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書不僅帶動的就業可不少,畫師不說了,大量的排版,裝訂,印刷,物流,業務;就帶動了大量的就業,隻是他們感覺三班倒,已經快忙不過來了,現在新的訂單已經從英語國家,向非英語國家過渡。
這也是鄭昆的煩惱,嗯,快樂的煩惱。
“我們那五套印刷設備快要到香江了,可是按現在的情況,需要再訂五台,不然完全跟不上增加的訂單,北美那邊的訂單也增加了不少。”
這是印刷工廠的負責人,向上麵反映的情況,他們要求增加印刷設備的數量;鄭昆拿到報告的時候,很痛快的下了單子,讓他們招人,然後對新的工人進行培訓,隻能人等機,不能機等人。
而另一邊業務部也有事情反映,這個事情就比較急,而且,不隻是出版社的事情,還是其他外貿公司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輪船貨運的事情,從香江到北美的運費非常貴,至於原因是,從北美到香江的貨輪很少,這就很尷尬,而且,從北美回來的成本卻低了不少。
會德豐的主管也說過這個事情,主要是北美產出的東西,香江用到的很少,他們出口的大多是石油,糧食,就讓人很尷尬。
“讓我研究一下,怎麼減少成本。”
會德豐現在正處理大量的舊船,這些船,被董船王接手了,可能是對於包船王得到世界第一船王的名頭有些不服氣,當會德豐舊船大甩賣,董船王是很高興的接盤,而鄭昆用這些錢,用來訂製新船。
偌大的辦公室裡,隻有鄭昆一個人坐在那裡,昏暗的房間裡,他的臉有些晦暗不明,這是他想事情的時候,外麵的五個秘書也不敢進來,一般都是有大事,而來彙報工作的人,也被她們攔在了外麵。
靚昆想什麼事情呢?
前世的一些記憶,為他解決了他的難處;讓他回憶起胡潤榜,曾經的一個女首富;她生平描述裡,有這樣一段記錄。
號稱‘廢紙大王’張首富,她在1985年進入一家香江貿易公司做包裝紙的業務,隨著在行業積澱加深,逐步有了自己的紙行和打包廠,並於1990年在美國創立公司,主要業務是將當地的廢紙輸送到東亞做造紙原料。
劃重點,1990年在美國創立一家廢紙公司,然後輸送到東亞;東亞是哪些國家,大陸、島國、南北朝、外蒙這五個國家。
島國是不會用的,南北朝,她應該沒有那個渠道,而外蒙,他們經濟不行,用不到,那隻有高速發展的大陸了,所以說,大陸缺紙。
在大麵積速生林種植之前,大陸是非常缺紙的;因此,他可以造紙啊,用廢紙造紙。
同時,他還想到另一個業務;這些業務,完全可以降低會德豐船運的成本,也減少了漫書出版社的成本,不過漫書的收入太高,這個成本,嗯,可以高一些,不過這個舊紙變廢為寶,汙染挺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