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得知了北伐軍敗退的消息後,鹹豐皇帝陷入狂喜之中,臉上的笑容持續不斷。
“朕就知道,這些該死的長毛賊是不可能撼動大清的,哈哈哈哈!”
沒有人知道鹹豐皇帝在過去的一年裡心中究竟有多大的壓力。
但這些壓力隨著北伐軍的敗退,總算是可以暫時性地釋放出來了。
鹹豐皇帝興致勃勃地拿起了第二份奏折。
當看到第二份奏折之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這份奏折是湖北巡撫崇綸彈劾湖廣總督吳文鎔的。
崇綸提及,吳文鎔之前在太平天國西征軍抵達武昌時,不敢出城交戰。
西征軍撤退後,又不敢出城追擊。
所以,吳文鎔就是純粹的畏戰,怯戰!
鹹豐皇帝重重地哼了一聲,表情有些難看。
“朕的好兒郎們剛剛在北邊打了一次勝仗,南邊這些混賬東西就來給朕丟人現眼了嗎?”
軍機大臣祁寯藻畢竟是個漢人,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
“皇上,
“朕倒要看看他能說些什麼!”鹹豐咒罵了一句,緊接著看起了吳文鎔的奏折。
吳文鎔在奏折上並沒有彈劾崇綸(因為那毫無意義),隻是單純的辯解。
吳文鎔認為,西征軍是太平天國真正的主力方向,又有翼王石達開這種最高級彆的統帥,戰鬥力非常強悍。
以湖北省內如今的清軍戰鬥力,是完全打不過西征軍的。
得等湖南方向的曾國藩部一萬多兵馬完成訓練之後北上武昌跟吳文鎔會合,那才是最佳的出擊時機。
眼下武昌這邊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來練兵和整備,才可以起到最好效果。
鹹豐皇帝看完之後,陷入思考。
崇綸和吳文鎔的話,都有其道理所在。
崇綸是乘勝追擊,吳文鎔是萬事俱備再出擊。
鹹豐皇帝的選擇很簡單。
相信誰?
鹹豐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
但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崇綸、吳文鎔的多次奏折,改變了鹹豐的想法。
崇綸在奏折中聲稱,武昌一帶的數萬清軍將士們在擊退了西征軍之後士氣高昂,嗷嗷喊著想要打到江寧府去,卻被吳文鎔百般阻撓。
吳文鎔則一直都是老樣子,隻是反複說明暫時不出兵的必要性。
隨著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捷報不斷傳來,鹹豐皇帝心中對湖廣戰場的龜縮開始越來越不滿了。
“這個吳文鎔,軍心明明可用,他為什麼不用?”
“看來朕得逼他一把!”
鹹豐很快提筆做出了批示。
“崇綸坐鎮武昌,負責供應後勤。”
“吳文鎔出鎮黃州,務必儘快擊敗黃州長毛賊,收複湖北全境!”
【鹹豐最終選擇相信崇綸這個正黃旗的自己人,而並不是在大清境內素有賢明的全能漢人官吏吳文鎔。】
【這也是整個大清朝兩百年來一以貫之,打壓歧視漢人,重用滿蒙八旗官員的製度。】
批示很快就來到了武昌城。
吳文鎔和崇綸兩人接到聖旨之後,心情一個天一個地。
吳文鎔呆若木雞。
“皇上怎麼會這樣想呢?”
沉默良久之後,吳文鎔歎息著下令。
“所有湖北兵馬全部集結,即日開赴黃州!”
石祥禎從武昌撤退後並未離開湖北境內,而是駐紮在黃州府城黃岡。
這是石達開的意見,西征不能半途而廢,必須保留一個隨時都可以繼續反攻武昌的前進基地。
諸多湖廣總督府的幕僚們聽完這個消息都急了。
“大人,咱們現在主動出擊,敗多勝少啊。”
“大人,還是繼續上折子給皇上,皇上應該能體諒您的難處。”
吳文鎔搖了搖頭,表情堅定地拒絕了幕僚們的提議。
“我乃臣子,就應該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說何益!”
就這樣,吳文鎔抱著必死的決心,帶著集結過來的三萬多湖北境內清軍,朝著黃州進發。
巡撫衙門之中,得到批示的崇綸哈哈大笑。
“吳文鎔啊吳文鎔,你這老匹夫想要和本官鬥?”
“本官是八旗老爺,你一個漢人奴才,憑什麼!”
崇綸是巴不得吳文鎔死的。
這樣,作為湖北巡撫的崇綸便能順理成章地高升湖廣總督。
考慮到湖廣已經成為太平天國西征軍的頭號目標,崇綸打算晉升湖廣總督之後就立刻發動京城內部的關係將自己調走。
最好是能當個兩廣總督、陝甘總督這種,不需要和太平天國打交道的肥差。
一想到這裡,崇綸的嘴角更加愉快了。
他很快就召集了諸多幕僚。
“吳文鎔那個老小子出兵了,後勤是在咱們手裡的。”
“他一直和本老爺不對付,你們這些奴才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諸多巡撫幕僚、官員們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巡撫大人,奴才們懂辦事!”
“吳文鎔但凡能拿到全部的後勤物資,奴才提頭來見!”
崇綸越發得意,哈哈大笑,樂不可支。
一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你這大清是真的越來越像南明了,這內鬥是一模一樣啊。】
【漢武帝劉徹:好官員被壞官員利用政治鬥爭弄死,這一集朕看過。鹹豐不愧是個敗家子。】
【隋文帝楊堅:歧視漢人的政策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鹹豐既然做出了這種選擇,就得承受後果。】
【唐太宗李世民:朕現在基本可以斷定,吳文鎔兵敗之後,武昌城是守不住了。】
【明太祖朱元璋:這就是異族王朝的悲哀,自己族內開國一代英明人物死去後,傳承下來的都是廢物,又不敢重用漢人,嗬嗬。】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大清世界,皇宮大殿。
康熙皇帝怒氣衝衝地對著麵前的諸多八旗臣子喝道:
“你們之前天天在朕麵前說八旗這也好那也好,又是祖宗打下來的江山,又是祖宗的製度。”
“現在你們來告訴朕,崇綸這種廢物究竟好在哪了?”
但這些八旗大臣們也有話說。
一名年紀老邁的郡王顫顫巍巍地開口道:
“皇上可能忘了,擊潰北伐軍林鳳祥所部的也是兩名旗人,勝保和僧格林沁!”
一聽到這裡,諸多八旗大臣們頓時就來勁了。
“是啊皇上,關鍵時刻還得是旗人才能守住大清江山。”
“哪個族都有優秀之人和無能庸才,漢人如此,旗人也不例外。”
“皇上,您不能隻盯著旗人的庸才,隻看漢人的好啊。那之前的欽差大臣徐廣縉不也是個漢人,他連赴任都不敢!”
康熙皇帝:“……”
老皇帝的心,這叫一個累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來到了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