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歎息聲彌漫在大殿中,任何一個人都能從中聽出這位大明開國皇帝心中的失望。
金幕中,南京之戰還在繼續播放著。
【鄭成功為了擊潰南京城內的清軍戰鬥之心,布置了多種措施。】
他讓麾下的甘輝駐紮在獅子山,萬禮駐紮在第二大橋山,翁天佑駐紮儀鳳門外,馬信駐紮漢西門,連林明、林勝、黃昌、魏雄……等人在城外紮營構築壁壘。
又有陳鵬、陳魁等將領在東南角靠近水麵之地布置了一座水師營寨,劉巧、黃應等人在西北角的山腳紮下一座大營……
重重布置,裡外多層防線,將南京城圍困。
但鄭成功也並沒有忘記“圍三闕一”的兵法守則,還是正陽門外給清軍留了一條路。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鄭成功信心滿滿,笑嗬嗬地對著眾將開口道:
“不出一個月,南京自然開城投降。”
“本王無需花費一兵一卒,自可讓這座大明故都全須全尾的回歸!”
為了製造更大的心理壓力,白天的時間,鄭成功派出多支軍隊大張旗鼓擺出攻城態勢,但卻又在逼近清軍火炮、火槍射程之前退走。
到了晚上,鄭成功更是讓四麵八方的明軍時不時就金鼓齊鳴,舉起火把,似乎要夜襲南京。
鄭成功的攻心戰還是非常成功的。
幾天時間下來,南京城內的蔣國柱、管效忠、噶褚哈等高級將官們已經是焦頭爛額,一個個都頂起了巨大的黑眼圈,走路都搖搖擺擺。
“這該死的鄭森!”
“再這樣下去,城中的軍心就要崩潰了。”
“彆急,鄭森已經被我們迷惑了,他暫時不會攻城。”
“隻要援軍抵達,我們就還有希望!”
幾人相互打氣,在艱難的局麵下勉力支撐。
【對時局悲觀的並不僅僅是南京城內的諸多將官,也包括許多清廷在江南的大臣。】
其中,滿清漕運總督亢得時是最有代表性的。
漕運離不開江南,作為漕運總督的亢得時,出兵支援南京是分內的職責。
然而亢得時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曉了鄭軍兵勢之威武,更憑借職務對江南滿清守軍的虛弱,以及清廷此時內部兵力之空虛知之甚詳。
他裝模作樣,帶著五千多漕兵沿京杭大運河朝南京方向前進。
但越靠近南京,亢得時內心就越發恐慌。
“完了完了,該怎麼辦?”
“此戰必死無疑,我怎麼能去送死?”
“但不死於敵,便死於法,如之奈何?”
亢得時在船上的房間中來回踱步,五內俱焚。
終於,他一咬牙,走出了船艙,來到甲板上。
在命身邊侍衛散開後,亢得時呼出一口氣。
下一秒鐘,他猛然跳出甲板,落入了京杭大運河的河水之中。
【滿清漕運總督兼領兵部尚書銜、從一品大員亢得時,因畏懼救援南京,又害怕被清廷法辦,竟然在領兵前往南京的路上跳船自殺。】
【許多江南一帶的官員同樣也是畏縮不前,駐足觀望。】
【而鄭軍方麵,好消息還不斷傳來。】
城外,一名鄭軍將領快步而來,遞給了鄭成功一封信。
“國姓爺,咱們截獲了管效忠送往北京的求援信!”
鄭成功展開一看,發現上麵寫著:
“……賊海師二十餘萬,戰艦千餘艘,俱全身是鐵,箭射不透,刀斬不入。”
“瓜州、鎮江二戰,敗回者魂魄猶驚,策戰者鞠縮不前。”
“……現在攻圍南都,危如累卵,乞發大兵南下救援撲滅,免致燎原焰天。”
鄭成功看完,不由哈哈大笑。
“不意城中竟然畏本王大兵如此,其投降必然就在眼前!”
鄭成功高興之下,親筆寫了一份勸降書,其中特地引用了管效忠寫的這幾句話作為暗示,讓人射入城中。
崇明,滿清蘇鬆提督府。
又一封來自鄭成功的密信送到了馬逢知的眼前。
看完鄭成功的密信之後,馬逢知若有所思。
在馬逢知麵前的幾名心腹傳閱完這封信,不由蠢蠢欲動。
“大人,江寧看來隨時都會被攻克,咱們不如趕緊起事,當那從龍之臣吧。”
“大人,這可是光複大明千載難逢的良機啊。”
在場的這些人都是之前南明投降滿清的將官。
在投降的時候,一個個都想著飛黃騰達。
但事實卻是,滿清將他們安排到了崇明島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每天對著大海擔驚受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鄭成功大軍登陸,連鍋端了。
這鬼地方甚至連想要找個女人快活都找不到!
如此種種,他們迫切想要改變。
馬逢知卻依舊鎮定,嚴厲的目光掃了一眼眾人。
眾人頓時安靜。
馬逢知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鄭森此人,素來誌大才疏。”
“若是本官領兵,早就一鼓作氣攻破南京,哪裡還需要什麼狗屁圍困,勸降?”
“嗬嗬,他想要展現招撫之意,卻不知道用腦子想一想,大清擁有整個天下,他就金門幾座小島,誰會聽他的招撫?”
“老夫認為,鄭森此戰多半要敗。爾等都做好準備,截殺鄭森逃亡的船隊便是!”
眾人聞言不由愕然。
明明形勢大好,竟然卻說要失敗?
【就在鄭成功對南京圍而不攻時,局勢悄然發生了變化。】
蘇州水師總兵梁化鳳在六月二十八日率領四千兵馬出發,會合蔣國柱召集的巡撫標下兵馬三千人,共計七千兵馬,於七月十四號抵達丹陽。
這天晚上,丹陽城內的梁化鳳竟然連續接到了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巡撫蔣國柱連續四封調兵救援南京的羽書!
知道情況緊急,梁化鳳第二天三更時分就命令全軍集合,朝著南京星夜前進。
趕了兩個時辰的路後,梁化鳳所部進入了句容縣。
此時句容已經投降了鄭成功,對清軍來說屬於敵境。
梁化鳳注意到前方丘陵密布,草木繁茂,是一個絕佳的埋伏地點,心中頓時一緊。
“鄭森那賊子不會在前麵設伏吧?”
他有心想要止步列陣,派人緩慢偵查。
但又顧慮到南京的緊急情況。
一咬牙,梁化鳳沉聲道:
“嚴密戒備,搜索前進,隨時準備接戰!”
梁化鳳帶著麾下兵馬,步步為營,緩緩前進,很快深入了這片極佳的埋伏場地。
總共五裡地,但梁化鳳整整用了一個時辰才走完!
在這個過程中,梁化鳳的心眼提到了嗓子裡。
若是鄭成功的伏兵突然殺出,即便是梁化鳳再怎麼防備也好,在地形的絕對劣勢下也沒得打!
緊張之下,梁化鳳甚至有些風聲鶴唳。
路邊的草木搖晃一下,他都極為緊張,唯恐是鄭軍伏兵衝殺出來了。
好在這一切擔憂的情況都沒有發生。
最終,梁化鳳有驚無險,通過了這一處埋伏地區。
再抬頭看向前方,已經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再也不需要擔心被突襲了。
梁化鳳鬆了一口氣,放聲大笑。
“鄭森十餘萬大軍,若是在此地安排一萬人伏兵,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看來天命在大清,不在鄭森!”
當天傍晚,梁化鳳抵達南京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