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什麼,李廣利戰敗,七萬大軍全軍覆沒?”
長安城皇宮之中,當劉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色劇變,伸手死死地捂住胸口。
隻差一點點,這位被譽為大漢朝有史以來最英明的皇帝陛下就要當場吐血了。
在場的幾名大漢重臣同樣也都鴉雀無聲。
按照之前大漢多次征戰漠北的經驗,李廣利在半個月前就應該抵達漠南,至少也該有音信傳來。
從那時候起,大漢朝廷內部就已經有了李廣利戰敗的心理準備。
但誰也沒想到,初期勢如破竹不斷報捷的李廣利,竟然全軍覆沒了!
這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點。
鏡頭鎖定在了就在坐在劉徹一旁的田千秋身上。
田千秋,就是那個看守劉邦祭廟,以“高祖托夢”為理由上書給劉據喊冤的官員。
劉徹看完田千秋的奏章之後回過神來明白了真相,就將田千秋任命為九卿中的大鴻臚。
田千秋開口道:
“陛下,臣覺得眼下的第一要務就是安撫國內民心。”
其他幾名帝國重臣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大漢處於一個極度困難的曆史節點。
內部,巫蠱之禍帶來的大亂剛剛結束沒多久。
外部,七萬最精銳的軍隊在漠北全軍覆沒。
國庫財政危機導致入不敷出,皇帝常年斂財導致民怨沸騰,素有威望天下期待的太子被迫造反並在逃跑的路上死亡,憑借裙帶關係上位的外戚一直打不贏戰爭還能領兵導致帝國精銳全軍覆沒……
換做其他任何一個朝代和國家有這種情況,人們都隻會用四個字形容。
亡國之兆。
如今的大漢,的確是建國以來疆域最大的時候。
但同時,也是老百姓最貧窮,國內矛盾最尖銳,距離亡國距離最近的時候。
近到隻需一小步,大漢就將從此成為一個曆史名詞。
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劉徹。
能在這裡議事的,無一不是大漢帝國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
他們難道不懂大漢麵臨的問題嗎?
懂,太懂了。
但光懂,沒用。
得改啊。
可改不改,他們說了不算。
整個大漢,隻有劉徹說了才算!
劉徹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這一沉默,就是很多天。
伴隨著李廣利兵敗的消息傳回,大漢四處越發動蕩了。
許多陣亡將士的家屬開始鬨事。
巫蠱之禍中被誤傷的人們也在暗中傳遞著憤怒的情緒。
那些期待太子劉據的貴族們官員們心中充滿了不服。
一直以來最為支持劉徹的軍隊,也因為劉徹堅持用李廣利導致大敗,對這位老皇帝產生了質疑和不滿。
劉徹的統治基礎,開始全麵動搖。
劉徹依然還是沒有說話。
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漢朝內部的不滿情緒逐漸升高。
打了敗仗,搞了內訌,現在還沒有太子,甚至連丞相都沒有。
但那個病重的老皇帝,卻什麼都沒做!
好在,劉徹過去五十年的統治,給大漢帶來的輝煌,依舊還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本著對劉徹的尊敬,大漢的子民們還在等待。
隻是,這樣的耐心還有多久?
老皇帝的壽命又還有多久?
新的皇帝又能否解決這一切?
半年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新的一年,一個消息從長安皇宮傳出。
皇帝陛下,要離開長安了。
當年二月,劉徹從長安出發,在矩定舉行春祭。
隨後,在回歸的路上,劉徹前往泰山,進行他人生中的第八次封禪。
已經封禪整整七次了,大漢上下包括劉徹在內對整個流程早已極度熟悉。
一套流程結束之後,劉徹按照慣例,在明堂接見群臣。
眾人本以為,劉徹又會和之前一樣,說一些諸如要讓大漢威加四海,逐鹿漠北,設郡縣於西域之類的豪言壯語。
沒想到,這一次劉徹說的話,不一樣了。
鏡頭中的劉徹,肉眼可見的衰老、疲憊。
他已經六十八歲了,即便在現代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人家。
老皇帝吃力地喘了幾口氣,發出一聲歎息。
“此次封禪,朕與上天溝通,得高祖神靈召見,略有啟示。”
眾人的心頓時提了起來。
完了,這是又要打仗了?
緊接著,劉徹又開口道: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就這麼兩句話,猶如雷霆一般,直接讓在場的所有大漢群臣都愣住了。
陛下,認錯了?!
一直以來都以剛強堅毅,執政多年來從來都迎難而上的陛下,竟然史無前例地認錯了!
不僅如此,劉徹竟然還說,要改變執政方針。
要以百姓為主,罷黜那些會傷害百姓的政策!
這,這是劉徹會說出來的話嗎?
許多正直大臣又驚又喜,甚至流下熱淚。
為了這一天,他們不知道期待了多久。
陛下,終於醒悟了!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果然不愧是千古大帝啊。”
“老雖老矣,卻依舊睿智聰慧。”
扶蘇心中同樣也是頗為震驚。
“漢武帝看起來應該活不了多久,何必認錯呢?”
對皇帝來說什麼最重要?
臉麵!
劉徹這種認錯方式,幾乎等於是否定了自己過去五十年裡所有的執政方針。
這種否定,彆說是心高氣傲的劉徹,就算是一般普通的皇帝都做不到。
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完美無瑕?
是,就算知道自己不完美,但任何一個皇帝在生前都不會承認這一點。
死後……死都死了,隨便怎麼說唄,反正也聽不到了。
秦始皇心緒恢複了一下,淡淡道:
“因為他想要挽救大漢的國運。”
“其實……唉。”
秦始皇欲言又止。
同樣作為千古大帝,在金幕出現之前,秦始皇也有過類似於劉徹的困擾。
那時的秦始皇就已經感覺到,大秦帝國內部出了問題。
後來在看金幕盤點視頻時,秦始皇更意識到,曆史上的自己應該考慮過,究竟要不要改弦更張。
法家和軍功爵製度的結合,固然給大秦帶來強大的武力和前所未有的輝煌。
但也同樣讓大秦背負上了窮兵黷武,不斷消耗國力的困境。
曆史上的秦始皇並沒有改。
滅六國,平百越,逐匈奴。
當時的大秦一直在勝利,從未失敗過。
一直在贏的製度,怎麼可能說改就改?
秦始皇能答應,帝國的臣民能答應?
當秦始皇看這部視頻到這裡,他完全理解劉徹。
劉徹麵臨的問題,其實和當年秦始皇是一樣的。
劉徹選擇了改。
否定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整套為戰爭、擴張而服務的國策,否定了一輩子的努力。
重新轉回鬥爭多年,好不容易才徹底乾掉的休養生息國策。
這需要何等的魄力?
秦始皇的一聲歎息,是為了曆史上的劉徹,同樣也是為了曆史上的自己。
好個劉徹。
不愧是能被金幕認為是和朕同一個等級的千古大帝!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群臣在一開始因為震驚而沉默之後,迅速激動起來。
大漢國策終於轉向了。
之前的窮兵黷武,終於要轉變成休養生息了!
但馬上,諸多疑問就浮現在了群臣心頭。
陛下是真的要改嗎?
還是說,僅僅迫於形勢,口頭上承認錯誤,行為上堅決不改呢?
大鴻臚田千秋突然開口道:
“陛下,方士言神仙者甚眾,而無顯功,臣請皆罷斥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