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趙德芳聞言,心中不由一動,開口道:
“父皇的意思是,局勢又平衡了?”
趙匡胤摸著胡須,笑嗬嗬地開口道:
“沒錯,局勢又平衡了。”
洪秀全這邊死了個馮雲山,楊秀清這邊死了個蕭朝貴。
大家的幫手都沒了。
洪、楊兩人之間又變成了相互奈何不了。
局勢再度平衡,原先搖搖欲墜的穩定性又回來了。
趙德芳忍不住感慨道: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趙匡胤沉吟片刻,正色道:
“其實六王的體製是最穩定的,現在變成四王,雖然也穩定,但比之前還是要差了不少。”
“接下來,就看洪秀全和楊秀清怎麼去應對這種局麵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向榮在狂奔。
對,就是向榮。
此刻,他帶著一支桂林的兵馬,乘坐大量船隻,晝夜不停地朝著長沙前進。
終於,長沙城的城牆出現在了向榮的眼前。
在發現城外依舊隻有西王蕭朝貴的部下,並沒有東王楊秀清、天王洪秀全等人的軍隊後,向榮長出一口氣。
“好險,總算是趕上了。”
那問題就來了。
向榮不是已經被盛怒之下的鹹豐皇帝發配新疆了嗎,怎麼還會領兵出現在長沙呢?
答案也很簡單。
向榮,足夠識時務!
在接到聖旨後,向榮第一時間上奏請戰,各種對鹹豐皇帝搖尾乞憐。
鹹豐皇帝生氣歸生氣,但向榮的戰鬥才能是實打實的。
在沒了烏蘭泰的情況下,向榮就是廣西清軍之中最能打的將領。
此刻大清各種內憂外患,急需迅速撲滅太平天國起義,正是用人之際。
鹹豐皇帝見向榮已經服軟,也就順坡下驢,原諒了向榮。
並下旨讓向榮儘快抵達湖南參戰,戴罪立功。
向榮領兵剛剛進入湖南境內,就得知了蕭朝貴進抵長沙的消息。
向榮立刻改變了前進方向,全軍沿著湘江一路順流而下,朝著長沙疾奔而來。
本來嘛,就算是這麼快了也沒用。
蕭朝貴都在長沙腳下了,隨時都可以發動進攻。
但偏偏蕭朝貴死了!
蕭朝貴麾下的太平軍,這些天都僅僅原地駐紮,沒有任何動靜。
而東王楊秀清領兵從郴州趕來走的是陸路,速度自然遠不及晝夜不停從湘江水路過來的向榮。
結果就是,向榮提前楊秀清好幾天抵達了長沙!
等向榮進入長沙,覲見湖南巡撫張亮基時,又看到了其他的將領。
和春、江忠源、開隆阿等等。
長沙城外,清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五萬之眾。
之前兵力上的巨大劣勢直接被扭轉,清軍現在的數量甚至是太平軍的兩倍以上!
這下,張亮基安心了,向榮安心了,長沙城內的所有人也全部安心了。
張亮基看著麵前的向榮、和春,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有兩位在,本官就真正放心了!”
此刻,站在張亮基身旁的左宗棠突然開口道:
“各位將軍既然已經聚集大兵在此,何不趁城外賊軍毫無防備之際,直接出兵進攻?”
“城外賊酋蕭朝貴也死了,賊軍群龍無首,這是各位將軍建功立業的最好機會!”
聽著左宗棠的話,在場的諸多大清將軍們都愣住了。
下一秒鐘,許多反對聲頓時響起。
“簡直是胡鬨!”
“你區區一個幕僚,懂什麼軍事?”
“誰能確定這不是賊寇的埋伏?若是輕率出擊導致長沙失陷,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若這番話是巡撫張亮基說的,大家自然不敢用這種語氣。
但左宗棠隻不過是巡撫衙門之中一個小小的幕僚,堂堂的大清將軍們怎麼可能賣他的麵子?
至於向榮、和春、江忠源三人,也沒有開口。
向榮是因為自家兵馬剛剛從桂林趕了上千裡的路過來,覺得得先休整再出戰。
和春是向榮的老部下,自然不會反對。
而江忠源當然不是不想給烏蘭泰報仇,但問題是,長沙實在太重要了。
況且前幾天才剛剛殺掉了西王蕭朝貴,極大地緩解了江忠源心中的怒火。
出城當然是可以出,但江忠源並不想成為那個讚同者。
軍人嘛,聽從命令打仗就是。
出什麼問題,也輪不到江忠源背鍋!
更何況江忠源的地位本來就不高。
大人物們都沒開口,江忠源急什麼?
這可是官場大忌!
巡撫張亮基見狀,沉默片刻後勉強笑道:
“各位將軍言之有理,現在出城開戰確實是過於倉促了一些。”
“不過也無妨,咱們先觀察幾天,再做決定。”
等眾人散去之後,張亮基又安慰左宗棠。
“左先生,本官當然知道你的建議是對的。”
“但本官畢竟不是欽差,沒辦法強令他們出戰,還請你諒解一二。”
左宗棠歎了一口氣,拱手道:
“左某怎麼可能不知大人的難處?隻是感覺失去這一次機會,太過可惜了。”
【左宗棠出城決戰的意見被否決之後,長沙城的五萬清軍和兩萬太平軍再度形成了對峙。】
【四天後,東王楊秀清終於領兵抵達長沙。】
【六天後,天王洪秀全、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也先後抵達。】
於此同時,清軍從湖北、江西、安徽、貴州等諸多省份調集的援軍,同樣也陸續進入湖南,來到長沙方向。
太平軍這一次是帶著複仇和建立地上天國的意誌而來。
清軍是抱著必須守衛長沙,絕對不能讓太平軍攻克任何省城的壓力而戰。
雙方都沒有退路。
長沙,成為了這一次大規模決戰的戰場。
長沙巡撫衙門。
現任湖南巡撫張亮基表情很疑惑。
“欽差徐廣縉大人呢?”
在賽尚阿被革職查辦之後,兩廣總督徐廣縉就被授予欽差大臣之職務,負責統帥來自全國各地的清軍剿滅太平軍。
張亮基雖然是湖南巡撫,但清廷給他的任務僅僅是保衛長沙。
真要決戰,指揮權是在徐廣縉手裡的。
可偏偏這位清軍方麵名正言順的主帥,至今都沒有抵達長沙!
這就相當離譜了。
在場的諸多大清將軍都是麵麵相覷。
張亮基想了想,又問道:
“你們誰知道徐廣縉大人在哪?”
眾人又是麵麵相覷。
沒錯,眼下都已經馬上就要開始決戰了,但是清軍連自家主帥徐廣縉在哪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無語了。
這叫個什麼事啊!
張亮基呼出一口氣,緩緩道:
“徐大人不在,那咱們暫時就讓向榮將軍來負責軍務,大家沒意見吧?”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這種級彆的大戰,就算是欽差徐廣縉來指揮,輸了也要背鍋,革職查辦甚至抄家滅族。
更何況是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主帥?
大家都不傻,沒人願意趟這渾水。
至於向榮,則是彆無選擇。
本來鹹豐皇帝就是讓向榮戴罪立功,若是再推脫的話,那向榮就是純純的有罪無功了。
於是向榮也不客氣,沉著開口道:
“徐廣縉大人不在,那咱們隻能以防禦為主。”
“和春,你負責防守城東。”
“江忠源,你負責防守城南。”
……
如此這般,向榮將在場的所有清軍將領都安排好了各自的任務。
張亮基在一旁聽著,暗自點頭。
向榮不愧是真正的名將,各項軍務安排得井井有條。
各路防線上的要害、製高點,都讓真正有實力,敢打敢拚的將領去坐鎮。
可以說,非常之穩當!
鏡頭卻並未聚焦於向榮,而是漸漸地集中在了站在張亮基身後的左宗棠身上。
左宗棠微微伸長了脖子,非常認真地傾聽著向榮的安排。
時而若有所思,時而恍然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