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香江第一(2 / 2)

“那個小家夥隻不是一個吹鼓手,不要在意。”

這些大佬果然嗅覺敏銳,如果不是鄭昆太年輕,怕是要被人說成和記股票上漲的幕後推手了。

和記股票大漲,成了普通市民們茶餘飯後最好談資,可以說,整個香江,甚至是海外,都有和記的傳說。

這是香江曆史已經出現改變的世界,因為鄭昆這個意外,這個家夥,他知道曆史上即將發生的事,也知道其曆史,雖然不懂房地產,也不懂得經營,就想著搞快錢,但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企業的興衰,隻要再找幾個靠譜的人,完全可以搞一波。

搞快錢?什麼錢最快,當然是股票了,這種金融產品,相對變現快,流動性好,自然是套現的理想產品。

商業日報頭版頭條上,發了一篇專訪,是采訪祁德尊的,現在的祁德尊,可以說心情舒爽,滿麵紅光,人也一下年輕了二十歲。

這篇專訪是潘主編親自采訪的,此次采訪,可以說將商業報社的的精英彙聚在一起,編了幾個問題,與祁德尊一起,商量了許久之後,才出稿的。

通篇都是在鼓吹和記未來的輝煌,和記已經發生了改變,現在和記已經形成了七大事業群,將原來近五百家企業,進行了整合,現在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整合,已經讓體型龐大的和記開始步入正軌。

七大事業群完成整改之後,一個新的超級集團,將出現在香江市民麵前。

最後,祁德尊表示,和記會一直在香江發展,立足香江,走向世界……

這篇報道非常的好,牛逼吹的更好,總之是看好香江未來的發展,是不會撤出香江。

至於他的真實目的,那就不要在意細節,就算是為了錢,為了利益,也無可厚非;有些鬼佬,表麵和你套近乎,一看利益沒有達到,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這篇報道一出,可能是為了造勢,和記的股票又雙叒漲了,現在已經在九十多元一股了,可是,彆人手裡沒有股票,就算想砸盤,也需要手裡有股票,現在股票最多的是大發證券與大發基金,其次是鄭昆,再有就是各種其他賬號好。

有人想沽空,可是沒有股票可以沽空的,他們借不到,所有的大股東,也就四個,簽定了一份不經四方同意,不可借出股票的協議。

當股票來到99港元一股的時候,全香江的人,都在等他突破一百元,不過好像與香江市民對著乾,股價開始圍繞99港元的位置開始波動,鄭昆試了一試之後,發現和記的股份還是非常脆弱啊。

他又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拆股,此時,快要突破一百元的時候,卻在那玩起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態勢,讓人很焦急。

如果鄭昆知道他們很急,那麼他就會勸告人家:你很急,我也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彆急。

既然要拆股,鄭昆想著拆多少股合適,拆少了,有人會不滿足;折多了,也有人也會上下打量他。

就在鄭昆忙著在這裡計算拆股的事情,他的第二部電影,票房已經出現了,已經達到了預計的銷售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