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發展至今,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比龐大,利益盤根錯節的團體。
單單是在漕運係統中工作的各種勞動力就超過百萬,若是再加上背後的家庭,這可是一件涉及到幾百上千萬人的大事!
這些勞動力絕大部分都是拉船的纖夫和沿途的搬運工,一旦改用海運,他們的結局就是立刻失業。
若是這幾百萬勞動力失去工作,集合起來造反……
漕運水道還能直通大清京師!
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這也是明、清曆朝皇帝一直不敢動漕運的真正關鍵原因。
皇位!
杜受田頗為堅決,開口道:
“陛下,現在事情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若漕運繼續下去,大清必然會在二三十年內被徹底拖垮!”
“隻有現在就行動起來,節約大清從江南的運糧支出,才能給將來留下希望!”
鹹豐皇帝再度沉默。
杜受田繼續道:
“而且如今的海船越來越大,許多海船的運輸量單艘就能達到漕運船隻的十倍,甚至猶有過之!”
“大清還可以借助漕糧海運的機會發展造船業,這對大清水師同樣是巨大利好,可免受當年鴉片戰爭之恥辱!”
最後這句話終於打動了鹹豐皇帝。
他咬牙道:
“罷了,罷了。總不能將問題繼續留給下一個,那隻會更加不可收拾。”
“就讓朕來做這個惡人吧。”
“讓軍機處擬旨,研究開啟漕糧海運事項!”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鹹豐皇帝正式下旨,讓蘇州、太倉等地的漕糧從今往後,正式改用海運。
漕糧海運,正式在大清內部啟動。
大隋世界。
隋文帝若有所思,緩緩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在大隋內部,之前就有過一番爭議。
曆史上楊廣搞的“京杭大運河”,究竟要不要搞?
這個問題爭吵得極為激烈,正反雙方互不相讓。
太子楊勇趕忙開口道:
“父皇,既然這漕運弊端如此巨大,那咱們也沒必要去做了。”
隋文帝嗯了一聲,淡淡道:
“確實沒有太大的必要。”
大隋的都城是在長安。
這裡並不能連接到漕運的任何一個節點。
楊廣當年要修京杭大運河,是打算遷都到運河的關鍵節點洛陽。
大隋各地運輸到長安的物資,如今靠的是鐵路貨運的方式。
這種方式比當年的馬車運輸高了幾百上千倍,完全解決了長安的需求。
突然,隋文帝想到了一個問題。
隨著長安的繼續發展,將來會不會有一天連鐵路貨運也無法滿足長安的需求了?
到那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這位建立了大隋的開國皇帝,頓時又陷入了苦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