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李陵歌舞送彆蘇武,周勃曹參反駁劉邦(2 / 2)

“蘇大人,加上你我在內,當年的所有人隻有十個人還活著了。”

蘇武的表情凝固了。

當年,大漢可是派來了上百人的使團啊!

常惠等人,雖然僅僅是被扣押在匈奴王庭,但這些年匈奴王庭多次戰爭、內亂,同樣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他們。

漠北嚴酷的天氣,對於任何一個出身中原的人而言更是非常嚴苛的挑戰。

蘇武黯然神傷,低聲道:

“皆我之錯也。”

若是當年沒有聽信虞常那蠢材的意見……

常惠搖了搖頭,道:

“當年大家也是為了大漢而效力,又怎麼可能有人會怪罪大人呢?”

“大人,彆想那麼多了,我們馬上就要回家了!”

蘇武嗯了一聲,轉頭對著兩位漢使行禮。

“蘇武多謝兩位大人搭救之恩。”

兩名漢使心中同樣激動,趕忙還禮。

“蘇大人,言重了!”

“大人被困二十年,不失忠誠之誌,實乃大漢楷模!”

兩名漢使眼中看向蘇武的目光,充滿了敬佩。

如常惠這些人,雖然被扣押,但至少有人說話,日常生活也有保障。

蘇武孤身一人,在匈奴最北的北海一待就是十九年。

隻能說,難以想象。

在離開匈奴之前,李陵特地設宴,招待蘇武。

看著已經剃掉胡須,重新紮起大漢士大夫發髻,穿著大漢中郎將衣著的蘇武,李陵一時間也不由失神。

過了好一會,李陵才歎息道:

“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過於子卿!”

蘇武看著李陵,問道:

“你為何不回歸大漢?”

這個問題,讓李陵沉默許久。

突然,李陵起身,且歌且舞。

“徑萬裡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中滅兮名已聵。”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兮將安歸!”

李陵縱聲高歌,滾滾熱淚自眼中流下。

漢初世界中,看到這一幕的劉邦也是忍不住感慨出聲。

“這個李陵其實也是個全家忠義的好孩子,劉徹在這一點上,還是有點對不住人家。”

劉恒歎了一口氣。

“李廣、李敢、李陵,三代祖孫為國征戰沙場,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確實是令人唏噓啊。”

周勃卻有些不太讚同,道:

“陛下和太子,對這李陵的道德要求未免過低了一些。”

“當臣子的嘛,能為陛下和大漢而死,是應有的榮耀。”

“臣和老曹他們,當年誰不是抱著這種心態去和項羽之流衝鋒陷陣?”

曹參點了點頭,正色道:

“老周說這個話是沒錯的,打仗哪能不死人?他李家的爺爺李廣是自殺,李敢被霍去病殺掉的,李陵投降了匈奴。”

“祖孫三代居然沒有一個人是真正死在和敵人對抗的戰場上,要臣說,這李家也就那麼回事,沒什麼了不起的!”

說話時,曹參明顯還有些鄙夷。

連死都不敢,還在這裡矯揉造作,像個娘們一樣,什麼玩意!

當年楚霸王項羽正麵直撲陛下帥旗,我老曹和老周不也拚了命衝上去阻擋?

換做是這李陵來,恐怕當場就要尿了褲子,跪下來朝項羽搖尾乞憐了吧?

哪怕你投降項羽都行啊,好歹項羽還算是咱們華夏人呢。

你投降匈奴這種韃虜算什麼?

總之就是三個字。

看不起。

劉邦聞言愣了一會,失笑道:

“你們說的也對,李陵終究是大節有虧。”

“隻能說,臣子和君王之間,確實是需要相互成全的。”

“恒兒啊,你要好好吸取教訓,將來可彆讓大漢再出現李陵這樣的悲劇了。”

劉恒非常認真地點頭。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不會的!”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蘇武端坐於席,注視著李陵悲歌起舞,心中同樣也是無限感慨,卻不知該從何說出口。

李陵重歸坐席,舉起酒杯。

“無論如何,恭喜蘇大人歸去。”

“今後恐再難有相見之時了。”

“且滿飲此杯,為君所賀!”

鏡頭一轉,蘇武隨大漢使團離開。

他回頭看了一眼,穿著匈奴貴族服飾的右校王李陵就在不遠處,朝著這邊微笑揮手。

蘇武也朝李陵拱手。

“珍重!”

回過神來,蘇武騎著胯下駿馬,朝著南方而去。

正是:

漠漠愁雲海戌迷,十年何事望京師。

李陵罪在偷生日,蘇武功成未死時。

鐵石存心無鏡變,君臣義重與天期。

縱饒夜久胡塵黑,百煉丹心涅不緇。

【蘇武,結束了長達十九年的堅守,成功回到了長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