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說的應該是趙氏孤兒吧?”
趙氏孤兒,指的是春秋年間晉國發生的故事。
霸主晉文公和晉襄公父子死去之後,晉國執政上卿趙盾權傾朝野,甚至能誅殺不聽話的晉國國君,引發了晉國內部的其他派彆的極大不滿。
趙盾死後,晉景公聯合執政上卿欒書,大夫郤錡等人,利用趙氏家族的內部矛盾一舉發動,將顯赫無比的趙氏家族直接滅族。
史稱“下宮之難”。
隻有趙盾的孫子趙武,在兩名忠心耿耿的家臣保護下逃出生天。
危難中,曾經被趙盾父親趙衰收養的新中軍將韓厥挺身而出,仗義執言。
晉景公也意識到如果徹底滅亡趙氏家族,隻會讓其他卿大夫做大,依舊會威脅晉國國君的統治。
於是晉景公最終下令將趙氏封地依舊交還給年幼的趙武,並讓其繼承了大夫的爵位。
這就是曆史上“趙氏孤兒”的故事。
秦始皇點頭道:
“孟軻那個喜歡罵人的老家夥不是說過一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話麼?”
“朕覺得,這個劉病已或許將來也會成為下一個趙武。”
趙武當時雖然重新獲得了趙氏封地,但他的生存環境是極度惡劣的。
國君晉景公,執政的上卿欒書,實力強大的郤氏一族,這些屠滅趙氏的元凶卻是晉國的主宰。
斬草要除根的道理誰都懂,欒書和郤氏一族隻要找到機會就一定會想辦法乾掉趙武,而曾經放過趙武一馬的晉景公也說不好什麼時候就會改變主意了。
就在這樣群敵環伺的情況下,趙武逐漸長大,並在下宮之難爆發的三十九年後成為了晉國執政,讓趙氏重歸晉國卿大夫的頂點。
多年後,趙武的曾孫趙無恤在晉陽之戰聯合韓魏兩家滅亡智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造就了秦國在戰國時代最後一個、也是最麻煩的勁敵趙國。
秦始皇將劉病已和趙武相提並論,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了。
扶蘇頗有興致地開口。
“金幕既然特地播放出來,劉病己想來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還真是讓人期待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巫蠱之禍對漢朝國力的巨大削弱,自然不可能不被漢朝一直以來的死敵匈奴看在眼中。】
【早在幾年前李廣利指揮的餘吾水之戰漢軍無功而返後,匈奴人就已經從漠北重新返回了漠南草原。】
畫麵中開始出現匈奴人的行動蹤跡。
最開始的時候,匈奴人還不敢大張旗鼓地出現,都是以小部落、小股騎兵的方式進入漠南草原之中。
駐紮在漠南草原上的漢軍,也以受降城、居延城等城塞作為據點,對匈奴人進行了堅決的抗擊。
但漢朝國庫被李廣利的大軍消耗殆儘,對邊軍的物資支持不可避免地減弱。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匈奴人逐漸在漠南草原的北部邊緣地帶重新獲得了一定範圍的控製權。
有了在漠南的落腳點後,匈奴開始維持之前的方針,幾乎每年秋冬之際都會南下,對漢朝的邊境進行騷擾。
四年前,帶領匈奴多次擊敗漢軍的中興之主且鞮侯單於去世,接替者是他的兒子,曾經擔任過左賢王的狐鹿姑。
這位狐鹿姑單於聽說漢朝爆發巫蠱之禍後,立刻就增派了兵力,以兩萬匈奴兵馬在當年秋冬季節突襲了漢朝的五原郡和酒泉郡。
畫麵中,諸多匈奴人肆意殺戮漢朝邊境的軍民。
漢朝軍民雖然竭力抵抗,但在絕對的數量劣勢麵前,一切都是徒勞。
匈奴人離開後,城鎮被燒成廢墟,大部分的女子和幼童被匈奴人擄掠離開,成為匈奴人傳宗接代的工具以及奴隸。
剛剛平定了巫蠱之禍沒幾個月的劉徹得知消息後,頓時勃然大怒。
“狐鹿姑這臭小子,才剛剛當上單於沒幾年,竟然就敢來捋朕的虎須?”
“朕要立刻集結軍隊出擊漠北,讓狐鹿姑這臭小子知道大漢的厲害!”
群臣聽著劉徹的話,不由麵麵相覷。
幾個月前,長安城中因為巫蠱之禍血流成河,前前後後的死者超過十萬人。
這種情況,怎麼去和匈奴人打仗?
可看著暴怒的劉徹,沒有任何一個人敢開口勸阻。
連皇後和太子都被劉徹弄死了,區區臣子對劉徹來說,那還不是說殺就殺?
李廣利站了起來,恭敬道:
“陛下,臣願意領兵前往漠北,讓狐鹿姑如其祖先一般倉皇而逃,絕對不敢再侵擾大漢!”
劉屈氂也立刻讚同道:
“臣也認為應該狠狠教訓一番匈奴人,讓其知道大漢的威嚴!”
巫蠱之禍中,劉徹和劉據父子無疑都是失敗者。
但其實也有勝利者,那就是李廣利和劉屈氂這對政治盟友。
劉屈氂憑借著領兵鎮壓劉據的功勞,丞相的位置穩如泰山,還稍微從劉徹那邊獲得了一點權力。
李廣利在事情的前半段一直保持中立,但在得知劉徹出現於建章宮後,李廣利也是趕緊帶著家中所有可戰之兵前往建章宮會合。
雖說這樣的舉動依舊有牆頭草的嫌疑,但也讓李廣利成功地避免了像護北軍使者任安一樣被腰斬的結局。
巫蠱之禍結束後,太子劉據、寵臣江充兩大派係在朝堂上的勢力被一掃而空。
劉屈氂和李廣利趁機扶持己方的人手,如今已經是朝堂上真正的第一大勢力。
聽到這兩位大佬開口之後,群臣自然也是紛紛開口讚同。
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
要的就是這種一言九鼎的情況嘛!
“好,那就都準備一下。”
“李廣利,你為主將,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給朕好好研究一下戰略,可不能再像上一次一樣了!”
李廣利聞言忙道:
“請陛下放心,臣已經總結教訓,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朝會結束,霍光在前往辦公房的路上,“巧合”地碰到了金日磾。
兩人並肩而行,低聲交流。
金日磾道:
“你為何不阻止陛下開戰?你明知道現在的大漢根本不適合開戰。”
霍光自嘲一笑,道:
“老金,你是不是太看重我了?”
“彆說是陛下了,就算是李廣利或者劉屈氂之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我能抗衡的。”
巫蠱之禍的確沒有波及霍光不假,但霍光和衛氏家族的關係是眾所周知的。
故而在新劃分的朝堂格局之中,霍光其實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麵。
若非劉徹依舊非常信任霍光,霍光可能早就已經被打發到某個小郡之中去當個郡守,一輩子老死在任上了。
金日磾緩緩道:
“那大漢的老百姓怎麼辦?”
“關中老百姓已經承受了巫蠱之禍,現在又要承受即將到來的戰爭。”
“霍光啊霍光,你難道忘了當年在泰山腳下的事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