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角淘化大同總廠占地麵積接近50萬平方尺的工業用地,此時就可以花很少的代價,將其改變成住宅用地,雖然這裡很偏,不過讓九龍巴士增加一條路線,也是沒有問題的。
淘化大同於1978年被香江其他公司接管,然後以二億港元買入接近二十三萬平方尺的土地,這可是非常便宜,這二十三萬平方尺,可是二萬多平方米,按照香江建築公司的情況,可以蓋多少樓?
此刻,布朗基金強勢介入,買下了淘化大同,二億港元的價格,原時空的對方肯定是占便宜了。
既然如此他轉手賣給誰,他就是賺,甚至可以自己開發,也是大賺特賺,今年開始,到1980年,香江土地都會漲,因此不怕這家公司會虧本。
而且淘化大同的醬油生意,曾經可是占據英倫55%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也有其曆史底蘊存在。
香江人對於布朗基金一手收購淘化大同,然後開始遷廠的操作感覺有些似曾相識,難道這家夥準備成為地產商?
如果這一筆錢不是來自集資,而且是全資收購,他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十億港元的債務直接打包,塞進淘化大同的公司裡,這樣就可以讓淘華大同資不抵債,不過這個可以慢慢還。
這樣他就可以走人了,風光回英倫,可是現在不行啊,全是融資款。
港府那邊很賣布朗的麵子,因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買入了布朗基金的份額;布朗基金以二千萬港元的價格,買入了新界五十多萬平方尺的土地,用做新的淘化大同的生產基地;這個生產基地,與天水圍工業園很近,開車隻要十分鐘就到。
就在他們以為布朗子爵準備從事地產業務的時候,會德豐宣布,以六億港元的價格,接手布朗基金手中,淘華大同的股票。
一時間,流言四起,主要是會德豐與布朗子爵之間的恩怨情仇展開了腦補。
“你們以為布朗子爵為什麼去拜訪會德豐的鄭老板?當然是負荊請罪去了;負荊請罪當然不能空手而去啊,總要有禮物吧?他們中間肯定有什麼協議,我猜事情的經過是這樣……”
在某個大排檔,一個五十歲的武俠愛好者,在這裡,為雙方之間的故事展開了腦補,一段時間,讓所有聽得入迷。
“你這麼一說,還真的有可能喔!”
他的一個朋友聽後,也感覺是這樣子的,而且引來了周圍食客們的旁聽,也想聽聽,這場上億港元的交易內幕。
當天,淘化大同的股票迎風而漲;不過他們不確定,會德豐會不會私有化,總結過往,發現會德豐在富貴鄭家手裡,好像並不是激進的人,因此他們感覺不會私有化,未來可能會開發房地產。
當然不會私有化啦,這樣的生產企業,當然是搞生產就好了啊,在新廠沒建成之前,是不可能搬的。
會德豐接手淘化大同不久,淘化大同發出公告,宣布與會德豐成立子公司,淘大置地公司,淘大以牛頭角那塊地入股,占50%,會德豐出補地款出建築費,占50%。
這是非常合理的,補地款就是一筆大約四億港元的巨款,然後差不多的建設費用。
很多人意識到,香江房地產的春天要來了;春天,是交……是萬物複蘇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