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南極冰蓋處拉回來的大量水冰,也都開始逐漸融化,並在水循環係統的運轉下,流向了基地的四麵八方。
因為空間有限,所以基地裡倒是沒有建設類似飛船上四層、五層空間那樣的休閒區域,所有的水資源,都異常寶貴的由水循環係統進行安排利用。
基地裡沒有設置什麼全息影像技術,因為誌願者們必須對火星上的黑夜和白天有最直觀的觀察和感受,想要好好的休息或者放鬆,可以到將來基地裡建設好的文化娛樂機構去休閒方式。
否則,就隻能時刻的上緊應對火星惡劣天氣這根弦,防止因為疏忽大意,而對在基地裡生存的人們造成滅頂之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人類改造火星成功之前,人類必定要做好麵對火星惡劣環境的準備和信心,迎難而上。
最後,是基地的中心智能控製係統,隨著中心智能控製係統的運行,所有這些子係統的運行都被納入到中心智能控製係統的統一管理之中,並在中心智能係統的統一協調之中有序的開展著對人類基地的服務工作。
隨著各種係統成功的安裝布置,並逐步產生了運轉效果,整個火星人類基地已經具備了人類居住的基本條件。
在為誌願者們準備好基本建築材料後,楊子江安排誌願者們進駐了基地。
“同誌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了火星的土地上,通過一周時間的努力,我們終於將這片土地變成了適宜人類生活和居住的場所。”
“現在,飛船為大家準備了基本的建築材料,請大家好好的運用自己手中的建築材料,建設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夢想中的家園。”
“希望將來有一天,在我們垂垂老矣的時候。能夠倚靠在這火星基地的房間內,撫摸著能夠觸摸到的每一件家具,自豪的對自己的子女說,這個火星基地的建設有我的一份!而我們的這個家,是我親手建成的!”
幾句煽情的話剛說完,在誌願者們的歡呼聲中,處於基地各個地方的建築材料就被大家一掃而空。
有要好的幾個朋友想要一起建設一個公寓的,有相愛的兩個人想要共築愛巢的,也有喜歡聚眾生活的年輕人打算一起蓋一棟大樓的。
當然,也有很多過夠了都市擁堵生活,一心想要過上寧靜生活的人們,選擇在基地的各個角落蓋起了彆墅的。
好在楊子江在布置基地水循環係統時就已經將各個房屋的上下水管路設計製作好了,而且這次提供的建築材料都是既輕薄、又環保、還隔音的新型材料。
所以,即便誌願者們的建設熱情十分高漲,但也隻能在規劃的區域內進行施工。
所以,基地內的房屋建設雖然千奇百怪,但卻不顯雜亂!
很快,真的就有一些學習過房屋設計和施工的誌願者完成了他們的房屋建設和施工工作,開始幫助其他沒有經驗的誌願者,就這樣,一幫十,十幫百,基地內千奇百怪的房屋就已經建設完成。
而這種建築,也成為了這個火星基地建設的習俗!
到了後來,凡是有資格進入這個基地的人類,都會自力更生的建設一所具有自己特色的房子。
以此證明自己曾經親身參與火星的改造工作,為人類在火星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自己渺小而又倔強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