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李廣利狼狽不堪,劉邦等漢初君臣心態炸裂(2 / 2)

結果就是把匈奴人打得大敗而逃,一舉收複河套地區,將大秦的北邊邊界拓展到黃河以北。

接著又坐鎮北方邊境多年,和匈奴人多次交戰,讓匈奴多年不敢南下。

那時蒙恬麾下幾乎沒有什麼騎兵,就是純靠步兵、車兵之間的配合擊潰了匈奴人。

李廣利如今麾下擁有六萬騎兵卻打成這種樣子,實在是讓蒙恬看了感覺拳頭很硬,想直接一拳砸在李廣利臉上。

扶蘇好奇詢問道:

“蒙恬將軍,像且鞮侯單於這種戰術,要如何破解呢?”

蒙恬笑道:

“攻其必救便是。若是臣來領兵的話,開戰就會派出精騎用最快的速度猛撲匈奴單於的大纛所在。”

“大纛若退,則六萬騎兵全線追擊,自然就是一場大勝。”

“大纛不退,則匈奴人必然雲集前來護衛單於,屆時步兵一擁而上,全麵和匈奴人開啟決戰,也可一戰而勝。”

這裡麵當然還有許多比較複雜的軍隊調動和指揮,但蒙恬也沒必要將所有細節統統說清楚,有個大概就夠了。

扶蘇點了點頭,眼角的餘光正好從項羽身上掠過,心中突然一動。

“項大人,若是你來領兵,又該怎麼做?”

項羽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

“一萬精騎直撲匈奴單於大纛,斬將奪旗便是。”

“至於其他的部隊,隨後跟進,呐喊助威,等匈奴人敗退之後順利拿點人頭吧。”

“這種戰役,一天時間足矣。”

扶蘇:“……”

這個項羽,每次都說這種話!

好像打仗在他嘴裡就這麼簡單一樣。

扶蘇正想反駁,腦海中突然掠過之前金幕裡“巨鹿之戰”中項羽的表現。

扶蘇閉上了嘴巴。

行,你的確有這個本事,你厲害。

蒙恬明顯也被噎了一下。

項羽說得這麼輕鬆,顯得剛剛蒙恬的那些算計有點多餘!

蒙恬呼出一口氣,無奈地笑了笑。

“項羽將軍果然不愧是以力破巧的典範。”

項羽的打法當然也是可行的。

但前提是,得有率領一萬精騎直接鑿破十萬匈奴騎兵,並斬將奪旗的本事!

沒這種本事的,就是純粹送人頭。

項羽,偏偏還真就有這樣的本事。

你說氣人不氣人?

王離更是揉了揉太陽穴。

盤點的第一部視頻就是胡亥。

在那部視頻裡決定天下命運的巨鹿之戰中,項羽是主角,秦朝大將章邯是一號配角,王離是二號配角。

這特麼就非常尷尬了。

項羽,還真是不給人麵子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整整半個月的戰鬥過後,李廣利身心俱疲。

漢軍的士氣明顯一天比一天更加低落。

而對麵的匈奴人卻依舊龍精虎猛,看起來沒有任何會敗退或者崩潰的跡象。

之前派出去尋找匈奴人後勤基地的斥候們也陸陸續續地回來了。

大部分斥候被匈奴人在半路上截殺,隻有一小部分僥幸逃脫。

走得最遠的斥候,甚至都沒有突破一百裡的距離。

就這點距離,怎麼可能找得到目標?

最後的一絲希望落空後,李廣利無可奈何地下達了命令。

“明日早晨,全軍拔營回朝。”

冰冷的事實給了李廣利無情一棒。

贏是不可能贏了,現在隻要能把剩下的士兵們全須全尾地帶回長安,也勉強能算是給皇帝劉徹一個交代。

李廣利也並非沒有斬獲。

在半個月的激戰中,漢軍斬殺、俘虜匈奴人將近一萬。

但漢軍本身也付出了幾乎相當的死傷。

漢朝的軍功製度計算方式和秦朝是很像的,殲敵很重要,但自身損失如果太大,主將也並沒有太多功勞。

衛青當年在漠北之戰中就是這樣,雖然正麵擊敗了伊稚斜單於,但自身損失同樣不小,最後的功勞就遠遠不如霍去病。

總之,該撤還是得撤!

翌日,剩餘的十三萬漢軍開始拔營後撤。

這個情報迅速地被報告給了且鞮侯單於。

且鞮侯單於趕忙出營觀察,確定漢軍並非虛張聲勢而是真的撤退之後,且鞮侯單於忍不住哈哈大笑。

“諸位,這一次漢軍入侵漠北的企圖,被我們徹底粉碎了!”

且鞮侯單於身旁的諸多匈奴貴族們也都長出一口氣,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彆看之前且鞮侯單於連勝兩場,但許多匈奴人心中依舊還是隱約對這場大決戰有些畏懼。

上一次真正的漢匈大決戰是二十二年前的漠北之戰,匈奴高級貴族、將軍們年齡以四五十歲為主,大部分都參與過當年那一場大戰。

衛青、霍去病兩位絕世名將的風姿,對這些匈奴高級貴族、將軍們造成的心理陰影是非常濃厚的,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消散。

直到今天。

匈奴人曆史性地在正麵擊退了傾國之師來襲的漢軍主力。

衛青、霍去病也都已經亡故。

所有的心理陰影,在這一刻徹底煙消雲散。

且鞮侯單於哈哈大笑,意氣風發。

“各位,李廣利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他把我們匈奴人的大漠當成什麼了?”

“傳令下去,全軍出動追擊漢軍,絕對不能讓李廣利這小子給我跑了!”

很快,浩浩蕩蕩的匈奴騎兵就動了起來。

他們猶如潮水般在餘吾水的平原上蔓延,朝著剛剛離開不久的漢軍追擊而去!

大漢世界中,劉邦砰一聲,拍了桌子。

“這個李廣利,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劉徹這小子到底還能不能行了!”

劉邦現在就是生氣,非常生氣。

二十年前,漢軍能把匈奴人打得屁滾尿流,封狼居胥。

二十年後,漢軍竟然被匈奴人搞得灰頭土臉,隻能狼狽撤軍。

這麼大的落差,作為大漢的皇帝,劉邦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場的大漢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劉恒感慨了一句。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啊!”

劉恒也覺得是李廣利的問題。

從金幕播放的畫麵就可以看得出來,漢軍士兵們的鬥誌普遍不足。

跟二十二年前那支能踏破淩霄的強悍軍隊相比,這支漢軍更加像是如今大漢工廠裡麵打工的工人。

乾活也乾,但你要說把工廠當家,全心全意為工廠奉獻一切,那就是純純的沒腦子了。

打仗,很多時候打的就是氣勢。

漢軍天然氣勢不足,而對麵的匈奴人之前連戰連捷,此次又是為了保衛老巢漠北,氣勢正盛。

此消彼長,最終導致二十二年前“一漢當五胡”的漢軍,卻在如今的匈奴人麵前無功而返。

曹參無奈地說道:

“不取勝倒也罷了,就怕李廣利在回師的路上會重蹈李陵的覆轍啊。”

這句話一說出來,氣氛越發沉重。

李陵被且鞮侯單於一路追擊最終全軍覆沒的狼狽模樣,大家前不久才剛剛親眼目睹。

按照金幕裡的時間,也就兩年前的事。

匈奴人經過李陵的磨礪,對追擊可是非常有經驗的。

李廣利,能安然無恙地班師嗎?

周勃咳嗽一聲,乾笑道:

“李廣利還是很有逃跑經驗的,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第一次出征西域,還有天山之戰,李廣利都能順利逃脫!

劉邦揉了揉太陽穴,非常心累地開口道:

“老周,朕知道你是在安慰朕,但你這話還不如不說。”

李廣利兩次敗逃,付出的代價是啥?

至少七成以上的戰損!

十三萬漢軍的七成戰損,那可是整整十萬人。

要了老命了!

眾人越發無言。

這仗打的。

原本大家都還挺期待的,覺得或許能重演衛青和霍去病那樣的輝煌大勝。

怎麼現在打著打著,不全軍覆沒就已經是上上大吉了?

二十二年過去,大漢已經弱到這種地步了嗎?

一個又一個的疑惑盤旋在漢初君臣腦海中,揮之不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