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雨欣號”飛船母艦(2 / 2)

換言之,也就是每天就能跑出大概2.8個光年的距離,從地球出發,不到一天就跑出太陽係了。

對於飛船母艦的這個速度,其實楊子江還是不太滿意的。

要知道,現在楊子江自己的念力空間半徑都已經的10光年了,這明明一個瞬移就能解決的事情,飛船卻要連著飛上4天,你說是不是讓人非常著急。

但是沒有辦法,現在楊子江所能掌握的科技能力也就隻能達到這樣,相信以後在和宇宙中的各個種族接觸時,應該能夠偷學到他們的科學技術。

到時候咱們再好好的研究研究怎麼提升航速的問題,至於以後在宇宙中探索的航速問題,楊子江是打算著有心思瞬移咱就瞬移,沒心思瞬移咱就讓飛船自己慢慢飛著的想法。

反正也是外出宇宙中探險,本來就要秉持著不能急功近利、要隨遇而安的心態。

對於發現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以及可能存在的外星種族這種事,一定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理準備,這樣才能夠在宇宙探索中不患得患失,從而達到逍遙自得。

這也才是宇宙探索的真正意義所在!

解決了飛船的航速問題,這次的飛船母艦上,楊子江也重新設計了火力係統,除了以前有過的各種粒子炮、離子炮、魔都大炮、原子彈等等,這次的飛船母艦上楊子江還設計了四門殲星炮。

沒錯,就是能夠殲滅行星的那種殲星炮。

四座殲星炮,分布在飛船的上下左右四個位置。

光是一個殲星炮的底座,就有原來的“雨欣號”飛船那麼大。…

雖然大炮的威力楊子江還沒有實驗過(上哪實驗啊?還想不想太陽係好了?!),但是保守的數據估計,也能將太陽係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轟的支離破碎!

而為了能夠和這些護罩、航速、動力和火力係統相匹配,楊子江也對原本的核動力裝置進行了升級,人類一直以來無法掌握的核聚變動力裝置也被楊子江研製出來並安裝在飛船母艦上。

數量沒變,還是原來的100個,但是體積卻變得比原來小了10來倍。

彆看體積縮小了10來倍,但是動力輸出能力不僅沒有減小,反而增加了100來倍!

現在的母艦停靠在木星軌道上,總動力的百分之五還沒用上!

既然說是母艦,那麼肯定要有子艦了。

子艦也是三艘和原來的“雨欣號”宇宙飛船一樣外形和大小的飛船,子艦常駐人口各為5萬,具有獨立的生活娛樂係統,主要就是負責將來的行星登陸和分散作戰任務!

因為母艦設置了停靠和接駁係統,允許子艦停靠接駁!子艦一旦停靠在母艦上,就能實現和母艦之間的資源和人員共享交流共享。

也就是說,一旦有子艦停靠在母艦上,子艦上的人員就可以來到母艦上,消費購物、享受生活等等等等。

而作為一個打算以流浪為今後主旋律的飛船母艦,楊子江怎麼可能不配備好各種人類生活所需的生活必須品和行業呢。

經過這一年時間的招募和發展,光是願意在母艦上長期生活並跟隨這飛船開展宇宙探索的人口就是50萬,相當於天朝一個不算特彆發達的地級市的人口數了。

而在母艦上,諸如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醫療、教育、衛生等等這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種職業,楊子江都給配備的全乎的。

畢竟人們在茫茫宇宙航行中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探索宇宙,大多數的時候還得需要生活、休息、學習和放鬆!甚至還會經曆生老病死!

可以說,母艦上長期生活的50萬人中,有40萬人是各有其工作的。

還有的10萬人,那就主要是那40萬工作人員的家屬,對於楊子江來說,這次宇宙探索肯定要花上很長時間,如果這些工作人員願意帶上他們的父母和孩子,那麼楊子江都會照單全收。

反正母艦上的空間大得很!

甚至於為了加強對這50萬人的管理,楊子江還招募了很多原本因為各種原因而辭職的天朝官員,成立了管理組織。以保證這50萬人不因管理不善而產生混亂。

可以說,楊子江把這次的星際旅行準備的格外齊全。

要知道,這一次出發,再回到太陽係可能不止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