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衛青對李廣利的判斷,狐鹿姑單於終於來襲(1 / 2)

漢武帝眉頭一揚,道:

“他不是勢如破竹嗎?”

衛青笑道:

“勢如破竹的是知恥而後勇的大漢將士,李廣利無非就是正好順應了大漢將士們的心態罷了。”

“眼下李廣利的所作所為已經背離了大漢主帥的職責,將士們很快就會不信任他了。”

漢武帝歎了一口氣,沒有開口說話。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做出決斷的第二天,李廣利派遣軍中的護軍將上官桀率領兩萬兵馬渡過了郅居水,作為先鋒繼續北上搜索狐鹿姑單於的蹤跡。】

狐鹿姑單於很快就接到了匈奴斥候們的彙報,心中頓時一動。

“才兩萬人?”

諸多匈奴大臣貴族們聞言,也是蠢蠢欲動。

“大單於,我們完全可以吃掉這兩萬人的。”

“大單於,下令出擊吧!”

七萬漢朝大軍的確是難以阻擋。

但兩萬人難道還搞不定?

狐鹿姑單於動心了。

“左大將,你和右賢王率領三萬騎兵迅速前往郅居水以北,用最快的速度擊破這支漢軍!”

“本單於會帶著主力部隊緩緩在後,若是李廣利主力出現,你立刻回報,本單於馬上就趕來支援。”

狐鹿姑單於多少還是存了一個試探的心思。

派出去的三萬騎兵,主要還是來自於匈奴右翼,也就是右賢王那邊的部族。

就算是當真損失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鏡頭回到了漢軍這邊。

上官桀率領著兩萬步騎聯軍,正在漠北群山之中緩緩北進。

“該死的匈奴人,難怪會西遷,原來是想要用這些山脈阻擋咱們大漢!”

漠北的確有大草原不假,但那都是位於東部還有中部。

漠北的西部,山脈眾多,還有許多森林,彆說是騎兵,步兵前進也是相當麻煩的。

明朝的瓦剌人就是出自於這一帶,故而被稱為“林中之民”。

一名斥候從樹林之中鑽了出來,急切地對著上官桀彙報。

“大人,前方傳來消息,至少三萬匈奴騎兵來襲!”

上官桀立刻振作起精神,沉聲道:

“快,立刻派人回去通知大將軍。”

“咱們的人準備迎戰!”

對上官桀來說,接到命令第一時間奉旨南下是最好的。

但李廣利的決定,上官桀並不敢對抗。

軍隊之中,主將為先。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若上官桀執意反對,李廣利完全可以砍掉上官桀的腦袋。

在自保的前提下,上官桀接受了作為先鋒將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快和匈奴人決戰,自然就是越好的選擇。

上官桀剛剛排好陣型,就看到左大將和右賢王率領三萬騎兵趕到。

右賢王看了一眼左大將,詢問道:

“現在怎麼做?”

正常來說,右賢王的官職明顯是在左大將之上的。

但這位左大將身份不一般,他是且鞮侯單於的兒子,狐鹿姑單於的親弟弟。

故而,左大將才是狐鹿姑單於指定的本次戰鬥匈奴主將。

左大將打量了一番漢軍的軍陣,笑道:

“這有什麼好怕的?前段時間右校王(李陵)不是還把漢人追得狼狽而逃嗎?”

“連李陵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又怎麼可能做不到?”

“直接殺上去就是了!”

左大將見麵前的漢軍也不過萬把人,心中失去警惕,覺得對方孤軍冒進,可以一舉全殲。

匈奴騎兵呼嘯而至,對漢軍下起箭雨。

漢軍這支先鋒軍缺乏足夠的輜重車作為抵擋,一下子就多人中箭,混亂撤退。

看著漢軍潰散,左大將心中大喜。

“快,追擊!”

右賢王眉頭一皺,拉住左大將。

“等等,漢軍的潰敗速度好像有點太快了。”

從之前的情報來看,李廣利這一次率領的大漢主力軍可是直接橫掃了漠北南邊。

這種戰鬥力的漢朝先鋒軍,怎麼可能一觸即潰?

左大將哼了一聲,道:

“你要是怕的話,就在這裡等著。”

“我去拿下漢軍主將的腦袋!”

左大將直接率領親衛軍追殺了過去。

很快,左大將就殺入了山穀之中。

和之前所料一樣,山穀中到處都是混亂的漢軍。

左大將大喜過望,策馬直取不遠處的漢軍帥旗。

突然,兩側的山上箭如雨下。

左大將身邊的匈奴騎兵被射成了刺蝟,紛紛落馬倒地。

左大將大吃一驚。

“該死,有埋伏!”

無數漢軍士兵從兩側的樹林中殺了出來,山穀中的匈奴追兵猝不及防,被殺得一片大亂。

左大將心中惶恐不已,轉身拔馬就朝著穀口衝去。

眼看穀口就在前方,一支漢軍突然斜刺裡殺出,堵住了穀口。

“嗖嗖嗖!”

密集的弩矢射來,直接將左大將的身體洞穿了大大小小多個洞口。

鮮血猶如噴泉一般,從傷口中噴射而出。

左大將搖晃了一下身體,栽倒落馬。

上官桀將這一幕儘收眼底,哈哈大笑。

“匈奴人不過如此,給我殺出去!”

借助擊殺左大將的氣勢提升,漢軍瘋狂追殺,匈奴人一敗塗地。

山穀中,草原上,到處都是匈奴人橫七豎八的屍體。

【這一次,漢軍以少勝多,陣斬狐鹿姑單於的弟弟左大將,總計殲滅過萬匈奴人,取得了一場乾淨利落的勝利。】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不由咦了一聲。

“不是,現在這些匈奴人都蠢成這種樣子了嗎?”

劉恒也是一臉不敢置信。

“兒臣還以為隻有大漢是一代不如一代,沒想到匈奴人也是越來越菜!”

蕭何曹參等人聞言,都有些哭笑不得。

蕭何咳嗽一聲,正色道:

“李廣利確實是差了些事,但上官桀還算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的。”

周勃也點頭道:

“後代不如前輩,的確也並非孤例。”

看了這麼多盤點視頻,基本上每個王朝都是開國那一代君臣最為驚豔,接下來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偶爾出個超常發揮的,就能有個中興盛世。

再然後,就是繼續爛下去,直到王朝覆滅了。

李廣利比不上衛青霍去病不假,這些個左大將之流,何嘗又不是比當年的匈奴父祖們差上幾檔?

劉邦嘿嘿一笑,道:

“若是比爛的話,大漢應該還是能贏的。”

不管怎麼說,大漢的綜合國力肯定遠勝匈奴。

大家都強,大漢能贏。

大家都爛,大漢還是能贏!

這麼一想,那就非常舒服了。

劉徹的話,也讓眾人心情頗為複雜。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沒錯了,但堂堂大漢,竟然要通過比爛才能贏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