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急之下,鄭成功又派出陳鵬、萬祿兩支兵馬迅速登山,想要救援四鎮。
但陳鵬萬祿才剛剛趕到山腳下,山上的四鎮已經崩潰了。
這四部兵馬同樣也是剛剛移營至此,雖然因為友軍林勝、陳魁部用性命爭取到了時間而能及時列陣,但依舊也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清軍四路齊發,短短半個時辰內就殺穿了鄭成功在山上布置的這四鎮兵馬。
四鎮兵馬的領兵將中,藍衍被清軍當場斬殺,楊祖、楊正、姚國泰隻能領兵逃竄。
這還沒完!
占領了山頂之後,殲滅了將近兩萬的清軍又有了意外的發現。
從山頂上往前方看去,清軍腳下的山穀中竟然還有一支上萬人的鄭軍!
這支鄭軍,便是鄭成功昨天下令,埋伏於此地的甘輝、張英部。
清軍這還跟你客氣什麼?
四路清軍居高臨下,直接從山頂之中衝下來,對山穀內的甘輝、張英部發起猛攻。
甘輝、張英這下就麻了。
他們是在山穀裡啊!
想逃?
四麵八方都被清軍包圍了。
想打?
人家居高臨下從山上衝下來,占儘地理優勢,怎麼打?
甘輝氣憤之下,破口大罵。
“楊祖、林勝這兩個廢物,怎麼就讓韃子如此輕易地衝到山頂了!”
事已至此,甘輝、張英兩人隻能死戰到底。
最終,甘輝力儘之後被清軍俘虜,張英力戰身亡。
又一萬鄭軍全軍覆沒。
從開戰至今,已經有四萬多鄭軍被清軍擊潰了!
但,這還沒完。
清軍緊接著就直撲大橋。
憑借著占據觀音山的地利,清軍對大橋處的萬禮、萬義部直接來了一個首尾夾擊。
此時的戰場上,清軍越打士氣越旺,怎麼打怎麼有。
而鄭軍則是聽到了接連不斷的失敗,人心惶惶。
萬禮、萬義部剛剛接戰就被清軍壓製,局勢極為困難。
畫麵中,許多鄭軍將士奮不顧身,拚死和清軍激戰。
但他們的舍生忘死,卻並沒有辦法改變整個戰局的徹底崩壞。
鄭成功心急之下,對著身邊的潘庚鐘道:
“你暫時在此駐守,本王去江邊調水師前來支援萬家兄弟!”
【自信滿滿的鄭成功,甚至還在江麵的艦隊上留了三萬的預備兵馬,並沒有將所有部隊都調到陸地。】
而鄭成功剛剛離開沒多久,橋頭處的萬禮、萬義部已經徹底崩潰。
萬禮殿後掩護萬義等人撤退,被清軍俘虜。
萬義也被清軍追得走投無路,情急之下從大橋上跳入江中,憑借著多年航海練出來的水性硬生生地遊出了幾裡地之外,逃回到鄭軍艦隊中。
但,這還沒有結束!
大橋處的鄭軍潰敗後,清軍順勢朝著大橋後方的鄭成功陸地指揮所發動了進攻。
受命駐守在這裡的潘庚鐘帶著兩千多鄭軍,奮力抵擋清軍的進攻。
“守住,國姓爺馬上就帶著水師過來救援了!”
然而,隨著潘庚鐘身邊的鄭軍士兵越來越少,去調援兵的鄭成功卻始終沒有帶著水師出現。
最終,一把長劍貫穿了潘庚鐘的胸膛。
這位明明可以撤退,卻為了保護已經沒有鄭成功的指揮所而奮戰到最後一刻的鄭軍將領,倒地身亡。
【陸地指揮所被攻克之後,鄭軍對南京的包圍圈徹底被擊破。】
【此戰中,清軍以城內劣勢兵馬,竟在一天內轉戰多處,擊潰了鄭成功的十萬大軍。】
【鄭軍損失慘重,被斬殺、俘虜的數量並無具體統計,根據各種記載,大約在三萬左右。】
【其中,總兵及以上級彆的高級將領陣亡數量竟超過了二十人。】
【雄心勃勃的鄭成功,就這樣在南京吃到了一場徹頭徹尾的慘敗。】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不由無語。
【漢武帝劉徹:朕服了,十萬打四萬,能被對麵打成這種樣子的?】
【宋太祖趙匡胤:笑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十萬清軍打四萬鄭軍呢!】
【唐太宗李世民:朕其實有點搞不懂,為什麼要在決戰前夜移營呢?】
【明太祖朱元璋:朕也搞不懂,觀音山這麼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鄭軍是怎麼能讓清軍在短短一個時辰內擊潰六鎮兩萬兵馬,占據山頭的?】
【光武帝劉秀:安排甘輝所部藏在山穀之中的決定也是有點莫名其妙的,清軍占領了山頭之後,甘輝這一萬人等於直接白送了。】
曆朝皇帝你一言我一語,瘋狂吐槽。
氣。
非常的生氣!
這仗,怎麼就打成了這種樣子呢?
根本就理解不了!
曆朝皇帝的心中,都帶著濃濃的怒火。
仗,不應該是這樣打的!
大明世界中,朱棣直接拍桌,跳了起來。
“鄭成功這家夥到底會不會打仗啊!”
“到底是誰教他這樣子打仗的!”
朱高熾也是忍不住扶額。
藍玉等大明開國將領們,更是表情複雜。
都不需要藍玉這種當世頂級的戰將出動,這座大殿之中隨隨便便拉一個將領出來,都能輕而易舉地收複南京!
但這些大明開國將領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這就像是一群能考一百分、九十五分、九十分的學神、學霸們,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學渣把一份用腳趾頭拿筆來寫都能及格的試卷,硬生生答出了零分的成績!
憋屈。
實在是太憋屈了!
朱元璋罕見地沉默良久,終於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
“大明的國運,也就到此為止啦。”
自從有了金幕之後,朱元璋就想過很多次,大明滅亡的時候究竟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但朱元璋是真的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樣子。
本以為南明應該是一潰千裡,卻又總是能奇跡般地穩住。
等你以為它穩住了,南明又會突然崩一波大的,再來一次一潰千裡。
南明這部視頻,對老朱來說就是突出折磨兩個字。
究極折磨!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失敗後的第二天(七月二十五日),鄭成功退到鎮江。】
【二十八日,鄭成功率領所有兵馬撤出鎮江,退往長江口。】
【八月上旬,鄭成功帶著所有艦隊離開了長江,撤回廈門。】
【但他這麼做,卻坑慘了一個人。】
鏡頭中,出現了張煌言的身影。
在七月初五日,鄭成功得知上遊蕪湖宣布反正歸明的消息後,就命張煌言帶著幾十艘船隻和大約一千軍隊前往蕪湖受降。
張煌言抵達蕪湖之後,以鄭成功的名義發布檄文,告知上下遊各州縣。
這篇檄文起到了極為驚人的效果。
廣德府、無為府、和陽府三府之地反正。
太平、寧國、池州、徽州四郡反正。
還有二十四個縣,也同樣宣布反正。
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張煌言陸續得到各地反正兵馬投順,兵力竟然從一千人變成了一萬人,足足十倍之多!
然而,鄭成功在撤退的時候,竟然完全沒有派人去通知張煌言,也沒有任何想要等待張煌言所部順江而下會合的意圖,就這麼走了。
隨著鄭成功部的撤離,張煌言部這一萬兵馬和三府、四郡、二十四縣之地瞬間陷入絕境。
無奈之下,張煌言隻能領兵朝著東海沿海撤退。
然而清軍四處而來,很快就擊潰了張煌言所部。
最終,張煌言這一萬兵馬,僅剩他自己和兩名隨從,路上某些忠義之士的掩護下喬裝打扮,用整整半年的時間穿越重重阻礙,重歸海上,回到了廈門島。
至此,這一次鄭成功的長江之役,終於宣告落下帷幕。鄭成功北征南京全過程張煌言剛剛回歸不久,就得知了一個消息。
“什麼,延平郡王打算率領大軍前往台灣,去攻擊那裡的紅毛番子?”
【在南京之戰中吃到了一場慘敗之後,鄭成功將目光轉向了海峽對岸,被荷蘭人占據的台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