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定國這一次誓師,從規模和儀式上遠勝於孫可望當年,但昆明人們的表情卻顯得頗為茫然。
前線接連不斷的戰敗消息雖然被朝廷嚴密封鎖,但依舊還是通過各種方式於城池中流傳開來,許多謠言甚至比真正前線的實際情況還要更加離譜。
大明真的還能贏嗎?
這是昆明,乃至整個南明臣民們心中巨大的疑惑。
十月初三,李定國率領主力部隊抵達關嶺。
馮雙禮、白文選兩人的軍隊則集中於安順。
明軍先鋒祁三升、李如碧則進抵平壩,距離貴陽並不算太遠。
這些部隊全部包含起來,大約是九萬多兵馬。
畫麵中出現了李定國的身影。
和之前相比,李定國明顯憔悴許多,但表情依舊冷峻。
“我們這一次的目標就是先收複貴陽,擊潰在貴陽一帶的韃子主力。”
“土司羅大順已經奉朝廷命令,進攻新添。四川的王友進、王光興也從思南府對湄潭發起了進攻,牽製韃子的部分兵馬。”
“大家隻要群策群力,韃子是絕對不可能有任何機會的!”
在場的諸將還是比較給李定國麵子的,聲音非常洪亮地開口應是。
【從二月底到十月,李定國浪費在內鬥上近八個月時間。】
【在戰場上,哪怕是浪費幾天時間都要付出代價,更何況是整整八個月呢?】
十月初五,貴州平越州,楊老堡。
滿清之前三路進攻貴州的主將羅托、趙布泰、吳三桂以及經略洪承疇全部在座。
但這些名震天下的滿清大臣們僅僅是坐在兩側。
最上首的主位上,坐著滿清安遠靖寇大將軍、信郡王多尼。
多尼的到來,意味著滿清最精銳、最強悍、最能打的八旗精銳,已經抵達了貴州。
此時,貴州境內的滿清軍隊已經超過了二十萬!
坐在主位上的多尼和眾人商議了一番,最後站了起來,聲如洪鐘地給出了結論。
“羅托,你和洪承疇經略兩人領兩萬兵馬駐守貴陽、新定地區,負責為大軍料理糧餉,防止貴州新臣服之地生亂。”
“吳三桂,你領五萬兵馬攻畢節,隨後從七星關入雲南。”
“趙布泰,你同樣領五萬兵馬,從都勻進攻安龍府,經黃草壩入雲南。”
“本王自領八萬兵馬,由貴陽直攻安順,過安莊衛、關嶺、普安入雲南。”
“大家都做好準備,十一月十四日發動進攻!”
眾人紛紛起身應是。
有了過去幾個月的勝利,此時的滿清眾將心裡,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自入關以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
這場滿清征服天下的戰爭,也該到結束的時候了!
【多尼率領八旗精銳抵達貴陽,讓貴州清軍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對明軍形成了碾壓之勢。】
貞觀世界中,李世民看到這裡,不由一聲歎息。
“八個月……李定國到底在乾什麼啊!”
李積連連搖頭,一臉無語的表情:
“八個月的時間,都夠收複整個江南了!”
“李定國竟然在昆明就這樣浪費了八個月,實在令人無話可說。”
在場的幾名大唐將軍紛紛開口吐槽,對李定國如此之慢的出兵速度表示不理解。
突然,房玄齡心中一動,開口道:
“李定國不會是因為後勤不夠吧?”
程咬金下意識反駁道:
“怎麼可能?雲南都已經被孫可望治理十年,哪裡會有後勤問題?”
長孫無忌心中一動,開口道:
“還真有這個可能,你們難道忘了李定國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嗎?”
李世民若有所思,摸著胡須開口道:
“孫可望麾下大將被召回,士兵被定為低人一等的秦軍,那孫可望在朝堂中的官員想來也一定都被李定國排斥打壓,免職去官者必定眾多。”
李治一拍大腿,道:
“孫可望彆的地方可能不行,但他的治國才能是得到金幕和曆朝曆代皇帝們認可的。”
“李定國把這些孫可望提拔起來的官員全部罷黜殆儘,那整個雲南的政務體係豈不是全部癱瘓?”
“如此一來,後勤供應不上就很正常!”
討論到這裡,貞觀君臣心中再無任何疑惑。
李世民搖了搖頭,歎息道:
“李定國啊李定國,政治智慧實在是太缺乏,眼光太短淺了!”
“治國和領兵本來就是兩碼事,他就是不懂這個道理。”
李治遲疑片刻,道:
“難道李定國要對孫可望卑躬屈膝,才是正道?”
李世民果斷搖頭,道:
“大明是人心所向,李定國若是支持孫可望稱帝,孫可望同樣也是會敗亡的。”
李治啞然,片刻後道:
“這意思,難道就沒得救了?”
李世民笑著搖頭。
“不,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
“在擊敗孫可望之後,讓劉文秀坐鎮後方的昆明處理政務,李定國坐鎮前線處置軍務即可。”
“如此一來,以劉文秀的輔政能力,雲貴兩省都會繼續成為南明穩固的大後方,李定國也能在戰場上發揮出他的優秀才能。”
“這才是真正能讓南明持續下去,從滿清手中奪回江山的最佳抉擇!”
李治這才恍然大悟。
“父皇所言極是,劉文秀其實就是上天送給李定國的蕭何啊!”
幾秒鐘後,李治又情不自禁地歎了一口氣。
“可惜……”
可惜,沒有如果。
劉文秀已經死了。
貴州也丟了。
李定國一手製造出來的爛攤子,徹底無法收拾了。
李治想著,情不自禁地將目光轉到了金幕上。
局勢糜爛到這種地步,想要逆轉就隻剩下最後一種可能。
那就是李定國再度創造奇跡,於貴州擊潰清軍主力,甚至斬殺清軍主帥多尼。
他,能做到這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