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磨盤山之戰,曆朝皇帝惋惜,忽必烈道出南明翻盤關鍵(2 / 2)

眼前還有一大群的韃子要殺呢!

山道中央,吳三桂臉色煞白。

在他的前方,李定國安排的二伏高文貴親自衝陣,正在不斷逼近吳三桂所在。

“狗漢奸,今日此地就是你葬身之處!”

看著渾身浴血的高文貴仰天怒吼,吳三桂身體瞬間僵硬,心中一片冰涼。

本王為大清征戰數十年,從山海關到雲南。

難道竟然會死在這鳥不拉屎的山溝之中?

就在吳三桂倉皇失措之時,後方一支清軍趕到。

“平西王休驚,我來助你!”

這支穿著五彩斑斕盔甲的漢八旗及時穩住了局麵,擋住了高文貴的衝陣。

雙方激戰良久,山道上密密麻麻堆滿了屍體。

後來者甚至無處下腳,隻能踩在屍體上繼續作戰。

吳三桂被眾人團團護在中央,驚慌大叫。

“繼續放炮,向後麵的多尼大人,不,多尼主子求援!”

更多的清軍不斷趕到。

埋伏圈的最外側,竇名望已經殺到手軟。

他都不知道殺了多少個藍甲、紅甲、藍白甲、紅白甲……各種顏色,稀奇古怪的八旗士兵。

但眼前的清軍依舊還是無窮無儘,源源不斷地湧上來!

“該死,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

竇名望心中大恨。

若是自己能包抄住這些韃子的後路,失去援兵的韃子又怎麼可能會如此堅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竇名望身邊的明軍士兵越來越少。

在又一次斬殺了花花綠綠甲胄的八旗兵後,竇名望幾乎脫力,連舉起手中大刀再劈砍下去都無法做到了。

然而,他眼前的清軍依舊還是仿佛永無止境一般,還在不斷出現。

“伯爺,快撤。不然我們都得死在這裡!”

聽著一旁親衛隊長的叫聲,竇名望長歎一口氣,帶著部下們退入道路旁的山林之中。

大隊清軍隨之趕到。

“彆追那些潰敗的偽軍,去前麵支援平西王!”

吳三桂幾乎絕望了。

他身後剛剛支援上來的那支八旗,竟然真的被高文貴、王國璽兩位明將輪流衝鋒,殺得乾乾淨淨!

身邊僅剩不到數百名綠營兵的吳三桂,麵臨著繼保寧城之後,又一次的性命危機。

“要不,下馬投降?李定國或許能饒我一命。”

“不行,我已經當了這麼多年漢奸,李定國不會饒我,還是拚了!”

“也不行,我這些年養尊處優,偶爾上幾次戰場罷了,哪裡還有力量拚得動?還是投降吧。”

“不能投降,投降就會死!”

就在吳三桂腦海中無數念頭激烈鬥爭時,大量清軍從後方趕到。

“平西王,我等前來助你!”

源源不斷的援軍殺了上去,接替了搖搖欲墜的那些綠營兵。

吳三桂又驚又喜,整個人有一種逃出生天的究極慶幸。

“果然天無絕人之路,果然天佑大清!”

戰鬥並未就此結束,而是又繼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直到撤退的竇名望繞回山穀附近,見到了李定國,李定國這才明白外圍埋伏圈已經失效,不得已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尖銳的鳴金聲中,明軍徐徐撤出戰場。

此時,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處處都是雙方士兵的屍體。

濃鬱無比的血腥味彌漫在每一個人的鼻間,由於地形過於狹窄,讓久經戰陣的吳三桂都有一種想要嘔吐的衝動。

“彆追了,先撤出這該死的山區,到後麵的縣城去休整幾天!”

另外一邊,李定國聽取彙報後,同樣也是表情凝重。

“戰損五千人?”

對於眼下身邊隻有不到三萬兵馬的李定國來說,這是一個傷筋動骨的數字。

良久之後,李定國歎了一口氣。

“繼續撤退,離開騰越州,去孟定!”

當天晚上,吳三桂帶著清軍主力撤回縣城,在這裡也開始盤點己方損失。

“平西王,咱們這一次傷亡至少過萬!”

“沙裡布、暉津兩位大人戰死,還有至少上千名八旗兵身亡!”

“什麼?”吳三桂臉色瞬間發白。

沙裡布、暉津這兩人,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固山額真,僅次於多羅貝勒的存在。

大部分時間裡,一個固山額真就足以統領一省軍隊,甚至可以獨立作為兩到三個省所有清軍的主帥。

在清廷眼中,吳三桂這個漢人平西王的命,還不如半個固山額真值錢呢。

竟然一下子就死了兩個!

吳三桂冷汗直流,過了好一會才咬牙道:

“不能再追了。”

“立刻派人通報信郡王(多尼),八百裡告知朝廷此事。”

“在朝廷有新的旨意下達之前,我等先在此等候。”

【磨盤山之戰,明、清雙方傷亡都極為慘重,清軍之中精銳的八旗兵折損更加嚴重。】

【清廷得知兩名固山額真和諸多八旗將官陣亡的消息之後大怒,於當年六月派遣使者抵達昆明宣布懲罰。】

從二十萬清軍主帥多尼開始,吳三桂、羅可鐸等諸多清軍高級大將雙膝跪地,聽著使者抑揚頓挫地宣讀懲罰。

“多羅信郡王多尼罰銀五千兩;多羅平郡王羅可鐸罰銀四千兩;多羅貝勒杜蘭罰銀三千兩;都統濟席哈革‘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並所加級’;副都統莽古圖、傅喀、克星革削爵位、官職三等;征南將軍趙布泰革職為民!”

吳三桂從頭到尾聽完這份旨意,發現竟然隻字不提自己,心中不由又是疑惑,又是驚喜。

很快,他回過神來。

這顯然是自己那位在北京城中的大清公主老婆在暗中出力!

否則的話,該被革職的就不是趙布泰,而是吳三桂本人了。

吳三桂長出一口氣,和在場的諸多清軍將領一起磕頭領旨。

“臣領旨,大清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

……

【在磨盤山之戰後,損失慘重的清軍不敢再繼續追擊李定國,於閏三月底陸續撤回昆明休整。】

【至此,南明雖然丟掉了包括昆明在內的大半個雲南,但永曆朝廷依舊又一次地於清軍鐵蹄下獲得了生存機會,頑強地在雲南邊境地區繼續苟活著。】

【但局勢對於南明來說也並未就完全崩壞了,大量的明軍並沒有被清軍殲滅,而是退到了邊境附近,靠著雲南多山的險峻地形暫時藏身。】

畫麵中,很快浮現出一個個明軍將領的身影。

白文選、祁三升、沐天波、高文貴、靳統武、楊武……

他們麾下兵馬少則數百上千,多則幾千上萬。

明軍雖然被打亂了,但清軍也並沒有完全殲滅南明的主力部隊。

接下來的戰局,依舊還存在著變數!清軍三路進攻雲貴示意圖曆朝皇帝看到這裡,都感到可惜。

【漢武帝劉徹:就差一點點,便能將吳三桂這個狗賊當場斬殺了!】

【漢高祖劉邦:告密的這個漢奸盧桂生是真該死啊!】

【唐太宗李世民:若是沒有這個漢奸的告密,李定國這一戰還真就能贏了。】

【明太祖朱元璋:呃,其實就算有漢奸的告密,最終李定國也還是贏了啊。】

【宋太祖趙匡胤:李定國確實是贏了,隻不過朕說句實話,眼下這種程度的勝利對於南明來說遠遠不夠啊!】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這種情況下,南明必須要儘快獲得另外一場勝利,而且得是酣暢淋漓、無可爭議、震動天下的超級大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