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被大玉兒罵得滿頭是汗,如夢初醒,噗通一聲跪下。
“皇額娘,是朕錯了。”
大玉兒臉色這才變得溫和下來,淡淡道:
“都起來吧。”
“好好商量一下,怎麼把鄭森部的叛逆趕出去。”
“李定國、孫可望這樣的心腹大患都已經被大清解決了,更何況是鄭森這種隻會盤踞在海島上的癬疥之疾!”
鏡頭轉移到了禦書房的角落。
一名身著神父服裝,明顯有西洋人長相的傳教士安靜地站在那裡,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神聖羅馬帝國基督教傳教士,滿清欽天監監正,約翰?亞當?沙爾?馮?貝爾,中文名:湯若望。】
當天晚上,湯若望回到居住的房間中,奮筆疾書,寫下一篇日記。
“……平日裡沉著的年輕皇帝完全失去了他鎮靜的態度,而頗想作逃回滿洲之思想。”
“可是皇太後向他加以叱責,她說:‘他怎麼可以把她的祖先們以他們的勇敢所得來的江山,竟這麼卑怯地放棄了呢?”
“……各城門已經貼出了官方的布告,曉諭人民,皇上要親自出征。登時,全城內便起了極大的激動與恐慌。”(注:出自《湯若望傳》。)
寫完這篇日記,湯若望呼出一口氣,將日記放回一個有密碼的箱子中鎖好,又把箱子放進了一個秘密的格子中。
對任何一個清朝臣民來說,妄議皇帝無疑都是死罪。
但湯若望卻並不擔心這一點。
因為他所寫的並不是中文,而是華夏大地上沒有幾個人能看懂的拉丁文!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心中不覺浮現出幾分荒謬。
【漢高祖劉邦:這福臨小皇帝也不咋地嘛,鄭成功都還沒拿下南京呢,他居然就被嚇成了這個樣子。】
【漢武帝劉徹:搞笑,一座南京城,就讓福臨怕得想要奪回遼東?能不能行啊。】
【宋太祖趙匡胤:一想到就這家夥在位的十幾年裡,滿清陸續征服了整個天下,還挺難評的。】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喂喂,朕皇考可是大清曆史上開疆拓土最多,一統天下的皇帝,你們能不能尊重點?】
【明太祖朱元璋:尊重?多爾袞的傀儡罷了。】
【宋太祖趙匡胤:一個靠親娘給多爾袞陪睡才能穩固皇位的傀儡,你想要我們怎麼尊重?】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朕@#¥#@¥#@#¥】
【係統提示:用戶“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因發言攻擊其他用戶,被禁言一天。請用戶們注意彈幕禮儀,文明發言。】
【漢高祖劉邦:哈哈哈哈。】
【漢武帝劉徹:哈哈哈哈。】
【明太祖朱元璋:哈哈哈哈。】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城外,鄭成功信心滿滿,對著部下們開口道:
“儘快部署,三天內要把這座城池給包圍,十天內開始攻城。”
甘輝又一次提出了意見。
“國姓爺,咱們得快一點完成包圍,免得其他地方的韃子兵馬趕到啊。”
都已經在路上浪費十天時間了,若是還要繼續用十天來準備攻城,這簡直太慢了。
鄭成功擺了擺手,笑嗬嗬地拿出了一封信。
“老甘啊,這就是你不懂了。”
“你自己看吧。”
這封信,居然是城裡的滿清最高軍事將領,提督管效忠寫來的。
“大師到此,即當開門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過三十日,城失則罪不及妻孥。”
“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寬限三十日之限,即當開門請降。”
甘輝看完這封信,先不由驚訝。
鄭成功得意一笑:
“如何?”
一旁另外一名將軍潘庚鐘思考片刻後搖頭道:
“國姓爺,以我之見,此乃城內敵人緩兵之計,豈可信之?”
“當速速布置大兵以攻之,南京城內尚有許多官民翹首以盼,一旦攻城便旦夕可下,如何需要拖延一月之久,多生波折?”
鄭成功哎了一聲,連連擺手。
“這就是你不懂了。”
“本王此次前來就是要以招撫為主,一旦南京被招撫而下,江南各州縣自然傳檄而定。”
“你看似本王在南京浪費大量時間,實則本王是用一個月的時間招撫了整個江南州縣,這才是真正的急攻妙計。”
“本王攻的不是城池,而是江南的人心!”
說完,鄭成功就提筆給管效忠寫了一封回信。
“本藩攻此孤城,不過一腳尖耳。”
“既然來降,姑準其寬限者,蓋欲取信於天下也。”
“若至期不降,攻入之時,寸草不留!”
這封信很快就被送回了南京城內,到了管效忠手中。
管效忠讀完來信,又給巡撫蔣國柱傳閱。
兩人臉上都帶著驚喜表情。
蔣國柱笑嗬嗬地開口道:
“沒想到那鄭成功竟然如此自大!”
管效忠哈哈一笑,道:
“朝廷如今已經調集諸多部將兵馬前來,一月之後,管教大軍雲集,定要讓那鄭森叛逆好看!”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看到這裡,直接跳了起來。
“這個鄭成功在搞什麼東西啊!”
“他連南京都沒打下來,他招撫個什麼狗屁啊?”
“這是什麼豬腦子,究竟怎麼想的?”
朱棣氣到極點,說話都顧不上換氣,說完直接就劇烈地咳嗽起來。
朱元璋也是大感無語,抬頭望天,心情複雜得說不出話來。
朱高熾見狀,想要緩和一下氣氛,便道:
“皇祖,爹,雖然這蔣國柱、管效忠死性不改,但南京城內其他軍民或許也能被招撫成功呢?”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淡淡道:
“高熾,這就是你不懂了。”
“招撫的前提,是要瓦解對方的抵抗意誌才行。”
“現今整個滿清統治的江南區域,南京就是最關鍵、抵抗意誌最強的城池。”
“隻有攻克南京,才能擊潰滿清在江南地區的抵抗意誌。”
“鄭成功卻想著招撫抵抗意誌最強的南京,就好像是曹操想要招攬關羽背叛劉備加入魏國一樣,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