番極為精彩,鞭辟入裡的分析。

卻沒想到……

竟然是這種答案。

這一瞬間,劉莊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個成語。

成王敗寇!

這個成語的意思,從未在劉莊心中顯得如此清晰。

西漢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漢武帝看著金幕中的鏡頭,陷入沉默。

群臣也都不敢說話。

平日裡言辭犀利的霍去病,乾脆連眼睛都閉上了,一副隨時都可能會睡著的感覺。

良久,漢武帝才歎了一口氣。

“果然,在曆史上朕還是走上了這條路啊。”

說著,漢武帝目光投向一旁的桑弘羊。

“老桑,你也算是在金幕視頻中露臉了。”

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桑弘羊汗流浹背,趕忙出列下跪。

“臣有罪,請陛下降罪!”

眾人目光齊聚桑弘羊,心中的情緒是很矛盾的。

桑弘羊是一個能臣,毋庸置疑。

不考慮金幕播放的內容,單看這條世界線。

金幕出現之前,桑弘羊幫助漢武帝斂財。

金幕出現之後,桑弘羊幫助大漢商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但是吧,就是這麼一個能臣,大家在心中竟然都隱隱約約覺得——

這家夥如果今天就被陛下處死,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

漢武帝平靜地看著桑弘羊,良久沒有說話。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父皇,兒臣覺得桑弘羊無罪。”

下一秒鐘,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劉據身上。

震驚的情緒布滿了整座大殿。

在金幕中,口口聲聲要誅殺桑弘羊和江充兩人的太子劉據。

竟然卻在現實中給桑弘羊求情!

這種反差,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就連漢武帝都忍不住問了一句。

“為什麼?”

劉據笑了笑,誠懇地開口道:

“因為兒臣這些年是成熟了一些,至少比金幕之中的那個兒臣成熟。”

金幕播放的確實隻是一部部視頻。

但劉據知道,每個人都知道,那是另外一條世界線上曾經發生過的,無比真實的曆史。

沒有人能在親眼目睹了那麼多曆史之後依舊無動於衷,依舊抱著之前不成熟的想法頑抗下去。

劉據變了。

漢武帝依舊在看著劉據,沒有開口說話。

劉據認真地說道: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兒臣都很難理解父皇的想法。”

“現在,兒臣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偉大的功業背後一定是超乎想象的付出。”

“這種付出不是任何一個人就能單獨去支付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行。隻有整個大漢王朝所有人一起去支付這個代價,才能成就這麼偉大的功業。”

漢武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終於悟了,據兒。”

包括從金幕中播放的內容都能看出來,劉據一直是不喜歡自家父皇做法的。

金幕中的那個劉據,隻是看到了表象。

而現實中的劉據,看到了本質。

這區彆就很大了。

掌握了事情的本質,才能真正有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那些隻看到表象的人,就會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做得再多,也不過是無用功。

劉據繼續開口道:

“但兒臣捫心自問,若是和父皇易地而處,兒臣是不願意這麼做的。”

漢武帝臉上的笑容突然有些僵硬。

他注視著劉據,看著劉據繼續開口道:

“兒臣寧可不要那千古大帝的名號,也希望能讓大漢的子民們少一些徭役、稅賦和其他付出。”

“兒臣可以隻當一個碌碌無為的皇帝,隻要能讓大漢的子民們好過一些。”

“兒臣成不了父皇,也注定不會在父皇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漢武帝的臉色明顯已經發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