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最大的IC供應商(1 / 2)

去年,灣省的工研院,落成了第一座集成電路三英寸示範工廠;員工則在北美當年最大的收音機和電視機廠商RcA接受了訓練。

而他們第一批產品就是電子表的ic,這是灣省製造的第一顆集成電路。

如果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將有一位在香港做電子表的灣省商人將給了他們10萬顆芯片的訂單。靠著這個訂單,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工研院的芯片生產良品率甚至超過了師傅北美的RcA。

不過那也隻是原本的曆史軌跡,不過這個時空,就不存在,天水圍工業園,一批淘汰下來的設備,經過改裝之後,專門生產石英表Ic,不僅更小更省電外,價格還便宜,比灣省工研院的示範工廠生產的成本還要便宜一半。

當時的業務部的經理詢問過鄭昆,就是這樣便宜出售Ic的事情。

“老板,我們完全可以用他們四分之三的價格出售這些Ic,這也讓對方沒有第一桶金發展。”

顯然,對方也看出了鄭昆的野心,但他還是有些奇怪。

鄭昆說道:“Ic這種電子產品,隻要產量高,成本就會下降,越多,下降的越多,雖然我們看起來沒有賺多少,但是這樣大規模之下,我們的成本下降的非常快,而且,我們的工人也沒有閒著,設備還可以再利用,技術也得到了提升;還消滅了潛在的競爭對手,何樂而不為呢?“

他可是很佩服彎省的芯片生產技術的,他要努力向這些前輩們學習;而且,他對自己企業定位的相當清晰,那就是代工廠,為所有的生產廠家提供代工服務。

就像好萊塢的cAA,這家經紀公司,雖然不參與電影製作與發行,但其提供的打包服務,很少有好萊塢的製片公司能拒絕。

而鄭昆的和記電遊,正在從研發與生產型企業,向幕後的代工企業轉型;這一點,與其接觸的企業感觸最深;除了他們之外,那些和記電遊的競爭企業也感受最直觀。

原本與他們競爭的和記電遊,與他們的競品種類正在減少,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反而陷入了更艱難的對抗之中。

比如磁帶收音機,除了和記電遊的新款之外,還有很多企業,也推出了同類型的產品。

與昂貴的唱片相比,磁帶就便宜太多了,一張唱片的價格在歐美要三十五美元一張,那到了香江,則是接近二百港元?就算是三十五港元,那為什麼不買幾元的磁帶呢?而且和記電遊出品的磁帶播放機,不僅外觀好看,還有專利技術,音頻補償技術,可以讓磁帶聽起來,與唱片的質量差不多。

就是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江的唱片,居然賣不動了,除了發燒友外,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買唱片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而且,普通人,也聽不出唱片與磁帶的區彆。

就比如鄭昆,他在家放的音樂歌曲,就是用的磁帶播放機,便宜還省事,占地方還小,在香江這個空間狹小的地方,還是需要站在節省個空間方麵考慮的,島國那邊,也有同樣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