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都不行?劉邦心態要崩,常惠的驚人發言(1 / 2)

鏡頭一轉,又出現了一支新的漢朝軍隊。

【大漢前將軍、光祿大夫、龍額侯韓增。】

韓增出身名門,他的高祖名叫——韓信。

但,並不是劉邦麾下那位“多多益善”,創造了無數成語的軍神韓信。

而是秦末諸侯之中,被項羽封為韓王的韓信。

為區彆兩個韓信,韓增的這個高祖韓信在曆史上通常被稱為“韓王信”。

雖然高祖被同名的韓信給牢牢壓製,但韓增的祖父韓頹當還有父親韓說,都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將軍。

韓增也是這一次出征之中唯一一個出身於開國勳貴集團後代的主將。

此時,韓增已經率部抵達了漠南草原的最北方,麵前就是茫茫大漠戈壁。

“左賢王死哪去了?”

韓增大惑不解,剛毅的臉龐上滿是疑問。

就連他胯下的駿馬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低低的嘶鳴一聲。

從斥候的情報來看,明明在一個月,不,半個月前,這附近千裡左右的範圍都還有匈奴左賢王部的活動蹤跡。

韓增信心滿滿地帶著三萬多漢軍騎兵自雲中郡而來,結果到地方了,人影都沒看到一個!

說沒看到一個,倒也不合適。

這一路過來,韓增還是殺了一些匈奴人,也摘了一些腦袋的。

總計:一百零三級。

一旁,韓增的兒子韓寶同樣也麵帶疑惑,開口道:

“爹,這些匈奴人不會是知道我們要來,所以躲去漠北了吧?”

“怎麼可能?”韓增下意識地反駁道:

“一個月前,左賢王甚至還去騷擾了受降城呢!”

在大漢朝廷事先的情報分析中,匈奴這一次應該是傾巢出動。

以左賢王和單於庭一部分兵力騷擾受降城和居延城,以右賢王和單於庭主力直撲烏孫。

這種態勢,左賢王怎麼可能會逃呢?

韓增眼珠子一轉,思考一會,覺得可能是匈奴人的某種計策,便下令道:

“找,給我找,抓幾個活口問問!”

說起來,韓增的運氣還真不錯。

兩天後,他的部下還真就發現了幾名落單的匈奴人,並帶到了韓增的麵前。

這幾名匈奴人看到漢朝大軍之後直接嚇尿了,都不需要韓增怎麼問,一五一十地就說了。

“左賢王早在十天前就全部撤退了!”

“所有大小部落,一個牧民都不允許留在漠南草原上!”

“我們是遭遇了風雪,和大部隊失散迷路了,稀裡糊塗繞回來了。”

韓增:“……”

此刻,這位大漢將軍十分無語。

本來以為左賢王在受降城,風風火火趕到,沒看到人。

又以為左賢王是主動後撤以逸待勞,急急忙忙又往北趕了幾百裡。

到了漠南草原的最北邊,還是沒人!

“竟然跑了!”

韓增氣急,對著麵前的戈壁群山指手畫腳,狠狠地罵了幾句臟話。

一旁的韓寶有些躍躍欲試,開口道:

“爹,聽這些牧民的意思,左賢王應該是撤到了漠北的狼居胥山。”

“要不然,咱們也走一趟狼居胥山?”

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那可是每一位大漢軍人心中的終極夢想!

韓增瞪了一眼韓寶,差點就一巴掌扇過去。

“你以為你爹是誰,能和冠軍侯比?”

“老子要是去了漠北,說不定這輩子都回不來了!”

“傳令下去,全軍後撤兩百裡,派斥候在這一帶等著。”

“左賢王那小子聽到我們撤軍,說不定還會回來,到時候我們再反身找他麻煩!”

事實證明,韓增想多了。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韓增所部的補給全部耗儘。

但翹首以盼的左賢王部始終沒有出現。

韓增呆呆地看著麵前的大草原,心中無限失望。

左賢王,大抵是不會回來了。

發呆許久,韓增無可奈何地歎息一聲。

“明日撤軍吧。”

【韓增部,最終斬首一百零三級,無功而返。】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劉邦終於忍不住了。

“搞什麼東西?”

“這麼多路大軍,整整十五萬騎兵,就他娘沒有一路能碰上匈奴人的?”

在場的大漢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剛剛看到十五萬大軍出動的時候,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是各種熱血激昂的戰爭場麵。

什麼追亡逐北、封狼居胥、飲馬北海……諸如此類。

誰能想到這種結果啊?

這落差感,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蕭何乾咳一聲,安慰了劉邦一句。

“陛下不必生氣,這一戰之所以有這般結果,乃是因為匈奴人得知大漢天兵到來就遠遁漠北,並非大漢的問題。”

陳平也接口道:

“對啊對啊,大漢兵威煊赫至此,匈奴宵小望風而逃,此乃大漢神威之最佳證明啊!”

劉邦乾淨利落地翻了一個白眼,雙腳翹起,搭在了桌子上。

“說這些屁話有什麼用?”

“事實就是出動了十五萬大軍,總斬首居然連兩千人都不到。”

“他娘的,這簡直就是全天下最大的虧本生意,比之前看衛青那一次還虧!”

衛青那次出征漠南雖然也無功而返,但當時衛青麾下可是隻有十萬騎兵,消耗的資源肯定是不如這一次十五萬騎兵多的。

大軍一動,國庫的各種資源和金錢瘋狂燃燒,結果就這一千出頭的斬獲。

簡直就是越想越虧!

就在劉邦又想繼續發火的時候,太子劉恒突然開口道:

“父皇,其實還有一路啊!”

劉邦愣了一下,身體猛然坐直,道:

“哪來的一路?”

剛剛那幾路加起來,就已經是整整十五萬漢軍,是大漢出動的所有兵馬了。

去哪又生出來一路漢軍?

劉恒笑道:

“不是還有那位護烏孫校尉常惠嗎?”

“烏孫國也是有騎兵的,常惠應該也能算一路呀!”

劉邦呃了一聲,又翻了一個白眼,身體緩緩沿著椅背滑倒下去,有氣無力地開口。

“常惠是他娘去協調烏孫的,他能算什麼一路!”

“難道你還指望大漢十五萬騎兵無功而返的時候,常惠帶著烏孫人反而能打個大勝仗嗎?”

曹參聽到這裡,心中卻是一動,開口道:

“陛下,說不定還真有這個可能!”

“您想,匈奴人會躲著大漢兵馬不假,但它本次的進攻目標就是烏孫,匈奴是一定不會躲著烏孫的。”

“烏孫一定會和匈奴人決戰,這要是打贏了,不也是大捷嗎?”

“咦?”劉邦整個人猛然彈起,但依舊半信半疑。

“不可能吧?”

“匈奴就算再怎麼弱,也不至於被烏孫打敗啊?”

聽到劉邦這個反問,曹參也不確定了。

烏孫確實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中最強的,但和大漢或者匈奴這兩大超級強權來說,還真就啥也不是!

指望烏孫,的確是有點不太靠譜了。

就在這個時候,金幕中,突然又出現了一支漢軍騎兵。

“呀?”劉邦震驚出聲。

“見鬼了,怎麼還有一路?”

“咦,這家夥還是個熟麵孔呢。”

畫麵中,正在率領著最後一支漢軍騎兵急速西進的,確實是一個曾經在視頻中出現過的人物。

【大漢營平侯、蒲類將軍趙充國。】

和其他四位將軍相比,趙充國同樣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年紀最老,是五路主將中唯一一個超過六十歲的人。

然後,他曾經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心腹。

但在李廣利折戟沉沙被迫投降匈奴的那一戰中,趙充國僥幸逃出生天,回歸漢朝。

劉徹憤怒於李廣利的投降,故而並沒有懲罰趙充國的失敗,反而將其嘉獎了一番,繼續留任。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趙充國緊抱霍光大腿,一路參與了平定漢朝內部諸多叛亂,並且還取得了一項其他四路主將都沒有的戰績。

五年前,趙充國駐守居延城,領兵大破前來襲擾的匈奴軍隊,俘虜了匈奴西祁王!

這是在過去十九年裡漢朝跟匈奴小規模的摩擦中,整個大漢方麵取得的最大勝利。

故而,趙充國得以在六十歲高齡之時,依舊能獲得霍光的最大信任。

他的任務,是率領三萬五千騎兵前往烏孫國,會同烏孫軍隊一起對抗來襲的匈奴王庭主力!

已經白發蒼蒼的趙充國,為國征戰的心情依舊非常急切。

畫麵中,他一路領兵順利渡過了戈壁大漠,正式進入了西域東部。

黃沙依舊漫天,卻眼前開始有些許綠色浮現。

大大小小的綠洲,映襯著遠方巍峨延綿,頂部潔白如玉的高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