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江充李廣利密謀,司馬遷史記真相(1 / 2)

朝會散去,衛青坐上了霍去病的副駕駛。

霍去病一腳轟開油門,隨口道:

“舅舅,您今天怎麼不開口要了那李廣利的命呢?”

衛青笑了笑,道:

“陛下都已經做出裁決了,這種時候再去抗議,隻能增加陛下對我們的不滿。”

“下次你要少做。”

霍去病哼了一聲,道:

“我以前也沒少做過這種事情,你那時候怎麼不說我?”

衛青緩緩搖頭道:

“那時候太子殿下還是很受陛下喜愛的。”

“連兒子對皇帝來說都是可以被隨時放棄的對象,更何況是你一個侄兒?”

“去病,不要高估你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霍去病悶悶地應了一聲,一腳下去,汽車帶著巨大的轟鳴聲,離開皇宮。

坐在後座的霍光若有所思。

李廣利和江充一起乘坐馬車,注視著霍去病汽車絕塵而去。

“這個冠軍侯,真是越來越囂張了,竟然在咆哮宮廷!”

“汽車咆哮宮廷應該是不會被治罪的,侯爺。”

聽著江充的提醒,李廣利悶哼一聲。

“看到霍去病這囂張的樣子,我心裡就不高興!”

江充安慰道:

“今天陛下不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嗎?”

“侯爺在陛下心中還是很得到信任的,這其實是好事。”

李廣利表情凝重地說道:

“今天的事情當然是過去了,可是將來呢?”

“那金幕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呢,誰知道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江充也有些頭痛,試探性地開口道:

“侯爺,你覺得你在金幕中還會繼續打敗仗嗎?”

李廣利沒好氣地瞪了江充一眼。

“我怎麼知道?還有,也不僅僅是我,你江充就一定不會出現在金幕裡了?”

“義縱、郅都、鹹宣那些家夥全部都出場了,若是你江大人也在金幕裡做了什麼惡事,那咱們兩個可就要被一鍋端了。”

這下子,江充越發頭疼了,忍不住感慨一句。

“這金幕怎麼就把陛下弄成了被盤點的敗家子呢?”

兩人相顧無言。

過了片刻,江充道:

“是該想想辦法了。”

“嗯,就在這幾天。”

李廣利看向江充。

“你有辦法搞定霍去病了?”

冠軍侯霍去病雖然鋒芒畢露,說話非常耿直,但沒有犯過什麼原則性的錯誤。

想扳倒霍去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江充露齒一笑。

“侯爺,有些時候你要跳出思維定勢,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破局的方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廣利,你!”

劉徹看著跪在麵前瑟瑟發抖的李廣利,氣得破口大罵。

“你這混賬東西,竟然被匈奴單於堵住了?”

“李陵用命給你創造的機會,你就這麼白白浪費?”

劉徹這叫一個氣啊。

李陵那邊都已經超額完成了拖延且鞮侯單於的任務,甚至都把且鞮侯單於和諸多匈奴大臣將軍心態搞到懷疑人生了。

李廣利竟然沒有抓住這個絕佳良機快進快出,反而被千裡迢迢趕來的且鞮侯單於堵住了!

這是一場絕對不應該發生的失敗。

李廣利瑟瑟發抖,連連磕頭。

“臣有罪!”

為李廣利說情的人不少。

丞相劉屈氂就開口道:

“陛下,海西侯麵對數倍敵人,失敗也是情有可原。”

“況且海西侯在麵對右賢王時也曾經戰而勝之。”

“眼下國朝出兵不利,不宜斬殺大將,還請陛下明察。”

劉屈氂和李廣利屬於兒女親家,兩人關係非常密切。

劉屈氂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皇帝劉徹的侄兒。

他原本是涿郡太守,在上一任丞相公孫賀被捕下獄死去後,李廣利大力推薦兒女親家劉屈氂出任丞相,如今劉屈氂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在劉屈氂的帶動下,李廣利之前於朝中培植的各種人脈也都紛紛開口求情。

劉徹雖然盛怒,在權衡利弊之下,也僅僅是罰沒了李廣利的一半食邑。

趙充國和上官桀等高級將軍都被懲罰,中低層的軍官和士兵們則免除懲罰,但也沒有獎勵。

【劉徹並沒想到,他聽到的壞消息還遠遠不止這一個。】

蒼茫的大雪中,一匹馬載著馬上騎士,從漠北而來,進入受降城中。

受降城裡坐鎮的主將公孫敖接見了這名騎士,得知了一個極為震驚的消息。

即便是在嚴冬,這個消息也還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長安。

劉徹正在賞雪。

大雪紛紛,地麵銀裝素裹。

對老百姓來說,這是極為難熬的嚴寒。

對劉徹來說,這是一年一度的雪景。

讓人溫上一壺酒暖暖身子,享受著年輕嬪妃的玉手按摩,還有溫暖的火爐,熱騰騰的食物。

對於一個老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些要更享受的呢?

腳步聲響起,霍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臉色凝重。

“陛下,受降城剛剛送來的十萬火急消息!”

劉徹怔了一下,接過情報。

這一看,他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陰沉。

“李陵竟然沒死,還投降了匈奴人?”

“混賬,這個混賬東西!”

【李陵投降的事情,最終還是傳到了劉徹耳中。】

劉徹大怒之下,立刻召來了負責送地圖到長安城的李陵部下陳步樂。

陳步樂無言以對,隻能選擇自殺。

劉徹又將這件事情拿到朝會上討論。

丞相劉屈氂怒發衝冠,道:

“李陵身為華夏將軍卻為了苟活而投降匈奴,實在是無信無義之人。”

李廣利也道:

“臣雖敗,寧死不降匈奴,李陵此舉,臣不齒也!”

【打了敗仗的李廣利正好碰到李陵這個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替罪羊,發動所有勢力對李陵進行攻訐。】

朝中的文武百官,當然也不乏和李陵平日交好之人。

但此刻麵對叛國這個原則性問題,沒有任何人敢給李陵說一句好話,全部都在抨擊李陵。

劉徹越發惱怒,破口大罵。

“李陵這個叛徒,朕要誅他全族!”

眾人紛紛表示陛下聖明。

眼看這道族誅李家的聖旨就要頒布下去,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陛下,還請三思!”

眾人循聲看去,發現說話之人是太史令司馬遷。

劉徹冷冷地開口道:

“司馬遷,事到如今,你還要為李陵說情?”

司馬遷躬身道:

“陛下,臣隻是想要說一些心裡話。”

“李陵服侍母親孝順,對士卒講信義,常奮不顧身以赴國家危難,是真正的國士。”

“如今他一次戰敗,那些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點而不計其餘,實在令人痛心!“

“況且李陵提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無數。他轉戰千裡,矢儘道窮,戰士們赤手空拳,頂著敵人的箭雨仍殊死搏鬥奮勇殺敵,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時的名將也不過如此。”

“他雖身陷重圍而戰敗,但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也足以傳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

“還請陛下明鑒!”

說完,司馬遷再度行禮,懇請劉徹。

然而,此刻已經被怒火衝昏了頭腦的劉徹壓根就聽不進司馬遷的話。

劉徹冷笑道:

“按照你的這番話,李陵戰敗並不是李陵的責任,反倒應該是朝廷和朕的責任了?”

“司馬遷,你好大的膽子!”

“來人,把這敢為叛徒說話的賊子下獄!”

【司馬遷被捕下獄,後被判為腐刑。】

所謂腐刑,就是被閹割,淪為閹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