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左宗棠出馬,蕭朝貴出事,皇帝們驚呼小說都不敢這麼寫(1 / 2)

“左宗棠?”湖南巡撫張亮基聽著這個名字,總感覺有點熟悉,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你,說說左宗棠的事跡。”

隨著幕僚的描述,鏡頭中出現了一名中年男子。

他臉龐略顯圓潤,眉宇柔和,看上去並無多少鋒芒。

表情平靜而淡然,手持一本書冊,坐在大堂中安靜翻閱。

【左宗棠,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人。】

【道光七年,於長沙府試中獲得第二名的佳績。】

【後來因父母去世丁憂,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後來又轉入時任湖南巡撫吳榮光創立的湘水校經堂讀書。】

【在這裡,左宗棠極為刻苦,專心研究學問,僅一年考試中就有七次名列全校第一。】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丁憂結束後參加長沙鄉試,因“搜遺”中第,取得舉人功名。

但隨後三次前往北京會試,都沒有獲得進士身份。

湖南巡撫吳榮光對左宗棠極為賞識,認定左宗棠將來必定能成就大事,就讓左宗棠出任醴陵淥江書院山長。

在醴陵淥江書院期間,兩江總督陶澍偶然來此,和左宗棠相識,對左宗棠的才能大加讚賞。

隨後,在陶澍的力主下,其獨子陶桄與左宗棠的長女訂婚。

兩江總督,那可是大清一品大員。

唯一的兒子陶桄,那更是不知道多少朝廷頂級大員心中絕佳的女婿人選。

但陶澍卻執意要和左宗棠這個連進士都不是的舉人結為親家,可見陶澍究竟對左宗棠有多麼欣賞。

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在北京應試時結識的好友胡林翼向時任雲貴總督林則徐力薦左宗棠。

林則徐聽說左宗棠的事跡後大為欣賞,派人傳書湘陰,希望左宗棠能出山相助。

但因某些事情,最終左宗棠並未前往雲南。

直到兩年後(道光二十九年),林則徐返鄉,約左宗棠在長沙相見。

兩人見麵之後的談話無比投機,竟然直接談了一整個晚上。

林則徐在這之後經常和彆人說起這次會麵,大讚左宗棠是“絕世奇才”。

聽幕僚說到這裡,張亮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他,難怪我說這麼耳熟呢。”

“他在湘陰是吧,離長沙也不算遠,就幾十裡。”

“快,本官這就修書一封,你立刻派人去請他入城!”

陶澍倒也就算了,能得到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讚許,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張亮基或許會覺得幕僚的話有些誇大,但絕對不會質疑兩位大清總督的眼光。

一位執意和左宗棠結為兒女親家,一位盛讚其是絕世天才。

這種怎麼可能不是人才?

但也並非就沒有人反對。

另外一名幕僚道:

“巡撫大人,這左宗棠就是個舉人,還是搜遺舉人,能濟得了什麼事?”

大清官場,得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不,至少得二甲進士出身以上,才能算是正道。

舉人?

那屬於歧視鏈底端,哪有人看得起?

張亮基大怒,胡子都吹了起來,喝斥道:

“你去讓林則徐林公誇你一句試試?娘的,林公要是但凡能給你一個‘善’字,本官都能讓你來組織長沙軍務!”

“成天聒噪不休,主意沒得一個,滾一邊去!”

湘陰,左家。

四十歲的左宗棠,正坐在自家書房之中,手裡拿著一本書,一邊品茗一邊讀書。

雖說並沒有得中進士,但靠著陶澍和林則徐兩位官場頂級高官的賞識,還有過去當書院山長的經曆,再加上舉人老爺的身份,左宗棠在物資這方麵自然是遠超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

一名管家敲門,急聲開口:

“老爺,長沙有使者前來,自稱是巡撫張亮基大人的幕僚,有重要書信!”

“巡撫大人……快請客人去大堂。”左宗棠放下書本,沉穩開口。

片刻後,左宗棠在大堂主位就座,拆開張亮基的書信,沉吟不語。

幕僚有些提心吊膽地開口道:

“左先生,不知意下如何?”

長沙如今內部爛成什麼鳥樣,作為協助巡撫處理政務的幕僚,那心裡可是太清楚了。

這種爛攤子,一般人是真不願意摻和的。

左宗棠笑了笑,站了起來。

“國難當頭,義不容辭。”

“還請閣下稍候片刻,我立刻隨你前往長沙,襄助巡撫大人。”

左宗棠安撫好使者,馬上找來家中族人妻兒,如此這般安排一番。

“賊軍若至,爾等可以先行撤離。”

“那太平軍自號正義,最多也就拿走家中一些財物,可以適當留一些給他們,想來不至於會將家財劫掠一空。”

“我馬上前往長沙,若此去順利,擊退賊寇,便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眾人聞言,都頗為擔心。

左宗棠的妻子便道:

“老爺,那太平軍聽說在南邊可是厲害得很,您此去長沙,真的安全嗎?”

左宗棠微微一笑,目光中閃過一絲光芒。

“我今年四十,卻尚未有進士出身。縱然下次前往京師能中榜,正常科舉仕途對我而言也是難上加難。”

“如今既有機會,怎能錯過!”

經過一天的慌亂,太陽沒入地平線。

太平軍在城外的臨時營地中,氣氛頗為凝重。

李開芳沉吟片刻,試探性地開口道:

“西王,看來長沙的韃子已經有防備了,不如咱們繼續轉戰湘潭,衡州?”

其他幾名將軍聞言,也都連聲附和,讚同先撤退,再徐徐圖之。

上一次攻打省城桂林失敗的經曆,在這些太平軍將軍心中還是留有不小陰影的。

蕭朝貴臉色陰沉,沒有開口。

對蕭朝貴來說,攻克長沙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拿下,蕭朝貴就有希望和洪秀全、楊秀清並駕齊驅,成為太平天國新的巨頭。

這種機會,怎麼能放過?

蕭朝貴呼出一口氣,沉聲道:

“本王的萬餘步軍就在後方,明後日便可抵達。”

“長沙城中的混亂,俘虜們也都說得很清楚了。”

“此刻城中也不過兩千多守軍,我麾下萬餘兵馬足夠將其強攻而下。”

“所以,我們等一等,待後麵的弟兄們抵達,立刻發動攻城!”

【空虛的長沙,對蕭朝貴而言是無可比擬的誘惑。】

【他舍不得放棄,在奇襲失敗的情況下依舊還是選擇了繼續圍攻。】

鏡頭一轉,同樣的夜色中。

城牆上晃晃悠悠,垂下一個吊籃。

左宗棠和前來相召的巡撫衙門幕僚一起登上吊籃,進入長沙城中,隨後火速抵達了巡撫衙門。

早就坐立不安的巡撫張亮基一聽到左宗棠的到來,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相召。

“左先生,如今長沙形勢危殆,還請助本官一臂之力!”

左宗棠在來時路上已經有了腹案,當下不緊不慢,和盤托出。

“大人,您此刻最該做的就是先召集城中那些有能力的士紳,陳明利害曉以大義,讓他們知道城外賊軍對孔孟聖賢言論的態度。”

“隻要得到士紳們的幫助,那您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糧餉和兵源支持。”

“然後,您要立刻召見滿城中的將軍。賊寇所到之處必然屠戮滿城,滿城中人是絕對最支持您的,你可以用這個機會取得滿城的兵權。”

“接著,您要發動百姓,不妨誇大其詞,告訴百姓們賊寇所到之處必定屠城。則百姓恐慌為求自保,必然會積極參與到守衛城池的作戰之中。”

“還有,賊寇極為擅長奇襲,那就必須要組織人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邏城防,還要派人注意地底,以免賊寇挖地道放置火藥……”

左宗棠如此這般,給張亮基分析了一大通,並給出了許多條具體的措施。

張亮基聽著聽著,心中漸漸有了底,原本慌亂急躁的心情也逐漸安穩下來。

在場的其他幕僚們也同樣如此,一個個注視著左宗棠,流露出佩服的表情。

等左宗棠說完後,張亮基不由感慨道:

“林公曾經稱左先生為絕世奇才,本官今日方知林公所言不虛。”

說完,張亮基抬頭對著在場諸多下屬、幕僚開口道:

“大家都聽到了吧?立刻按照左先生的話去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